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干炒饭

搜索文档
越来越多餐厅,正在抛弃包间
虎嗅· 2025-07-24 22:05
行业现状 - 包间利用率大幅下降,山东某餐饮店10个包间日均仅接待两三桌,合肥连锁餐厅40多个包间日均十余桌,部分门店包间预订率不足两成[2] - 传统"散台拉人气、包间赚利润"模式失效,中高端餐厅因包间高成本和低利用率陷入经营困境[3][4] - 多家餐厅包间营业额显著下滑,安徽徽菜私厨日营业额从7000-10000元降至800-2000元,最高降幅达90%[6] - 成都精致川菜馆包间客流量下滑,整体营收同比下降约两成,当地同类餐厅普遍下滑超30%[7] - 佛山潮菜馆商务宴请类餐厅营业额减少20-30%,部分甚至减半,升学宴、谢师宴等传统包间需求几乎消失[8][9] 企业经营调整 - 多家餐厅采取裁员降薪措施,合肥徽菜私厨后厨裁员50%,前厅裁员30%,剩余员工降薪20%[11] - 浙江粤菜店裁员5人(3名服务员+2名厨师),陕西酒店员工工资减少近50%[10] - 部分餐厅改变租金支付方式,从季度付改为月付以缓解现金流压力[11] - 天津丽思卡尔顿推出75元移动汉堡车套餐,常州文璞酒店售卖18元榴莲酥等街边小吃,河南五星级酒店路边摊小龙虾日售罄[25][26][27] - 北京花家怡园转型举办婚宴、寿宴等活动,五月单店举办37场婚宴及数十场其他宴会[32] 市场变化原因 - 禁酒令实施初期导致深圳海鲜酒楼包间预订单暴跌80%,但非根本原因[14] - 供给过剩问题突出,佛山商务区一年内涌现五六家同类型餐厅导致客源分流[14] - 资本盲目涌入中高端餐饮赛道,成都出现大量全包间结构的独栋餐厅,造成严重内卷[15][16] - 商务需求持续萎缩,广深甲级写字楼空置率持续攀升,深圳2024年达27.8%[18] - 企业缩减预算导致商务接待频次和消费水平双降,高档海鲜等附加消费减少[21][22] 转型策略 - 部分餐厅开发下午茶、生日宴等新场景,成都川菜馆推出152元双人下午茶套餐和200元生日宴服务[30] - "去商务化"策略见效,通过降低人均消费(从500+降至300-500元)吸引更广泛客群[22][31] - 家庭消费崛起成为新动力,包间预订主力从商务宴请转向家庭聚会[36] - 尽管人均消费下降,但包间整体营收和利润仍高于散台,薄利多销模式显现优势[34][37]
“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激发新活力
江南时报· 2025-06-18 11:41
赛事与消费联动IP - 江苏省商务系统打造"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 推出"跟着苏超去购物""品美食""去体验"系列活动 串联吃喝玩乐购全链条[1] - "苏超"第四轮比赛日(6月14-15日)监测数据显示 商业综合体/住宿餐饮/生活服务业销售额环比增长48% 客流量增长43%[1] - 美团平台发放2000万元线上消费补贴 支付宝推出"碰一下"支付随机立减 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2] 城市特色消费举措 - 徐州组织20余家老字号/外贸优品/本土特色企业 推广"徐州制造"产品[2] - 镇江设置特色产品展板 通过扫码下单邮寄到家方式销售眼镜/医疗健康等产品[2] - 苏州发放餐饮/零售满减券 覆盖全市重点商圈 支付宝推出苏州专属优惠[2] - 淮安融创广场赛事日客流量达3.5万人次(同比+10%) 周边消费环比+25%[3] - 常州组织百人厨师团队展示天目湖砂锅鱼头等十大美食 镇江100+餐饮门店开展促销活动[3] 夜间经济与场景创新 - 江苏省商务厅公布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 形成"白天观赛+夜间消费"闭环[3] - 无锡江阴外滩设置双城特产市集 汇集水蜜桃/酱排骨等地道江南美食[4] - 徐州1-5月彭城广场商圈营业额近70亿元(+8.5%) 客流3500万人次(+9.9%)[4] - 常州A级景区对扬州游客免费开放 假期接待15万人 56家综合体销售3.5亿元(+5%)[4]
狂揽19家赞助商 “苏超”和“村超”的商业化差距为何如此巨大?
