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复活
搜索文档
警惕造车新势力的“表演式复活”
36氪· 2025-10-11 09:38
两家造车新势力的最新动态 - 业界传出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正与山子高科推进重组,或于今年10月完成交接清退,消息促使山子高科股价连续涨停 [1] - 威马汽车在微信公众号停更两年后发布公告,称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接管威马四公司,并正推动威马EX5和E5车型恢复量产 [1] 威马汽车与哪吒汽车的经营困境 - 威马汽车两年前申请破产重整时负债总额高达260亿元,产品力已严重落伍,五年后冲刺百万销量的目标难度极大 [5] - 哪吒汽车目前账面资金仅剩1500万元,债务总额达到265亿元,而潜在重组方山子高科自身资产负债率高达85%,且累计亏损130亿元 [5] 山子高科的发展背景与转型 - 公司前身为银亿股份,曾是宁波房地产龙头企业,由前宁波首富熊续强创立,并于2011年借壳上市 [7] - 原实控人熊续强在2016年确定入局高端制造业的战略,希望通过并购进入汽车零部件领域,但跨界并购后业绩恶化,未能带来新增量 [9] - 2022年公司实控人变更为80后浙商叶骥,公司更名为山子高科,从房地产企业转型为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11] 山子高科的近期举措与资源整合 - 公司近期动作包括:重组哪吒汽车、聘请特斯拉前核心量产人物朱人杰出任子公司CEO并兼任集团副总裁、与天猫签署合作协议计划在2025-2026年推进首款车型V17项目的开发和投产 [16] - 今年9月,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向山子高科发放贷款高达1亿元,其子公司提供抵押担保,贷款可能用于重整哪吒汽车 [14] - 公司通过下属子公司受让邢台龙冈90%股权,间接获得了整车(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12] 山子高科面临的挑战 - 公司已连续亏损七年,今年一直在退市边缘徘徊 [7] - 造车业务需要巨额资金,百亿级资金往往只够跨过门槛,而山子高科的财力与知名投资机构或大厂相比逊色,现有贷款对于拯救哪吒汽车及长期运营而言是杯水车薪 [16][18] - 公司过去十年在汽车领域的积累主要聚焦于燃油车赛道的传统零部件制造,在智能化和新能源相关领域涉足不多,重整哪吒汽车缺乏产业协同经验和相关领域专长 [18]
威马、哪吒、高合进入造车复活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3:52
文章核心观点 - 多家陷入困境的造车新势力(威马、哪吒、高合)正尝试通过不同路径进行重整与复产,行业进入“复活赛”阶段 [1] - 资本押注这些企业的核心逻辑在于其拥有的稀缺资源,如生产资质、现有产能和海外市场基础 [4][5][6] - 尽管存在复产可能,但这些品牌面临品牌信任重建、巨大资金压力以及激烈市场竞争等多重严峻挑战,“复活”后“重生”难度极大 [13][14][17] 主要公司财务状况与重整进展 - 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账面资金仅剩约1500万元,确认债权约51亿元,拖欠5000余名职工工资及补偿金约4.6亿元,已有76名意向投资人报名参与重整 [1][11] - 威马汽车负债超过200亿元,已停摆两年,计划在温州基地恢复EX5和E5车型的生产,其上海青浦区的设计采购中心已有约五六十人复工 [1][2][15] - 高合汽车于今年5月完成工商变更由黎巴嫩资本接手,但投资方EV Electra声称未注入任何资金,导致总额1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谈判陷入停滞 [3][12] 资本押注的稀缺资源价值 - 生产资质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最稀缺资源之一,威马拥有两家工厂的独立生产资质,哪吒汽车拥有“双资质”牌照 [5] - 哪吒汽车拥有三大生产基地,总年产能达30万辆,并在泰国建立CKD工厂,已于2024年投产 [5] - 哪吒汽车在海外市场具备品牌积累,2024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17687台,同比增长154%,2023年海外销量超20000台,较2022年大增567% [6] - 哪吒汽车拥有接近50万的车主,市场保有量较高,现成的渠道和产业链资源构成吸引力 [6] 三家公司的“复活”路径 - 威马汽车选择“政府搭台+产业资本”模式,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已接管其核心公司,并获得温州市政府支持,并公布了三阶段发展计划,目标2030年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 [9][10] - 哪吒汽车走向公开招募投资人道路,意向投资人需支付5000万元报名保证金,其债权规模也反映出股权分散导致经营管理团队主导权弱的问题 [11] - 高合汽车选择引入海外资本,但投资方EV Electra在债权人签署支持函后提出格式不符等问题,导致第一笔1亿美元定金支付受阻,谈判僵持 [12] 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 品牌信任重建是首要挑战,威马复活后对老用户关心的配件、服务网联问题未提及,破产造成的用户售后断档严重透支消费者信任 [15] - 资金压力巨大,威马负债203亿元,而新股东翔飞汽车注册资本仅1亿元,实缴资本0.42亿元,其对威马的初期投资仅10亿元 [15][16] - 新投资方实力存疑,高合的投资方EV Electra自身仅推出一款未量产的电动车,并曾涉争议;威马新股东关联企业宝能汽车自身被执行总金额超470亿元 [16] - 市场环境剧变,威马计划复产的老车型EX5和E5在产品力上难以与2025年市场在售车型竞争,新能源汽车市场窗口期正在关闭 [17]
