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造船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华源证券:首予中船防务“买入”评级,新趋势有望带动业绩增长
格隆汇· 2025-08-19 15:32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公司聚焦海洋防务、运输、开发及科考装备四大领域,多船型建造实力突出,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及自主核心技术 [1] - 控股子公司黄埔文冲是全球支线集装箱船建造领域的引领者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达3.77亿元,受益于订单优化与效率提升 [1] - 2025年Q1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099.85% [1] 行业供需分析 - 供给端:全球产能扩张长期受限,导致支线箱船等细分市场供给持续紧张 [1] - 需求端:环保法规趋严加速老旧小船退出,现有订单无法满足船队绿色更新需求 [1] 市场前景 - 支线箱船造船市场在供给收缩、环保法规及区域贸易增长三重驱动下,或长期向好 [1] - 海上冲突形式多样化或将持续为公司军船及公务船业务创造增量空间 [1] - 绿色造船大周期和海工业务潜力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 [1]
从修船所到造船巨头,山东以巨轮为尺丈量中国造船全球疆界
搜狐财经· 2025-07-13 09:22
中国造船业全球地位 - 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和63.1%,位居全球第一[3] - 北海造船大型散货船接单量、交付量、手持订单量稳居全球第一[3][12] - 公司实现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能修也能造",应对市场波动能力显著增强[5][12] 北海造船发展历程 - 2004年搬迁至海西湾后升级设备,最大干船坞达50万吨级,奠定全球竞争基础[7] - 2009年首艘18万吨散货船交付标志着技术突破,随后相继推出21万吨、40万吨等更大吨位船型[9][10][12] - 2024年上半年完成开工9艘、交船12艘等50个大节点,载重吨和数量均创历史纪录[12] 绿色船舶技术突破 - 已批量建造LNG双燃料、氨双燃料和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绿色船型形成"矩阵"[25][26] - 氨燃料动力船舶研发取得进展,首台6X72DF-A氨燃料主机计划年内交付,采用柴油引燃和双层管路设计提升安全性[25] - 在持订单中30%为氨燃料/氨预留船舶,21万吨氨燃料散货船设计建造推进中[26]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与山东钢铁累计合作钢材216.6万吨,锁定2026-2027年资源49.94万吨,形成"风险共担"模式[18] - 带动中船发动机等50余家上下游企业集聚海西湾,发动机曲轴本地配套率提升50%,船舶发动机本地配套率达89%[19] - 疫情期间全产业链韧性凸显,海西湾年产668万载重吨船舶能力未中断[21][22]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航运业低碳转型倒逼船企技术升级,IMO 2050净零排放目标推动绿色甲醇、氨燃料等新技术应用[23][24] - 公司发布"北极星"散货船等三大品牌七款绿色船型,获八大船级社认可,18000立方米氨燃料加注船获CCS认证[26] - 氨燃料动力标准等"中国方案"正重塑全球海事规则[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