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肿瘤免疫2.0
icon
搜索文档
165家!上市宁企总数持续攀升
南京日报· 2025-07-28 10:36
南京资本市场动态 - 南京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在30多天内从163家增至165家 [1] - 维立志博成为年内第三家上市宁企 推动南京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65家 [1] - 下月汉桑科技即将上市 南京上市企业总数将从165家增至166家 [5] 维立志博上市情况 - 维立志博于7月25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募资1.89亿美元 [2][3] - 公司成立于2012年 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 专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疗法的研发 [2] - 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临床药物研发 技术平台优化和产能提升 [3] 维立志博业务与技术 - 公司重点布局肿瘤免疫2.0 T细胞衔接器和抗体偶联药物三大领域 [2] - 已研发出12款肿瘤管线产品 包括3款单克隆抗体 5款双特异性抗体 3款抗体偶联药物和1款双特异性融合蛋白 [2] - 开发了LeadsBodyTM和X-bodyTM等专有技术平台 优化疗效与安全性平衡 [2] - 在实体瘤治疗领域建立先发优势 布局6款差异化TCE管线产品 [3] 南京医药企业上市情况 - 维立志博是今年第二家登陆港交所的宁企 [4] - 药捷安康于6月23日成为今年南京首家上市企业 [4] - 南京与港交所合作推动宁港资本市场合作 目前已有32家宁企在港上市 [4] 南京其他企业上市动态 - 汉桑科技将于下月正式登陆资本市场 该公司专注于音频技术研发 [5] - 汉桑科技拥有20多年音频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经验 已于7月25日开启新股网上申购 [5]
IPO周报|一亩田纳斯达克上市在即;维立志博登陆港交所
IPO早知道· 2025-07-27 10:47
一亩田美股IPO - 公司于美东时间7月22日向SEC递交红鲱鱼版招股书 计划以"YMT"为代码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预计本月月底完成[3] - 本次IPO计划发行452 2万股ADS 发行区间4 10-5 00美元/ADS 含超额配售权至多募资2600万美元[3] - 公司IPO前已获红杉中国 云锋基金 华创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3] - 公司是中国大陆最大农业B2B平台 2024年营收1 6亿元 覆盖340多个城市和2800多个县 占全国一级二级农产品批发市场超65%[4] - 平台累计服务超5600万用户 主要服务农产品经纪人群体 提供广告 认证等收费服务[4] - 2024年推出"沃来采"线下门店模式 已开设数十家 采用数字化工具重构农产品经纪服务流程[4] - 农业经纪人市场规模达万亿级 交易频率和佣金高于房产行业 业务模式对标链家/贝壳[5] 维立志博港股IPO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以"9887"代码登陆港交所主板 发行价35港元/股 募资12 9亿港元[7] - 引入9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6900万美元 包括高毅 TruMed OrbiMed各1000万美元 腾讯800万美元[8] - 上市首日收盘价67 1港元 较发行价上涨91 71% 市值达129 75亿港元[9] - 公司专注肿瘤免疫2 0 TCE和ADC三大领域 拥有14款创新候选药物 其中4款为核心产品 临床进度全球领先[9] 其他IPO动态 - 港股美股A股市场近期IPO活动活跃[1] - 小马智行 地平线 蜜雪冰城等企业出现在IPO关注名单中[13]
维立志博于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7-25 19:50