造车新势力开启“复活赛”:威马、哪吒、高合,谁能重获新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9:49
文章核心观点 - 威马、哪吒、高合三家陷入财务困境的造车新势力正通过不同路径尝试复产和重返市场,但面临品牌信任重建、资金压力和市场环境剧变等多重严峻挑战 [1][6][13] 威马汽车复活进展 - 公司宣布回归,计划在温州基地恢复EX5和E5车型的生产,已停摆两年且负债超过200亿元 [1] - 上海青浦区的设计采购中心自六月起已复工,约有五六十人在此办公,生产在温州 [2] - 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正式接管威马四家核心公司,并获得温州市政府专项工作组支持 [6] - 公司公布三阶段发展计划:2025-2026复兴阶段目标年产销1-2万辆,收入10-20亿元;2027-2028发展阶段目标年销量25-40万台;2029-2030跨越阶段目标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 [6][7] 哪吒汽车财务状况与重整 - 公司账面资金仅剩约1500万元,确认债权约51亿元,拖欠5000余名职工工资及补偿金约4.6亿元 [1] - 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发布重整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截至招募到期已有76名意向投资人报名 [1] - 意向投资人需在2025年9月15日前支付5000万元报名保证金 [8] - 股东代表指出51亿元债权规模反映了股权分散导致经营管理团队主导权弱的问题 [8] 高合汽车资本引入波折 - 今年5月完成工商信息变更,由黎巴嫩资本接手,但大股东EV Electra创始人表示未注入任何资金,导致谈判停滞 [2] - EV Electra曾承诺出资10亿美元参与重组,并承诺未来3年不低于10万辆或30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但资金未如约注入 [9] - 谈判僵局源于债权人所签《支持函》的格式不符合投资方要求 [9] 资本押注的稀缺资源价值 - 威马汽车拥有浙江温州和湖北黄冈两家具备独立生产资质的工厂,生产资质在2023年审批收紧后成为稀缺资源 [3] - 哪吒汽车拥有国家发改委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工信部的准入资质这“双资质”牌照 [3] - 哪吒汽车拥有三大生产基地,总年产能达30万辆,并在泰国建立CKD工厂,已于2024年投产 [4] - 2024年上半年哪吒汽车海外市场销量达17687台,同比增长154%,2023年海外销量超20000台,较2022年的3000台同比大增567% [4] - 哪吒汽车拥有接近50万的车主,市场保有量较高,现成的渠道和品牌效应具有吸引力 [5] 面临的挑战 - 品牌信任重建是首要挑战,威马复活计划未提及老用户关心的配件和服务网联问题,售后断档严重透支消费者信任 [11] - 资金压力巨大,威马负债203亿元,而新股东翔飞汽车注册资本仅1亿元,实缴0.42亿元,初期投资10亿元对于汽车制造业是杯水车薪 [11] - 翔飞汽车法定代表人关联企业包括陷入严重困境的宝能汽车,宝能系多个主体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 [11] - 高合的新东家EV Electra本身实力存疑,仅推出一款未量产的电动汽车,并曾涉嫌加密货币诈骗和设计盗用 [12] - 市场环境剧变,威马计划复产的老车型产品力已难以与2025年市场在售车型竞争,新能源汽车市场窗口期正在关闭 [13] - 行业调查显示有30%-40%用户因害怕企业倒闭而不选择某些新势力品牌 [13]
中东土豪注资 高合汽车会“起死回生”吗?
中国经营报· 2025-05-23 12:15
公司动态 - 高合汽车以全新面貌回归,规格不变但价格更低,且无债务负担 [3] - 黎巴嫩初创公司EV Electra Ltd创始人Jihad Mohammad透露高合汽车可能复工,盐城工厂将率先启动 [3] - 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于5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超1.43亿美元,注册地在江苏盐城,法定代表人为Jihad Mohammad [5] - 新公司两大股东为EV Electra Ltd(持股69.8%)和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持股30.2%) [5]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等 [5][6] - EV Electra Ltd官网已展示高合汽车企业标识及HiPhi X、HiPhi Y、HiPhi Z三款车型 [6] 资金与股权 - Jihad Mohammad通过EV Electra Ltd对高合汽车投资1亿美元并实现控股 [6] - 华人运通系52家公司合并口径账面资产总额为59.83亿元,账面负债157.81亿元 [7] 市场与产品 - 高合汽车三款产品聚焦高端豪华市场,但市场表现不佳 [7] - 公司亟须开发经济型车型,聚焦10万至20万元价格区间以提升竞争力 [8] - 停工一年导致品牌形象受损,消费者信任度降低 [8] 行业竞争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高合汽车产品竞争力明显下降 [7] - 竞争对手不断进步,高合汽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7] 复工前景 - 高合汽车获得1亿美元融资或将实现"复活",但后续发展面临挑战 [7] - 复工后短期内可能继续生产老车型,难以推出新车型 [7] - 1.4亿美元资金可能不足以偿还欠款,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仍存不确定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