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D技术

搜索文档
中国汽车市场一周行业信息快报——2025年6月第1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09 16:09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 五部门联合启动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共选取124款车型 参与车型数量继续增长 [1] - 活动选取满足乡村需求、口碑好、质量可靠的新能源车型 开展展览展示、试乘驾驶等活动 并组织售后维保、充换电、金融服务企业协同下乡 [1] - 车型目录涵盖比亚迪、深蓝、埃安、岚图、小鹏、吉利等品牌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首次入选 [1] - 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金融、充换电等领域主体参与 结合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 定制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一体化促销方案 [1] 蔚来一季度财报及展望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20.3亿元 同比增长超21% 研发投入31.8亿元 [2] - 一季度交付新车42094辆 同比增长超40% 汽车销售额99.393亿元 同比增长18.6% [4] - 预计二季度总交付量7.2万-7.5万辆 同比增长25.5%-30.7% 环比增长71%-78% 营收指引195.13亿元-200.68亿元 同比增长11.8%-15.0% [4] - 2025年计划推出9款新车型 已上市6款 包括ET9、新ES6、新EC6、新ET5、新ET5T及第三品牌firefly首款车型 剩余三款为第三代ES8和乐道L90、L80 [4] 一汽-大众新能源项目 - 与天津经开区签署合作备忘录 基于大众CMP平台的两款新能源车将于2027年投产 全面投产后将强化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 [5] - 2025上海车展发布CMP平台新能源概念车ID.AURA 专为中国年轻家庭打造 采用流线型空气动力学设计 搭载CEA电子电气架构和多种智能科技 [7] - CMP平台以中国速度自主研发 可将研发到上市速度提高超30% 适用于纯电和插混车型 CEA电子电气架构减少30%控制单元 融合AI座舱、智能驾驶辅助、OTA等技术 2026年开始应用在MEB和CMP车型上 [7] 长安汽车控股股东变更 - 间接控股股东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 汽车业务分立为独立央企 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 分立后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新汽车央企 实际控制人未变化 [8] - 分立重组不会对正常生产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新汽车央企命名体系、组织架构及业务边界待定 [10] - 5月批售销量22.4万辆 同比增长9% 零售23.9万辆 同比增长14.5% 新能源销量约9.5万辆 同比增长70% 1-5月总体销量约112.02万辆 累计销售达2868.7万辆 [10] 小鹏与华为合作AR-HUD技术 - 联合华为发布车载AR-HUD技术"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 首发搭载于小鹏G7车型 [11] - 该系统拥有87英寸超大画幅 覆盖8大行车场景 1800:1对比度 确保白天夜晚清晰显示 采用3D OCC技术和AR引擎预测算法 确保AR信息与实际道路贴合 [13] - 小鹏G7为全新纯电中大型SUV 主打智能化与大空间 除AR-HUD外还将应用多项新技术 [13] 方程豹新车预告 - 发布全新车型预告图 或命名方程豹钛7 造型融合硬派风格与未来科技感 [13] - 车身采用方正设计 线条笔直利落 预计车长与轴距超过现有车型 将成为品牌最大SUV [16] - 内饰谍照显示中控配备大尺寸触摸屏 四辐式多功能方向盘 怀挡设计 有望采用5座布局 [16]
从“互撕”到合作,小鹏拥抱华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6 09:33
合作背景与核心内容 - 小鹏汽车与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宣战略合作,聚焦车载AR-HUD技术"追光全景"抬头显示 [3] - 合作产品由小鹏全栈自研软件与华为顶级硬件联动开发,将首发搭载于小鹏G7 [3] - 此次合作标志着小鹏首次在核心部件上采用华为技术 [3] AR-HUD技术细节与行业现状 - "追光全景"抬头显示具备87英寸超大画幅,支持跨车道显示及8大行车场景覆盖 [7] - 实现AR车道级导航、AR辅助驾驶、AR安全辅助三大场景行业首发 [7] - 2024年中国市场乘用车AR-HUD前装搭载量达88.43万辆,同比增长273.42%,整体HUD前装搭载率15.55% [7] - 华为AR-HUD已应用于问界、极狐等车型,理想、蔚来及BBA等车企也在高端车型中普及该技术 [4] 双方战略调整与合作动机 - 华为明确"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定位,推出乾崑品牌,合作车型超22款,覆盖15万元以上市场 [9] - 小鹏汽车2024年1-5月累计交付新车162578辆,同比增长293%,需强化智能化标签并补全生态短板 [11] - 此前小鹏P7+已搭载华为HiCar,双方高层2024年闭门交流为合作埋下伏笔 [11]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从2023年AEB技术争论到2024年AR-HUD合作,反映智能汽车行业从零和竞争转向生态竞合 [9][11] - 合作消息公布后小鹏股价上涨,资本市场看好技术互补模式 [11] - 智能化下半场"核心技术自研+关键领域合作"成为主流策略 [11]
华为,重磅!
