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百万消费券助“荔”促销
广州日报· 2025-07-04 10:00
广东荔枝产销对接活动概况 - 2025年"荔香四海・产销共赢"广东荔枝产销对接系列活动广州分会场启动仪式在广州8号仓举办,旨在推动广州荔枝产业发展[1][2] - 活动采用"线下商圈快闪+云端直播带货"双轨模式,5小时内实现从化南平荔枝热销超1200斤[4][5] - 广州市商务局发放100万元"食在广州—从化荔枝节专场"餐饮消费券刺激消费[2][10] 荔枝产业数据与规划 - 太平镇荔枝种植面积达7.59万亩,总产量约2.6万吨,鲜果销售额突破1.45亿元[5] - 胜佳超市、京东零售、广药集团等8家采购商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助力拓宽销售渠道[9] - 太平镇计划探索荔枝产业升级与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5] 产业链创新与科技应用 - 活动现场设置鲜果展区、加工品展区、创新体验区及科技展区,展示桂味、糯米糍等优质品种及荔枝蜜、冻干等深加工产品[8] - "科技助荔"环节通过无人机演示和短视频展现智慧种植、冷链运输等全产业链技术应用[8] - 电商平台设立线上直播间,网红达人通过直播带货拓展线上销售新渠道[4][8] 政企联动与消费促进 - 广州市商务局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多场产销对接会,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5] - 珠江健康、珠江商管与南平村党员志愿者协作实现荔枝从枝头到消费者的快速配送[6] - 活动设置投壶游戏等互动环节增强市民参与度,同时提供税务合规经营辅导服务[7][8]
研判2025!中国荔枝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种植面积、产量及未来趋势分析:荔枝市场空间广阔,产量将增至365.04万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3 09:35
荔枝行业概况 - 荔枝为无患子科植物,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见品种包括妃子笑、白糖罂、糯米糍等 [3] - 荔枝具有显著的"大小年"特性,2024年恰逢小年,全国产量172.79万吨,同比减产47% [1][18] - 2025年主产区成花率良好,早熟品种平均成花率90%,中晚熟品种88.5%,新品种87.4%,预计产量将达365.04万吨,同比增幅111.26% [1][18] 种植区域分布 - 中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六省区,广东种植面积403.27万亩,占比51.36%,其中茂名约140万亩 [16] - 2024年广东产量87.64万吨,占比49.21%,广西41.61万吨占比23.36%,海南17.5万吨占比9.83% [19] - 预计2025年广东产量206.26万吨,广西114.51万吨,海南18.4万吨,福建13.26万吨 [19] 主要品种产量 - 2024年妃子笑产量62.79万吨居首,黑叶18万吨,怀枝9.35万吨,桂味5.05万吨 [22] - 白糖罂产量7.95万吨,糯米糍1.57万吨,新品种仙进奉1.67万吨,无核荔枝1.05万吨 [22] - 四川地区大红袍产量1.79万吨,展现区域差异化优势 [22] 产业链与政策 - 产业链涵盖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下游包括深加工、冷链运输及文旅融合 [14] - 茂名市2025年推出荔枝定制工作方案,整合多方资源创新销售模式 [11][13] - 国家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促进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 [11][13] 企业格局 -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拥有32000亩合作基地,构建完整产业链,2021年获评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 [26][28] - 深圳百果园通过连锁零售网络占据消费终端主导地位 [26] - 广东泽丰园发展果蔬深加工产业,产品包括冻干荔枝、荔枝酥粒等,获得多项认证 [30] 发展趋势 - 未来将注重品种改良与品质升级,发展无核荔枝、冰荔等特色品种 [32] - 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应对气候风险,减少"大小年"现象影响 [33] - 消费市场向多元化发展,拓展深加工产品和国际市场,利用新零售渠道提升效益 [34]
惠州荔枝:苏东坡笔下的荔枝,岭南大地孕育的甜蜜
南方农村报· 2025-06-27 11:00
