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C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放宽注册,这支50亿母基金全国招GP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1-02 00:33
基金设立概况 - 成都市郫都区交子满园产业发展基金于2025年10月31日正式揭牌,首期规模10亿元人民币,远期目标规模50亿元人民币 [1] - 基金由成都交子金控集团与郫都区共同发起设立,采用“双GP”模式,由交子产业基金公司与郫都区菁汇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管理 [1] - 交子资本、交银投资、鹃城金控公司和交子产业基金公司签订了交子交银AIC基金合作协议,构建“母基金+专项AIC基金+子基金+产业项目”的协同体系 [1] 战略定位与投资方向 - 基金战略定位为助力郫都区打造“西部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国内一流高端电子装备集聚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川菜产业发展引领区” [2] - 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材料四大先导产业,支持“工业强区”战略和“产城融合”建设 [2] - 子基金具体投资领域包括电子信息产业(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技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绿色低碳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及影视文化产业 [6] 资金募集与杠杆效应 - 启动子基金管理人全国招募,通过引入全国优质投资机构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2] - 预计带动上百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区域重点产业领域,积极整合和撬动省外资金和项目资源 [2] - 新设子基金管理人申报时须至少已募集到拟设立子基金总规模的50%资金(母基金拟出资金额不计入此比例) [13] 子基金管理要求 - 子基金管理人实收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或其关联方合计认缴出资不得低于基金总认缴规模的1% [7] - 管理团队需至少有3名具备5年以上股权投资或相关产业投资经验的核心管理人员,累计管理股权投资基金实缴规模不低于2亿元人民币 [7] - 子基金投资单个项目的资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子基金总认缴额的20%,母基金每年承担的子基金管理费用不超过对子基金实缴金额的2% [12]
全国首只AIC产业母基金来了
36氪· 2025-10-22 10:32
首支AIC母基金设立 - 全国首支AIC母基金“建源政兴基金”在深圳正式揭牌,规模70亿元,后续子基金放大规模为200亿元 [1][3] - 该基金由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投资公司、深圳市引导基金、福田区引导基金共同发起设立 [3] - 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架构,旨在服务产业投资、并购整合、强链补链和投贷联动,投资于深圳市“20+8”产业基金、CVC基金及并购基金等 [3] AIC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于去年9月将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18个城市,并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 [2] - 政策推动下,银行系AIC加速涌入股权投资市场,投资策略从直投走向多元化 [2] - 深圳已推动6只AIC试点基金落地,总规模达151.6亿元,另有储备项目合计221亿元 [4] 深圳创投市场整体复苏 - 一级市场显现结构性回暖迹象,2025年9月机构LP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40.3%、同比增长38.3%,创年内峰值 [6] - 2025年三季度机构LP出资活跃度环比增长9.9%、同比增长11.9%,创2024年以来新高 [6] - 9月新备案私募股权、创投基金557只,环比激增51.4%、同比大涨84.4% [7] 深圳市政策支持与新基金设立 - 深圳市发布《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目标到2026年形成万亿级产业基金群,VC/PE基金数量突破1万家 [8] - 政策探索对符合条件的早期基金取消返投比例要求,并建立容错机制 [8] - 2025年深圳密集设立新基金,包括南山区30亿元“AI基金群”、首期规模50亿元的“赛米基金”及规模50亿元的大湾区科创母基金 [10] 行业专家观点与市场意义 - 首支AIC母基金被视为AIC从直接投资者转向资源配置者的战略方向转变,能撬动更大规模社会资本 [4] - 母基金的核心价值在于占据关键“生态位”,通过链接优秀GP构筑资源协同网络 [4] - 深圳的创投活力回升得益于市场信心恢复和精准政策赋能,创投氛围进入新的高能期 [5][11]
助力智造产业 广州又一AIC基金落地
广州日报· 2025-06-14 19:54
基金设立动态 - 广州开投工融智造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注册成立 出资额30亿元人民币 由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 广州穗开股权投资 工银资本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共同出资 [1] - 广州建源产投南粤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注册 规模10亿元 由建信投资 广州产投 南粤基金集团共同组建 聚焦半导体 新能源 生物医药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 - 广州产投工融科城创业投资基金为首只AIC股权投资试点落地基金 规模10亿元 工银投资 广州产投 科学城集团共同发起 投向集成电路产业链核心企业 [2] 基金投资方向 - 工银投资与广州产投组建50亿元平行基金 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 智能与新能源汽车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 - 广金千帆企航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20亿元 农银投资 广州金控 智都集团共同组建 投向生命健康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制造 人工智能 新能源 新型电力等科创领域 [2] - 交银投资 广州金控 归谷科技园发起的AIC基金总规模20亿元 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先进制造等科创领域企业 [2] 政策背景 - 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从上海扩大至包括广州在内的18个城市 广州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直接股权投资试点落地 已促成多只AIC基金合作 [1]
最近,各地都在成立直投基金,少设母基金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4-18 17:24
政府直投基金趋势 - 2024年各地政府基金设立明显转向直投模式,如北京昌平成立150亿元科技产业基金群、上海市启动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和500亿元国资并购基金矩阵 [2] - 2024年第一季度新发起母基金规模1462亿元,同比2023年同期的2387亿元下降38.75%,行业感知母基金数量"腰斩" [2] - 国办1号文《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削弱地方政府设立母基金动力,尤其影响创业投资类母基金 [2] AIC基金发展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2024年9月扩大五家大型商业银行AIC试点至18个城市,签约金额超3500亿元;2025年3月进一步扩大股权投资范围至试点省份并允许保险资金参与 [2][3] - AIC基金未按预期出资至私募股权基金,而是作为直投基金管理人募集政府/国资资金,加剧民营GP募资竞争并产生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3] - 亦庄产投与银行合作的AIC基金规模达300亿元,但银行风控体系与股权投资差异导致合作难度大,呼吁金融机构调整"直投优于母基金"观念 [3] 母基金行业挑战与转型 - 长江产业基金与AIC合作设立三支基金规模超600亿元,新政策将AIC对单只私募基金出资比例上限从20%提至30%,缓解募资压力 [3] - 行业提出"引导基金+国资母基金+AIC"模式,整合政府资源、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源,但银行需适应股权投资风险偏好转变 [3] - 母基金研究中心指出国内VC/PE行业长期缺乏"长钱"资金来源,期待更多LP提供耐心资本 [3] 青年投资人崛起 - 数字化时代下,深科技/硬科技赛道涌现大量优秀青年投资人,凭借专业知识和精准眼光挖掘高价值标的 [4] - 母基金研究中心将于2025年4月发布40U40优秀青年投资人榜单,鼓励青年从业者 [6] 其他行业动态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吸引12家中东LP参与 [8] - 2024中国母基金全景报告发布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