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权益投资

搜索文档
合资理财新实验:将股债配置引入R2个人养老金产品!
券商中国· 2025-07-05 09:34
贝莱德建信理财在养老金融领域又开启了新探索。 之所以强调"又",是因为它曾在我国养老金融领域实现两度首发:首只十年期养老理财试点产品(贝安心)和 首只合资理财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贝嘉目标风险稳健型)。 贝莱德建信理财这一次试图将创新落在资产端和策略端——将股票资产罕见引入R2低风险个人养老金产品 ("贝嘉智能心")力求增厚收益,同时用AI辅助进行股债配比。 这在业内引起了不小关注。因为在低波导向下,R2养老理财产品极少在固收+的"+"部分真正引入股票,而至 多配置优先股、可转债等类权益资产。更别说贝莱德建信理财在此款产品里配置股票的方式还是用贝莱德的旗 舰策略,即系统化主动权益投资(Systematic Active Equity,下称"SAE")。同时,在股债资产配置方面,"贝 嘉智能心"也采用了完全系统化的方法。 记者采访了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首席多资产投资官刘睿,以及投资经理李佳纯,他们清晰阐述了贝莱德 建信理财的最新配置探索。 截至6月30日,贝莱德建信理财的"贝安心"(2022年5月10日成立)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达到5.30%,在51只养 老理财试点产品中位列第一;贝嘉目标风险(2023年7月1 ...
基金公司主动权益中长期投资业绩大比拼
中国基金报· 2025-07-03 00:22
上半年结束,又到了总结基金公司主动权益投资业绩的时刻。 投资是一场持久赛,最近10年市场牛熊交替中,哪些基金公司跑在前列?大中型基金公司中是谁独占鳌头?最近5年,哪家公司踏对市场节奏?最近3年波 动行情之下,哪家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在2025年上半年震荡上行的A股市场中,又是哪家公司表现最为亮眼? 国泰海通证券日前发布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揭晓上述谜底。 十年"王者" 万家、大成、红塔红土位居前三 A股市场10年行情起起伏伏,究竟哪家公司是十年"王者"? 从市场表现来看,10年前的2015年,A股市场演绎"冰火两重天",上半年是火爆的大牛市,下半年A股由牛转熊,急剧调整,2016年初更是出现熔断。随 后三四年行情整体平淡,直到2019年开始出现结构性牛市,科技、医药、消费等赛道表现突出,然而2022年以来市场陷入震荡格局,直到去年9月24日政 策暖风吹拂之下,A股市场逐渐回暖,今年以来AI、人形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等领域轮番表现。 一批基金公司因抓住市场机会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国泰海通证券数据显示,2015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万家基金位居近十年权益类基金绝对收 益榜榜首,近十年权 ...
聚焦均衡配置与选股能力 迎接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专访中金基金权益部基金经理丁杨
证券日报· 2025-06-14 00:17
中国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影响分析 核心观点 - 《方案》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及业绩比较基准约束作用 [1] - 基金经理需从博弈赛道转向均衡配置,选股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2][3] - 主动权益类基金仍具不可替代性,需结合高频跟踪与深度研究能力 [5] 行业生态重塑 - 大幅偏离基准押注单一行业或风格的模式将转变,促使行业更注重均衡配置 [2] - 基金经理需提升个股选择能力,超额收益能力将成为衡量投资水平的关键标尺 [2] - FOF和基金投顾业务迎来发展机遇,专业投顾机构可发挥资产配置专长 [2] 投资方法论变革 - 选股能力是长期超额收益最稳定来源,需聚焦核心技术壁垒、产品竞争力及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 [3] - 基金经理需深化个股研究,在均衡配置框架下精准识别长期竞争优势企业 [3] - 提升对优质成长股基本面跟踪广度与深度,实现有效定价和积极投资 [4] 主动管理优势 - 主动权益类基金在经济复苏阶段能更及时捕捉个股变化,在产业拐点前瞻布局 [5] - 核心竞争力在于高频企业经营动态跟踪能力与深度企业价值评估能力 [5] - "望远镜+显微镜"研究体系是主动管理区别于量化策略的核心价值 [5]
