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RNA技术平台

搜索文档
云顶新耀(1952.HK)2025上半年营收增长48% 预计全年营收16-18亿
格隆汇· 2025-08-29 08:2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达人民币4.46亿元,同比增长48% [1] - 运营费用占收入比重减少40.1个百分点,非国际财务准则亏损总额收窄31% [1] - 剔除非现金项目后毛利率达76.4%,现金储备为人民币16亿元 [1] - 配股募资净额15.53亿港元到账,全年销售目标为人民币16-18亿元 [1][2]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 - 耐赋康®上半年销售收入人民币3.03亿元,同比增长81%,1-8月累计收入达人民币8.25亿元 [2] - 耐赋康®8月单月销售收入人民币5.2亿元,预计全年销售额12-14亿元,2026年预计达24-26亿元 [2] - 依嘉®上半年收入人民币1.43亿元,同比增长6%,医院端纯销同比增长37% [2] - 维适平®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中国大陆获批,嘉善生产基地已启动建设 [2] 研发管线进展 - 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完成中国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给药,IIT试验低中剂量组爬坡完成 [3] - 通用型肿瘤疫苗EVM14获美国FDA IND批准及中国NMPA受理,预计2025年9月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3] - 现货型免疫调节疫苗EVM15完成临床前概念验证 [3] - 自体生成CAR-T项目EVM15确定临床候选分子,预计2025年底启动临床试验 [4] - 新一代BTK抑制剂EVER001的1b/2a期临床数据积极 [4] 战略布局与资本运作 - 深化"双轮驱动"战略,结合商业化平台与自主研发平台 [3][5] - 香港联交所批准移除股票简称"B"标记 [4] - 完成对I-Mab的战略股权投资,强化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布局 [4] - 未来产品组合销售峰值预计超人民币250亿元 [5]
云顶新耀自研AI+mRNA技术平台,核心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最前线
36氪· 2025-07-18 16:38
mRNA领域复苏迹象 - 2025年以来mRNA领域呈现复苏迹象 艾伯维斥资21亿美元收购体内CAR-T疗法公司Capstan Therapeutics [1] - BioNTech和Moderna等早期入局企业已建立成熟mRNA疫苗研发平台 肿瘤疫苗研发进展快者已进入二期临床阶段 [1] - 国内企业布局整体处于早期阶段 但云顶新耀等企业已开始崭露头角 [1] 云顶新耀mRNA技术平台 - 公司展示3款基于自研mRNA平台开发的产品:通用型肿瘤疫苗EVM14 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 以及自体生成CAR-T项目 [1] - 技术平台整合AI算法与LNP递送系统两大核心能力 AI算法已完成三代升级 最新第三代算法整合UTR与CDS联合优化 大幅提升靶蛋白表达水平 [1] - LNP平台在可电离脂质和隐形脂质领域有专利布局 拥有超500种专有脂质库 可覆盖肿瘤 自免 代谢性疾病等多个领域 [2] 云顶新耀产品管线进展 - EVM14已完成中美双报 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4年三季度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针对3种鳞状细胞癌 [2] - EVM16于2024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初步数据显示低剂量即可激发特异性T细胞反应 免疫原性良好 [2] - 公司已与全球Top 20药企中的多家建立联系并签署保密协议 [2] 行业交易趋势 - 2024年以来全球肿瘤领域授权交易首付款中 中国资产贡献近50%份额 显示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的认可 [2] - mRNA技术具备平台化优势 可覆盖多种难治性疾病 实现从分子筛选到信息设计的转变 [2] - 个性化肿瘤疫苗领域代表性交易包括Moderna与默克(2亿美元首付款+2.5亿美元期权) BioNTech与Genentech(3.1亿美元首付款) [3] - 自体CAR-T领域交易集中在2024年后 如阿斯利康10亿美元收购EsoBiotech 艾伯维21亿美元收购Capstan [3] 云顶新耀BD策略 - 公司不急于完成BD交易 坚持做"正确的BD" 2024年底现金储备16亿元 可支持未来1-2年mRNA产品开发 [3] - 临床数据阶段授权价值显著高于临床前阶段 如EsoBiotech仅1例患者数据即获10亿美元估值 [3] - 公司mRNA平台已有动物数据 安全性更优 与全球前20药企保持深入接触 拥有较多选择权 [4]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703
