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尔法能力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利得固定收益团队:十年主动固收业绩第一的路径与逻辑
点拾投资· 2025-10-17 11:51
文章核心观点 - 在中国居民财富管理转向“保值优先”的背景下,固收类资产因其稳健收益和低波动特征成为组合核心仓位的首选 [1] - 固收投资是“全科会考”,依赖系统化的团队能力矩阵,而非单一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 [1] - 西部利得基金凭借其独特的团队文化、风控体系、投资原则和科技赋能,在过去十年(2015.10.01-2025.09.30)以91.87%的区间回报率位列全行业主动固收业绩排名第一 [2][3][4] 行业背景与固收投资特点 - 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驱动居民财富管理重心从“追求增值”转向“保值优先” [1] - 固收投资具备“非对称风险”特征,一次信用风险事件可能吞噬多年积累的收益 [6] - 固收投资更类似于“全科会考”,需在宏观配置、资产定价、债券交易和信用风险甄别等多维度形成系统化能力,任何短板都会拉低风险调整后收益 [1] 西部利得基金的业绩表现 - 根据海通证券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排名,西部利得基金旗下主动固收类产品近十年收益率达91.87%,在71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 [2][3][4] - 过去十年固收投资经历了两轮宏观范式切换,不同阶段的制胜要素各不相同,考验基金管理人的持续适应能力 [4] 西部利得基金的投资理念与风控体系 - 将固收业务界定为“赢得输家的游戏”,长期超额收益源于持续避免不可承受之损,而非精准击中高收益 [6] - 文化层:敬畏市场,将“零信用风险事件”设定为不可逾越的底线纪律 [7] - 考核层:拉长评价周期,以三年、五年业绩为主要权重,弱化短期排名,防止为追逐短期收益放大组合风险 [8][9] - 系统层:自主开发WISE投资决策支持平台,实现投前定价、投中监测、投后回溯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10] 西部利得基金的核心投资原则 - 恒守低风险敞口,要求团队时刻将风险收益比作为决策第一性指标 [13] - 恪守年度绝对收益目标,过去8年所有公募纯债产品(不含可转债)均实现自然年度正收益 [13] - 保持产品策略和风格的稳定,定位为“基础产品供应商”,需经投资决策委员会审议方可调整策略 [14] - 相信研究创造价值,将有限资源向研究端高度倾斜,通过自主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能力沉淀 [14] 西部利得基金的团队建设与协同 - 注重自主培养人才,大部分成员为内部培养,确保价值观、沟通语境和风险理念的高度一致 [17] - 团队文化强调“高度重视青年潜能”,构建体系化人才培养机制,并由资深基金经理进行“传帮带” [18] - 团队成员能力多元互补,涵盖信用研判、久期交易、转债定价和大类资产配置等不同领域 [19][20] - 重大投资决策建立在充分研讨的群体智慧基础上,而非个人独断 [20] 科技赋能与系统建设 - 自主研发的WISE系统将研究、定价、组合构建、交易执行等全链路流程嵌入统一数字底座 [21] - 系统通过可视化方式呈现多维组合数据,提升决策效率和复盘能力,为精细化管理时代的超额收益提供支持 [21] - 科技赋能被视为战略支点,通过标准化模块持续沉淀组织知识,显著抬升投研效率与决策质量 [21] 固收投资的未来展望 - 债券收益率步入“1%”时代,固收投资对阿尔法能力的依赖显著加深 [23] - 西部利得在团队建设初期投入的“增量成本”(如坚守风控、自主培养、系统开发)最终沉淀为持续领先的业绩 [23] - 伴随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下行,卓越的固收管理团队将在财富管理领域释放更显著的社会价值 [23]