上市概况 - 维立志博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9887 HK,每股发售价35港元(价格区间上限),总集资额(含绿鞋)达1 89亿美元 [1] - 基础发行36,862,500股H股(香港发售16,027,200股,国际发售20,835,300股),超额配售权涉及12,821,700股国际发售股份 [1] - 每手买卖单位为100股H股,募集资金净额分配:65%用于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开发,15%用于临床前资产扩展,10%用于生产能力提升,10%用于营运资金 [2] 投资者结构 - IPO引入9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5 42亿港元,包括OrbiMed、TruMed、易方达基金、Foresight Funds、Sage Partners、腾讯、高毅、正心谷资本和汉康资本 [2] - 摩根士丹利与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2] 公司定位与管线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拥有14款创新候选药物管线(6款进入临床阶段) [3][11] - 核心产品LBL-024为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的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晚期肺外神经内分泌癌首款获批药物 [3] - 管线包含3款单克隆抗体、5款双特异性抗体、3款ADC和1款双特异性融合蛋白,覆盖肿瘤免疫2 0、TCE和ADC三大领域 [3] 技术平台优势 - LeadsBody™平台支持开发靶向CD3的双特异性抗体,通过分子设计降低细胞因子风暴风险,已布局6款TCE管线产品 [4][12] - X-body™平台开发的LBL-024采用2:2结构设计,实现肿瘤微环境条件启动4-1BB激动作用,解决系统性肝毒性行业难题 [9] - Linker-payload平台支持ADC技术开发,LBL-058为全球首创的TCE ADC产品(靶向DLL3) [4][8] 核心产品进展 - 血液瘤领域:LBL-034(GPRC5D/CD3)治疗多发性骨髓瘤,LBL-043(LILRB4/CD3)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5][6] - 实体瘤领域:LBL-033(MUC16/CD3)针对妇科癌症,LBL-054(CDH17/CD3)覆盖消化道肿瘤,LBL-058(DLL3靶向ADC)针对小细胞肺癌 [7][8] - 自免领域:LBL-051(CD19/BCMA/CD3三特异性抗体)通过调节B细胞治疗自身免疫病,已与Aditum Bio合作开发 [9] 研发效率与战略 - 从靶点选择至提交IND仅需3年,显著优于行业5-6年平均水平 [10] - 建立从早期筛选到中试生产的全流程能力,通过对外授权和战略合作加速商业化 [10][12]
维立志博正式登陆港交所:开盘上涨120%,今年两家Biotech均呈现超亮眼表现
IPO早知道· 2025-07-25 10:27
公司上市概况 -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以股票代码"9887"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2] - 总计发行36,862,500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6,027,200股,国际发售20,835,300股 [2] - 发行价为每股35港元,募集资金总额12.90亿港元 [2] - 引入9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6900万美元(约5.416亿港元),包括高毅、TruMed、OrbiMed各1000万美元,腾讯800万美元,易方达基金700万美元等 [2] - 上市首日报77.65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121.86%,市值达149.86亿港元 [3] 行业表现 - 2025年港交所上市的明星Biotech公司中,映恩生物上市后股价涨幅超252%,维立志博涨幅达121.86%,显示生物医药企业赴港IPO市场表现强劲 [3][4] 公司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科技公司,重点布局肿瘤免疫2.0(IO 2.0)、T细胞衔接器(TCE)和抗体偶联药物(ADC)三大领域 [5] - 拥有14款创新候选药物的多元化产品组合,包括4款核心及主要产品,均处于全球临床进度领先地位 [5] 核心产品LBL-024 - 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的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攻克4-1BB靶点开发的行业难题 [6] - 独特设计可条件激活4-1BB激动剂作用,降低全身毒性风险,特别适合治疗PD-1/PD-L1耐药的"冷肿瘤" [6] - 已获NMP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治疗肺外神经内分泌癌)及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治疗神经内分泌癌) [6] - 