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支出结构
icon
搜索文档
宏观经济点评:广义财政支出强度大幅提升
开源证券· 2025-07-26 15:18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943亿元,支出28318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959亿元,支出14148亿元[2] 公共财政收入 - 6月狭义财政收入同比下滑0.3%,增速较前值下滑0.4个百分点;1 - 6月累计同比降幅维持在0.3%[2] - 6月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非税收入同比下降3.7%;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速低于全年0.1%的增速目标[2] - 主要税种中企业所得税、消费税增速边际走高,增值税增速有所下降,个人所得税同比增幅收窄[2] 公共财政支出 - 6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长0.4%,支出增速走低;上半年累计支出增长3.4%,低于全年目标增速4%[3] - 上半年狭义支出完成全年的52.6%,慢于2023 - 2024年进度[3] - 支出结构重民生轻基建,科技和民生支出加力、基建支出继续走弱[3] 政府性基金收支 - 6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20.8%,地方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回升22%;上半年同比下滑2.4%,降幅收窄[4] - 6月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长79%,累计同比达到30%;上半年支出进度达全年的37.1%,收入进度完成程度强于2023 - 2024年同期[5] 广义财政收支 - 6月广义财政收支表现亮眼,收入缺口缩窄,广义赤字阶段性走阔;若按当前收入增速测算,全年两本账实际收入和预算缺口不超3000亿元[6]
提振消费理念下要避免低效投资冲动
经济大循环视角下的投资与消费 - 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表现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PPI自2012年底以来大部分时间为负值[2] - 出口价格指数过去两年下跌约15%,预计今年出口负增长,加剧产能过剩问题[3][5]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1%,远超人口占比17.5%,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具有必然性[5][6] - 民间投资增速长期低迷,房地产投资持续负增长约-10%,地方政府债务增速达GDP增速三倍以上[8] 居民收入结构与消费潜力 - 中国居民消费对GDP贡献不足40%,显著低于美国68%、日本55%、印度60%[9] - 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存在统计差异:抽样调查显示43-44%,资金流量表显示60%,可能反映中低收入群体占比严重偏低[9][10] - 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每提升1个百分点(假设当前30%),可带来2500亿元消费增量[10]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需超5%才能支撑GDP增长目标,但2022年仅3.5%[13]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方向 - 地方政府承担85%财政支出,中央仅15%,远低于西方国家50%以上的中央支出占比[14] - GDP考核机制导致地方政府偏好投资(资本形成占GDP42%),因消费拉动见效慢且缺乏抓手[14] - 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功率半导体等领域产能已超全球需求总和,反映同质化投资问题[15] - "投资于人"政策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医疗、教育、养老等人力资本投入[17] 人口结构与资源配置效率 - 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2021年超14%,2030年将达20%,老龄化速度快于日本(12年)、法国(24年)[18][21] - 基础设施投资需顺应人口流动趋势,10余省份投资乘数已小于1,主要位于人口净流出区域[24][25] - 服务业就业占比美国达83%,德国日本70%,发展服务消费符合老龄化与人口集聚趋势[26] - 高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规模全球领先(高铁占60%),但城投债回报率从2011年2.23%降至2023年0.4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