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晶面板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陕西咸阳电子显示产业“链”动发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7-07 19:41
电子显示产业发展现状 - 陕西咸阳已形成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终端应用的完整电子显示产业生态体系,构建了"石英砂进、电视机出"的全链条一体化生产模式 [1][4] - 咸阳曾拥有中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基地,电子显示产业起步较早,近年来通过产业布局与创新投入在新型电子显示领域持续发力 [1] - 咸阳高新区已吸引40多户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形成"面板+基板"双龙头引领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5] 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 - 咸阳G8 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投产后,彩虹股份咸阳基地高世代基板玻璃总产能将超580万片,可满足中国市场10%以上的需求 [3] - 彩虹股份新建高世代基板玻璃生产线效率提升20%以上,平均产能超设计产能23%,综合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生产线采用国际领先的"溢流下拉法"工艺,公司已构建覆盖全产业环节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实现基板玻璃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3][4] 产业链协同效应 - 咸阳彩虹光电G8 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通过88米空中连廊与冠捷显示整机工厂无缝衔接,实现面板到整机的一体化生产 [4] - 冠捷显示科技带动陕西省内数十家上游配套企业发展,产品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波兰、德国等30多个国家 [5] - 彩虹股份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新型显示联合研究院,在智能制造、仿真模拟、高端材料等核心领域持续攻关 [4] 未来发展规划 - 咸阳高新区计划强化链式招商,推动产业链向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新兴技术领域发展 [5] - 将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园区基础配套,提升承载能力,打造电子显示产业完整生态体系 [5]
【财经面对面】TCL李东生谈打造更有韧性的供应链:全球化即本土化或许是答案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7 20:18
全球化战略转型 - 跨国企业需从单纯追求效率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通过本土化产业链和供应链构建实现共赢 [1] - 公司建立5个全球经营中心(北美、拉美、亚太、欧洲、中东非),形成当地供应链和服务体系,推动海外营收年均增长超17% [2] - 全球化模式从"中国中心辐射"转变为区域主导经营,提升市场机会把握能力 [2]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与创新驱动 -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 - 公司发展战略强调战略牵引、创新驱动、先进制造、全球经营,重点关注AI和机器人技术对经济模式的变革 [1] - 在液晶面板生产中应用AI智能检测系统,生产效率提升70%,产品良率显著提高 [2] 智能制造与数字化技术 - 公司加大边缘智能、AI、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投入,强化数字化赋能能力 [2] - 通过智能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实现生产流程精准监测 [2] 气候变化应对与新能源布局 - 公司2021年获得国内首张电器产品碳标签证书 [3] - 在天津设立北方总部,累计投资超200亿元,覆盖光伏新能源等领域 [3]
LGD在美国起诉深天马 面板专利战背后的深层博弈
中国经营报· 2025-06-22 04:32