惠州荔枝的历史与文化 - 惠州荔枝拥有1400多年历史,自古是岭南重要荔枝产区,气候温暖湿润、昼夜温差大,适宜荔枝生长[13][14][16] - 苏东坡在惠州写下《食荔枝》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成为惠州荔枝文化象征[3][6][7][8] - 惠州荔枝被称为"东坡荔",体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品质自信[18][19] 产业规模与品种特点 - 2023年惠州荔枝种植面积约40万亩,品种达37个,采收期从5月底持续至7月中下旬[20][21] - 主打品种包括桂味、糯米糍、井岗红糯等,具有果大、核小、焦核率高(部分品种可食率超80%)等特点[21][22][24][42] - 采取"晚熟出精品"策略,避开海南早熟产区竞争,6月中下旬集中上市[17][18][23] 产业升级与品牌建设 - 2021年入选国家优势产业集群,拥有4个专业镇、15个专业村及"罗浮山荔枝""镇隆荔枝"2个地理标志品牌[38][39] - 建立8大绿色生产基地、18家出口备案基地,鲜果75%销往国内一线城市,25%加工为荔枝干/酒/醋等产品[53][54][57] - 通过电商预售制实现标准化运营,晨采锁鲜、粒果筛选,当日未发货即作损耗处理[49][50][51] 跨区域协作与技术输出 - 将荔枝种植技术输出至贵州册亨县,试种16个优质品种,2023年试挂果1万斤,预计2024年正式上市[64][65][66] - 贵州项目创造30个长期岗位及300人次临时工,农户年增收超2万元,形成"高山清冽"风味特色[69][70][71] - 通过粤黔协作推动双向消费,2025年计划举办产销对接活动联动两地农产品[74][75][76]
6·18购物季,广东荔枝火“荔”全开甜蜜出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3:04
行业分析 广东荔枝产业规模与产量 - 广东荔枝种植面积占全国过半 产量占全球1/3 2025年预计总产量达139万吨(粤西99万吨 粤东26万吨 珠三角14万吨)[2] - 高端品种如仙进奉收购价达数十元/斤 香港市场"按颗计价" 海外订单同比增长超30%[8] - 广东铭景农业出口荔枝2300吨 同比增20%-30% 主要销往俄罗斯 阿联酋 澳大利亚[7] 618销售策略与成果 - 采用"12221"市场营销体系 预售湛江遂溪仙品荔4500吨 金额近亿元 均价同比涨20%[3] - 茂名电白在成都 长沙获32万斤意向订单 长三角对接40家采购商 实现产销直连[4] - 京东平台广东荔枝成交额同比增560% 美团"广东荔枝"搜索量环比增143%[6] 渠道创新与营销模式 - 微信视频号"挂购物车"助农计划 南方财经等媒体通过微信小店实现精准营销转化[1][4] - 冷链物流48小时直达中东 出口东南亚 欧美 澳洲 南美洲市场[7] - 中荔农业"桂花香"荔枝出口加拿大 英国 2025年目标出口量5000吨(同比增20%)[8] 公司动态 品种升级与市场定位 - 培育仙进奉 井岗红糯等新品种 增城挂绿 东莞冰荔等地理标志产品主攻港澳 日韩高端市场[8][9] - 仙进奉30%走批发/商超 30%-40%农户自销 其余布局电商 定价30-40元/斤[8] - 桂味 糯米糍供应电商/连锁商超 大宗品种覆盖批发 社区团购 加工领域[9] 品牌联动与文化赋能 - 惠州结合罗浮山景区推出"美'荔'惠州"旅游线路 融合荔枝采摘 荔枝宴等文旅项目[10] - 借势《长安的荔枝》影视IP 12小时鲜果速递北京 上海国际电影节明星推广茂名荔枝[10] - 辛选集团主播蛋蛋担任"广东佳果推荐大使" 直播间强力带货[6]
荔枝迎来丰产大年,广东正发力拓宽销路
第一财经· 2025-06-10 17:45
广东荔枝产业概况 - 广东荔枝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0万亩 占全国一半以上和全球三分之一 全球每3颗荔枝有1颗来自广东 [3] - 2024年预计较正常年份增收三成 2023年曾因减产被视为"失收" 今年开花期低温、结果期温暖有利生长 [1][3] - 种植覆盖97个县市区 形成粤西(早熟5月中)、珠三角(6月上)、粤东(晚熟7月)的梯次上市格局 [3][5] 仙进奉荔枝专项发展 - 广州市增城区仙进奉种植面积6384.9亩 产值2.34亿元 主导产业总产值超90亿元 带动4.9万农户增收 [1] - 仙基农业拥有3000亩种植基地 日吞吐量80000斤 保存320份种质资源和1000株百年古树 [4] - 销售渠道分配:批发市场及超市30% 农户自销30%-40% 重点布局电商渠道 [3] - 6月下旬至7月15日采摘 周期20-25天 正拓展俄罗斯、中东市场 与东南亚国家洽谈出口 [1][4] 品种结构与产量分布 - 八大主产品种占比85%:妃子笑(32.74%)、白糖罂(18.06%)、黑叶(13.41%)及桂味等 [1] - 增城区另有挂绿等70余品种 挂绿以单颗拍卖史和400年栽培历史著称 [1] - 2025年采购导图显示:粤西产量103万吨(占全省50%+) 珠三角29万吨 粤东26万吨 [5] 产业升级与营销创新 - 仙进奉产业园采用全产业链开发模式 通过品牌发布会等活动提升影响力 [1][5] - 推出荔枝汽水、海盐饮料、荔枝酥等深加工产品 构建"荔枝+"消费新场景 [5] - 年轻从业者侧重营销创新 改变传统销售模式导致的"丰产不丰收"困境 [4]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建立7252家种植主体的产销对接平台 明确品种分布与上市时间 [5]
小满 | 广东荔枝,凭什么“甜翻”全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1 08:34
