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用评级

搜索文档
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冰火两重天”
北京商报· 2025-08-06 07:41
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分化 - 2025年度银行跟踪评级报告显示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呈现分化态势 年内已有9家城商行、农商行评级上调 其中6家跻身AAA最高评级序列 同时常德农商行、山西平遥农商行、贵州花溪农商行等遭遇评级下调 [1] - 评级上调的银行包括秦皇岛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长城华西银行主体信用评级由AA上调至AA+ 杭州余杭农商行、富滇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绍兴银行、日照银行由AA+升至AAA [2] - 评级下调的银行中 常德农商行主体信用评级由AA-降至A+ 山西平遥农商行由BBB+降至BBB 贵州花溪农商行由A+降至A [3] 评级调整的影响因素 - 评级上调的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标获得市场认可 评级下调的银行存在不良率攀升、贷款业务及客户集中度高、盈利能力较弱等问题 [1] - 贵州花溪农商行贷款行业集中度及客户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 部分大额贷款客户经营压力较大 截至2025年3月末不良贷款率上升至6.8% 逾期贷款占比上升至24.29%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2.5%至0.13亿元 [5] - 山西平遥农商行存在较大客户集中风险 大额风险暴露指标面临调整压力 不良贷款、关注与逾期贷款较上年增长 资本补充不及时 拨备及资本缺口大 [6] 评级调整的市场影响 - 评级上调意味着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标获得认可 可降低债券发行利率与同业拆借成本 拓宽融资渠道 提升市场声誉 [3] - 评级下调会导致融资成本上升、融资渠道收窄 损害银行市场声誉 加剧客户流失压力 [3] - 高评级银行在政银合作、异地展业中更具优势 评级下调银行面临授信额度压缩、同业合作门槛提高等问题 [4] 银行经营问题与建议 - 部分银行经营困境源于贷款风险暴露与拨备不足 过度依赖传统存贷利差 中间业务薄弱 贷款集中度偏高 [7] - 建议优化资产质量 严控高风险行业贷款投放 发展财富管理等非息业务 夯实资本基础 健全风控体系 提高公司治理透明度 [7] - 银行需动态调整战略 紧跟监管导向 深化本地产业研究 积极与大型银行合作 拓宽收入来源 [7]
中小银行信用评级现“冰火两重天”
北京商报· 2025-08-05 22:48
中小银行信用评级分化态势 - 年内已有9家城商行、农商行迎来评级上调,其中6家跻身AAA最高评级序列,同时多家农商行遭遇评级下调 [1] - 评级上调的银行包括秦皇岛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长城华西银行等从AA上调至AA+,杭州余杭农商行、富滇银行等从AA+升至AAA [3] - 评级下调的银行包括常德农商行从AA-降至A+,山西平遥农商行从BBB+降至BBB,贵州花溪农商行从A+降至A [4] 评级调整的影响因素 - 评级上调的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标获得市场认可 [7] - 评级下调的银行存在贷款风险暴露且拨备不足、盈利能力弱化、资本水平难以达标、贷款行业及客户集中度偏高等问题 [7] - 贵州花溪农商行不良贷款率上升至6.80%,逾期贷款占比上升至24.29%,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82.50% [7] - 山西平遥农商行不良贷款、关注与逾期贷款较上年有所增长,信贷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 [7] - 常德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资本充足率已低于监管要求 [8] 评级调整的市场影响 - 评级上调意味着银行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标获得市场认可,降低债券发行利率与同业拆借成本,拓宽融资渠道 [4] - 评级下调会导致融资成本上升、融资渠道收窄,损害银行市场声誉,加剧客户流失压力 [4] - 评级上调将直接降低债券发行利差,利于业务拓展,高评级银行在政银合作、异地展业中更具优势 [5] 评级机构的差异 - 联合资信对5家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进行了上调,东方金诚、大公国际、鹏元资信分别上调了2家、1家、1家银行的评级 [3] - 不同评级机构对同一家银行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大公国际将秦皇岛银行的评级由AA上调至AA+,但中诚信国际对其评级仍维持在AA [3] 改善建议 - 优化资产质量,严控高风险行业贷款投放,通过引入AMC或其他方式化解存量风险 [9] - 增强盈利能力,发展财富管理等非息业务,提升净息差,降低对传统存贷款业务的依赖 [9] - 夯实资本基础,通过注资、引入战投等方式补充核心资本 [9] - 健全风控体系,优化信贷审批流程,提升信贷质量,严格控制单一行业、单一企业的信贷额度 [9]
非洲进出口银行主体等级获“A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8-04 12:21