专利诉讼事件 - LG Display在美国联邦法院起诉天马微电子侵犯其移动LCD、OLED面板及车载液晶面板的多项专利 [2] - 被控侵权的7项专利涵盖智能手机面板到汽车等领域 涉及雪佛兰Traverse的11英寸液晶仪表盘和摩托罗拉Edge Plus的OLED面板 [3] - 天马微电子表示已关注诉讼信息但尚未收到传票 公司经营一切正常并积极组织团队应对 [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53%份额来自中国大陆厂商 京东方以18%市占率居首 天马微电子以16%位居第二 [4] - 天马微电子在前装市场以18%市占率稳居首位 出货量同比增长25% [4] - 2025年Q1中国大陆OLED中小尺寸出货量占比达51% 首次超过韩国的49% [6] 公司业务表现 - 天马微电子2024年车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40% 毛利显著提升 [4] - 公司柔性AMOLED智能手机主屏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 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4] - 天马微电子营收主要来自国内市场 占比超60% 境外市场略低于40% [5] 技术领域竞争 - LG Display已退出LCD生产专注于OLED 但仍持有相关技术专利 [5] - 三星显示起诉京东方和华星光电主要集中在OLED高端技术领域 如折叠屏和MicroOLED [5] - 中国大陆厂商在柔性屏和LTPO等领域快速追赶韩国对手 [6] 专利战背景分析 - 韩国2011-2020年在全球OLED专利中占比高达43% [7] - 专利战反映韩国厂商对中国大陆厂商技术追赶的焦虑 [8] - 中国大陆在OLED市场份额和车载显示领域的突破已形成不可逆趋势 [8]
LGD在美起诉深天马 面板专利战背后的深层博弈
中国经营报· 2025-06-18 20:56
专利诉讼事件 - LG Display在美国联邦法院起诉深天马,指控其移动LCD、OLED面板及车载液晶面板侵犯多项专利 [1] - 涉及7项专利,产品包括为雪佛兰Traverse供应的11英寸液晶仪表盘和摩托罗拉Edge Plus智能手机的OLED面板 [3] - 深天马表示已关注诉讼信息但未收到传票,正积极组织团队应对,目前经营一切正常 [1]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中中国大陆厂商占53%,京东方以18%市占率居首,深天马以16%居第二 [3] - 深天马车载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40%,柔性AMOLED智能手机主屏出货量全球第三 [4] - 2025年Q1中国大陆OLED中小尺寸出货量占比达51%,首次超过韩国的49% [6] 技术领域博弈 - LGD已退出LCD生产专注OLED,但仍持有相关技术专利,可能通过诉讼索取授权费 [4] - 三星显示此前起诉京东方和华星光电,火力集中在OLED高端核心技术如折叠屏、MicroOLED [5] - 中国大陆厂商在柔性屏、LTPO等领域快速逼近韩国对手,动摇其高端市场利润 [6] 专利战背景分析 - 韩国2011-2020年全球OLED专利占比达43%,正利用专利体系应对市场份额压力 [7] - 专利战反映韩国厂商对中国大陆技术追赶的焦虑,但难以逆转中国大陆在OLED和车载显示领域的突破 [7] - 全球显示产业竞争从"产能比拼"升级为"技术壁垒"竞争,战场延伸至车载等高端场景 [7]
京东方发布公告:拟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6-17 23:09
京东方收购彩虹光电股权 - 京东方拟通过公开竞价方式收购彩虹股份持有的彩虹光电30%股权,挂牌底价为48.49亿元 [1] - 该交易目前处于公开征集受让方阶段,尚未确定最终受让方和签署最终交易协议 [2] - 收购符合京东方发展战略,有助于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强化行业影响力 [2] 彩虹光电业务概况 - 彩虹光电专注于高世代(TFT-LCD)液晶面板研发、设计及制造 [2] - 公司运营一条G8.6液晶面板生产线,投资280亿元建设,占地1239亩,建筑面积约90万平米 [2] - 生产线采用"混切"生产设计,主要生产32英寸~100英寸具备8K、4K、曲面、窄边框等先进显示性能的液晶电视面板 [2] 彩虹光电客户与市场 - 产品市场客户覆盖海信、TCL、小米、海尔、创维、长虹、康佳等国内品牌 [5] - 国际客户包括三星、BBY、VIZIO、VESTEL等海外品牌电视整机厂商 [5] 彩虹股份股权变动与财务表现 - 彩虹股份现持有彩虹光电99.79%股权,转让后将降至69.79%,仍为控股股东 [6] - 2024年彩虹股份营收116.64亿元(+1.73%),归母净利润12.40亿元(+87.55%),扣非净利润10.37亿元(+187.29%) [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9.66亿元(+1.77%),归母净利润3.22亿元(+16.09%),扣非净利润3.06亿元(+22.03%) [6]
惠科股份再启IPO:重金布局新赛道,市场与技术挑战并存
南方都市报· 2025-06-16 19:09
