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行内卷
icon
搜索文档
短期指标与长期发展取舍两难,银行业"反内卷"如何破局立新?
证券时报· 2025-08-24 18:19
过去一段时间,金融业「反内卷」行动不断。 从部分上市银行近日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数据观察,今年上半年各家银行「内卷度」依然延续。如在指 标上的表现为:存款利率降幅「追不上」贷款利率降幅。 在全行业净息差持续收窄背景下,银行不得不通过「内卷」来维持利润,但非理性的竞争又进一步压缩 行业利润,埋下潜在风险。如何破除「内卷」,实现高质量健康式发展,或需全行业共同构建。 一个反例是重庆银行,该行今年上半年的存款平均成本率较去年下降了0.26个百分点,快于贷款平均收 益率的下降幅度(0.19个百分点)。随着负债成本的改善,重庆银行今年上半年的净息差也逆势环比上升 了0.04个百分点至1.39%,不过较去年同期(1.42%)仍处于收窄态势。 实际上,央行早在《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直接点名了银行「内卷」现象,其主 要表现为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 即,以1 年期 LPR 累计降幅为参考,银行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的降幅,大大低于这一幅度;而同期银行贷 款平均利率降幅,又大大超过1 年期 LPR 累计降幅。可谓是存款利率「降不动」,贷款利率「下行 快」。 对此现象的原因,央行有着直观的总 ...
【西街观察】银行反内卷要先破同质化
北京商报· 2025-06-04 22:04
银行业零售业务内卷现状 - 部分银行主动暂停赔本的车贷高息返佣生意 同时存在员工通过同行"互贷"冲业绩现象 反映零售业务疯狂内卷[1] - 贴息返佣车贷本质是为争夺客户和市场份额 但"赔钱赚吆喝"模式不可持续 加剧经营成本累积金融风险[1] - 员工"互换贷款""自掏腰包贴息"等现象是绩效考核内卷的表现 扭曲服务本质并积攒风险隐患[1] 同质化竞争问题 - 银行盲目跟风推出相似金融产品 缺乏独特性 通过价格战和规模战压缩利润空间[2] - 低水平重复竞争造成资源浪费 削弱银行创新动力和服务质量[2] - 内卷导致贷款利率"下行快"、存款利率"降不动" 存贷款市场利率传导效率受损[2] 监管措施与成效 - 人民银行采取规范存款市场利率定价 建立报备机制 规范手工补息等措施维护市场秩序[2] - 监管部门要求银行按风险定价原则发放贷款 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国债收益率的贷款[2] - 上述举措已取得不错成效[2] 破局建议 - 银行业协会应组织达成自律公约 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避免恶性竞争[3] - 商业银行需拓展支付结算 代理业务 理财业务等非利息收入 减少对利差收入的依赖[3] - 银行应明确差异化定位 区域性银行深耕本地 大型银行发力科技金融和跨境业务[3] - 优化绩效考核体系 增加客户满意度 业务创新等多元化指标 激发员工积极性[3]
银行信贷破局“内卷”:从拼低价到比价值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11
行业竞争态势 - 金融业存在"内卷"现象,表现为过度竞争和潜在风险,管理部门提出维护市场公平秩序[2] - 贷款利率持续走低,部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跌破3%,是政策推动与市场竞争的结果[3][5] -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导致信贷供需错配,资金供需失衡加剧利率竞争[5] 银行经营挑战 - 同质化竞争严重,各类银行挤在相似赛道如普惠金融,大型银行低成本资金优势挤压中小银行[6] - 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1 43%,环比下降0 09个百分点,大型银行净息差仅1 33%创行业新低[6][7] - 大型银行受指标考核压力更重,被迫"降价"冲规模,中小银行扩表策略趋于保守[6] 竞争策略转型 - 银行从"拼低价"转向"比价值",通过解决企业订单、流动资金等痛点构建生态圈服务[8] - 中小银行通过"抱团取暖"形成利率同盟,发挥沟通灵活、产品定制化优势差异化竞争[9] - 区域性银行深耕本地产业,大行侧重跨境金融、绿色金融创新,金融科技助力精准服务[11] 监管与行业协同 - 监管引导分类考核,避免各类银行同质化竞争,明确2025年小微金融服务"保量、提质、稳价"目标[11][12] - 利率自律机制将强化存款利率调整效果,督促银行风险定价,规范产品宣传遏制恶性竞争[12] - 建议建立区域性利率定价协调机制,银行业协会制定服务标准形成良性竞争氛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