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生成负极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锂电行业 广州国资控股孚能科技|锂电月度观察④
新浪财经· 2025-05-02 11:52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政府4月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冲击锂电行业,孚能科技控股权更迭广州国资成控股股东,宁德时代发布骁遥双核电池但商业化落地尚需时日,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型储能装机因项目建设周期和政策调整同比下降 [1]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锂电行业 - 4月2日美国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对等关税,多次上调后税率达125%,4月12日中国反制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也调至125%,该政策冲击全球锂电行业,影响待评估 [1] - 今年一季度中国输美锂电池金额31.32亿美元,同比增7.7%,占国内锂电池出口总额20.2%,美国是中国锂电池第一大出口市场 [1] - 4月8日亿纬锂能称直接出口美国占比低于4%,短期与美客户用FOB模式结算不承担关税成本,对现有合同交付无成本影响 [2] - 4月14日宁德时代管理层称美国业务占出货比重小,已提前预案,关税政策对业绩影响小,正与客户协商解决方案 [2] - 4月22日特斯拉称能源业务受美国关税政策巨大影响,需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虽调试设备本地生产但只能服务小部分总装机容量 [3] 广州国资控股孚能科技 - 4月15日孚能科技披露4月11日控股股东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动人完成5%股份过户,受让方为广州工控集团旗下企业,交易金额9.7亿元,每股15.9元 [4] - 交易后广州工控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孚能科技表决权升至16.1%,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动人降至11.1%,控股股东变为广州工控集团,实控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 [4] - 孚能科技2020年登陆科创板,有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之称,上市后连续五年亏损,去年净亏损超3亿元,亏损额收窄,广州工控集团成控股股东后将提供多方面支持 [4] - 2023年8月广州工控集团披露谋求控股孚能科技计划,交易方式多次调整,今年1月明确最终方案,基于对其价值和战略市场定位认同 [5] - 广州工控集团董事长称孚能科技动力电池业务将成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版图重要组成部分 [6] 宁德时代发布骁遥双核电池 - 4月21日宁德时代发布骁遥双核电池,市场部总经理视为“王炸”,董事长称可让定制化成为现实,消费者无需在多维度妥协 [7] - 骁遥双核电池分两个独立能量区,采用不同化学体系弥补传统单一化学体系短板,发布四种组合方案,引入自生成负极技术使电池质量能量密度提升50%,提升电动汽车续航 [7] - 宁德时代解决自生成负极技术核心问题,但技术转化商品需时间,研发体系联席总裁预计基于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自生成负极未来2 - 3年装车,商业化落地有不确定性 [8] 一季度国内新型储能装机首次下降 - 4月23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5.03GW/11.79GWh,同比降1.5%/5.5%,是2022年发布统计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9]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称下降主因项目建设周期规律叠加政策调整,136号文出台后国家明确改革方案但细则未出,市场观望,需重搭投资收益测算模型,储能项目开发放缓 [9] - 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印发136号文,明确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电力市场,上网电价市场交易形成,叫停强制配储,政策以6月1日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531”后项目发电量市场化竞价,出台后新能源行业现抢装潮,光伏新增装机一季度同比增30.5% [10] - 副秘书长分析存量新能源项目抢装配置储能需求或体现在二季度,特别是“531”节点前装机数据,一季度是企业全年装机最少季度,非订单交付期 [10]
电池能量可自由定制?宁德时代推出“双核”电池架构
经济观察报· 2025-04-23 08:21
钠离子电池新品发布 - 公司发布钠离子电池品牌"纳新",包括乘用车动力电池和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2] - 纳新乘用车电池在零下40℃环境下保持90%可用电量,充电30%-80%需37分钟,能量密度175Wh/kg,支持5C充电速率和500公里续航,循环寿命超1万次 [2] - 纳新24V重卡蓄电池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 [2] - 乘用车电池2025年12月量产,重卡蓄电池2025年6月量产并率先搭载一汽解放重卡 [2] 双核电池架构技术创新 - 推出骁遥双核电池架构,包含两个独立能量区,实现高压/低压/结构/热管理/热失控防护双核效果 [3] - 自生成负极技术使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搭配三元体系时能量密度可达1000Wh/L以上 [3] - 推出三种跨化学体系双核方案:钠-铁双核、铁-铁双核、三元铁/双三元双核 [3] - 双三元双核电池在轴距3米轿车上电量突破180度,续航超1500公里 [3]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性能 - 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峰值充电功率1.3兆瓦 [4][5] - 零下10℃环境下15分钟可从5%充至80%SOC [5] - 实现1秒2.5公里的补能效率 [5] 技术应用场景扩展 - 双核及多核架构产品将拓展至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领域 [4] - 不同化学体系分工协作实现定制化性能,覆盖不同成本区间和应用场景 [4]