公司IPO动态 - 惠科股份时隔近两年后重启IPO,已完成上市辅导工作,被认为具备上市公司应有的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 [2] - 公司曾于2023年8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当时拟募资金额高达95亿元,是创业板最大拟IPO项目之一 [2] - 此次IPO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业绩波动、高负债率、国资依赖模式和专利纠纷等历史问题是否已解决 [2] 财务状况 - 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达49.86亿元,但2022年上半年亏损13.99亿元,预计全年亏损10.29亿至12.71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一度高达97.77%,2022年上半年存货激增至69.60亿元,面临较大减值风险 [3] - 前两大客户三星和LG在2022年上半年大幅减少订单量 [3] 专利与法律问题 - 2019年曾因液晶面板专利被华星光电起诉,2020年以支付3000万元和解费达成和解,并签订7年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4] - 在首次IPO期间遭遇海外NPE发起的专利诉讼,公司回应称产品不涉及侵权 [4] - 行业专家指出面板企业间使用专利作为竞争壁垒的现象将持续 [4] 业务模式与扩张 - 采用"国资依赖"扩张模式,与多地国资共建产线,截至2022年9月负有209.53亿元收购义务 [5] - 2024年以来在OLED、Mini LED、电子纸等领域累计投资数百亿元,包括5.04亿元收购柔宇科技部分资产 [5] - 在长沙和绵阳投建总额超140亿元的Mini LED项目 [5] 市场与技术挑战 - OLED手机面板市场五大厂商已占据超88%份额,公司在技术投入上与巨头存在规模和时间差距 [6] - 收购的柔宇技术与主流方向差异较大,短期能提供的帮助或有限 [6] - LCD面板业务面临需求疲软,近两月电视面板产线平均稼动率处于较低水平 [6]
夏普拟再出售液晶面板厂,买家是?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3 16:06
【WitsView】 据日经新闻昨日(5/12)报道,夏普计划将生产中小尺寸LCD液晶面板的日本龟山 第二工厂出售给母公司鸿海。这是继堺10代线、三重事业所第一工厂之后,夏普近一年来又一次 出售液晶面板厂,若该消息得到证实,夏普液晶面板业务的调整将再度引起广泛关注。 图中近处为夏普龟山工厂的第二工厂(图片来源:共同社) 夏普决心缩减液晶面板业务,转型谋长足发展 近年来,液晶面板产业一直在经历着革新,产业新格局正在重塑中。市场格局方面,BOE京东 方、TCL华星、惠科等中国大陆面板企业在该领域不断扩张,整体产能、产量及市占率持续提升, 而液晶面板市场的整体盈利能力也因供给增加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技术革新方面,OLED、 Mini/Micro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强势崛起,已成为面板厂商换道超车,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战 略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下,三星、LG、松下、JDI以及夏普等日韩液晶面板厂商陆续宣布退场,并加紧向 OLED、Mini/Micro LED或其他技术赛道转型,卡位高成长性、高毛利新兴市场,以摆脱液晶面板 业务长期亏损的困境,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其中,夏普2022-2023年累计亏损4,100亿日 ...
夏普将龟山第二工厂出售给鸿海,缩小液晶业务
日经中文网· 2025-05-12 16:25
目前,龟山工厂主要生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个人电脑等的中小型面板。工厂由两栋生产厂房组成, 出售给鸿海的是其中的第二工厂。 第二工厂的开工率比第一工厂低,2024年6月将产能降到了原来的约8成。夏普想通过放弃盈利低的厂 房,改善液晶面板业务的盈亏状况,力争实现盈利。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夏普的龟山工厂(三重县龟山市) 该工厂生产的电视曾作为"世界的龟山模型",推动夏普品牌知名度提升。随着中企的量产等,盈利恶 化……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获悉,夏普将把生产液晶面板的龟山工厂(三重县龟山市)中的 第二工厂出售给母公司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该工厂生产的电视曾作为"世界的龟山模型",推动夏普品牌 知名度提升。随着中国企业的量产等,面板价格下跌,盈利状况恶化,在这种背景下,夏普通过出售设 备来压缩液晶面板业务,重建业绩。 ...
