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制度改革
搜索文档
一场重磅专题询问,事关国有资产最新“家底”、国企薪酬改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7 20:59
国资国企资产规模与经营业绩 - 截至2024年末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01.7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109.4万亿元国有金融企业资产总额487.9万亿元国有金融资本权益33.9万亿元 [2] - 全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最近三年都保持在80万亿元以上利润总额最近四年都保持在4.5万亿元左右 [2] - 中央企业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 [3]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 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等领域的营业收入占比超过70% [4] - 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 [5] - 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取得重要进展2023年以来新组建中国雅江集团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等央企省级层面开展110组战略性重组 [4] - 央企战略性新兴领域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4] 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投资 - 2024年中央企业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7万亿元占投资总数超过40%2025年前三季度完成1.5万亿元同比进一步提升 [3] - 累计打造智能工厂近2000个培育启航企业超过110家 [3] -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用于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比例超过70% [3] - 2024年中央企业用于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资总额合计达到1591亿元同比大幅提升 [7] 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 - 超过97%的符合条件的子企业已经建立了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 [5] - 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在央企地方国企集团及其二三级企业基本实现全覆盖 [5] - 全面实施一企一策一业一策考核截至2024年底出台25个针对性行业考核实施方案个性化指标占比较高 [5] - 省级国资委集中统一监管平均比例超过99% [6] 薪酬制度改革与激励机制 - 中央企业管理人员与业绩挂钩的浮动工资占比超过60% [7] - 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各层级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水平实现薪酬管理全覆盖规范福利待遇调整不合理偏高收入 [6] - 建立科技创新薪酬激励机制突出技术技能要素引导企业加大对一线岗位技术技能人才的激励 [7]
北京医改“组合拳”:薪酬向紧缺学科倾斜 资源布局“疏解补缺”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06:14
北京医改成果 - 北京市通过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取得显著成效,包括调整8800余项医疗服务价格、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12 8个百分点、疏解中心城区床位2700余张 [1] - 改革采用"组合拳"策略,包括"三医"协同治理、薪酬制度改革和医疗资源优化布局 [1] 高效协同的"三医"联动治理 - 北京市建立由市委常委、副市长统一分管"三医"的机制,并实施月度调度和年度工作会制度 [2] - 16个区均建立政府主导的深化医改推进机制,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2] - 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已规范8800余项价格项目,常态化调整近400项,新增134项 [2] - 财政投入重点向承担公共卫生任务重、公共服务属性强的医院倾斜 [2] 薪酬制度改革激发活力 - 北京市完善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机制,儿科医务人员薪酬不低于单位平均水平的1 2倍 [3] - 北京天坛医院将绩效分配向儿科、精神心理科等紧缺学科倾斜,医务人员固定薪酬占比超50% [3] 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 "十四五"期间通过疏解中心城区优质资源,建成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等9个项目,平原新城千人口床位数从4 6张增至5 3张(增长14%) [4] - 加快儿研所通州院区等项目建设,补齐儿科、精神卫生等专科资源短板 [4] - 已建成62个综合医联体(覆盖600多家机构)和122个市级专科医联体(覆盖200多家机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