农药制造

搜索文档
中旗股份:安徽宁亿泰工厂已获得手续并投产多个项目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9:12
产能投产情况 - 安徽宁亿泰工厂已投产3000吨虱螨脲项目 [1] - 安徽宁亿泰工厂已投产500吨苯唑草酮项目 [1] - 安徽宁亿泰工厂已投产1000吨丙炔氟草胺项目 [1] - 安徽宁亿泰工厂已投产1000吨异噁唑草酮项目 [1] 项目信息披露 - 项目收益情况需关注公司后续信息披露 [1]
13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实现倍增
证券日报· 2025-08-21 07:16
业绩高增长驱动因素 - 截至8月20日已有845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半年报 其中130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1] - 主营产品市场供需改善及产业链延伸是业绩高增长核心动力 例如山东先达农化烯草酮产品因供需关系售价显著上涨带动毛利率大幅提升 [1] - 肉鸡养殖行业表现亮眼 因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低位运行使养殖成本同比大幅下降 龙头企业如圣农发展通过深耕熟食调理等高附加值渠道优化产品结构 [1] 现金分红的市场意义 - 上市公司积极实施现金分红体现真实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 稳定分红政策彰显财务稳健性与持续创造价值能力 [2] - 分红吸引长期资本入市并优化投资者结构 有助于降低短期波动关注度并引导价值投资理念形成 [2] - 高分红企业推动市场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 促进资本市场向重回报重质量阶段迈进 [2] 分红的国际视角与市场影响 - 中国上市公司分红符合国际资本市场运作逻辑 推动市场从投机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并增强对国际资本吸引力 [3] - 分红现象体现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资本市场生态优化 有助于吸引社保资金及险资等长线资金稳定市场波动 [3] - 业绩增长强劲且积极分红的公司有望获得更多市场青睐 [3]
长青股份: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10 16:16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19年2月27日公开发行913.8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为9.13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由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验证 [1] - 募集资金由全资子公司长青南通实施,原计划用于7个农药原药项目,总投资与募集资金均为9.138亿元,包括年产3500吨草铵膦原药(2.814亿元)、6000吨麦草畏(3.6885亿元)等 [2] 项目变更内容 - 将"年产3500吨草铵膦原药项目"变更为"年产1000吨丙硫菌唑原药"和"年产4200吨拟除虫菊酯系列产品"项目,变更金额占募集资金总额30.79% [3][8] - 实施主体由长青南通变更为长青湖北,地点从江苏如东调整至湖北宜昌姚家港化工园 [2][9] - 原草铵膦项目已投入配套资金3454.3万元,剩余2.669亿元(含利息)存放于专项账户或购买理财产品 [3] 变更原因 - 草铵膦行业产能过剩:全球有效产能从2021年高速增长至2024年12.43万吨,价格从2022年27万元/吨暴跌至不足5万元/吨,预计持续承压 [4] - 新项目符合战略需求:丙硫菌唑为全球第二大杀菌剂(2023年销售额13.28亿美元),拟除虫菊酯为第二大杀虫剂(2023年销售额16亿美元,2030年预计21亿美元) [4][6] 新项目详情 丙硫菌唑项目 - 投资1.47亿元(固定资产1.35亿元),建设期1年,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193亿元,净利润3016万元,回收期5.95年 [5] - 采用微反应连续化工艺,已完成中试,产品质量和收率满足工业化要求 [5] 拟除虫菊酯项目 - 投资1.2亿元(固定资产1.1亿元),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9亿元,净利润2686万元,回收期5.35年 [8] - 以贲亭酸酯为原料,技术成熟,现有功夫菊酯、联苯菊酯生产装置 [7] 审批程序与影响 - 已通过董事会审议,尚需股东大会批准,监事会认为变更有利于提高资金效率 [9][10] - 保荐机构民生证券认为决策程序合规,符合监管要求 [10][11]
雅本化学20250807
2025-08-07 23:03