中国基金报· 2025-06-05 18:14
华为与小鹏汽车合作推进AR-HUD技术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与小鹏汽车联合发布车载AR-HUD"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旨在解决当前AR-HUD技术存在的看不清、头晕、遮挡等问题 [1] - 小鹏G7将首发搭载"追光全景"抬头显示系统,集成行业领先的三大功能场景 [3] - 这是全球首个真正融入AI智驾的HUD解决方案 [3] AR-HUD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 - 2022年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中AR-HUD占HUD出货量不足4%,到2024年全年该占比接近25% [5] - HUD产业正从传统的W-HUD加速向更加智能化的AR-HUD转型升级 [4] -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成本优化及OEM对智能化体验需求增强,中国市场的AR-HUD出货量有望继续增长 [6] HUAWEI XHUD技术特点 - HUAWEI XHUD可将智能辅助驾驶的"感知—决策—执行"过程可视化呈现,让用户实时感知智能辅助驾驶状态和驾驶意图 [6] - 集成华为自研的空域算法和低时延实时渲染算法,根据车载传感器信息实时渲染生成的辅助驾驶、导航等信息 [6] - 目前HUAWEI XHUD已搭载于上汽飞凡R7、问界M9等量产车型,另有超过20款在研车型将搭载相关产品和方案 [3] 华为智能车载光业务布局 - 华为智能车载光业务创建于2019年,前身为光产品线光应用领域,于2024年并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8] - 基于华为在光领域的技术积累,将光芯片、光系统、光算法等关键技术应用于汽车行业,已发布HUAWEI XHUD、智能车灯模组、光场屏等三款智能车载光产品 [9] - 华为在光通信领域投入超过30年,光通信产品连续16年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8] 华为下一代HUD技术路线 - 在全息光学元件(HOE)、光波导等技术路线上同时投入研究 [9] - HOE全息技术是下一代HUD关键路径之一,相比传统空间光学可实现更大FOV和更小体积 [10] - 华为已开发出HOE原型机,并在全息膜材、大面积曝光、激光器等关键技术难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11] - 二维扩瞳光波导样机已突破设计加工技术难题,正在推动大尺寸光波导器件规模化量产 [12]
泽景电子赴港IPO:连亏3年部分产品售价暴跌66% 负债率达215%、13.6亿优先股存强赎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5-20 15:44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 14亿元 5 49亿元 5 78亿元 复合增长率达64 3% 但三年累计亏损达5 77亿元 [1] - 2024年研发费用为6200万元 占营收10 7% 较2022年的39%大幅下降 [1] - 2024年末总资产7 9亿元 负债总额达17亿元 资产负债率高达215 6% 流动负债净额近10亿元 [2] - 2024年新增银行借款1 1亿元 财务费用同比激增40%以上 [2] 客户与市场风险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93% 93 8% 80 9% 仍超八成 [2] - 2024年HUD解决方案销量增速从156 5%骤降至5 28% [2] - AR-HUD收入占比仅10 9% 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3] - 海外市场拓展尚处早期 面临外汇波动 认证周期等不确定性 [4] 行业竞争与价格趋势 - 中国HUD市场高速增长 2024年AR-HUD交付量同比增273% 但华为 水晶光电等占据超95%市场份额 [2] - W-HUD均价从2022年的971元降至2024年的837元 AR-HUD均价从3474元暴跌至1165元 降幅达66% [3] - 行业价格战导致AR-HUD均价三年内缩水65% [3] 资本运作与流动性 - 公司13 6亿元可赎回优先股协议规定 若2027年底前未完成合格上市或发生管理层变更 投资方可要求赎回 [2] - IPO失败将面临巨额流动性危机 [2] - 行业技术迭代与价格战压力可能影响资本市场估值 [4]
三年累计亏损近六亿,泽景电子赴港IPO求“输血”
经济观察报· 2025-05-15 11:42
公司概况 - 泽景电子总部位于苏州,成立于2016年,起步于液晶HUD系统,2022年实现国内首个DLP AR-HUD车型量产 [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HUD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150万台,客户覆盖小鹏、蔚来、极氪、智己等新能源品牌 [1]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分别实现营收2.19亿元、3.89亿元和5.78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4.3% [1] - 同期毛利率从22.6%升至27.3%,显示产品结构改善和成本优化空间 [1] 财务表现 - 过去三年分别录得净亏损2.56亿元、1.75亿元和1.38亿元,累计亏损逼近6亿元 [1]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7.9亿元,负债总额达1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215.6% [2] - 流动负债净额近10亿元,主要由13.6亿元的可赎回优先股构成 [2] - 2024年有息负债超过1.1亿元,财务费用同比增长超过四成 [2] 资本结构 - 可赎回优先股设置了强赎回条款:若在2027年12月31日前未完成合格上市,投资方可要求赎回股份 [2] - 部分协议约定管理层变更或控股权转移也将触发赎回权 [2] - 2024年研发投入达6,200万元,占营收比重超过10% [2] 客户结构 - 2024年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达到80.9%,其中最大客户贡献比例为23.2% [3] - 公司计划通过"共创模式"绑定更多整车厂资源 [3] 募资用途与战略规划 - 本次募资资金将用于下一代产品研发、产能扩建以及海外市场拓展 [3] - 海外项目仍处于前期定点阶段,尚未形成稳定收入 [3] - 公司在DLP AR-HUD产品上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出货先发优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