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选股能力
icon
搜索文档
主动权益如何通过组合优化,战胜宽基指数?
点拾投资· 2025-09-17 19:01
文章核心观点 - 主动权益基金要稳定战胜业绩基准(如沪深300),关键在于系统化的组合管理,特别是控制风格偏离而非行业偏离,并善用波动率环境优化策略 [1][3][20][27] 基准分析与战胜基准的挑战 - 沪深300指数的风格因子构成包含质量、景气、动量、红利和低估值因子,主动基金整体在红利和低估值因子表现好时易跑输指数,在质量、景气、动量因子表现好时易跑赢 [1] - 战胜基准是国内外资管机构共同难题,过去近20年A股主动权益基金年度跑赢基准比例平均约50%,美股仅约35% [17] - 公募基金超额收益主要源于对新兴产业趋势的把握,在2008年以来的六轮牛熊周期中,仅“互联网+”和新能源两轮产业驱动行情中取得显著超额,缺乏产业主线时超额有限 [18] - 基金管理人选股胜率约42%,超额收益更多靠个股赔率(选中1-2只涨幅超50%甚至翻倍个股)而非胜率,但未来胜率是更重要指标 [19] - 基准难以战胜的痛点包括基准选择(如沪深300和标普500的alpha过于集中在大市值龙头)、控制风格和行业偏离、以及选股能力 [21] 组合管理的关键:控制偏离 - 控制风格偏离的重要性大于控制行业偏离,过度偏离会显著压降胜率和赔率 [3][22][23] - 优秀基金经理与普通基金经理的差异在于风格和行业偏离幅度更小,相对均衡保守,优秀经理更多暴露在个股集中度上 [5] - 不改变基金持仓,仅将过大的风格偏离压回合理约束范围,基金收益分布会显著改善,业绩极端差的比例下降更多 [7][25] - 行业比较对主动权益价值不大,月度维度选行业β能力对业绩作用近乎无效,季度维度选股α和选行业β能力共同驱动业绩 [26] 波动率环境与策略应用 - 在A股市场,波动率和收益率呈负相关,低波动率股票收益率反而最好,这与“高波动对应高收益”的传统认知相反 [9] - 波动率是重要变量,控制波动率是提升夏普率的重要一环,A股呈现明显“风险厌恶”特征,波动率环境可分为低波(<15%)、中波(15%-25%)、高波(>25%) [28] - 波动率变迁有延续性+回落性规律,低波和高波环境下延续可能性高,高波环境波动率易降不易升,且高波往往由突发坏消息引起 [29][30][31] - 在不同波动率环境下选择不同Smart Beta风格因子可稳定增强收益:低波环境市场表现较好,攻防均衡;中波环境防御性风格占优;高波环境小盘风格明显占优 [32][33] - 广义数据显示基金经理不具备择时能力,但在A股高波环境下(如2007年6000点、2015年5500点)进行大择时可显著优化组合收益率,策略上可在市场低位且趋势向上时择时以降低波动和回撤 [12][34] 风格识别与因子表现 - 基金经理主要风格可分为质量、价值、小盘三类,质量风格是基金经理自带,价值风格在低波动时表现好,小盘风格在高波动时表现好 [13] - 质量因子在所有波动率下夏普率较均匀,低估值因子在中低波环境下夏普率较高,小盘因子在高波环境下夏普率尤为突出 [33]
聚焦均衡配置与选股能力 迎接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专访中金基金权益部基金经理丁杨
证券日报· 2025-06-14 00:17
中国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影响分析 核心观点 - 《方案》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及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1] - 基金经理需从博弈赛道转向均衡配置,选股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2][3] - 主动权益类基金仍具不可替代性,需结合高频跟踪与深度研究能力 [5] 行业生态重塑 - 大幅偏离基准押注单一行业或风格的模式将转变,促使行业更注重均衡配置 [2] - 基金经理需提升个股选择能力,超额收益能力将成为衡量投资水平的关键标尺 [2] - FOF和基金投顾业务迎来发展机遇,专业投顾机构可发挥资产配置专长 [2] 投资方法论变革 - 选股能力是长期超额收益最稳定来源,需聚焦核心技术壁垒、产品竞争力及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 [3] - 基金经理需深化个股研究,在均衡配置框架下精准识别长期竞争优势企业 [3] - 提升对优质成长股基本面跟踪广度与深度,实现有效定价和积极投资 [4] 主动管理优势 - 主动权益类基金在经济复苏阶段能更及时捕捉个股变化,在产业拐点前瞻布局 [5] - 核心竞争力在于高频企业经营动态跟踪能力与深度企业价值评估能力 [5] - "望远镜+显微镜"研究体系是主动管理区别于量化策略的核心价值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