行业与公司 - 雅本化学专注于医药和农药CDMO业务,实施"2加X"战略(创新医药和创新农药CDMO为核心)[2][3][6] - 行业定位: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及原药生产,合成生物学、流体化学及绿色减碳领域前瞻布局[2][3] 核心观点与论据 **战略与合作** - 大客户战略:与全球头部医药/农化企业(如杜邦、恒瑞医药)建立战略合作,恒瑞年研发投入80亿元,合作升级为CDMO战略伙伴[12][13][18] - 国际布局:马耳他基地(欧盟GMP/FDA认证)、兰州基地(智能化/绿色化)、南通/盐城/襄阳/抚顺等多基地协同[7][14][15] **产能与项目进展** - 产能恢复:2019年响水事件后通过兰州/抚顺/襄阳基地重建产能,兰州基地8个月投产并赢回转移至印度的订单[4][5] - 新增产能:2025年预计投放2000吨中间体及原药(盐城500吨杀线虫剂原药、兰州1000吨定制产能)[19][21][22] - 医药产能:太仓基地60吨/年佐伊拉斯坦原料药,马耳他基地20+原料药品种,兰州15吨抗病毒药物中试线[15] **技术优势** - 合成生物学/流体化学技术赋能CDMO业务,兰州基地柔性生产能力强(车间规模是太仓的4-5倍,支持共线生产)[24] - 全产业链能力:从化合物合成到商业化生产,覆盖医药/农药全生命周期[13][18] **财务与资本** - 2025年启动股份融资,资金健康,银行/资本市场融资空间支持新项目建设[15]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与挑战** - 大项目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额下滑,新项目爬坡期需时间(2023-2024年梯度布局应对)[25][26] - 农药板块审批周期快,新产品上市后预计快速恢复增长[25] **国际合作** - 原药已供应澳大利亚、韩国、印尼,计划拓展北美/南美市场[4] - 付美时合作续约谈判中,聚焦杀虫剂康宽及新一代高增长产品[20] **未来规划** - 三年内建成智能化Mega工厂服务战略客户[19] - 兰州储备100+亩化工用地,绍兴上虞130亩储备支持中长期产能[15] (注:所有数据及战略细节均引自原文编号,未作额外补充)
“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获2024年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齐鲁晚报网· 2025-07-14 13:36
反式乌头酸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鲁抗医药联合开发的"反式乌头酸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突破生产难题,实现规模化量产,获2024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1] - 传统生产方式从植物提取反式乌头酸含量仅0.1%~1%,化学合成法存在高污染问题,新技术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将微生物改造为"超级工厂",利用淀粉糖转化实现高效生产 [3] - 技术体系涵盖"使能技术—细胞工厂—发酵工艺—分离纯化"全链条,十吨级生产示范中产量超过100g/L,建成全球首条生产线 [7] 技术攻关细节 - 解决"能不能改"问题:基于CRISPR技术将工业菌种基因编辑效率从5%提升至近100% [5] - 解决"会不会改"问题:通过三代基因工程菌株迭代,使土曲霉菌株实验室摇瓶产量达57g/L [5] - 解决"好不好用"问题:与鲁抗医药合作优化发酵工艺,完成十吨级放大生产验证 [7] 农业领域应用 - 反式乌头酸作为新型绿色杀线虫剂,在黄瓜、莴苣等根结线虫防治中效果显著,正与鲁抗医药推进生物农药开发 [9] - 符合国家"绿色农业"政策需求,有望解决传统高毒杀线虫剂禁用及耐药性问题 [9] 化工领域应用 - 反式乌头酸酯替代石油基邻苯类增塑剂(年需求近千万吨),解决其生殖毒性问题,已应用于耐低温氯丁橡胶、PVC复合材料并商业化 [11] - 技术被列为《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重点发展生物基化学品,赋能特种橡胶、医用PVC材料等行业 [12] 产业化进展 - 技术推动反式乌头酸原料可及性,吸引企业关注并完成生产示范验证 [12] - 全链条技术贯通的生产示范线建成,产品在多个领域实现商业化销售 [11][12]
废弃水果“变形记”(科技瞭望)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生物农药创新技术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成功将废弃水果通过发酵转化为天然抗菌物质伊快霉素,开创绿色农药生产新路径 [2] - 伊快霉素对灰霉病等作物病害田间防效达70%以上,接近化学农药水平,且具备全新抗菌靶点,无抗药性风险 [7][8] - 使用废弃苹果提取液作为培养基时,伊快霉素产量达20.8毫克/升,原料成本降低60%以上,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4][7] 生产工艺突破 - 液体发酵采用废弃水果提取液替代传统葡萄糖培养基,果糖和淀粉直接参与微生物代谢,激活关键酶活性提升合成效率 [3][4] - 实验发现蔗糖会抑制伊快霉素合成,选择性代谢特性为优化发酵工艺提供方向 [6] - 团队放弃分离单一异构体,转向研究混合物生物活性,加速产业化进程 [9] 经济与环保价值 - 每吨废弃水果可转化为生物农药原料,形成"种植-加工-废弃物利用-农业保护"闭环产业链 [9] - 推广后预计年消化数百万吨废弃水果,减少数千万吨碳排放,同时降低农药残留 [8][9] - 微生物直接发酵模式省去化学合成步骤,生产成本和环保优势显著 [7] 行业战略意义 - 伊快霉素作为新靶标天然产物农药,可提升我国在国际新农药创制领域的竞争力 [8] - 我国已具备数十种绿色农药研发能力,但在原创分子和靶标研究方面仍需突破 [8] - 目前正与农药企业合作开发制剂产品,推动化学农药减量增效 [9]
