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
搜索文档
“上场运动、下场消费”成为消费新选择 老厂房向“新”向“智”催生新场景
央视网· 2025-11-16 10:25
项目改造背景与定位 - 项目位于河北石家庄 由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煤矿机械厂老厂区改造而成[8] - 改造后老厂房焕发活力 变身为体育场馆、创意市集、书屋茶室等 成为城市新地标[1] - 项目是石家庄体育消费活跃的缩影 当地已将3处纺织、钢铁老厂区改造成综合性商业中心[23] 体育场馆核心设施与运营 - 场馆由老厂房改造 面积达12000平方米 内部保留原有结构如四五层楼挑高和巨型柱子[8][10] - 厂房内近7000平方米宽敞面积被划分为20个大小不一的运动场地 包括羽毛球、篮球、足球等[4][10] - 场馆实现24小时全天候营业 配备智能化设施 通过微信小程序可预约场地 灯光自动控制[1][12] - 场馆满足周边"15分钟生活圈"需求 节假日和周末白天时段一场难求[14] 客流量与商业价值 - 10月份以来场馆运动市民达33000多人次 单日最高纪录超过5000人次[14] - 场馆火爆人气吸引众多运动商家紧挨着扎堆 形成"上场运动、下场消费"的新模式[1][16] - 场馆内设有儿童少年专属运动场地 覆盖全年龄段消费群体[6] 多元化业态与场景拓展 - 老厂区其余5个老厂房被改造成文化活动中心、商业综合体、餐饮集合区等不同样态[18] - 消费者可在区域内逛书屋、文创店 品尝各地特色美食 体验潮流运动[17][18] - 项目成功打造集运动、娱乐、休闲购物、餐饮为一体的"体育+消费"新场景[23]
增速超32%,粤港澳地区迎体育消费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6 10:20
赛事对消费的直接拉动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客流量达每日2万至3万人,日均销售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左右 [1] - 202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达到32.2% [1] - 10月份全国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10.1% [1] - 广州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在体育赛事带动下,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市场的营收实现了20%以上的正增长 [9] “体育+”消费场景的拓展 - 深圳市宝安区推出“票根经济”活动,鼓励观众凭赛事票根享受餐饮、购物、景点等优惠,形成“观赛+逛展+消费”闭环 [8] - 广州打造了50条“跟着赛事去旅行”特色旅游线路,串联文化地标,激活“赛事+文旅”联动效应 [8] - 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全运会”相关的酒店、机票等综合搜索量环比增长近400%,惠州、清远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幅超100%,深圳、佛山、江门增幅超60% [8] 未来发展规划与机遇 - 广州提出打造“国际顶尖、自主品牌、职业体育、全民健身”四级赛事消费矩阵,计划引进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乒乓球WTT世界杯等国际顶尖赛事 [12] - 江门明确做强体育制造业,招引山地自行车零部件、整车制造等龙头企业,并鼓励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14] - 体育消费正从“线下参与”转变为“全域互动”,通过AR/VR在线观赛、虚拟赛事等场景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增长点 [14]
增速超32%,粤港澳地区迎体育消费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6 10:14
记者丨 郑玮 实习生苏磊 编辑丨陈洁 视频丨许婷婷 实习生余星惠 11月中旬,一个工作日的傍晚,南方财经记者前往位于广州正佳广场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官 方特许商品旗舰店(以下简称:旗舰店),看到选购周边商品的人群挤得插不进脚。第二天一 早,排队抢购"三国醒狮萌团"盲盒的人潮又在旗舰店外排起了长队。 "目前我们每天客流量能做到2万—3万人,日均销售额不是特别固定,但基本上平均能达到20 万元到30万元左右。"旗舰店店长邱小雨告诉南方财经记者。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在广州开幕。随之而来的,是一股席卷粤 港澳三地的体育消费热潮。 迈入第四季度,体育消费的内在潜力仍然充沛。11月14日,10月经济数据发布,全国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达到46291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 10.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 在"大力提振消费"一段中也提出,应以放宽准入、业态融合为重点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商品消 费扩容升级,打造一批带动面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 记者注意到,以"赛事+文旅""赛事+产业"等为代表 ...