告别“贝塔”依赖 股权投资2.0时代要靠“阿尔法”突围
证券时报· 2025-09-18 02:12
行业整体态势 - 股权投资行业招聘需求回升、市场情绪改善,时隔三年迎来回暖信号,但回暖是底层逻辑重构而非简单周期回归 [1] - 行业正站在范式转型的关键节点,是中国VC/PE迈向2.0时代的契机 [1] - 人民币投资市场规模与2021年峰值相比回落近六成,行业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2] 投资范式变革 - 中国科技发展进入引领创新新阶段,投资领域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低空经济等领域已追平甚至领先半步,没有现成标杆 [2] - 投资市场从正贝塔走向负贝塔或平贝塔,依赖市场整体增长盈利的时代已过,未来盈利取决于机构的阿尔法能力 [3] - 未来主流是投资商业闭环尚未形成但必须布局的前沿科技,风险与机遇并存 [4] 阿尔法能力构建 - 投资机构核心能力在于对技术趋势、成熟度、应用落地的前瞻性判断,需在模糊状态下找到确定性 [3] - 获取阿尔法能力需有经验团队深入市场挖掘机会,并聚焦供应链安全及软硬件结合的优势科技等战略领域进行大手笔布局 [3] - 阿尔法能力还体现在对效率的追求上,科技企业的研发、投资机构的决策都需要提升效率 [3] - 阿尔法能力来自于科技投手,需迭代团队吸纳优秀科技VC投手 [3] 差异化投资策略 - 君联资本转向投早、新、硬、大、难、长的策略,提前布局估值几十亿、上百亿元的硬科技大项目,认为现在布局量子、可控核聚变等领域为时已晚 [6] - 华业天成资本聚焦双一流策略:聚焦一流未来趋势性上升大赛道,重仓最高成长性的一流创始人而非当下最优秀团队 [6] - 嘉御资本坚持助力中国品牌技术出海,同时成为少数在美国布局美元AI基金的机构,押注AI+硬件覆盖工业与消费场景 [7] - 泰康投资关注跨不同产业的周期轮动,在周期上升阶段投资;招商局资本围绕国家产业政策与产业变迁进行跨周期布局 [7] 投资逻辑与认知 - 科技投资长周期认知深化,硬科技企业如宁德时代达到万亿市值,说明底层技术突破带来的价值是实实在在的 [6] - 真正的科技VC应是早期雪中送炭,在企业融资难时重仓,业绩显现后不与市场争抢份额 [7] - 存量时代投资机构生存法则是需要勇气,无论是坚持还是改变 [7]
行业回暖背后,VC/PE如何打好“2.0时代”突围战?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8:59
行业整体态势 - 股权投资行业时隔三年迎来回暖信号,招聘需求回升,市场情绪改善 [1] - 行业回暖并非简单周期回归,而是底层逻辑的重构与变革,正站在范式转型的关键节点 [1] - 人民币投资市场规模与2021年峰值相比回落了近六成 [2] 投资范式变革 - 行业正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标志着中国VC/PE 2.0时代的到来 [2] - 中国科技发展进入"引领创新"新阶段,投资领域在AI、量子技术、低空经济等方面已追平甚至领先,没有现成标杆 [2] - 未来主流将是投资"商业闭环尚未形成但必须布局"的前沿科技,风险与机遇并存 [4] 核心能力构建 - 市场从"正贝塔"走向"负贝塔"或"平贝塔",未来盈利取决于机构获取超额收益的"阿尔法"能力 [3] - "阿尔法"能力依赖于对技术趋势、成熟度、应用落地的前瞻性判断,在模糊状态下找到确定性 [3] - 获取"阿尔法"需要经验丰富的团队深入市场,聚焦供应链安全及软硬件结合的优势科技等战略领域 [3] - "阿尔法"能力还体现在对效率的追求,包括科技企业的研发和投资机构的决策效率 [3] 差异化投资策略 - 部分机构全面转向投"早、新、硬、大、难、长"的策略,提前布局估值达几十亿、上百亿元的硬科技大项目 [5] - 投资策略包括聚焦一流的、未来趋势性上升的大赛道,重仓最高成长性的一流创始人 [6] - 战略上坚持"勇敢地坚持"与"勇敢地改变",例如持续助力中国品牌技术出海,以及在美国布局美元AI基金 [6] - 对于大型机构,"跨周期布局"成为关键,关注不同产业的周期轮动,在周期上升阶段进行投资 [7] - 长期资金应对周期波动的锚点是围绕国家产业政策与产业变迁进行布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