针对小细胞肺癌、胆道癌、卵巢癌等7种大癌种开展临床研究,并在部分适应症中显示初步疗效 [7] TCE产品矩阵 - 布局6款差异化TCE管线产品,覆盖血液瘤、实体瘤及自免三大疾病领域 [8] - **血液瘤领域**:LBL-034(GPRC5D/CD3双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LBL-043(LILRB4/CD3双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 [8] - **实体瘤领域**:LBL-033(MUC16/CD3双抗,治疗妇科癌症)、LBL-054(CDH17/CD3双抗,治疗消化道癌)、LBL-058(全球首创DLL3靶向TCE ADC) [8] - **自免领域**:LBL-051(全球首创CD19/BCMA/CD3三抗,与Aditum Bio合作开发) [8] 募资用途 - 65%用于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临床开发及监管事务 [9] - 15%用于临床前资产扩展及技术平台优化 [9] - 10%用于产能提升及商业化准备 [9] - 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9]
维立志博正式于港交所上市! 募资1.89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25 09:48
公司上市及募资情况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号为09887 [1] - IPO发行价为35港元/股,共发行3686万股股份(不含绿鞋),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43%,国际发售占57% [1] - 预计募集资金总额达1.89亿美元(含绿鞋) [1] - 募资用途分配:65%用于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开发及监管事务,15%用于临床前资产扩展及技术平台优化,10%用于产能提升及商业化准备,10%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1] 公司业务及产品管线 - 公司成立于2012年,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新疗法开发 [2] - 拥有14款创新候选药物,包括4款核心产品,其中12款为肿瘤管线产品(3款单抗、5款双抗、3款ADC、1款双特异性融合蛋白),2款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产品 [2] - 核心业务模式为自主发现、开发及商业化肿瘤免疫疗法,重点布局肿瘤免疫2.0(IO 2.0)、TCE和ADC三大领域 [2] 技术平台及研发优势 - 拥有LeadsBody™(CD3 T-cell engager平台)、X-body™(4-1BB engager平台)、Linker-payload(ADC技术平台)等专有技术平台 [4] - LeadsBody™平台通过精准设计减少细胞因子风暴风险,降低系统性毒性,已布局6款差异化TCE管线产品 [4] - X-body™平台开发的LBL-024为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阶段的4-1BB抗体药,可条件激活4-1BB激动剂作用,克服肝毒性障碍 [6] 临床进展及关键产品 - LBL-024在治疗肺外神经内分泌癌(EP-NEC)的Ib/Ⅱ期临床中,ORR达75.0%,DCR达92.3%,显著优于历史化疗数据(ORR 30%-55%) [7] - LBL-024已获NMPA批准开展单臂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并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有望成为EP-NEC首款获批药物 [7][8] - LBL-024在SCLC、BTC、OC等多个大癌种中产生初步疗效信号,适应症覆盖广泛 [8] - 其他重点产品包括LBL-034(多发性骨髓瘤)、LBL-043(急性髓系白血病)、LBL-033(妇科癌症)、LBL-054(消化道癌症)、LBL-058(小细胞肺癌)等 [10] 研发效率及战略规划 - 公司实现从靶点选择至提交IND的高效开发流程,耗时仅3年,优于行业平均5-6年水平 [9] - 已建立从早期筛选到中试生产的完整药物开发功能,未来将通过对外授权、合作及内部销售团队加强商业化能力 [9]
“中国TCE第一股”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维立志博(09887)价值揭秘正当时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09:30
