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主动权益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穿越牛熊的投资实力,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21:16
公司投资业绩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在权益类大型公司近7年、近5年、近3年的绝对收益排名均为第3(3/13)[1][10] - 公司在权益类大型公司近7年、近5年、近3年的超额收益排名分别为第2(2/13)、第3(3/13)和第2(2/13)[1][10] 投研团队与机制 - 公司采用独特的“平台型”机制,促进老将与新秀之间的传承与交融,推动团队进化[2] - 投研团队具备覆盖广泛、梯次分明、风格多元的特点,开放交流有利于持续成长[6] - “平台型”机制两大特色为“传帮带”(百亿基金经理担任一线研究管理工作)和投研互动制度[6] - 高效的投研体系和团队合作使基金经理能更精准把握投资机会[2] 基金经理核心观点 - 基金经理自身能力重要,但更需公司平台的托举和赋能,并善于团队合作分享[3] - 坚持学习、善于总结反思对提高投资胜率非常重要[4] - 专注、专业并通过在细分领域深耕,更容易获得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5] 主动权益产品前景 - 主动权益产品能主动进行技术甄别、资产定价与资源配置,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前景可期[7] - 结合居民财产性收入及存量资金权益配置占比较低的现状,主动权益投资长期发展前景广阔[8] - “万基时代”下,专注细分领域并能实现长期稳定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更易被投资者认可[8] 主动投资理念 - 投资是专业学问,投资者选基金需选对基金经理和适合自身风格的稳健平台[9] - 不追求短期亮眼表现,更注重为投资人持续稳健地创造价值[9] - 从擅长领域出发持续深耕、稳扎稳打是做时间的朋友的关键[9]
穿越牛熊的投资实力,是怎样炼成的?
中国基金报· 2025-11-14 21:11
公司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在13家权益类大型公司中近7年、近5年、近3年的绝对收益排名均为第3(3/13)[2] - 公司权益类基金超额收益排名近7年和近3年均为第2(2/13),近5年为第3(3/13)[2] 投研团队与机制 - 公司采用独特的“平台型”投研机制,促进老将与新秀之间的传承与交融,推动团队进化[3] - 团队具备覆盖广泛、梯次分明、风格多元的特点,开放交流有利于持续成长[9] - “平台型”机制两大特色为“传帮带”(百亿基金经理担任一线研究管理工作)和投研互动制度[9] - 高效的投研体系和团队合作使基金经理能更精准把握投资机会[3] 基金经理核心观点 - 基金经理自身能力重要,但更需公司平台的托举赋能,要善于和团队合作分享[5] - 坚持学习、善于总结反思对提高投资胜率非常重要[6] - 专注、专业并通过在细分领域深耕,更容易获得持续稳定的超额收益[7] 主动权益投资前景 - 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主动权益产品在技术甄别、资产定价与资源配置方面将大有可为[11] - 结合居民财产性收入及存量资金权益配置占比较低的现状,主动权益投资长期发展前景广阔[11] - 在万基时代,专注细分领域并能实现长期稳定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更易被投资者认可[11] 投资理念与方法 - 投资是专业学问,选择基金时既要选对基金经理,也要选择适合自身风格的稳健平台[13] - 不追求短期亮眼业绩,更注重为投资人持续稳健地创造价值[13] - 投资需从擅长领域出发,持续深耕、稳扎稳打,做时间的朋友[13]
视频|第2期 主动权益谈
新浪基金· 2025-11-13 16:22
节目主题 - 节目旨在探讨为基金持有人挖掘超额收益的可能性 [1] - 节目形式为工银瑞信探访团走进主动权益谈节目 [1] 市场信号 - MACD技术指标出现金叉信号 [1] - 部分股票在MACD金叉信号形成后表现出良好涨势 [1]
专业评级与长期业绩双优,鹏华基金彰显主动权益投研硬实力
中国经济网· 2025-11-11 21:38
市场环境与行业表现 - A股市场自去年924政策组合拳出台后迎来反弹,今年以来股市震荡上行 [1] - 2025年前三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率达32.44%,显著跑赢主流宽基指数 [1] - 本轮行情市场风格显著分化,呈现鲜明的结构性特征,对基金管理人投研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1] 鹏华基金战略与投研体系 - 公司拥有26年投研积淀,致力于在投研文化、人才建设和产品布局上持续进化 [1] - 公司打造持续迭代的投研体系和更全面的投研人才梯队,为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提供多元化产品布局 [1] - 公司形成系统化投研策略,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行业配置均衡,并根据市场变化动态优化投资组合 [3] 鹏华基金产品评级表现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旗下有24只主动权益产品荣获三大机构(银河证券、天相投顾、招商证券)授予的五星或AAAAA评级 [1][2] - 