美邦股份: 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并继续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18:17
公司现金管理公告核心内容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1500万元购买中信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安盈象固收稳利一个月持有期32号C",预期年化收益率3.86% [1][4][7] - 该理财产品期限30天,可随时赎回,属于浮动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 [5][7] - 公司已履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程序,批准最高2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和6亿元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1][8] 前次理财赎回情况 - 前次赎回产品为中信银行"同盈象固收稳健七天持有期1号理财产品",本金及收益已全部存入募集资金专户 [3] - 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无重大差异 [3] 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 资金来源为2021年IPO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39,184.34万元 [4][5]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基地技术改造项目"等,总投资48,777.37万元 [5] - 因项目建设周期导致资金短期闲置 [5] 最近12个月理财情况 - 累计投入9000万元,已收回本金7500万元,实际收益35.56万元 [13] - 尚未收回本金1500万元,剩余可用理财额度500万元 [13] - 单日最高投入金额3000万元,占最近一年净资产2.67% [13] - 累计收益占最近一年净利润0.96% [13] 理财产品条款 - 产品类型为银行理财产品,起始日2025年6月17日 [7] - 投资品种为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低风险产品 [7] - 单项产品期限不超过12个月 [7]
“鱼与熊掌”怎么抉择?江苏扬州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走出双赢之路
人民日报· 2025-06-16 11:35
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 - 江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激活文化遗产创新基因 [1] - 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通过10年环境综合整治实现脱胎换骨变化,修复曾被89家工业污染企业破坏的生态环境 [1][2] - 三湾片区企业搬迁涉及两家上市公司及多家重点国企,其中扬农集团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年利税近20亿元,搬迁决策面临产值与民生的两难选择 [2] 企业搬迁与规划调整 - 2014年扬州市启动三湾片区搬迁,投入30多亿元完成671户居民搬迁及"小散乱"企业关停,原计划1500亩商品住宅用地用于平衡成本 [3] - 2017年调整规划,将1500亩住宅用地转为运河文化展示区,追加30亿元建设生态体育休闲公园,年维护费达数千万元 [3]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地标性文化设施,放弃短期经济利益换取长期文化价值 [3] 金融支持与创新模式 - 江苏省2019年成立规模20亿元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母基金,形成"1母基金+11区域子基金+9行业子基金"体系 [4] - 基金覆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解决文旅发展融资难题 [4] - 通过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协同投入,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路径 [4] 保护与发展协同经验 - 江苏提出"三个敬畏"(历史、文化、生态)与"三水融合"(水生态、水文化、水经济)的保护理念 [5] - 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在发展中保护文化遗产,形成高质量保护新模式 [5]