十五运会赛事消费火爆背后:“体育+”的乘数效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8:52
赛事直接消费热潮 - 十五运会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客流量达每日2万至3万人,日均销售额在20万元到30万元左右[1] - 特许商品销售火爆,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成为明星产品,“吹泡泡的喜洋洋”玩偶甚至出现供货紧张情况[3] - “三国醒狮萌团”盲盒引发抢购潮,旗舰店外排队人潮绕了3层,单日到货300个盲盒仍供不应求[3][4] 宏观消费数据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广东省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达到32.2%,远高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的增速[1] - 10月全国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1%,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1] - 经济学家预计四季度广东社零增速有望边际回升至约4%,体育消费类商品与服务将成为亮点领域[6] “体育+”消费场景拓展 - 深圳市宝安区推出“票根经济”活动,鼓励观众凭赛事票根享受餐饮、购物、景点折扣,形成“观赛+逛展+消费”闭环[4] - 广州打造50条“跟着赛事去旅行”特色旅游线路,串联文化地标,激活“赛事+文旅”联动效应[4] - 赛事带动酒店住宿业消费,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全运会”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近400%,惠州、清远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幅超100%,深圳、佛山、江门增幅超60%[5] 产业链与公司受益情况 - 十五运会乒乓器材独家供应商广州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在国内市场营收实现20%以上的正增长[5] - 江门市明确做强体育制造业,招引山地自行车零部件、整车制造等龙头企业,鼓励本地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9] - 体育消费从“线下参与”转变为“全域互动”,AR/VR在线观赛、虚拟赛事等场景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增长点[9] 未来发展规划与潜力 - 广州提出打造“国际顶尖、自主品牌、职业体育、全民健身”四级赛事消费矩阵,引进亚洲羽毛球锦标赛、乒乓球WTT世界杯等国际顶尖赛事[8] - 专家指出应注重将赛事IP打造成可延展的文化符号,将产业链与价值链向上下游延伸,实现从“赛事经济”向“体育产业经济”的转型[9] - 体育消费被视为广东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具备形成阶段性消费回暖的良好条件与结构性增长潜力[6][7]
“粤享暖冬 乐游云浮”消费季启动,激发全域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11-06 20:45
活动概览 - 云浮市启动“粤享暖冬 乐游云浮”消费季系列活动,活动将持续至2026年3月 [1] - 活动围绕“赛事引流、季节特色、节日氛围”三大核心,通过四大主题活动、五大消费品牌、六大惠民举措串联“吃住行游娱购”全链条 [1] 消费补贴举措 - 第一批将向全市发放1029万元消费券,涵盖餐饮、家电、电子产品、不锈钢餐厨具和汽车等多个品类 [5] - 餐饮消费券于11月6日起每周四发放,首批投入100万元,共分8批次 [5] - “广东优品购”消费券将于2025年11月至2026年2月期间每周二、周五发放,不限制消费者户籍地、车辆登记地和商品收货地 [5] - 购买新能源汽车或符合国六B排放标准的燃油车每辆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购买指定能效等级的家电、电子产品及不锈钢餐厨具可享受10%补贴,单件最高1000元 [5] 体育赛事引流 - 