港股IPO市场复苏 - 上半年港股市场完成35宗IPO项目 累计募资959.29亿港元 同比增长758.8%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上市公司质量显著提升 流动性改善和制度优化推动市场活跃度 [1] - 维立志博上市募资3686万股 发行价35港元/股 散户认购倍数3494.8倍创医疗创新板块纪录 [1] 维立志博IPO亮点 - 引入9家基石投资者包括正心谷资本、高毅、腾讯等 累计认购6900万美元 [1] - 机构认购倍数40.8倍 创四年医疗创新板块新高 [1] - 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香港)担任联席保荐人 [1] 肿瘤免疫治疗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肿瘤免疫治疗市场规模预计达971亿美元 2030年将增长至2160亿美元 CAGR17.3% [2] - 中国TCE市场2030年规模预计83亿元 2024-2030年CAGR67.4% [5] - 行业进入2.0时代 多靶点协同和技术融合成为趋势 [2] 维立志博研发管线 - 拥有14款候选药物 包括3款单抗、5款双抗、3款ADC和1款双特异性融合蛋白 [3] - 6款进入临床阶段 含1款核心产品和3款主要产品 [3] - 重点布局TCE、IO2.0和ADC三大领域 构建全球竞争力 [3] TCE技术优势 - TCE疗法通过激活宿主免疫系统攻击癌细胞 安全性优于ADC [5] - 维立志博布局6款TCE产品 覆盖血液瘤、实体瘤和自免疾病 [5] - LBL-034临床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77.8%-90% 优于竞品TALVEY®的64% [6] 实体瘤治疗突破 - 开发多款实体瘤TCE产品如LBL-054(胃肠道肿瘤)和LBL-033(妇科癌症) [7] - 创新TCE ADC产品LBL-058整合双抗骨架与细胞毒载荷 实现协同杀伤 [7] - 在实体瘤领域建立先发优势 拓宽市场空间 [7] IO2.0领域进展 - LBL-024为全球首个进入注册临床的4-1BB抗体药 针对PD-1耐药肿瘤 [9] - 覆盖8种癌症适应症 肺外神经内分泌癌临床效果显著 [9] - 获NMPA突破性疗法和FDA孤儿药认定 [10] 商业化战略 - 选择罕见肿瘤作为首发适应症 利用政策绿色通道加速上市 [10] - 采用"小适应症切入 大适应症爆发"的PD-1成功路径 [11] - 三大技术平台协同提供全方位肿瘤解决方案 [11] 投资价值 - 差异化创新和管线布局形成显著竞争优势 [12] - 处于万亿美元蓝海市场 估值具备上升空间 [12] - 代表中国创新药企从跟随创新向源头创新转型 [12]
康方生物(09926.HK):全球双抗龙头 依沃西引领二代IO新时代
格隆汇· 2025-07-08 22:42
公司概况 - 康方生物是一家专注于创新抗体新药研发的公司,拥有ACE平台和Tetrabody技术,已开展20多条研发管线 [1] - 2022年公司开发的AK104(全球首个PD-1/CTLA-4双抗)获批上市 [1] - 2024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达20.02亿元,毛利率86.4%,广义现金储备73亿元 [1] - 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研发能力强劲 [1] 核心产品AK112 - AK112(PD-1/VEGF双抗)已与Summit达成海外合作,国内获批2个NSCLC适应症(2L EGFRm和1L PD-L1+) [2] - 海外NSCLC的3项III期临床进展顺利,HARMONi研究复现国内数据,HARMONi-3研究扩大至全人群,HARMONi-7研究针对PD-L1强阳性患者 [2] - 正在推进1L结直肠癌、胆管癌、头颈鳞癌、三阴性乳腺癌、胰腺癌等适应症布局 [2] - 预计AK112风险调整后峰值收入为2035年的171亿元(海外100亿美元+国内101亿元) [2] 核心产品AK104 - AK104是目前唯一上市的PD-1/CTLA-4双抗,安全性优于竞品Volrustomig(3级以上TRAE发生率48.2% vs 75.7%) [3] - 2025年5月获批1L宫颈癌适应症(mPFS 12.7个月 vs 现行方案8.1个月),2024年9月获批1L胃癌适应症 [3] - 5项注册临床同步推进(肝癌、胃癌、肺癌),预计2028-2030年陆续获批 [3] - 预计AK104风险调整后销售峰值为2033年的48.3亿元 [3] 财务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6.72亿元、53.42亿元、72.40亿元 [4] - FCFF模型目标价163.33元人民币,高于2025年7月7日收盘价 [4] - AK104和AK112两款产品可支撑1600亿港元市值(国内3倍PS,海外15倍PE) [4]
康方生物(09926):全球双抗龙头,依沃西引领二代IO新时代