评级结果 - 非洲进出口银行主体等级获"AAA"评级 [1] - 评级机构为中诚信国际 [1] - 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 [3] 银行优势 - 战略定位很高 [1] - 风险管理体系健全 [1] - 业务发展灵活 [1] - 盈利能力很强 [1] - 流动性管理审慎且流动资产对短期债务覆盖程度很高 [1] 银行挑战 - 非洲经济基础薄弱且宏观经济环境具有波动性 [1] - 银行贷款组合地域和行业集中度高 [1] - 主要股东和成员国支持能力弱 [1] 银行概况 - 由25个非洲主权国家及3个非洲多边开发机构协议建立 [2] - 在非洲开发银行支持下成立 [2] - 成立于1993年,1994年正式运营 [2] - 总部位于埃及开罗,在6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 [2] - 主要为非洲进出口贸易相关实体提供融资服务 [2] - 通过贸易融资促进非洲内部及国际贸易活动 [2] - 支持能源、通信、服务业、制造业、金属及矿业等领域企业 [2] - 投资于增强非洲出口能力的基础设施项目 [2]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为352.65亿美元 [2] 银行使命 - 促进非洲贸易持续扩展与多元化 [2] - 快速提升非洲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 [2] - 保证财务可持续性 [2]
杭州银行: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06 18:37
公司评级与财务状况 - 杭州银行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A,评级展望稳定,债项信用等级均为AAA [2][3][26]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达21,123.56亿元,同比增长14.72%,总资本1,360.48亿元,同比增长22.24% [5][29] - 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增长18.07%,平均资产回报率0.86%,平均资本回报率13.73% [5][29] - 不良贷款率0.76%,与上年持平,拨备覆盖率541.45%,较上年下降19.97个百分点 [5][20][29] 业务发展与资产结构 - 公司贷款占比67.38%,个人贷款占比32.62%,对公贷款增速19.86%高于个人贷款增速9.20% [19][20] - 金融投资资产占比45.98%,其中政府债券、政策性银行债券等低风险资产占比71.07% [15][16] - 存款总额12,725.51亿元,公司存款占比71.98%,个人存款增速31.34%显著高于公司存款增速16.91% [21][22] 区域经济与市场地位 - 浙江省2024年GDP达90,131亿元,同比增长5.5%,民营经济增加值16,25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72.4% [13][9] - 公司在杭州市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10.32%和5.78%,排名第2位和第5位 [8][9] - 浙江省外贷款占比21.31%,跨区域布局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城市 [8][9] 资本管理与风险控制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5%,资本充足率13.80%,较上年分别提升0.69和1.29个百分点 [23][29] - 2024年发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各100亿元,推动可转债转股补充资本14亿元 [23][26] - 计划非公开发行A股募资不超过8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3][26]
2025年浙江民泰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获“AA”评级
搜狐财经· 2025-05-27 14:19
评级结果 - 2025年浙江民泰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二级资本债券(第一期)获"AA"评级 [1] - 信用水平在未来12~18个月内将保持稳定 [2] 信用优势 - 所处地区良好的经济环境 [1] - 在当地金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1] - 小企业信贷服务方面运营经验成熟 [1] - 信贷资产较为分散 [1] - 通过增资扩股提升资本充足水平 [1] - 台州市政府提供支持 [1] 业务布局 - 业务范围包括存款、贷款、国内外结算、承兑与贴现、代理业务、证券投资、同业拆借、银行卡等 [2] - 专注于提供特色小企业金融服务 [2] - 实施跨区域扩张战略以扩大小企业金融服务范围 [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共有分行14家、支行250家 [2] - 台州分行下辖9家社区支行、59家小微支行和64家县域支行 [2] - 异地分行覆盖舟山、杭州、成都、宁波、上海、金华、嘉兴、绍兴、温州、衢州、丽水、湖州等地 [2] - 业务和网点实现浙江省地级市全覆盖 [2] - 在浙江、江苏、福建、重庆、广州、西藏等地主发起设立10家村镇银行 [2] 面临挑战 - 资产质量持续承压 [1]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下滑 [1] - 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1] - 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管控压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