借势十五运会曲棍球赛事落地云浮,推出“一张票玩转一座城”等举措,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6] - 赛事期间所有注册参赛人员可享受市内A级旅游景区首道门票免费,购票观众可享受门票折扣,多家住宿企业同步推出入住优惠 [6] - 在市体育公园举办“活力全运 云浮有礼”非遗和特产展销活动,并计划在十五运会后承办更多高级别赛事及群众体育赛事以打造可持续的体育旅游消费热点 [6] 工业旅游发展 - 工业旅游成为新引擎,全市已有5条获省认定的工业旅游线路,每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 [7] - 5条线路各具特色,涵盖健康医药、厨具制造、酱油、茶叶、腐竹等领域,将科普、文旅与特色产业相结合 [7] - 未来计划谋划河口石材博览中心、工业遗址公园等新项目以进一步丰富工业旅游供给 [7] 入境消费优化 - 为提升境外旅客购物体验,在吾悦广场和新兴筠城国际购物中心布局了6家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商店 [8] - 商店涵盖凌丰不锈钢、温氏食品、3C数码、首饰等多个品类,境外旅客购物后可现场申领退税款 [8] 节庆活动策划 - 针对寒假和春节假期策划“请到云浮过大年”系列活动,包括元宵文艺晚会、游园会、曲艺汇演、南江文化节等遍布各县区的特色活动 [9] - 舞龙、抢花炮、走大王、张公庙会等地方民俗活动将轮番上演,推动“土特产”销售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 [9] - 整合资源推出新年祈福、温泉度假、乡村休闲等多条特色线路,并鼓励景区开展夜游项目以延长消费时段 [9] 平台技术支持 - 活动由银联商务广东分公司提供平台支持,通过统一实名认证、数据管理等系统确保消费券申领、核销流程顺畅 [10] - 消费者通过云闪付APP即可便捷参与活动,平台设有专门客服团队处理咨询 [10]
湖北武汉赛事票根变身“宠粉券”!游客解锁多场景消费体验→
搜狐财经· 2025-10-08 17:34
活动核心策略 - 湖北武汉在国庆中秋假期启动体育金秋消费季活动,以赛事为核心、消费为纽带,联动文旅、时尚、商圈资源,打造全民共享的体育消费嘉年华 [1] 主要活动与场景 - 围绕2025武汉网球公开赛,推出体育金秋消费季,涵盖体育赛事、文旅体验和商业消费等场景,并设立“乐网”、“乐购”等活动 [3] - 武网嘉年华体育消费主题乐园总面积达6000平方米,业态包括体育商品售卖、运动体验和特色美食,吸引市民游客消费体验 [3] 消费促进措施 - 启动金秋线上促消费活动,精准发放总价值1000万元的“武网宠粉券”和“大学新生券”,用于购买用品、观看赛事和进入场馆 [5] - 推出“乐享武网游武汉”旅游套餐,凭武网票根可兑换“武网宠粉券”,享受餐饮、住宿等消费优惠,将单次观赛转化为多场景消费体验 [5] 赛事活动规模 - 9月以来武汉已举办汉超联赛、木兰风筝世界杯等十多项赛事 [7] - 公司计划在今年组织超过1300场全民赛事活动,持续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 [7]
央视一天两度聚焦武汉票根变身“宠粉券”,一次观赛玩转多场景消费
长江日报· 2025-10-08 10:56
赛事活动与体育消费 - 武汉以赛事为核心启动体育金秋消费季,通过赛事联动文旅、时尚、商圈等资源打造体育消费嘉年华[2] - 武网嘉年华设立体育商品售卖、运动体验、特色美食等业态,总面积6000平方米,吸引大量市民游客[2][3] - 为促进消费,公司精准发放总价值1000万元的“武网宠粉券”和“大学新生券”,可用于购买用品、观看赛事、进入场馆[2] - 推出“乐享武网游武汉”旅游套餐,凭武网球根可兑换消费优惠,将单次观赛变为多场景消费体验[2] - 9月以来公司已举办汉超联赛、汽车飘移锦标赛、木兰风筝世界杯等十多项赛事,今年计划组织超1300场全民赛事活动[2] 旅游产品与夜间经济 - 国庆期间武汉凭借多元化旅游产品跻身全国十大热门旅游城市[4] - 木兰草原景区通过大型光影秀、千架无人机表演等夜游项目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亮点[4][6] - 景区采用“白+黑”全天候运营模式,白天有迎宾舞、巨型风筝秀、潮玩市集,夜晚有大型实景演出和无人机秀[6] - 草帽音浪派对将景区变为露天音乐现场,深受年轻游客欢迎,有游客为参与夜间活动特意调整返程计划[6] - 景区多家主题酒店在节前均已预订满房,游客评价异域风情浓郁,完整的度假体验带动消费[6]