东吴证券· 2025-07-07 20:5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康方生物,给予“买入”评级 [1][1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康方生物以双抗为基石,引领肿瘤免疫 2.0 时代,核心产品 AK104 和 AK112 未来销售收入及利润将快速增长,两款产品可支撑 1600 亿港元市值 [8] - 采用 FCFF 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目标价为 163.33 元人民币,高于 2025 年 7 月 7 日收盘价 [1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康方生物:以双抗为基石,引领肿瘤免疫 2.0 时代 - 康方生物是创新抗体新药研发企业,建立 ACE 平台和 20 个以上创新药物产品管线,2022 年首个肿瘤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上市 [13] - 公司成立于 2012 年,通过自有平台和技术快速开发新药并开展临床试验,多个产品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 [14] - 股权结构稳定,实控人控制约 25%股份投票权,管理层研发能力强,核心人员经验丰富 [15][18] - 公司管线丰富,有 5 款基于 PD - 1 的全球首创双特异性抗体药物,11 个候选药物开展临床试验,11 项适应症临床研究处 III 期阶段 [19][21] -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商业化产品销售和授权费,2024 年总营收 21.24 亿元,产品销售收入 20.02 亿元,毛利率 86.39%,研发费用投入大,现金流充足 [24][25][29] 核心管线 AK104 适应症不断扩展 - AK104 是全球唯一上市的 PD - 1/CTLA - 4 双抗,2017 年首次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 3 项适应症,5 项注册临床推进中 [33] - 研发进度全球领先,技术和安全性优于对手,分子设计与阿斯利康不同,降低不良反应 [34][36] - 2025 年 5 月 1L 宫颈癌适应症获批,已被多项临床指南推荐,获批源于 COMPASSION - 16 临床数据,疗效更优,安全性接近原方案 [41][46][50] - 胃癌适应症有放量潜力,联合化疗治疗 1L 胃癌 mOS 和 mPFS 高于对照组 [54] - 肝癌和肺癌两大癌种 III 期临床推进中,海外临床即将开展,有望填补临床需求,AK104 有出海 BD 潜力 [55][63] - 预测 AK104 总体风险调整后销售峰值达 48.35 亿元,基于上市时间、价格、渗透率和风险调整系数等假设 [64][65] 依沃西单抗:挑战药王的下一代 IO 基石,看好全球潜力 - 非小细胞肺癌贡献 K 药约 41%销售额,依沃西单抗有望抢占 K 药市场,突破其开发失败的适应症 [67][68] - 预测依沃西国内销售额 2035 年达峰 101 亿元,海外仅 NSCLC 适应症销售峰值 2035 年达 98 亿美元,海外收入预计 70 亿元 [72] - 依沃西实现肺癌适应症全布局,开展 8 项 III 期临床,有望攻克 PD - (L)1 无效的冷肿瘤 [73][75] - 单药 NSCLC 1L 头对头击败 K 药,PFS 接近翻倍,OS HR 0.777,不同患者亚组均有显著获益,安全性良好 [77][82][84] - 联用化疗 NSCLC 1L 战胜 PD - 1 联合化疗,获显著阳性,突破贝伐珠单抗应用瓶颈 [88][94] - 2L + EGFRm NSCLC 海外临床完美复现国内数据,验证跨区域临床疗效一致性,增强 1L NSCLC 海外临床信心 [101][103] - IO 经治 NSCLC 市场潜力大,已启动 III 期临床试验,看好成药潜力 [104] - NSCLC 围术期依沃西单抗突破 pCR 率瓶颈,MPR 率和 pCR 率表现优异 [106] - 多个后期临床试验开展中,泛癌种布局打开成长空间,全球已启动超 12 项 III 期临床和 20 多项 II 期临床 [110] 盈利预测与估值评级 - 康方生物处于商业化放量初期,采用企业自由现金流贴现法估值,考虑未来快速增长收入 [112] - 预测 25 - 27 年总营收 36.72/53.42/72.40 亿元,归母净利润 - 10.29/-10.60/6.64 亿元,2027 年扭亏为盈 [114] - FCFF 估值基于多项假设,目标价 163.33 元人民币,178.93 港元,高于 2025 年 7 月 7 日收盘价 [115] - AK104 和 AK112 未来销售峰值可支持 1600 亿港元市值,对不同产品销售峰值估值贡献拆分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