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制造回流
icon
搜索文档
造不出的椅子 回不去的制造业
经济日报· 2025-06-08 06:05
美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 美国制造业面临产业链断裂问题 学生设计作品难以找到本地制造商完成全流程加工 [1][2] - 金属加工案例显示 美国本土制造商报价高达2400美元且质量不达标 而中国厂商一周内完成且成本更低 [2][3] - 美国工业体系存在严重缺失 制造环节分散割裂 与中国完整工业体系形成鲜明对比 [4] 制造业回流挑战 - 劳动力成本为越南6倍但仍面临20%工厂劳动力短缺问题 [4] - 工厂建设成本4年内翻番 50%工厂使用超30年 [5] - 电网设施老化 三分之一桥梁需维修 基础设施落后东亚地区 [5] 历史对比分析 - 1953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28.3% GDP占比28% 形成多个产业集群 [5] - 二战后美国凭借技术领先(如汽车标准化生产)和产业集群优势占据全球市场 [6] - 1980年代起面临日本汽车业37%成本优势冲击 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 [6] 产业升级困境 - 日本韩国企业自动化升级时 美国多数产业未能跟上技术步伐 [7] - 金融业兴起导致产业结构脱实向虚 制造业核心地位丧失 [7] - 当前关税政策反而增加原材料成本 加剧制造业困境 [5]
特朗普中东行成果显著,卡塔尔航空与美签下大订单
国际金融报· 2025-05-15 14:52
卡塔尔航空与波音及GE航空航天的采购协议 - 卡塔尔航空宣布与波音和GE航空航天达成总额960亿美元的采购协议,涵盖210架宽体飞机和400多台发动机,创下波音和GE航空航天史上最大宽体机及发动机订单记录 [1] - 订单包括130架787梦想飞机、30架777-9飞机及50架选购权,发动机部分包含60台GE9X和260台GEnx发动机,以及选购权、备件和长期维护服务 [3] - 波音称这是公司史上最大宽体机订单和最大787机型采购,将支持卡塔尔航空未来十年机队扩张 [3] - GE航空航天表示其GE9X和GEnx发动机具备长距离飞行所需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3] 卡塔尔航空的战略布局 - 此次采购将推动卡塔尔航空"下一阶段高质量增长战略",目标是建立全球航空业中最清洁、最年轻、最高效的机队 [3] - 订单将使卡塔尔航空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787运营商,目前其已运营超过150架波音飞机 [3] - 新发动机将提升机队性能与燃油效率,增强全球航线连接能力 [3] 特朗普中东访问的商业成果 - 航空订单被白宫纳入特朗普中东访问战略成果,预计在生产周期内支持超过100万个美国工作岗位,单年度支撑就业约15.4万人 [5] - 访问期间促成多项高科技、国防和基建合作,包括沙特向美国芯片制造商和科技公司投资6000亿美元 [6] - 其他重要交易包括沙特DataVolt向美国超微电脑投资2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多家科技公司在美沙投资800亿美元项目 [6] - 能源领域达成GE Vernova向沙特交付142亿美元燃气轮机设备,国防领域包括卡塔尔10亿美元反无人机系统和20亿美元MQ-9B无人机采购 [6] 美国制造业与出口战略 - 特朗普表示这些协议是其"美国制造回流"政策和"技术外交"战略的成果,扩大了出口市场并稳固与中东盟友关系 [7] - 合作涵盖航空、科技、能源、国防和基建等多个关键行业,显著提升美国制造业出口 [6][7]
“世界第八大奇迹”烂尾,特朗普的“关税梦”碎
虎嗅APP· 2025-04-14 18:34
富士康美国建厂项目失败案例 - 富士康2017年承诺投资100亿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设液晶面板生产基地,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获30亿美元税收优惠[4] - 实际投资不足承诺十分之一,就业岗位仅兑现11.5%,项目规模断崖式缩水[4] - 微软将投资33亿美元在原址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标志富士康项目彻底终结[5] 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困境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政策和对华贸易战推动制造业回流,但未能改变全球供应链底层逻辑[1] - 美国制造业面临人工成本高企(是新兴市场6-8倍)、产业链碎片化、关键零部件依赖亚洲供应等结构性难题[7] - 重建完整供应链需要巨额投资和漫长周期,台积电亚利桑那州晶圆厂因缺乏配套供应商推迟投产[8] 制造业全球分工体系特征 - 全球制造业分工基于各国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形成[6] - 亚洲已形成高度集成产业集群,企业协作效率高、成本控制能力强[9] - 电子制造业供应链庞大复杂,iPhone回美制造政策实施难度极高[9] 专家观点 - 制造业回流需要货币弱势、工资竞争力、自由贸易环境三要素协同,美国重建需20-30年[10] - 通过关税壁垒强行复兴传统制造业属于逆产业规律行为,效果如同"缘木求鱼"[10] - 政策不确定性使企业担忧,若新总统取消关税则前期投资将陷入困境[11]
“世界第八大奇迹”烂尾,特朗普的“关税梦”碎
商业洞察· 2025-04-14 17:25
富士康威斯康星州项目失败案例 - 富士康2017年承诺投资100亿美元建设液晶面板生产基地并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实际投资不足承诺的十分之一,就业岗位仅兑现11.5% [7][10] - 威斯康星州政府提供30亿美元税收优惠支持该项目,但最终仅建成一座孤立的玻璃穹顶建筑,周边基础设施荒废 [7][10] - 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将该工厂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拜登则公开谴责其为"骗局" [8][10] - 微软宣布投资33亿美元在原址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标志着富士康项目彻底终结 [10][12] 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困境 - 美国政府持续推动制造业回流政策:奥巴马2009年提出重振计划,特朗普2018年计划1.5万亿美元基建投资,拜登推出"买美国货"法案 [13] - 美国制造业平均小时工资是新兴市场的6-8倍,且面临熟练劳动力短缺问题 [14] - 产业链碎片化严重,关键零部件依赖亚洲供应,台积电亚利桑那工厂因缺乏配套供应商推迟投产 [14] - 苹果曾要求供应商将产线撤回美国,但和硕科技指出电子制造业供应链迁移难度极高 [14] 制造业回流的核心挑战 - 专家指出制造业回流需满足三个条件:弱势货币、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不受贸易保护影响的全球销售渠道,预计需20-30年才能重建 [15][16] - 高关税政策被批评为"缘木求鱼",与苏联封闭经济模式类似,难以形成真正竞争力 [16] - 企业担忧政策反复性,若新政府取消关税则前期投资将陷入困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