海晨股份:深度报告:业内稀缺跨领域物流方案提供商,AMHS业务构筑第二成长曲线-20250509
民生证券· 2025-05-09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海晨股份,给予“推荐”评级 [4][1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晨股份是业内稀缺跨行业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综合物流服务业务基本盘稳固,半导体物流装备及自动化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极 [4][11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18.3/20.1/2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8/4.2亿元,EPS分别为1.44/1.64/1.8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5/13/12倍 [4][1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性物流解决方案提供者 - 海晨股份是制造业生产性物流提供方与智改数转平台运营者,提供综合性生产性物流解决方案,2011 - 2023年逐步完善产业链布局,2023年收购昆山盟立拓展至物流机器人与设备制造领域 [11][12] - 梁晨为公司实控人,截至2024年末持有42.9%股权,股权结构稳定 [16] - 公司形成制造业生产性物流服务、物流装备及机器人产品、自动化及集成业务三大业务板块 [18] - 综合物流服务是营收主力,仓储服务营收占比稳步提升;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9.74%,扣除L客户因素后物流服务板块营收增长;2024年盈利能力向上修复,费用率有效管控,资产负债率维持较低水平 [21][23][26] - 公司提供全流程仓储管理及配套增值服务,自动化仓储面积逐年增加,仓储服务网点覆盖多区域;2024年多地自动化智能仓库建设有序开展,未来将完善智能仓储网络布局 [39] 业内稀缺跨领域物流解决方案能力,下游优质客户粘性较强 - “消费电子 + 新能源汽车”构筑业务基本盘,2023和2024年二者营收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96.7%和96.1%;消费电子方面联想是重要客户,2025Q1联想PC出货量回暖;新能源汽车方面,1H24新增两大客户对冲风险,问界M9 2025款及问界M8订单超预期 [51][52][56] - FY2025Q1 - 3联想集团营收和净利快速增长,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维持较快增速,中国地区营收同比增长23.9%;赛力斯2020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CAGR为114.1%,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05.07% [57][58][65] - 2023 - 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进入调整周期,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滑;2018 - 2024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增速较快但近年放缓 [68] 布局半导体AMHS业务,构筑公司第二成长曲线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1 - 2024年研发费用CAGR为19.7%;2023年收购昆山盟立布局半导体AMHS市场,产品具备国产替代潜力,有望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 [72][74][79] - AMHS系统功能和效率优于传统搬运系统,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市场空间广阔,预计2025年全球和中国大陆地区市场规模分别为39.2亿美元和81.5亿元;全球市场被日企垄断,国产化率仅5%,行业技术壁垒高,本土企业加速追赶 [80][90][92] - 2024年公司半导体物流装备及自动化业务营收1.4亿元,受益于全球半导体制造业改善 [10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综合物流服务业务2025年营收有望修复,26 - 27年稳步增长;自动化及装备制造业务25 - 27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5%、25%、20%;其他业务25 - 27年营收增速维持5% [103][104][105] - 预计2025 - 2027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小幅上升,财务费用率相对稳定 [107] - 选择密尔克卫、宏川智慧、中控技术为可比公司,以2025年5月8日收盘价为基准,可比公司25 - 27年平均PE分别为21/17/15倍,海晨股份具备估值优势 [108][109]
“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典型失败案例:富士康投资威斯康星面板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5-07 09:55
特朗普关税大战过程中,关于逼迫"制造业回流美国"也是一个重要的逻辑。 这并不是什么新手段,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时候,也浩浩荡荡开展过制造业招商引资的运动。其中的典 型代表,就是富士康在威斯康星投资液晶面板工厂。 但遗憾的是,这项被特朗普寄予厚望的投资,最终因为美国自身的很多因素而烂尾。从而被视为"制造 业回流美国"的典型失败案例,也证明了美国制造业复兴绝非易事。 富士康威斯康星项目:高开低走 特朗普第一任期时,也高度重视制造业回流美国,期待恢复美国制造业昔日的雄风。 一个标杆项目很快到来:2017年7月,富士康宣布投资100亿美元在威斯康星州建设10.5代液晶面板工 厂,承诺创造1.3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及数万间接岗位。 时任州长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则承诺提供40亿美元补贴(包括28.5亿美元的税收减免、7.64亿美 元的基建拨款),并配合土地收购和基建改造。 特朗普更是欣喜若狂,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称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为"最伟大的商人",并视该项 目为重要政绩、亲自出席项目奠基仪式,以此宣示"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成功。 但实际的投资额仍然还要缩水:截至2024年,实际到位资金仅6.72亿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