票根变身“宠粉券” 一次观赛玩转多场景消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07 21:54
活动策略与核心举措 - 以体育赛事为核心联动文旅、时尚、商圈等资源,打造全民共享的体育消费嘉年华 [1] - 围绕体育赛事、文旅体验和商业消费场景推出“乐网”、“乐购”等一系列活动 [1] - 启动金秋线上促消费活动,精准发放总价值1000万元的“武网宠粉券”和“大学新生券”以刺激消费 [4] 具体活动与消费场景 - 设立总面积6000平方米的体育消费主题乐园“武网嘉年华”,包含体育商品售卖、运动体验、特色美食等业态 [1] - 推出“乐享武网游武汉”旅游套餐,凭武网票根可兑换“武网宠粉券”,享受餐饮、住宿等消费优惠,将单次观赛变为多场景消费体验 [6] - “武网宠粉券”等消费券可在线上及全市九大合作商圈广泛使用 [3] 赛事规模与行业影响 - 9月以来已举办汉超联赛、汽车飘移锦标赛、木兰风筝世界杯等十多项赛事 [6] - 公司计划今年组织超过1300场全民赛事活动,持续拓展“体育+”消费新空间 [6]
2025服贸观察 从工业遗产“焕”新,看服务贸易新活力
人民网· 2025-09-14 15:40
展会概况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1] - 首钢四高炉及附属设施改造为会展综合体并承担峰会会场及1号展馆职能[1] - 展会吸引7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和国际行业龙头企业[1] 国际化参与 - 尼日利亚参展商展示非洲鼓 手工艺品 宝石等特色产品并寻求贸易机会[1] - 外国参展商数量显著增加 体现展会国际化水平提升[1] 体育服务专题 - 体育服务专题以"赛事名城链动全球"为主题 总面积超7600平米[2] - 首钢滑雪大跳台"顽酷心跳塔"开放绳降 小蹦极 斜坡攀网等7个体验项目[2] - 凝胶冰雪技术等创新产品亮相 体现冰雪科技与产业场景深度融合[2] 创新产品发布 - 展会共有113家企业发布198项新产品和新成果[4] - 首发产品包括AI语文学习产品和智慧球场解决方案等AI技术应用[4] - 激光模拟射击系统等产品通过国际认证并寻求出海机会[4] 园区特色 - 首钢园融合工业底蕴与冬奥记忆 打造体育+消费新场景[1][2][5] - 利用独特空间资源营造沉浸式展示体验环境[2][5]
全国最大规模城市足球联赛本周开赛,9月多个“省超”开战
第一财经· 2025-09-10 19:45
省级城市足球联赛发展态势 - 湖南省足球联赛于9月7日开幕 赛程覆盖14市州 共98场比赛 赛期17周 采用消费通行证模式联动餐饮住宿折扣及本地消费专区[2] - 重庆市足球超级联赛9月13日开幕 38个区县组队参与 分5大赛区 共178场比赛 跨度8个月 揭幕战门票数秒售罄[3] - 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计划9月20日开幕 2026年7月结束 覆盖21市州 面向18-45岁爱好者 采用分区赛与总决赛跨年赛制[3] - 赣超联赛7月12日开赛首轮即爆火 反映"苏超模式"在全国快速复制推广[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湘超揭幕战期间长沙机票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5% 五星级酒店预订人次增长62%[2] - 苏超前六轮比赛带动旅游、出行、餐饮、住宿、体育五大场景实现服务营收379.6亿元 同比增长42.7%[4] - 赛事通过门票转化消费流量 形成"体育+消费"深度融合模式 设立消费专区并联动本地生活服务[2][4] 政策与行业支持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提出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万亿元 明确鼓励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4] - 国家体育总局将深化"体育+"融合发展 建设产业集聚区 开发数字体育新业态如虚拟现实运动[5] - 赛事满足多样化精神健康需求 成为促消费稳投资的重要切入点 获得地方政府联合主办支持[3][4] 消费模式创新 - 主办方将门票升级为消费通行证 提供餐饮酒店折扣 拓展观赛沉浸式体验[2] - 美团研究院指出赛事拉动周边餐饮交通住宿休闲旅游等多业态快速增长[5] - 消费者倾向情感联结与深度体验 赛事增加旅行趣味性与参与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