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汽车
搜索文档
新能源“烂尾车”困扰百万名车主
第一财经· 2025-09-22 17:09
车企倒闭现状与影响 - 近十年倒闭的车企已涉及数百万名车主 [1] - 哪吒汽车于2025年6月正式进入破产程序,导致超40万名车主面临质保失效、配件难寻及车损保险拒保等问题 [1] - 威马、高合、极越等新势力品牌倒闭后,留下空荡厂房和数以万计陷入售后困境的车主 [1] 车主售后与质保困境 - 车企停产后,授权维修网点相继关闭,车辆在质保期内也需自费维修 [1][2] - 哪吒汽车车主收到车联网终止服务通知,导致远程遥控、车机娱乐等功能失效,部分车主需自掏腰包购买流量 [2] - 车企承诺的终身质保因倒闭成为泡影,且原有质保限制条件(如年行驶里程不超过3万公里)已无法执行 [2] - 车企倒闭后授权体系瓦解,车主需自费到社会独立修理厂维修,无其他保障 [2] 新能源车维修市场特点 - 新能源车保养频次和费用较低,如特斯拉车主过去五年基本无须在保养上花钱 [3] - 燃油车年均保养费约2000元,新能源车除充电外基本无其他保养支出 [3] - 新能源车因车身重、启停及刹车灵敏,底盘系统损耗更快,损坏概率较高,更换底盘费用与燃油车相近 [3] - 新能源车维修需厂家授权,店面投资通常在500万元以上甚至1000万元左右,一般修理厂难以承担 [3][4] - 车企倒闭后,汽修店水平参差不齐,费用不透明,车主无议价空间,维修成本高昂 [4] 车主维修成本与应对方式 - 动力电池主板维修询价,仅拆开电池查看问题不修也需收费1000元 [5] - 有车主维修电池故障最终花费4000元,历时一个月,过程曲折 [5] - 部分车主选择自己动手或在电商平台购买配件后找维修店修理,例如换轮胎轴承自购配件仅40~50元,工费150元 [5] - 车主自发成立车友互助群,在社交媒体发帖寻求帮助,互相分享维修方案 [1][5] 配件来源与维修业务现状 - 倒闭车企的配件来源主要有三类:原配件厂流通件、拆车件、倒闭4S店的流通件 [6] - 新能源倒闭车企车型保有量小,基本上没有副厂件生产 [6] - 社交媒体出现“威马专修”等账号,但多为营销噱头,无法仅靠维修破产车企的车存活 [6] - 车企倒闭后服务器关闭,第三方修理厂在合法层面无法操作电池诊断等业务,若通过破解系统维修则无法追责 [7] 新能源与燃油车售后体系对比 - 燃油车发展多年,配件通用率高、竞争充分,价格相对合理 [7] - 新能源车售后竞争不激烈,主机厂未开放授权,通过封闭体系维持高配件价格 [7] - 燃油车品牌退市后(如广汽菲克、广汽三菱),车主仍能通过集团或关联方获得配件支持,而新能源车企破产后无类似保障 [7] 行业新动向与挑战 - 途虎养车、天猫养车等平台开始布局新能源专修,通过标准化服务降低技术门槛 [8] - 部分传统修理厂转型“油电兼修”,引入新能源汽车诊断设备 [8] - 目前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仍在等待更好的制度保障 [8]
威马、哪吒、高合进入造车复活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23:52
文章核心观点 - 多家陷入困境的造车新势力(威马、哪吒、高合)正尝试通过不同路径进行重整与复产,行业进入“复活赛”阶段 [1] - 资本押注这些企业的核心逻辑在于其拥有的稀缺资源,如生产资质、现有产能和海外市场基础 [4][5][6] - 尽管存在复产可能,但这些品牌面临品牌信任重建、巨大资金压力以及激烈市场竞争等多重严峻挑战,“复活”后“重生”难度极大 [13][14][17] 主要公司财务状况与重整进展 - 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账面资金仅剩约1500万元,确认债权约51亿元,拖欠5000余名职工工资及补偿金约4.6亿元,已有76名意向投资人报名参与重整 [1][11] - 威马汽车负债超过200亿元,已停摆两年,计划在温州基地恢复EX5和E5车型的生产,其上海青浦区的设计采购中心已有约五六十人复工 [1][2][15] - 高合汽车于今年5月完成工商变更由黎巴嫩资本接手,但投资方EV Electra声称未注入任何资金,导致总额10亿美元的重组计划谈判陷入停滞 [3][12] 资本押注的稀缺资源价值 - 生产资质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最稀缺资源之一,威马拥有两家工厂的独立生产资质,哪吒汽车拥有“双资质”牌照 [5] - 哪吒汽车拥有三大生产基地,总年产能达30万辆,并在泰国建立CKD工厂,已于2024年投产 [5] - 哪吒汽车在海外市场具备品牌积累,2024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17687台,同比增长154%,2023年海外销量超20000台,较2022年大增567% [6] - 