千年古运河 扬波新时代 ——江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的经验与启示
人民日报· 2025-06-13 06:02
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 - 江苏扬州三湾片区从工业区转型为生态文化公园,搬迁89家企业包括年销售收入100亿元的扬农集团,放弃1500亩商品住宅开发转为文化展示用地,追加30亿元建设投入[2][3][4] - 江苏省成立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母基金规模20亿元,形成"1母基金+11区域子基金+9行业子基金"体系,支持遗产保护、生态修复等重大项目[6] - 京杭运河苏北段年货运量达5亿吨(莱茵河2倍),江苏段常年有2万艘船舶航行,水运能耗仅为公路1/10,推进2000吨级航道升级工程[13] 文化IP开发与产业融合 -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1年开放后累计接待超1000万人次,获"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带动当地旅游从瘦西湖等传统景点向新地标转移[8] - 苏州系统提升"运河十景"文化地标,包括虎丘塔灯光秀、枫桥夜泊实景演绎等项目,串联9个古典园林和6项非遗[14][15] - 运河题材电视剧《北上》央视收视峰值达3.5367%,通过三代人命运折射运河文化当代价值,推动IP影视化开发[9][10] 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 - 扬州投资30多亿元完成671户居民搬迁,将农药厂等污染企业关停,湿地公园面积从规划1500亩扩展至3000亩[4] - 常州整理39处工业遗产建成大运河工业展览馆,无锡打造滨水空间并举办毕加索亚洲首展,形成文化体验新场景[15] - 运河沿线建成宿迁皂河龙运城、徐州窑湾古镇等项目,通过微改造保留历史街区原貌,创造复合型公共空间[15]
未知机构:【机构龙虎榜解读】固态电池+氯虫苯甲酰胺,拟投建可应用于固态电池的新能源项目,布局2万吨 年LiFSI,开拓新能源材料第二赛道,将贡献6-8亿的-20250612
未知机构· 2025-06-12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新能源、医药、农药、电线电缆、注塑、化肥、储能、医疗、桥梁部件、输配电、机器人、食品、区块链等 [1][3][4][6] - **公司**:昂利康、利民股份、尚纬股份、御银股份、均瑶健康、中超控股、中科磁业、美晨科技、兴业证券、中电鑫龙、金鹰股份、耀农股份、金时科技、惠力医疗、恒宝股份、新筑股份、顺钠股份、科恒股份、广康生化、元隆雅图、锦鸡股份、富春股份、英联股份、旭光电子、赛升药业、重要股份、万邦德、澳洋健康、康力源、南凌科技、滨海能源、浩欧博、百利电气、洛凯股份、跨境通 [1][2][6][9]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利民股份** - **核心观点**:公司是农药行业领军企业,开拓新能源材料第二赛道,有望贡献毛利增量 [1][3][4] - **论据**:公司从事农药、兽药研发生产销售,产品覆盖全球七十多国;加速合成生物布局,与多方合作开发生物农药并建AI+合成生物学平台;子公司拟投建新能源项目,产品可用于多种电池;与关士友技术团队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布局2万吨/年LiFSI,头部电池厂LiFSI添加比例提升,一期项目2025年投产,预计贡献6 - 8亿毛利增量 [3][4] - **昂利康** - **核心观点**:公司仿制药管线有增量,研发向改良型新药和创新药倾斜,开展宠物药业务 [4][5] - **论据**:过去几年研发投入后,仿制药管线约新上市50个品种;未来研发向改良型新药和创新药倾斜,改良型新药聚焦心血管、镇痛方向,创新药以肿瘤为尝试方向;2021年启动宠物药业务,在研项目用于宠物多种病症,涵盖化药、中兽药和宠物疫苗 [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市场表现**:当日市场全天震荡反弹,创业板指领涨,沪指站上340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26万亿,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599亿,个股涨多跌少,稀土永磁、游戏等板块涨幅居前,可控核聚变、生物疫苗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机构动向**:机构参与度较昨日降低,净买卖额超1000万元个股共17只,净买入4只,净卖出13只,如净买入昂利康1.7亿、利民股份1.05亿等,净卖出御银股份1.15亿、均瑶健康6659万等 [2] - **昨日上榜个股今日表现**:昨日机构净买入的10股今日涨跌互现,无个股涨停,如锦鸡股份涨0.30%、中超控股跌10.03%等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