交银施罗德基金困局:三年缩水超千亿元,权益类产品规模“腰斩”
华夏时报· 2025-05-29 09:05
华夏时报记者张玫帅可聪北京报道 作为背靠交通银行(601328)与施罗德集团的"银行系优等生",交银施罗德基金曾凭借主动权益投资的亮眼表现 跻身行业前列。 然而,近年来其规模大幅度缩水、权益类产品业绩滑坡等问题集中爆发,被视为"金牌基金经理"的"交银三剑 客"业绩陷入亏损。 管理规模降至约4687亿元 交银施罗德基金是中国第一批银行背景基金公司之一,它成立于2005年8月4日,由交通银行、施罗德投资管理有 限公司以及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 彼时,中国基金行业正经历过一轮洗礼,熊市将尽,百废待兴。这一年,也是公募基金高速发展的前夜。当年全 行业资产总规模不足4700亿元。此后二十年,行业迅速扩容,时至今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 示,截至2025年4月末,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实现33.12万亿元的历史性跨越,较二十年前规模增长逾70倍。 交银施罗德基金不仅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最具活力的发展历程,管理规模也一路上扬,在2022年6月30日达到最高 点5960.85亿元,基金数量有112只。 然而,自顶点之后,交银施罗德基金产品数量在逐步增加,但管理规模却震荡下滑。尤其在20 ...
解码主动权益投资新趋势:新模式、消费复苏与港股机遇成热议焦点
新华财经· 2025-05-23 17:29
最后,对于A股市场的行业配置,陈杰认为,需要找到具有向上弹性的品种,加大成长性方向的配置, 重点关注AI赋能制造业、库存周期反转等相关行业的配置价值。 周文波:消费板块或迎价值重估,把握"新老交替"投资机遇 新华财经北京5月23日电 2025年5月23日上午,第十二届富国论坛——主动权益投资分论坛在苏州隆重 召开。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富国消费精选30基金经理周文波、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 经理张峰三位重量级嘉宾受邀出席,共同探讨A股投资"新模式"、消费动能转换与港股市场韧性等核心 议题,三位嘉宾从策略框架、行业配置与市场布局角度,为投资者提供前瞻性主动权益投资指引,为市 场注入信心与活力。 本场分论坛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形式举办,线下吸引超300位机构投资者及行业专家参会,线上直播实 时观看人次突破16万。与会嘉宾围绕A股投资策略"新模式"、消费动能转换等议题的前瞻洞察,引发市 场对主动权益投资趋势的深度探讨。 陈杰:"新模式"下ROE底部已显著抬升 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指出,A股市场正经历从"存量经济"向"新模式"的转型,2025年一季度 盈利增速由负转正,标志着持续四年的下行周期终结," ...
“国家队”、私募、外资都在买!股票型基金规模再创新高
券商中国· 2025-04-04 14:55
近期,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数据得以曝光。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相比2023年年底,机构投资者2024年年持有全部公募基金整体份额增加3.5万亿份。其 中,机构投资者借道ETF产品,持续拥抱权益资产,持有股票型基金比例超过40%,相比2022年年底增加近 12个百分点。 机构投资者持续加仓股票型基金 2024年公募基金规模迅速增加。天相投顾数据显示,根据2024年年报,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15.69万亿份, 占比54%;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13.43万亿份,占比46%。具体来看,个人投资者持有份额最多的基金类型为 货币基金,约9.45万亿份。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最多的基金类型为债券基金,约7.76万亿份。 近年来,权益市场震荡较大,股票型基金净值波动较大。不过,国内资金尤其是机构资金持续净流入股票型基 金的力度并未因此减缓。 天相投顾数据显示,国内股票型基金规模持续水涨船高,从2022年年底的1.88万亿份增长至2024年年底的 3.03万亿份,增幅高达61%。 从资金结构来看,机构投资者成为加仓股票型基金的主力,持有股票型基金的份额从2022年年底的5668.79亿 份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