哪吒汽车拥有接近50万的车主,市场保有量较高,现成的渠道和产业链资源构成吸引力 [6] 三家公司的“复活”路径 - 威马汽车选择“政府搭台+产业资本”模式,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已接管其核心公司,并获得温州市政府支持,并公布了三阶段发展计划,目标2030年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 [9][10] - 哪吒汽车走向公开招募投资人道路,意向投资人需支付5000万元报名保证金,其债权规模也反映出股权分散导致经营管理团队主导权弱的问题 [11] - 高合汽车选择引入海外资本,但投资方EV Electra在债权人签署支持函后提出格式不符等问题,导致第一笔1亿美元定金支付受阻,谈判僵持 [12] 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 品牌信任重建是首要挑战,威马复活后对老用户关心的配件、服务网联问题未提及,破产造成的用户售后断档严重透支消费者信任 [15] - 资金压力巨大,威马负债203亿元,而新股东翔飞汽车注册资本仅1亿元,实缴资本0.42亿元,其对威马的初期投资仅10亿元 [15][16] - 新投资方实力存疑,高合的投资方EV Electra自身仅推出一款未量产的电动车,并曾涉争议;威马新股东关联企业宝能汽车自身被执行总金额超470亿元 [16] - 市场环境剧变,威马计划复产的老车型EX5和E5在产品力上难以与2025年市场在售车型竞争,新能源汽车市场窗口期正在关闭 [17]
造车新势力开启“复活赛”:威马、哪吒、高合,谁能重获新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9:49
文章核心观点 - 威马、哪吒、高合三家陷入财务困境的造车新势力正通过不同路径尝试复产和重返市场,但面临品牌信任重建、资金压力和市场环境剧变等多重严峻挑战 [1][6][13] 威马汽车复活进展 - 公司宣布回归,计划在温州基地恢复EX5和E5车型的生产,已停摆两年且负债超过200亿元 [1] - 上海青浦区的设计采购中心自六月起已复工,约有五六十人在此办公,生产在温州 [2] - 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已正式接管威马四家核心公司,并获得温州市政府专项工作组支持 [6] - 公司公布三阶段发展计划:2025-2026复兴阶段目标年产销1-2万辆,收入10-20亿元;2027-2028发展阶段目标年销量25-40万台;2029-2030跨越阶段目标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 [6][7] 哪吒汽车财务状况与重整 - 公司账面资金仅剩约1500万元,确认债权约51亿元,拖欠5000余名职工工资及补偿金约4.6亿元 [1] - 母公司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发布重整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截至招募到期已有76名意向投资人报名 [1] - 意向投资人需在2025年9月15日前支付5000万元报名保证金 [8] - 股东代表指出51亿元债权规模反映了股权分散导致经营管理团队主导权弱的问题 [8] 高合汽车资本引入波折 - 今年5月完成工商信息变更,由黎巴嫩资本接手,但大股东EV Electra创始人表示未注入任何资金,导致谈判停滞 [2] - EV Electra曾承诺出资10亿美元参与重组,并承诺未来3年不低于10万辆或30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但资金未如约注入 [9] - 谈判僵局源于债权人所签《支持函》的格式不符合投资方要求 [9] 资本押注的稀缺资源价值 - 威马汽车拥有浙江温州和湖北黄冈两家具备独立生产资质的工厂,生产资质在2023年审批收紧后成为稀缺资源 [3] - 哪吒汽车拥有国家发改委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工信部的准入资质这“双资质”牌照 [3] - 哪吒汽车拥有三大生产基地,总年产能达30万辆,并在泰国建立CKD工厂,已于2024年投产 [4] - 2024年上半年哪吒汽车海外市场销量达17687台,同比增长154%,2023年海外销量超20000台,较2022年的3000台同比大增567% [4] - 哪吒汽车拥有接近50万的车主,市场保有量较高,现成的渠道和品牌效应具有吸引力 [5] 面临的挑战 - 品牌信任重建是首要挑战,威马复活计划未提及老用户关心的配件和服务网联问题,售后断档严重透支消费者信任 [11] - 资金压力巨大,威马负债203亿元,而新股东翔飞汽车注册资本仅1亿元,实缴0.42亿元,初期投资10亿元对于汽车制造业是杯水车薪 [11] - 翔飞汽车法定代表人关联企业包括陷入严重困境的宝能汽车,宝能系多个主体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 [11] - 高合的新东家EV Electra本身实力存疑,仅推出一款未量产的电动汽车,并曾涉嫌加密货币诈骗和设计盗用 [12] - 市场环境剧变,威马计划复产的老车型产品力已难以与2025年市场在售车型竞争,新能源汽车市场窗口期正在关闭 [13] - 行业调查显示有30%-40%用户因害怕企业倒闭而不选择某些新势力品牌 [13]
高合汽车融资生变:黎巴嫩商人未按期限支付投资款,6亿美元收购方案或搁浅
搜狐财经· 2025-07-08 14:52
高合汽车与EV Electra战略投资谈判停滞 - EV Electra未支付任何资金包括合作保证金导致谈判停滞 [1] - EV Electra计划分三阶段支付6亿美元:1亿美元定金需51%债权人签署支持函 1亿美元在重组完成后支付 剩余4亿美元分两年支付 [1] - 目前11家债权人签署支持函但格式不符合要求(如缺少签字或债权比例明细) [1] 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股权与运营计划 - 新合资公司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EV Electra认缴1亿美元持股69.8% 华人运通持股剩余股份 [2] - EV Electra单方面宣布吉哈德·穆罕默德任高合汽车董事会主席 [4] - 原计划由新公司承接生产线和无形资产 EV Electra承诺三年10万辆海外销售订单 [4] 交易障碍与债权人动态 - 因支持函争议EV Electra未付款 新公司印章未移交 [5] - 江苏悦达集团签署支持函并参与共益债投资 其子公司承接高合售后工作 计划加速推进战略投资 [5] - EV Electra被曝涉嫌加密货币诈骗和设计盗用 但吉哈德·穆罕默德否认 [5] 高合汽车背景与财务现状 - 高合汽车创立于2019年 2024年2月停工 8月进入预重整程序 [6] - 2024年12月向部分员工发放和解金 2025年4月申报债权总额约228亿元 [6] - 2024年8月招募两家共益债投资人 2025年4月盐城工厂完成首批调试车生产 [6] 法律与实务分析 - 支持函主要用于确认债权人意向 最终以重整方案表决为准 [2] - EV Electra在境外通过发行代币融资 但实际收购未完成 [5]
高合汽车创始人再被限消!涉案总金额超1700万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23:27
高合汽车法律纠纷与经营现状 - 高合(广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及法定代表人丁磊因劳动争议案由被广州市番禺区法院限制高消费,执行标的38.84万元 [1][2] - 丁磊目前累计涉及30条限制消费令,涉案总金额达1721.25万元 [4][5] - 高合(广州)公司由高合(青岛)全资持股,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涉及多起房屋租赁及物业服务合同纠纷 [5][6] 丁磊职业背景与高合汽车发展 - 丁磊曾领导上汽通用实现年产销百万辆,2017年创立高合汽车定位豪华纯电市场 [3] - 2024年2月高合宣布停工停产,丁磊称救活公司的窗口期仅三个月,透露有多方资源寻求收购或重组 [3] - 市场传闻长安汽车、阿维塔等有意收购但未果 [3] 高合汽车重组与资本动向 - 破产重整近10个月后,高合汽车获黎巴嫩资本注入 [6] - 新成立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3亿美元,由华人运通持股30.2%、黎巴嫩EV Electra持股69.8% [7] - 新公司董事长为Jihad Mohammad,丁磊未出现在管理层名单中 [7] - EV Electra为黎巴嫩首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曾规划年产1万辆 [7]
高合汽车将获10亿美元重组资金及三年海外大额订单承诺;董明珠回应孟羽童是否会重回格力;字节致合作方:对腐败贿赂“零容忍”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5-24 08:57