广东荔枝产业概况 - 广东荔枝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左右,占全国一半以上、全球三分之一,种植遍及97个县(市、区) [6] - 2025年预计总产量达139万吨,其中粤西片区99万吨、广州片区11万吨、粤东片区26万吨、珠三角片区4万吨 [10] - 全省荔枝种植成花率普遍超过九成,预计产量大幅提升 [9] 品种优势与市场地位 - 广东拥有300余种荔枝,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收录的31个荔枝品种中广东占21个 [11] - 从早熟品种(三月红、妃子笑)到中晚熟品种(桂味、糯米糍),上市时间从5月上旬持续至7月下旬 [11] - 全国每两颗荔枝就有一颗来自广东 [6] 产业链升级与创新 - 广东省荔枝加工相关企业数量达378家,其中经营10年以上企业110家 [15] - 产业链延伸至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特色旅游、IP短剧等领域,如"荔枝书记"IP、"定制认养计划"、"荔枝直播节"等 [15] - 采用数字育种、绿色防控、标准化种植等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 [15] 国际化拓展 - 2025年一季度茂名荔枝出口量达7100吨,同比增长132%,主要销往俄罗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 [19] - 通过智慧无人机运输、"冷链保鲜+多式联运"物流方案优化出口链路 [22] - 广东岭南荔枝种植系统进入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2]
高州发布2025年十大给“荔”措施助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5-10 15:35
高州荔枝产业2025年发展规划 核心观点 - 高州市发布十大措施全方位推动荔枝产业升级 从品牌建设 品质保障 销售拓展 产业链延伸等多维度发力[1][3][6][7] - 目标是通过标准化 品牌化 数字化手段提升"中国荔乡"核心竞争力 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6][7][9] 品牌建设措施 - 开展"高州荔枝"品牌包装提升行动 推动统一包装设计满足不同市场需求[11][12] - 构建"两标一码一证一单"品控溯源体系 为荔枝产品赋予专属身份标识[13][14] 品质提升举措 - 开展农残治理专项行动 精准规范用药保障食品安全[16][17] - 制定果品分级指导标准 实现按质定价分类销售[18][19] 销售渠道创新 - 打造线上定制平台和商场 支持企业入驻拓展电商渠道[15][16] - 成立采购商之家 配备服务官提供24小时对接服务[24][25][26] - 建立物流白名单 增加湛江等机场货运班次提升寄递效率[29][30] 产业链延伸 - 推出多样化金融产品解决荔农资金周转压力[20][21] - 实施加工兜底政策 以保底价收购鲜果用于深加工[22][23] - 开发荔枝文旅线路 打造全国性荔枝文化景区[27][28]
荔枝重生记:爷爷种、爸爸改、90后儿子将其卖成顶流丨荔乡三代人
南方农村报· 2025-05-08 13:30
行业与公司发展历程 - 高州荔枝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处于"靠天吃饭"阶段,白蜡、白糖罂等品种满山遍野但收益低[9][10] -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春风带来发展机遇,荔枝田头价可达5-6元高价[25] - 1998年承包200亩失管林时收购价不足两元,果农砍树当柴烧[32] - 2008年成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点,进行五年"外科手术式"改造[37][38][39] - 2013年成立建和果蔬专业合作社,整合2270亩荔枝资源,每斤利润比散户高出1-2元[45][48] - 2017年开始尝试电商销售,2022年成立粤山水农业科技公司,电商渠道占比超七成[64][67][69]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采用"修剪整形"技术改善荔枝树生长条件,将树冠截断、拉开行距[34] - 嫁接妃子笑、白糖罂等高附加值品种[36] - 果园引入智能风吸式杀虫灯、水肥一体化设施等现代农业科技[78][80] - 电商仓库配备自动化分拣线,自建冷库保证48小时鲜达[66][79] - 制定企业标准,开发彩色包装箱、荔枝礼盒配古风文创书签等产品[68]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采用"12221"市场体系破解丰年果贱难题[59] - 通过朋友圈营销、直播设备展示果树生长过程[65][74] - 将荔枝与文化结合,开发荔枝主题服务区、采摘园、民宿等农文旅项目[88][89] - 举办2025高州荔枝产销对接大会,邀请采购商体验从枝头到舌尖全过程[91] 产业带动效应 - 带动根子镇周边地区荔枝园管理和改良,显著提升产量和品质[42] - 免费培训果农十年,培训对象从五六十岁老人扩展到40%年轻人[56][57] - 荔枝产业成为当地重要经济支柱,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