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韧性
icon
搜索文档
洞察气候:浙江能源锻造韧性“与天共生”
中国能源网· 2025-09-12 16:06
一句"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道出了物候之变。而能源与气候间,也存在着某种明显且愈加复杂的互动。 能源与气候的双向塑造 回看今夏,全国一度陷入"蒸笼模式"。 浙江也"不甘示弱",特别是8月,平均最高气温35.8℃、高温日数22天,相比常年偏大2.9℃、偏多13天。 浙北、浙中温度尤高,杭州地区更是从8月3日至31日,连续29天高温日数,打破了8月最多、连续最长高温日数等多项纪录。 夏季全社会负荷也维持高位。除经济增长等因素外,最直接的影响就属高温。入夏以来,截至8月底,浙江省地两级负荷合计59次创新 高,全省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有74天破亿、4次刷新纪录、冲至1.31亿千瓦的历史峰值。 环球同此凉热。全球性热浪也正变得愈加剧烈且频繁。世界最大冰山遭解体。极端高温加剧火灾风险,欧美多地野火肆虐。9月1日, 英、日、韩气象机构表明,过去三个月,三国各自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夏天"。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也直接影响了能源的需求与供应。 从需求看,以浙江为例,夏冬"双峰"特点日益凸显,极寒极热带来调温负荷激增,加大供需平衡难度,今夏空调负荷最大为4484万千 瓦,占同时刻全社会负荷的34.7%。 据测算,气温在 ...
《联合早报》:新加坡未来20年天然气发电占比料可减至一半以下
商务部网站· 2025-07-31 09:53
能源结构转型 - 未来20年新加坡天然气发电占比预计从目前的95%下降至一半以下 [2] - 剩余电力缺口主要通过进口填补 可再生能源进口目标或提高至超过现有的6吉瓦 [2] - 2050年氢气或进口电力最有可能取代天然气成为主要电力来源 [2] 可再生能源发展 - 进口可再生能源可能满足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 [2] - 太阳能技术有潜力满足约4%至5%的电力需求 [2] - 正在研究低碳氢气、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和地热能等其他选项 [2] 政策目标 - 新加坡计划在2050年达成净零排放目标 [2] - 政府寻求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韧性和电力价格可负担的平衡 [2] - 能源转型路径取决于与邻国的合作关系和技术发展速度 [2]
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解析:能源企业的未来竞争将是软实力框架下的全方位较量
搜狐财经· 2025-04-22 18:46
数字化优化决策: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与斯伦贝谢合作的人工智能油田开发优化系统,以及ADNOC 的井场数字化改造,通过数据驱动的实时决策缩短响应周期,将环境不确定性转化为运营效率优势。 金融工具对冲风险:埃克森美孚通过股票回购传递现金流稳健信号,期货对冲平滑利润波动,在投行下 调目标股价的背景下维持市场信心。这体现了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构建"财务缓冲带"的软实力。 能源公司通过"技术-资本-产业链"三维整合强化资源控制力: 从壳牌LNG全产业链布局到埃克森美孚CCS技术卡位,巨头们正通过软实力构建行业话语权,在油价波 动与能源变革中重塑规则。邓正红指出,"能源企业的未来竞争将不仅是资源储量硬实力的比拼,更是 软实力框架下战略敏捷性、技术协同度与生态整合力的全方位较量。"基于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视角,从 趋势适应力、市场应变力、资源整合力、战略前瞻力四大维度展开分析,揭示能源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 中如何通过软实力构建行业主动权和话语权。 国际能源巨头的战略调整体现了其通过价值主张重构强化能源韧性的努力。例如,壳牌将LNG业务作 为核心,通过锁定长期供应协议、拓展新兴市场(如印度、东南亚)、收购关键资产(兰亭能源),构 建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