经济观察报· 2025-06-18 09:40
赛事赞助情况 - 江苏银行以约800万元拿下苏超独家冠名 [1] - 官方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且一席难求 [1][3] - 赞助商数量从初期6家扩容至19家远超中超的9家 [2][4] 赞助商结构对比 - 中超冠名价格每年至少1亿元官方合作伙伴5000万-1亿元赞助商约2000万元 [5] - 喜力首次赞助中国区域性足球联赛此前仅赞助世界杯F1等顶级赛事 [6] - 中国平安结束与中超10年合作后转向为苏超提供国家队级保障 [7] 商业化联动效应 - 单支球队获企业赞助如洋河赞助宿迁队运满满赞助南京队 [8] - 赛事带动文旅消费5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增长48%银联异地消费额增长15% [8] - 抖音"苏超"话题播放量破20亿次京东伊利等品牌通过创新营销深度绑定赛事 [8] 衍生商业现象 - 常州"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本地萝卜干线上销量翻倍 [9] - 南通队球员主业卖拖鞋其品牌拖鞋首次直播卖出上千单 [9] - 常州姑娘设计的"叫南哥"帆布袋4天内售出2000单 [9] 吸金能力分析 - 苏超商业化形式丰富多样联动赞助品牌与当地文旅创造意外商机 [11] - 相比村超苏超依托江苏13座经济发达城市拥有庞大消费人群 [11] - 民间赛事不受专业足球管理模式限制观众需求旺盛竞争文化浓厚 [11] 赛事IP发展前景 - 苏超填补业余与职业赛事间的"中间层"空白有望沉淀为长效商业价值 [12][13] - 未来可分化"半职业+纯业余"联赛与足协体系对接形成可持续生态 [13] - 通过5-10年顶层规划将流量转化为稳定商业价值 [13]
苏超排面“杀疯了”!赞助商暴增、飞机拉烟秀翻天、海军13舰助阵
第一财经· 2025-06-15 20:34
赛事热度与创新营销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四轮赛事热度持续升温,各城市通过无人机表演、飞机编队拉烟等创新方式提升赛事关注度 [1][2][3] - 南京在赛事期间使用超过1000架无人机进行空中表演,展示江苏各地文化元素 [2] - 扬州主场比赛中出现5架轻型运动飞机编队拉烟助威,吸引近两万名观众到场 [3][5] 明星效应与城市宣传 - 苏州邀请足球明星贝克汉姆助阵,贝克汉姆用苏州方言为球队加油 [8] - 盐城邀请知名歌手韩磊量身定制城市主题曲"盐是大海下的雪" [8] - 中央电视台原著名体育播音员韩乔生临时决定前往扬州现场解说比赛,称赞赛事火爆程度堪比中超 [8] 赞助商与商业价值 - 苏超赞助商数量从第一轮的6家增长至20家,增长超过三倍 [1][10] - 赞助费飙升至300万且一席难求,吸引京东、伊利等行业巨头加入 [10] - 江苏银行担任总冠名,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国缘V3、龙蟠科技、理想等知名品牌 [10] 文旅经济带动效应 - 无锡推出44个景点免费开放、32家酒店专享价及水蜜桃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 [13] - 常州推出免费吃天目湖鱼头和萝卜干炒饭活动,淮安举办龙虾宴预计销售100吨小龙虾 [13] - 江苏省文旅厅发布1800余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措施,预计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14]