高合汽车重组 - 加拿大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计划出资10亿美元参与华人运通(高合汽车)重组并谋求控股 新成立的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由EV Electra持股69.8% 华人运通持股30.2% [3] - EV Electra承诺未来三年向高合汽车提供不低于10万辆或不低于30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 [3] - 新公司董事长为Jihad Mohammad 高合汽车创始人丁磊未出现在主要管理人员名单中 [3] 字节跳动反腐政策 - 字节跳动发布《致商业伙伴的端午合规提示》 强调对腐败贿赂行为"零容忍" [3] - 如发现合作方行贿字节跳动员工或伙同员工谋取不正当利益 将被列入永不合作主体清单 [3] - 禁止合作方向字节跳动员工赠送礼品礼金或提供不当招待 [3] 苹果公司供应链策略 - 分析师郭明錤指出苹果宁愿承担25%进口关税也不愿将iPhone生产线转移至美国 [5] - 在美国生产iPhone需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劳动力 且难以达到亚洲的运营规模和效率 [5] - 目前美国iPhone组装中角色有限 最终组装几乎全部在海外完成 [5] 红星美凯龙管理层变动 - 新任董事长李玉鹏首次公开发言 称公司"过得很好"且未来会更好 [8] - 李玉鹏表示团队已凝聚共识 准备"大干一场" [8] 格力电器人事动态 - 董明珠表示孟羽童出国深造一年后有可能重回格力 [8] - 董明珠强调孟羽童离职并非恶意窃取公司技术或被挖走 [8] 小米汽车设计理念 - 雷军称小米YU7继承小米汽车家族设计 强调"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设计理念 [11] - 该车型注重人机交互体验 力求符合用户直觉 [11] 人形机器人进展 - 赛力斯回应市场传闻称目前聚焦智能电动汽车主业 但对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保持关注 [13] - 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视频 展示其通过学习完成多种家务任务的能力 [13] - 宇树科技宣布将参加5月25日机器人格斗大赛直播 [13] AI行业观点 - 蔡文胜认为DeepSeek成功颠覆ChatGPT是因为采用了与OpenAI不同的创新方法 [15] - 贾跃亭提出中国企业出海的四大新航图:桥梁模式、产业供应链出海、AI生态出海及Web3生态出海 [15] 名创优品财报 - 2025年Q1总营收44.3亿元 同比增长19% 毛利率44.2%创季度新高 [17] - 海外收入15.9亿元 同比增长30% 占集团总收入比例提升 [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海外门店达3213家 美国门店超300家 [17] 电动汽车与电池技术 - 宝马启动全球首辆搭载全固态电池的BMW i7测试车型道路实测 [20] - 测试重点包括电芯膨胀管理、运行压力控制及温度调节等核心课题 [20] - Faraday Future宣布接收阿联酋拉斯海马工厂及运营中心 [17] 汽车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57.1万辆 同比增长23.5% 市场份额达70.7% [24] - 2025年1-4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售594万辆 同比增长27.4% 市场份额68.7% [24] 科技产品动态 - 深蓝S09大六座旗舰车上市 售价23.99万元起 配备华为鸿蒙座舱等技术 [22] - 深蓝汽车发布2030年战略目标:年销量200万辆 海外占比35% [22] - 2025年Q1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4660万台 同比增长13% [24] 游戏行业 - 《王者荣耀》登顶2025年4月全球手游收入榜 [24]
高合汽车“复活记”:将获10亿美元重组资金及三年海外大额订单承诺
快讯· 2025-05-23 12:25
高合汽车重组进展 - 高合汽车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近10个月,目前可能迎来重组转机 [1] - 加拿大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计划出资10亿美元参与华人运通(高合汽车)重组,并谋求控股 [1] - EV Electra承诺未来三年提供不低于10万辆或不低于30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 [1]
