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重新定价

搜索文档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8 18:31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胡子财研社 ,作者湾区区长 大胡子财研社 . 独到的财经观点,深度的金融分析,助你抓住最新财富机会,实现资产稳步增长! 前几天,最新的社融数据出炉了,其中一个最值得大家留意的数据是存款数据。 最新8月份的数据显示: 8月份东大新增企业存 款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 新增的居民存款1100亿元,同比去年少增6000 亿 元。 而在此之前的 7月, 居民存款存量大概是 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在银行存款不断下跌、资金显著流出的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比如券商、基金、保险公司这 些机构的存款,则在显著增长。 因为从数据上看, 这一轮资金转移并没有盲目涌向高风险的领域,而是更多流向相对稳健的理 财、债基产品。 8月份, 非银存款增加了 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7月份非银机构的存款增加额更是高达 2.14万亿元 。 今年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达到了 5.87万亿元 ,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 大量存款离开银行存款,流向券商、基金这些机构,说明什么? 说明随着大A资本市场的热度提升, 资金正在不断挪动转场进入资本市场,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已 经开始了。 而且不仅 ...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5 19:24
存款迁移趋势 - 8月份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 [3] - 8月份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 [3] - 7月份居民存款存量约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 [4] - 8月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6] - 7月份非银机构存款增加额高达2.14万亿元 [7] - 今年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达5.8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8] 资金流向分析 - 银行存款下跌、资金流出同时,非银机构存款显著增长,显示资金正从银行体系转向资本市场 [5][9] - 资金转移不仅涉及居民存款,企业存款也开始迁移 [10] - 此轮存款搬家更为理性,资金并未盲目涌向高风险领域,而是更多流向相对稳健的理财、债基产品 [11][12]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已超30万亿元,大量存款流向有稳定收益的理财产品 [14] - 黄金、白银等避险产品也是此轮存款搬家的主要目的地 [15] - 存款直接进入股市的数量未达预期,当前存款搬家仍处于起步萌芽阶段,尚有大量资金未入场 [16] 市场情绪与指数表现关联 - 8月份A股新开户数约265万户,环比增加约35.1%,同比增长165%,开户数量明显增加,入场速度加快 [19] - 8月份开户速度加快的关键原因在于上证指数攀升速度最快、赚钱效应最强 [20] - 存款搬家速度与指数上涨速度直接挂钩,指数快速拉升将加速存款搬家,指数缓慢磨升则会减慢搬家速度 [21][22] - 大众对资本市场的态度与资本市场涨幅直接挂钩,指数涨得好涨得快会吸引散户因害怕踏空而急忙入场,指数慢升则导致散户将信将疑 [23][24][25] 对市场前景的解读 - 此波存款搬家规模预计将超越以往每一次 [26] - 当前牛市行情被视为估值修复、资产重新定价的过程,大规模存款搬家是有意识引导资金入场参与资本市场分红的结果 [26][27] - 市场最终目标是引导全市场大部分资金参与,共同抬高修复资产价格,使所有资金及背后家庭在行情中获益 [27][28] - 慢牛的本质是等待更多人入场,避免因行情过快导致部分人获利而另一部分人受损 [29]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20 13:49
存款数据变化趋势 - 8月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 同比少增503亿元[3] - 8月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3] - 7月居民存款存量约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4] -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显著增长 8月增加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6] - 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7] - 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5.87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8] 资金流向特征 - 资金从银行体系向非银机构转移 表明存款搬家至资本市场[5][9] - 企业存款与居民存款同步转移[10] - 资金主要流向相对稳健的理财及债基产品 而非高风险权益资产[12][13]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14] - 避险资产(黄金/白银)成为资金重要去向[15] - 当前存款搬家仍处起步阶段 大量资金尚未入场[16] 市场行为驱动因素 - 存款搬家速度与股指上涨速度直接正相关[21] - 8月A股新开户数265万户 环比增35.1% 同比增165%[19] - 指数快速上涨引发散户急切入场(恐踏空心理)[24] - 指数缓慢上涨导致散户观望(恐套牢心理)[25] 牛市性质判断 - 本轮牛市本质是估值修复与资产重新定价过程[26] - 政策引导资金共同参与资本市场分红[26][27] - 目标为实现全市场资金共同修复资产价格[27] - 慢牛格局旨在等待更多人入场分享红利[29] 投资策略建议 - 需抓住时机降低入场成本[30] - 建议分配部分资金追逐风险资产 部分配置稳健资产对冲风险[30]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18 19:15