“苏超”顶流,为何是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3 22:29
赛事经济与城市营销 - "苏超"联赛成为江苏全省的推介引流大会,常州通过赛事热度实现城市形象大幅提升[1] - 常州虽赛事三连败垫底,但通过自嘲营销接住流量:景点游客激增、萝卜干销量翻倍、恐龙妹玩偶预售疯抢[1] - 常州文旅48小时内通过为常州补笔画挑战创造破亿阅读量,官方账号涨粉23万[4] 文旅融合创新模式 - 常州首创"赛事+文旅"融合模式:端午期间对扬州市民免A级景区门票,三天吸引15万游客,日均消费千元带动周边消费激增25%[7][9] - 恐龙园推出"足球霸王龙"与"蓬裙恐龙妹"双IP玩偶预售,采用全网征名+限量预售策略,构建"线上互动-线下体验"消费链路[10][12] - 常州四大"资源创造型"文旅产品:音乐之旅(50场演出/120万人次/80亿元消费)、工业之旅、赛事之旅(7场马拉松)、乡村之旅[17] IP运营与产业延伸 - 中华恐龙园从无到有打造恐龙IP:2000年开园三个月吸引30万人次,持续20年形成环球恐龙度假区等核心板块[12] - 恐龙IP深度植入城市基因:恐龙主题地铁、新能源助力车,形成"核心IP-衍生产品-场景体验"迪士尼式价值链[12][14][16] - 2024年常州举办18000场演出(含23场大型音乐节),吸引70万人次观众,直接带动40亿元消费,蝉联全国音乐节票房冠军[20] 城市治理与服务升级 - 常州建立跨部门专班机制,创新"文旅+12345"服务模式:大型活动期间开通免费接驳车、优化公共交通[23] - 48小时内完成"苏超"主场从学院小球场到4万人奥体中心的升级,展现高效审批与执行能力[24] - 太湖湾音乐节设置女性专属美妆区,通过细节服务提升年轻客群体验,强化"青春乐都"城市定位[25]
从龙舟到“苏超”,文化重塑300公里端午“消费走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3 19:04
文体旅融合模式成效 - 江苏城市足球联赛与华南龙舟赛同步推动端午假期文旅消费 南京接待游客568万人次 文旅收入31 3亿元 常州吸引15万人次扬州游客 [1] - 深圳接待游客416 14万人次 同比增长20 3% 旅游收入22 91亿元 同比增长21 8% 广州接待630万人次 文旅消费44 5亿元 [1] - 广东全省端午假期接待游客2321 0万人次 同比增长20 6% 旅游收入114 4亿元 同比增长25 6% [2] 地域文化IP转化策略 - 常州推出9 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本地品牌线上销量翻倍 盐城凭球票兑换免费景区门票实现闭环引流 [2] - 常州与扬州通过"霸王龙battle大白鹅"城市CP营销 对扬州市民免A级景区门票 单场吸引超6万游客 [2] - 广东21地市举办龙舟活动如广州猎德龙舟宴 佛山叠滘漂移大赛 深圳观澜河国际赛 形成全球文化热潮 [2] 短途游消费特征 - 300公里自驾3小时交通圈成为小长假主流选择 实现"一日交通 两日停留"消费潜力释放 [3] - 苏超联赛场均观众9852人 超七成来自本省及邻省 广东龙舟游客也以本省及周边为主 [4] - "快旅慢游"集群更注重文化民俗体验 为情感联结和身份认同支付溢价 如萝卜干炒饭 公园免票等设计 [4] 行业发展趋势 - 文体旅融合通过"赛事+旅游+消费"模式实现几何级增长 重塑节庆经济逻辑 [4] - 精准锚定中短途市场重绘区域经济微循环图谱 成为城市群文旅发展新方向 [4] - 需加强文化赛事IP固定化开发 推动区域联动升级为文旅共同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