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事+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波动体育陈理:中国马拉松已进入“精耕时代”
环球网· 2025-09-12 18:10
公司业务与核心竞争力 - 波动体育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专精特新企业,在马拉松赛事运营领域稳居全国前三 [1] -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聚焦于马拉松赛事服务,每年运营近200场赛事,涵盖40多个赛事类别,马拉松是体现其综合服务能力的“压舱石”业务 [3] - 公司已打造多个标杆性马拉松赛事IP,包括国际级的中国-东盟马拉松赛,以及合肥马拉松、芜湖马拉松、黄山马拉松等华东地区赛事 [4] - 公司在体育场馆运营领域开辟新赛道,创新“3.0运营模式”,采用“政府监督兜底+企业市场化运营”的合资公司架构,在芜湖市运营4万余平方米体育场馆,自2024年10月开业至今已举办超100场体育赛事活动 [4] 智慧体育与技术创新 - 公司在2025年服贸会上展示“AI智能赛事管理系统”,可通过大数据实时监控赛事人流、补给点库存和医疗保障点位需求,并借助AI客服为选手提供全流程服务 [5] - 公司展示的AI智能直播技术可让观众通过手机选择“选手跟拍”、“赛道全景”、“关键点位特写”等个性化视角,提升观赛体验 [5] - 服贸会平台成为公司与全球体育服务企业深度对话的交流窗口 [5]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自2023年起,大众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体育服务业已成为公认的“朝阳产业”,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5] - 马拉松市场呈现“繁荣与乱象并存”的局面,这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经阶段 [6] - 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驱动力包括政府政策引导力度持续加大、专业运营企业不断成长建立全流程标准化体系、以及参赛跑友日益成熟形成共识和“隐形规则” [7] - 2025年服贸会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体育产业发展作出新部署 [7]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公司提出“分层服务+文化引导”的解决方案应对行业争议,针对专业跑者和休闲跑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 [8] - 公司未来将深化“赛事+文旅”融合,让赛事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流量入口”,借鉴池州马拉松“九华山5A级景区对参赛选手免费开放”的成功经验,该政策曾吸引选手赛后多停留1-2天,带动当地消费增长 [8][10] - 公司为每场马拉松开发专属文创产品,如合肥马拉松的“科创文化奖牌”、黄山马拉松融合徽墨非遗与五禽戏非遗的“徽墨五禽戏墨条”,这些产品已形成“年度系列”,成为地方文化的载体 [10] - 国内马拉松赛事在“硬件”上已超越国际水平,如医疗保障实现每2公里一个医疗点,但在“软件”层面如赛事文化塑造上仍有提升空间,需要时间积累和全行业共同努力 [8]
“苏超”顶流,为何是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2:29
赛事经济与城市营销 - "苏超"联赛成为江苏全省的推介引流大会,常州通过赛事热度实现城市形象大幅提升[1] - 常州虽赛事三连败垫底,但通过自嘲营销接住流量:景点游客激增、萝卜干销量翻倍、恐龙妹玩偶预售疯抢[1] - 常州文旅48小时内通过为常州补笔画挑战创造破亿阅读量,官方账号涨粉23万[4]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常州首创"赛事+文旅"融合模式:端午期间对扬州市民免A级景区门票,三天吸引15万游客,日均消费千元带动周边消费激增25%[7][9] - 恐龙园推出"足球霸王龙"与"蓬裙恐龙妹"双IP玩偶预售,采用全网征名+限量预售策略,构建"线上互动-线下体验"消费链路[10][12] - 常州四大"资源创造型"文旅产品:音乐之旅(50场演出/120万人次/80亿元消费)、工业之旅、赛事之旅(7场马拉松)、乡村之旅[17] IP运营与产业延伸 - 中华恐龙园从无到有打造恐龙IP:2000年开园三个月吸引30万人次,持续20年形成环球恐龙度假区等核心板块[12] - 恐龙IP深度植入城市基因:恐龙主题地铁、新能源助力车,形成"核心IP-衍生产品-场景体验"迪士尼式价值链[12][14][16] - 2024年常州举办18000场演出(含23场大型音乐节),吸引70万人次观众,直接带动40亿元消费,蝉联全国音乐节票房冠军[20] 城市治理与服务升级 - 常州建立跨部门专班机制,创新"文旅+12345"服务模式:大型活动期间开通免费接驳车、优化公共交通[23] - 48小时内完成"苏超"主场从学院小球场到4万人奥体中心的升级,展现高效审批与执行能力[24] - 太湖湾音乐节设置女性专属美妆区,通过细节服务提升年轻客群体验,强化"青春乐都"城市定位[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