有7只产品跻身银河证券长期业绩榜单TOP10 [1] - 3只产品包揽三大榜单评级:鹏华医药科技A(科技成长)、鹏华创新升级A(科技成长)、鹏华稳健回报A(价值红利) [2] - 2只成立超10年老牌产品表现稳健:鹏华品牌传承获招商证券十年期五星评级,鹏华盛世创新混合(LOF)A获银河证券三年期、五年期五星评级及天相投顾十年期AAAAA评级 [2] 鹏华基金产品业绩排名 - 鹏华医药科技A在银河证券医药医疗健康行业股票型基金(A类)排名中,过去七年、五年、三年排名均为第1(同类总数分别为18、26、41只),过去一年排名第3(同类47只) [3] - 鹏华弘和A在银河证券灵活策略绝对收益目标基金(A类)排名中,过去五年、三年、一年分别排名第10/108、第6/108、第3/108 [3] - 鹏华尊惠18个月定开混合A近七年净值增长率在普通偏债型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A类)中排名第4/38 [3] -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鹏华新能源主题混合A近一年净值增长率分别在低碳环保偏股型基金(A类)和汽车主题行业偏股型基金(A类)中夺得冠军 [3]
厚植“选股专家”投研底蕴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证券报· 2025-11-10 06:16
政策背景与行业蓝图 - 2025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引导行业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并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1] - 《行动方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其指导方向与公司推行的改革举措高度契合 [1] 公司战略定位与业绩表现 - 公司以主动权益能力著称,注重对主动选股能力的长期锤炼,铸就了独特的“选股专家”口碑 [1] - 过去一年,公司在主动权益领域有5只基金实现业绩翻倍,最高涨幅超过200%,有20只基金涨幅超过70%,43只基金涨幅超过50% [1] - 公司深刻把握政策导向,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发展主动权益投资,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2] 投研体系建设与优势 - 公司率先构建了独树一帜的垂直一体化投研体系,依托横跨境内外的产品布点构建了相应的行业团队,并坚持定期去海外产业一线调研 [3] - 投研组织模式强调依靠平台力量,研究团队统一管理,形成多个优势行业、不同投资风格的投研小组,促进投研正向循环 [3] - 公司坚持“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证券,把握市场脉络,做中长期投资布局”的投资理念 [4] - 持续加强团队建设,逆势引入风格稳定、长期业绩优秀的投资经理,构建多元化投资团队,提升团队稳定性和投研转换效能 [4] - 全面推进投资规则化管理,强化业绩基准的约束作用,追求投资风格的稳定性和业绩的可持续性,并成立数据科学团队全方位赋能投资管理 [4] 产品与策略匹配 - 强调“客户需求-产品定位-投资人员-投资策略”的一致性,将基金经理的能力圈和产品定位、目标有效匹配 [5] - 打造以人为核心的多策略投资体系,将每位基金经理作为重要底层资产,围绕核心基金经理组建投资小组,实现投资能力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 [6] 运营机制与利益绑定 - 公司积极响应费率改革号召,2023年率先下调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先后成功发行首批投资者让利基金、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7] - 科学落实规则化管理理念,不断梳理产品定位,以明确的比较基准刻画风险收益特征 [7] - 已全面建立以产品定位为核心、以业绩基准为量尺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三年期以上长周期考核 [7] 客户服务与信任连接 - 公司秉持“客户第一”的价值观,致力于以具有长久生命力、高辨识度的多策略产品体系为基础,建立与客户的连接 [9] - 持续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服务式财富管理体系,包括基金投顾、“指能添富”、个人养老金服务等解决方案体系 [9] - 在机构业务方面,按客群类型建立专业服务团队,提供长期跟踪研究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与对接效率 [10] 行业展望与公司愿景 - 随着《行动方案》落地实施,公募基金行业将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服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10] - 权益投资作为公募基金为投资者和实体经济创造独特价值的关键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0] - 公司以建设一流投资机构为目标,为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助力金融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1]
大涨35.96%!周期的钟摆再次回归!