动力电池,告别“偏科”时代
虎嗅APP· 2025-04-22 21:46
动力电池行业现状 - 动力电池进入"尴尬期",技术进步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快充速率提升50%-70%(全容量4C-5C vs 此前2C)但实际体验受限于快充设施普及率低和商业快充成本高 [1] - 消费者持续关注"冬季掉电"和"安全性"问题,技术进展缓慢,呈现"长板更长、短板仍短"现象 [1] - 传统技术路线已触及物理边界,亟需突破 [1] 技术路线限制因素 - 电化学基础物理特性制约创新,磷酸铁锂理论能量密度极限200Wh/kg,量产已达205Wh/kg [3] - 三元锂电池通过半固态技术提升能量密度至360-370Wh/kg,但成本增加50% [3] - 不同化学体系存在固有优劣势:磷酸铁锂(低成本、高安全但低能量密度)、三元锂(高能量密度但高成本)、钠电池(低成本但能量密度更低) [3][4] - 消费者需求与化学体系特性错位,导致行业陷入"偏科生集合"困境 [4] 宁德时代技术创新 - 发布"钠新电池",实现量产应用:能量密度175Wh/kg、-40℃下电量保持率90%、循环寿命超10000次、通过极端安全测试 [6][8] - 钠资源丰度是锂的420倍,破解资源卡脖子问题 [6] - 推出"骁遥双核电池",采用跨化学体系设计:主能量区+增程能量区分区管理,支持不同化学体系组合(如钠+锂、三元+铁锂) [11][12] - 双核架构结合"自生成负极技术",能量密度提升50%-60% [13] 技术组合应用效果 - "钠铁"组合:低温性能优异(-40℃可用电量90%)+续航提升,适合北方通勤和长途旅行 [15] - "铁铁"组合:续航增至1000公里(常规磷酸铁锂上限600公里),快充特性突出 [17] - "三元铁/双三元"组合:180度电实现1500公里续航,动力达1兆瓦 [17] - 未来可整合固态电池,平衡性能与成本 [18] 研发投入与行业地位 - 2024年研发投入186亿元,拥有6个研发中心和2万名研发人员 [21] - 通过系统性创新巩固全球动力电池领先地位 [21]
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品牌,曾毓群称不想被称为电池制造商
环球网· 2025-04-22 09:40
产品发布 - 公司发布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和三款动力电池产品: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及一款蓄电池产品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1] 钠新电池技术突破 - 钠新电池突破材料性能边界,首次实现钠离子电池大规模量产,包含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两类产品 [3] - 钠新电池实现零下40℃至零上70℃全温域适配,其中乘用车电池在零下40℃环境下仍保持90%可用电量 [3] -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 [3] 多核技术战略 - 多核技术将使用户成为中心,实现电池定制化,推动产业回归价值创造本质,并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 [3] - 多核架构将应用于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等全领域,依据用户需求定制不同成本区间方案 [4] 骁遥双核电池技术创新 - 骁遥双核电池采用双核架构和自生成负极技术,具备五大双核功能确保动力输出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4] - 自生成负极技术使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搭配三元体系时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000Wh/L以上 [5] - 首创"电电增程"技术智能调控两个能量区分配策略,主能量区适配不同化学体系电芯,增程能量区提供更大电量 [5] - 推出三种电池组合方案: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 [5] 超充电池性能突破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首款兼具800公里续航和峰值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实现1秒2.5公里无感补能 [5] - 在零下10℃低温环境下,该电池15分钟可从5%补能至80%SOC [5] 研发投入与战略定位 - 公司连续五年研发费用超过所有其他友商总和 [6] - 公司定位为新能源产业开拓者而非电池制造商 [6]
锂电负极|宁德时代快充、钠电等新品发布,打开负极材料新空间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2 08:10
宁德时代新产品发布 - 宁德时代在2025年4月21日超级科技日上发布了二代神行电池、二代钠电池、骁遥双核等新产品 [1] - 第二代神行电池峰值充电倍率12C全球领先 [1] - 第二代钠电池在-40℃极寒环境下保持90%以上能量效率 [4] - 骁遥双核电池采用自生成负极技术,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质量能量密度提升50% [5][6] 二代神行电池技术细节 - 全球首款峰值12C磷酸铁锂快充电池,实现30秒补能75km,5分钟补能520km [3] - 峰值充电功率1.3MW,完美适配兆瓦级充电桩 [3] - 采用超晶石墨负极+表面亚微米级传导颗粒技术,大幅提升锂离子嵌入速度 [3] 二代钠电池技术细节 - 能量密度高达175Wh/kg,为行业量产最高水平 [4] - 24V低压蓄电池重卡启停电池带电量4.5kWh,-40℃极寒时可一键启动 [4] - 乘用车动力电池可实现混动续航>200km,纯电续航>500km [4] - -40℃极寒时30%-80%充电时长约37分钟,循环>10000次 [4] 产品量产计划 - 启停电池计划2025年6月量产,首个合作客户为一汽解放 [4] - 动力电池计划2025年12月量产 [1][4] 技术影响分析 - 石墨负极与负极包覆材料有望受益于快充产品持续落地 [1][3] - 钠电池核心材料硬碳环节有望随量产逐步放量 [1][4] - 自生成负极技术对石墨等负极材料产业需求影响相对有限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