高合汽车“复活”,黎巴嫩大佬成了老板
创业邦· 2025-05-23 11:11
高合汽车重组进展 - 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于5月22日成立,注册资本1.43亿美元(约10.3亿元人民币),由EV Electra Ltd和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地址为原高合汽车所在地[3] - 新公司法人变更为黎巴嫩初创车企CEO Jihad Mohammad,原高合汽车董事长丁磊未出现在高管名单中[4][14] - 持股比例显示EV Electra Ltd占69.8%,华人运通占30.2%,控制权可能已转移至中东资本[12][15] 公司财务与重整情况 - 华人运通系52家公司合并资产总额59.83亿元,负债157.81亿元,债权人申报债权金额约228亿元[8] - 盐城法院4月批准华人运通及51家关联企业合并重整,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首次司法重整案例[10] - 江苏悦达汽车集团和盐城东方投资开发集团作为共益债投资人注资3亿元,用于保障售后及供应链运转[10] 中东资本介入细节 - EV Electra为黎巴嫩电动车初创企业,成立于2017年,在5国设有办事处,员工约300人[17] - 该公司官网已展示高合三款车型,并明确表述"收购HiPhi",计划维持其超高端定位[19][21][23] - 此前高合与沙特资本签署56亿美元合作协议但资金未到位,此次新公司成立被视为复活关键步骤[6] 业务发展规划 - 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汽车零部件研发等,延续原有业务领域[8] - EV Electra认缴出资期限截至2024年底,华人运通认缴期限至2030年5月,显示短期资金压力可能由外资承担[12] - 行业观察显示重组后高合可能继续走高端路线,而非转向大众市场[23]
战火中的黎巴嫩 率先重建了高合汽车
经济观察报· 2025-05-22 22:42
公司重组与资本变动 - 高合汽车于2024年10月陷入停产风波,智能工厂停摆,车主维权和员工讨薪问题爆发,公司高层一度失联[1] - 2025年5月新公司"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43亿美元,黎巴嫩EV Electra Ltd成为最大股东持股70%,法定代表人变更为Jihad Mohammad[2] - 出资结构从华人运通一家独大变为外资+本土技术方组合,EV Electra出资1亿美元,华人运通保留30.2%股权,外资出资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4] 新股东背景与交易动机 - EV Electra为黎巴嫩电动车公司,曾推出QuDS Rise电动跑车但未实现主流市场量产,市场对其实际能力缺乏了解[2] - 交易动机不明确,可能涉及高合造型设计、整车平台或中国制造能力,也可能是为快速获取产线、三电系统等资产[6] - 相较于欧美建厂,收购现成中国企业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但交易结果使Jihad Mohammad获得控制权并承担风险[6] 复产进展与遗留问题处理 - 盐城工厂正在申请复产环评,一期产能维持年产15万辆[4] - 公司主动联系未提车用户退款,部分员工收到复岗通知但需接受降薪至原工资80%[4] - 尚未发布新车或明确复产日期,品牌形象从"极客+科技+豪华"转向面临价格敏感市场[7] 产品与市场定位 - 高合产品定位极端先锋设计,HiPhi X定价70-80万元,以车门投影、展翼门、中控大屏矩阵等设计著称[5] - 当前市场更关注价格与服务稳定性,而非机械美学等创新设计,导致产品节奏与主流错位[7] - 保留全国门店渠道但面临车主信任危机,品牌资产价值待验证[7] 行业视角 - 行业进入强调规模盈利阶段,高合仍坚持高成本设计路线形成反差[5] - EV Electra试图通过收购锚定中国市场技术与产业落地能力,形成双向试探关系[7] - 在产能过剩、品牌过剩背景下,1亿美元投资价值需时间检验[7]
高合复活?工作人员称:官方还没公布复工复产的信息 公司仍处于重整过程当中
快讯· 2025-05-22 19:29
高合汽车现状 - 公司目前尚未公布复工复产信息 仍处于重整过程中 [1] - 官方客服确认未开放订车 复工复产消息需等待管理人账号公告 [1] - 400热线及全国售后一线人员仍在留守 工厂复工环评情况未明确 [1] 市场传闻回应 - 针对"高合复活"传闻 公司高管及客服均表示需以官方公告为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