雪球· 2025-10-18 11:34
主动权益基金近期表现 - 2025年初至9月30日,主动偏股指数收益率达35.96%,显著超越沪深300指数(17.94%)和中证800指数(20.87%)[4] - 2024年三季度末权益指数基金规模突破3.7万亿元,一度超越主动权益基金[4] - 2025年三季度,165家公募基金公司的主动权益基金全部获得正收益,平均收益为25.93%,超越沪深300指数17.90%的涨幅[26] 主动权益基金历史表现与周期性 - 主动权益基金单年度战胜业绩比较基准的数量占比呈现周期效应,2022年至2024年期间胜率持续较低(2022年:27.28%,2023年:28.20%,2024年:23.80%)[5][9] - 在牛市和结构性市场中表现更佳,例如2019年胜率89.71%,2020年胜率95.03%[9] - 拉长投资周期看,主动权益基金超额收益明显:过去五年偏股基金收益率10.70%,过去十年88.09%,过去十五年133.53%;主动偏股指数过去十年收益率93.10%,过去十五年150.59%[10][12] - 滚动三年和五年累计收益维度下,主动权益基金跑赢基准的概率显著提升,五年维度每年基本有60%以上主动基金跑赢,不少年份可达80%-90%[13] 中美市场主动权益基金表现差异分析 - 美股主动基金难以稳定战胜标普500指数,部分原因在于其对科技板块长期低配,错失科技成长风格主导的长牛行情[17] - 美股市场超额收益高度集中,例如“Mag 7”在标普500指数中的市值占比从2013年的8%大幅攀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1%,增加了主动基金选股难度[19] - 与此不同,中国经济持续升级孕育多层次、轮动式产业机会(如消费升级、新能源、高端制造、AI等),为主动基金提供获取超额收益的土壤[20] - 历史数据证明,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能通过前瞻性研究挖掘结构性机遇,例如2010年超配医药生物(年涨跌幅29.70%)和食品饮料(年涨跌幅20.80%),2019年超配电子(年涨跌幅73.80%)、食品饮料(年涨跌幅72.90%)和医药生物(年涨跌幅36.80%)[21][24] 主动权益基金的长期价值 - 尽管短期受市场风格影响明显,但在防御型行情中易出现阶段性跑输[8] - 拉长周期至五年、十年、十五年,主动权益基金整体展现出显著的超额收益能力[10][11][12] - 在近15年间上证指数围绕3000点波动的背景下,偏股基金累计收益率达63.74%,展现出主动布局的长期生命力[25]
紫金黄金国际火爆,汇添富与富国赚翻
金投网· 2025-10-13 10:35
紫金黄金国际IPO表现 - 紫金黄金国际于9月底在港交所挂牌 发行价为71.59港元 总募资额近250亿港元 为香港年内第二大IPO[1] - 该股上市后高开高走 交易火爆 截至上周五收盘价130.40港元 较发行价累计涨幅达82%[1] - 共有29家机构获得基石认购份额 包括新加坡主权基金GIC 黑石 施罗德 韩国未来资产等[1] 公募基金获配情况 - 内资公募基金中 仅汇添富和富国基金(包括其香港子公司)获配基石份额 分别获配5000万美元和3000万美元[1] - 易方达 华夏 博时等基金公司因与关联分销商的交易在国际发售中获得较多配售[1] - 汇添富和富国基金重仓紫金黄金国际的母公司紫金矿业是其能成为基石投资人的原因之一 汇添富价值精选和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连续重仓紫金矿业分别达七个季度和八个季度[1] 汇添富与富国基金投研背景 - 两家公司均重视主动权益投资 总经理张晖(汇添富)与陈戈(富国基金)均出身基金经理且曾为多年同事[2] - 张晖与陈戈先后接力管理富国天益基金期间 该基金连续41个季度(10.25年)重仓贵州茅台 陈戈任职9年间创造了18.52%的年化回报[2] - 此次双双获配紫金黄金国际基石份额被视为两家公司主动权益投资一脉相承的成果[2] 富国基金公司治理与历史 - 富国基金成立于1999年 为"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 发起人股东包括海通证券 申银万国证券等五家 各持股20% 形成均衡股权结构[2] - 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被认为更有利于现代公司治理和股东及持有人的中长期利益 可规避一股独大问题[2] - 首任总经理李建国重视合规经营与品牌形象 在2000年"基金黑幕"事件后 监管检查发现仅嘉实和富国两家公司未发现违规问题[3] 富国基金管理层与人才建设 - 公司自2008年起实行经理层全球市场化选聘 2008年至2013年由原嘉实基金副总经理窦玉明担任总经理 2014年初至今由陈戈担任总经理[3] - 公司持续加强投研团队建设 旗下优秀基金经理包括张峰 宁君 范妍等[4] - 张峰管理富国中国中小盘13年年化回报率达12.64% 宁君自2018年管理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任职年化回报达14.33% 范妍于2024年5月加盟公司[5]
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厚植“选股专家”投研底蕴,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证券报· 2025-09-25 17:03
