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行业复苏

搜索文档
模拟芯片巨头,逆势扩产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4 08:46
行业现状 - 西北地区芯片制造商面临困境,通过裁员和缩减产量应对销售额大幅下降 [3] - 半导体行业经历计算机芯片需求周期性下滑,英特尔面临结构性危机 [4] - 经济衰退冲击ADI公司,去年销售额下降近25%,股价春季大幅下跌 [5] ADI公司战略与表现 - ADI公司逆势扩张,即将完成比弗顿工厂10亿美元扩建工程 [4] - 上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22%至26亿美元,可能预示行业更广泛复苏 [5] - 采用混合制造模式,结合内部工厂和外部合作伙伴网络增强供应链弹性 [9] 产能与投资 - 比弗顿工厂扩建将使洁净室面积扩大至118,000平方英尺(约11,000平方米) [8] - 180纳米及以上技术节点产品内部生产能力几乎翻倍 [8] - 总投资10%用于购置先进晶圆厂设备,提高效率并采用更环保化学品 [8] 人才发展 - ADI公司持续运行工人培训计划培养新员工,邻近半导体工厂已裁员数千人 [4] - 设立半导体先进制造大学(SAMU),提供8周课程培训半导体设备维护 [8] - 培训项目面向退伍军人、重返职场人员和现有操作员等多样化群体 [8] 可持续发展 - 工厂扩建后致力于将绝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约75% [8] - 单位生产用水量计划减少约50% [8] 政府与政策 - 比弗顿工厂扩建符合《芯片制造与信息安全法案》(CHIPS Act)愿景 [8] - 俄勒冈州参议员认为此举巩固了半导体在硅林的地位并创造全州性经济影响 [8]
内存芯片,寒冬已过?
虎嗅APP· 2025-06-30 07:55
核心观点 - 全球芯片市场尤其是内存芯片领域正释放复苏信号,包括DRAM和HBM市场价格回升、库存去化、订单恢复 [3] - 行业供需结构、产品组合与资本流向正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存储周期正以不同于以往的节奏启动 [26] 韩国DRAM出口激增 - 韩国DRAM出口额自2月起连续四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3月增长27.8%,4月增长38%,5月增长36%,6月前20天增长25.5% [4] - 6月前20天韩国DRAM出口额达2.69万亿韩元(约19亿美元),同比增长25.5% [6] - TrendForce预计第三季度通用型DRAM价格将上涨18%~23% [6] 三星DRAM业绩复苏 - 三星半导体部门第二季度营业利润预计达2万亿韩元,环比翻倍增长,主要归因于通用DRAM价格回升 [9] - 三星已向AMD供应HBM3E 12层芯片,但需进入英伟达供应链以站稳HBM市场 [9] - 今年以来三星股价上涨12.9%,走势明显改善 [9] DDR4与DDR5价格走势 - DDR4芯片现货均价达12.5美元,最高价触及24美元,而DDR5价格维持在6美元上下 [11] - 16Gb DDR4 3200芯片现货价格从5月23日的5.6美元上涨至6月20日的11.5美元,几近翻倍 [13] - DDR5 4800/5000芯片价格上涨9%至6美元左右 [13] 美光财报表现 - 季度营收达93亿美元,环比增长15.5%,同比增长36.6%,高于预期的88.6亿美元 [15] - 调整后每股收益1.91美元,高于预估的1.60美元,毛利率提升至39% [15] - HBM业务季度收入环比增长约50%,计划2025年底将HBM市场份额提升至23%~24% [15] SK海力士HBM表现 - SK海力士第一季度在全球DRAM市场份额达36%,高于三星的34%和美光的25% [17] - HBM领域占据70%市场份额,市值突破200万亿韩元(1470亿美元) [17] - 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达9万亿韩元(66亿美元),下半年季度营业利润有望突破10万亿韩元 [17]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三星、美光、SK海力士相继宣布停产DDR4系列,转向DDR5与HBM [22] - HBM生产带来更高单位利润,厂商将传统产线转向高附加值产品 [22] - 欧美关税政策不明促使终端厂商囤货避险,推高短期价格 [23] AI与HBM需求 - 英伟达预计"数十GW"的AI基础设施项目,每建设一个GW收入将在40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 [24] - 预计英伟达2025年GPU出货量达650万台,2026年达750万台,平均销售价格超40,000美元 [24] - HBM供不应求,存储厂商宣布HBM库存将在2025年之前售罄 [23]
ST和TI两大巨头:行业正在复苏
半导体芯闻· 2025-04-24 18:39
行业复苏信号 - 两大芯片巨头TI和ST在一季度业绩中均提到行业转向复苏 [2] - TI预测第二季度营收41.7亿至45.3亿美元 远超华尔街预期的41.2亿美元 [4] - ST预计第二季度营收27.1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预期的26.2亿美元 [8] 德州仪器(TI)动态 - 公司观察到工业市场在所有渠道和地区呈现真正复苏 非关税因素驱动 [4] - 中国客户贡献第一季度约20%收入 但面临中美关税威胁 [6] - 公司通过国际工厂网络实现产能快速扩张 可跨地区测试封装芯片 [6] - 股价年内下跌19% 主因贸易战担忧 [6] - 需协调客户获取低关税地区生产的芯片 生产周期约三个月 [6] 意法半导体(ST)表现 - 公司称第一季度为今年业绩最低点 营收25.2亿美元符合预期 [8] - 第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暴跌99.5% 反映汽车/工业芯片多年低迷 [8] - 库存天数增至167天 较上季度122天显著上升 [9] - 未提供全年指引 因市场不确定性和客户库存调整持续 [9] 分析师观点 - Summit Insights认为TI乐观预测源于周期性需求复苏和潜在关税上调 [6] - 杰富瑞指出汽车/工业芯片行业处于低谷复苏早期 2025下半年至2026年将改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