交银国际· 2025-07-03 10:24
报告核心观点 - 看好国产半导体设备行业前景,首予北方华创买入评级,目标价530元人民币[1][2] - 看好云顶新耀平台开发和可逆mRNA数据,上调目标价至72.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3][7] - 认为光伏行业政策密集吹风,供给侧将迎转机,看好光伏制造龙头困境反转机会[8] - 6月新能源汽车交付环比趋缓,看好比亚迪、小鹏汽车、吉利汽车等车企发展[9][11] 北方华创 - 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成长性与韧性兼备,目前27倍市盈率NTM接近历史低位,股价仍吸引[1][2] - 中国内地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3%升至2024年的42%,北方华创业绩在不同周期表现良好,预测2025年内地市场将保持增长,进口设备占比下降,北方华创占有率相较2020年翻番[2] - 刻蚀/沉积设备需求或随国产半导体产业链技术升级而继续上升[2] 云顶新耀 - AI + mRNA技术平台展示多款mRNA肿瘤药物研发进展,EVM16在小鼠模型验证疗效并与PD - 1抗体有协同作用,EVM14具备诱导免疫记忆、降低肿瘤复发潜力,自体生成CAR - T项目在动物模型验证有效[3] - 可逆BTK治疗膜性肾病更新优异数据,免疫学响应快速且显著,临床响应可观,高剂量组受试者停药后维持完全响应率,预计9月公布52周随访数据并探讨注册路径和BD机会[4][7] - 上调目标价至72.5港元,对应237亿港元目标估值和1.8倍收入达峰时的市销率,维持买入评级[7] 光伏行业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点名光伏内卷,政策密集吹风反映中央重视,后续有望出台针对性政策,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8] - 看好光伏制造龙头的困境反转机会,首选信义光能、福莱特玻璃和协鑫科技[8] 汽车行业 - 6月多家车企交付量延续增长,但环比增速放缓,11家车企销量同比增长约17.7%,环比微增约0.5%[9] - 比亚迪6月乘用车销量377,628辆,同比增长11.0%,环比微增0.2%;小米汽车6月交付超2.5万辆,环比略有下滑;小鹏汽车6月交付34,611辆,同/环比+224%/+3.2%;理想汽车6月交付新车36,279辆,同/环比 - 24%/-11.2%;蔚来汽车6月交付新车24,925台,同比增长17.5%[10][11] - 7月多款新车将上市,预计新能源汽车有望延续增长态势,但环比增速放缓,行业看好比亚迪智驾 + 出口、小鹏汽车车型上市带动销量和毛利率提升、吉利汽车私有化极氪后推动内部资源整合[11] 全球主要指数 - 恒指收盘价24,221,升跌0.62%,年初至今升跌20.75%;国指收盘价8,725,升跌0.54%,年初至今升跌19.68%;上A收盘价3,621,升跌 - 0.09%,年初至今升跌3.07%等[5] 主要商品及外汇价格 - 布兰特收盘价67.11,三个月升跌 - 10.46%,年初至今升跌 - 10.02%;期金收盘价3,336.70,三个月升跌6.27%,年初至今升跌26.91%等[6] 本周公布经济数据 - 美国7月1日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市场预期和上次数据均为52.00,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6月份)上次数据为48.50等[12] 交银国际最新研究报告 - 涵盖消费、新能源、互联网及教育、科技、汽车、医药、金融、房地产等多个行业2025下半年展望报告[13] 恒生指数成份股 - 包含美的、中通快递、长和实业等多只股票的收盘价、市值、5天股价升跌%、年初至今升跌%、52周最高最低股价、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信息[14] 国企指数成份股 - 包含中通快递、吉利汽车、中信股份等多只股票的相关信息,如收盘价、市值、股价升跌情况、市盈率、股息率、市账率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