政策导向与行业蓝图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5月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是引导行业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并明确提出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1] - 《行动方案》旨在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建立浮动管理费机制,强化长周期考核,并将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投资者盈亏等指标引入考核体系,以增强投资稳定性并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7] - 政策引导行业在服务居民财富管理、资本市场稳定和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权益投资被视为创造独特价值的关键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0] 公司战略契合与业绩表现 - 汇添富基金作为以主动权益能力著称的机构,其推行的改革举措与《行动方案》指导方向高度契合,进一步坚定了公司的战略定力 [1] - 过去一年,公司在主动权益领域业绩突出,有5只基金实现业绩翻倍(最高涨幅超过200%),20只基金涨幅超过70%,43只基金涨幅超过50% [1] - 公司积极响应费率改革,于2023年率先下调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并成功发行首批投资者让利基金和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7] 投研体系建设与能力 - 公司率先构建了垂直一体化投研体系,依托横跨境内外的产品布点构建行业团队,并坚持海外产业一线调研,以实业投资视角进行前瞻布局 [3] - 投研组织模式强调平台力量,研究团队统一管理,并形成多个优势行业和不同投资风格的投研小组,促进充分分享和高效协同,以构建竞争壁垒 [3] - 公司全面推进投资规则化管理,强化业绩基准约束,并成立内嵌的数据科学团队,对投资经理画像、组合业绩归因、风险分析等进行全方位赋能 [4] 团队建设与投资理念 - 公司坚持“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证券,把握市场脉络,做中长期投资布局”的投资理念 [4] - 在团队建设上,坚持自主培养与逆势引入风格稳定、长期业绩优秀的投资经理相结合,持续构建多元化团队,并营造简单专注、积极向上的公司文化 [4] - 公司已全面建立以产品定位为核心、以业绩基准为量尺的考核评价体系,强调考察基金经理获得超额回报的能力,并坚持三年期以上长周期考核 [7] 产品与客户服务优化 - 公司强调“客户需求-产品定位-投资人员-投资策略”四位一体的匹配原则,将基金经理能力圈与产品定位、目标有效匹配 [5] - 打造以人为核心的多策略投资体系,将每位基金经理作为重要底层资产,组建风格明确的投资小组,实现投资能力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 [5][6] - 在客户服务方面,公司构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服务式财富管理体系,包括基金投顾、“指能添富”、个人养老金服务等基于全品类基金的解决方案体系 [9]
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厚植“选股专家”投研底蕴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07:59
政策背景与行业导向 -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5月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核心是引导行业坚持以投资者为本,并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 [1] - 《行动方案》旨在强化核心投研能力建设,建立基金公司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3] - 政策强调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建立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强化长周期考核,并将投资者盈亏情况引入考核体系,以增强投资行为稳定性并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7] 公司战略契合与业绩表现 - 公司战略与《行动方案》指导方向高度契合,进一步坚定了其战略定力和发展信心,并借助政策出台优化改革措施,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 - 得益于对投资理念的贯彻和投研体系升级,过去一年公司在主动权益领域有5只基金业绩翻倍,最高涨幅超过200%,20只基金涨幅超过70%,43只基金涨幅超过50% [1] - 公司以建设一流投资机构为目标,将坚守初心、锐意创新,持续提升投资管理、产品创新、客户服务、风险管理核心能力,为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贡献力量 [11] 投研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 - 公司率先构建独树一帜的垂直一体化投研体系,依托横跨境内外的产品布点构建行业团队,并坚持海外产业一线调研,以实业投资视角进行前瞻布局 [3] - 投研组织模式强调平台力量,研究团队统一管理,并形成多个优势行业、不同投资风格的投研小组,促进团队充分分享和高效协同,构建竞争壁垒 [3] - 公司持续加强团队建设,在自主培养人才的同时逆势引入长期业绩优秀的投资经理,并营造简单专注、乐于分享的公司文化,提升团队稳定性和投研效能 [4] 投资流程与规则化管理 - 公司始终坚持“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证券,做中长期布局”的投资理念,成为投研体系高质量建设的底蕴来源 [4] - 全面推进投资规则化管理,强化业绩基准的约束作用,追求投资风格稳定性和业绩可持续性,并成立数据科学团队内嵌在投资管理全过程中进行全方位赋能 [4] - 公司强调“客户需求—产品定位—投资人员—投资策略”的一致性,基于长期跟踪研究将基金经理能力圈与产品定位、客户需求有效匹配 [5] 产品创新与客户利益绑定 - 公司积极响应费率改革,2023年率先下调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并成功发行首批投资者让利基金和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 [7] - 在基准约束方面,公司科学落实规则化管理理念,不断梳理产品定位,以明确的比较基准刻画风险收益特征,力争实现组合因子相对均衡和特征稳定 [7] - 公司已全面建立以产品定位为核心、以业绩基准为量尺的考核评价体系,强调考察基金经理获得超额回报的能力,并坚持三年期以上长周期考核 [7] 客户服务与财富管理 - 公司秉持“客户第一”价值观,致力于以具有长久生命力、高辨识度的多策略产品体系为基础,通过广泛触达的客户服务网络与客户建立连接 [9] - 公司坚持回归产品本源,力求风险收益特征明确稳定、投资者可识别,并持续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服务式财富管理体系,包括基金投顾、个人养老金服务等解决方案 [9] - 在机构业务方面,公司按客群类型建立专业服务团队,围绕其投资需求提供长期跟踪研究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显著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与对接效率 [10]
二季度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增至84位 新晋选手展现多元投资风格
环球网· 2025-09-18 11:21
基金经理规模变动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管理规模超百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数量达到84位,较2024年末新增15位 [1] - 部分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从二三十亿元快速扩张至百亿级别 [1]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中,规模增长前十的"入围线"为31.02亿元 [3] - 永赢基金张璐上半年管理规模净增长133.88亿元,从20.25亿元增至154.13亿元,实现超7倍增长 [4] - 永赢基金高楠上半年管理规模净增长107.79亿元,从45.47亿元增至153.26亿元 [3][4] 基金公司表现 - 汇添富、中欧、永赢三家基金公司在新晋百亿基金经理数量上表现抢眼 [3] - 永赢基金两位基金经理张璐和高楠的管理规模净增长额位居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前两位 [3][4] 基金经理业绩与背景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中,业绩排名前十的门槛收益率为35.05% [3] - 汇添富基金张韡以75.67%的收益率位居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业绩榜首 [3] -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全部具备至少四年以上投资经验,其中四人从业时间超过10年 [4] - 多位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为在过去数年中稳扎稳打的耐心型选手 [4] 投资策略与持仓 - 张韡管理的基金以医疗健康方向为主,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其中三生制药单季度涨幅高达97.74% [3] - 高楠重点押注成长与消费结合的跨周期赛道,重仓泡泡玛特、新易盛、信达生物、胜宏科技等受益于消费复苏与AI交叉逻辑的标的 [4] - 宁德时代、胜宏科技、腾讯控股等股票被多位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共同持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