存款迁移趋势 - 8月企业存款新增2997亿元 同比少增503亿元 [3] - 8月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 同比少增6000亿元 [3] - 7月居民存款存量约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4] 非银金融机构资金流入 - 8月非银存款增加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6] - 7月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7] - 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5.87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8] 资金流向特征 - 资金主要流向稳健型理财及债基产品 [12] - 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截至2025年6月末) [14] - 避险资产(黄金/白银)成为重要资金去向 [15] 资本市场参与度 - 8月A股新开户数约265万户 环比增35.1% 同比增165% [19] - 开户加速与上证指数8月快速攀升直接相关 [20] - 居民风险偏好仍处低位 直接入市资金规模有限 [14][16] 市场发展预期 - 存款迁移仍处起步阶段 大量资金尚未入场 [16] - 指数上涨速度将决定资金迁移加速度 [21][22] - 政策引导资金共同参与资产价格修复 [26][27] 投资策略导向 - 建议通过资产配置对冲风险 [30] - 强调提升资本市场认知的重要性 [32][36] - 关注全球重大事件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35]
行情变了,新的财富机会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11 20:07
当前牛市行情特征 - 行情缺乏明显启动信号和突发事件催化 与过往牛市不同[1] - 指数上涨速度缓慢 从6月3300点经过3个月才涨至3800点[1] - 上涨斜率平缓 不同于过往单周数百点涨幅的牛市特征[1] 行情底层逻辑:估值修复与资产重新定价 - 资产价格被严重低估 远低于真实价值[3] - 估值偏低主因美联储加息虹吸全球资金 压制流动性释放空间[3] - 流动性缺失导致资产定价异常 房价回落至10年最低 股市从2021年3600点跌至2700点[4] 估值低估的实证数据 - A股主要宽基指数市盈率普遍低于美股 截至8月整体市盈率约15倍 沪深300仅12倍[4] - 欧美股市平均市盈率超30倍 6月时A股市盈率不足14倍 差距更显著[4] - A股总市值与GDP比值仅74% 远低于美股超200% 日本150% 印度130%的水平[4] - 全球资本市场扩张速度先于经济发展 但东大资本市场发展速度与经济不匹配且落后全球[5] 估值修复的触发时机 - 美联储降息打开流动性闸口 去年9月首次降息提供货币政策调整空间[5] - 美国维持高息环境限制政策放开力度 今年下半年美联储再次降息可能促资金引导入市[5] 资产重新定价的双重作用 - 化解个人债务:资产性收入增加降低房贷压力[6] - 化解地方债务:地方政府持股增值增加财政收入 上市公司税收贡献提升[6] - 对外虹吸外来资本 对内增加个体和集体收入 彻底解决通缩和经济问题[6] 政策助力资产重新定价 - 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股基/混基/债基申购费率上限降至0.8%/0.5%/0.3% 销售服务费下调[6] - 货币基金销售服务费从0.25%降至0.15% 持有超一年免收服务费鼓励长期资金入场[6] - 重启国债买卖操作 央行购债带来基础货币扩张 变相放水助力资产价格修复[7][8] 行情展望与机会 - 估值修复是经济走出现状的必然步骤 资产价格上涨趋势将持续至明年[9] - 当前资产价格远未到顶 构成新一轮10年难遇的财富机会[9] - 普通投资者需及时参与价格修复行情 获取资产重新定价红利[9]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1.73%!债基遭遇千亿赎回,股市走强冲击债市
搜狐财经· 2025-07-28 00:54
债券市场调整概况 - 近期债券市场出现显著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低位快速攀升至1.7325%,3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9475%,均处于年内高位水平 [1] - 权益市场强势表现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债市构成明显压制,上证指数周内涨幅达到1.67%,碳酸锂主连涨幅超过7%,多晶硅价格创出新高 [3] 市场风险偏好变化 - 股票市场连续突破关键点位,上证指数逼近3600点大关,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变化削弱债券资产相对吸引力 [3] - 短期流动性状况变化加剧债市调整压力,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呈现净回笼态势,7月24日净回笼资金1195亿元,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1.75% [3] 机构资金撤离债市 - 债券基金面临赎回压力持续增强,公募债基净申购指数自7月21日以来持续为负,7月24日负值扩张至29.2,创下去年"9·24"行情以来的最大单日赎回记录 [4] - 银行理财等机构对债基进行防御性操作,基金公司债券净买入规模出现大幅波动,单日卖出债券规模接近千亿元水平 [4] - 债券收益率已普遍上行至基金和理财产品的平均持仓成本之上,10年期国债基金平均持仓成本为1.68%,市场收益率达1.70%,30年期国债基金持仓成本为1.86%,市场水平升至1.94% [4] 后市走势预期 - 债券市场中期走势判断出现分歧,部分观点认为债券收益率仍处历史低位,下半年经济增速可能保持稳定,通胀水平和地产行业有望改善,债券收益率存在持续上行压力 [5] - 流动性因素被视为本轮调整的主导力量,股票流动性与宏观流动性同步改善,但债市流动性与宏观流动性出现背离 [5] - 市场对调整幅度评估相对乐观,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幅度约为7个基点,仍在可控范围内,历史回调幅度通常在10个基点以上,当前调整程度尚未达到极端水平 [5]
美元仍无可替代?高盛:资产分散压力或引发价格风暴
华尔街见闻· 2025-07-07 15:18
美元霸权地位挑战 - 全球投资者对美元霸权地位的质疑增加 但可选择的避风港资产有限 [1] - 美元指数今年跌幅超过10% 但替代资产供应稀缺可能引发市场剧烈波动 [1] - 高盛分析师指出 全球财政路径不可持续风险上升 正在考验美元韧性 [1] 替代资产稀缺性 - 瑞士法郎 贵金属和比特币是当前主要的美元替代选择 但市场容量远不及美元 [1][2] - 瑞士法郎持续走强已成为当地投资者核心关切 迫使瑞士央行重回零利率政策 [2] - 替代资产稀缺性意味着投资者分散化配置行为将产生超额价格冲击效应 [1] 市场波动与资产配置 - 大规模分散美元资产可能带动全球股市等名义资产的重新定价 [3] - 美股在多重利好刺激下再创新高 机构资金持续流入科技巨头和AI板块 [3] - 高盛预计美联储将在未来6个月内降息三次 2026年上半年再降息两次 [3] 政策与汇率影响 - 欧元区财政改革进程暂时停滞 市场重心或重回产业基本面机会 [2] - 美联储政策调整节奏具不确定性 美元汇率可能面临进一步调整 [3] - 在缺乏有力替代资产的情况下 美元资产仍具吸引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