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市场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港交所优化IPO定价机制:公开认购回拨比例调整至35% 保留基石投资者6个月禁售期
智通财经· 2025-08-01 17:15
香港交易所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改革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宣布优化IPO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新规将于2025年8月4日生效,旨在提升市场灵活性并加强股东权益保护 [1][2] - 改革包括调整散户回拨比例上限至35%(原建议20%),保留基石投资者6个月禁售期,并引入初始自由流通量要求 [1][2][3] - 联交所收到1,253份非重复回应意见,采纳咨询文件中的大部分建议,同时就持续公众持股量规定展开进一步咨询 [2][7] 首次公开招股发售及定价机制 - 建簿配售部分最低分配份额从原建议的50%下调至40%,要求发行人将首次公开招股时初步拟发售股份的至少40%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 [2] - 引入两种分配机制: - 机制A:公开认购部分分配比例根据超额认购倍数动态调整(5%-35%),最大回拨百分比由原建议20%上调至35% [2] - 机制B:发行人可事先选定公开认购部分比例(下限10%,上限60%),无回补机制,上限由原建议50%上调至60% [3] - 保留基石投资者6个月禁售期规定,未放宽限制 [1][3] 公开市场规定 - 初始公众持股量及自由流通量要求: - 非中国内地注册发行人需满足10%公众持股量或达30亿港元市值门槛 [5] - 初始自由流通量门槛为5%及达5,000万港元市值(GEM:1,500万港元) [5] - A+H发行人需满足10亿港元市值或5%公众持股量 [5] - 联交所保留酌情豁免权,新规适用于2025年8月4日及之后刊发上市文件的申请人 [5] 持续公众持股量建议 - 现行规定要求维持上市时公众持股量百分比,建议新增替代门槛:10亿港元市值及10%公众持股量 [8] - 建议取消因公众持股量不足而强制停牌的规定,但会标记股票;若18个月(GEM:12个月)内未恢复公众持股量可除牌 [9] - 发行人需在月度报告和年报中确认公众持股量充足,并作额外披露 [9] - 公众咨询期至2025年10月1日结束 [9]
澳洲证监会酝酿改革:私募信贷监管、IPO市场活力双线推进
搜狐财经· 2025-06-03 09:12
澳洲监管机构对私人市场资产和IPO市场的改革动向 - 澳洲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将澄清对私人市场资产(尤其是私募信贷)迅猛增长的监管思路,并改革低迷的IPO市场 [1] - ASIC委员西蒙妮·康斯坦特将于本周中出席投资者研讨会,讨论与经济和金融系统健康相关的议题 [3] - ASIC面临平衡私人市场透明度与合规负担的挑战,预计本周公布早期改革举措 [3] 私募信贷的监管争议与行业动态 - ASIC已对私募信贷开展审查,要求市场参与者提供治理机制、估值流程等详细信息 [5] - 全球银行对私募信贷的总敞口超过5,000亿美元(约7,770亿澳元),非银金融机构对系统性金融稳定的影响力上升 [5] - 澳洲业内人士对监管意见分歧:Metrics Credit Partners主张避免过多披露,而Challenger Investment Management呼吁加强透明度和行业标准 [6] - 私募信贷基金如La Trobe Financial考虑在澳交所上市,但近期高管动荡 [6] IPO市场改革与行业呼吁 - ASIC关注如何重振IPO流程,简化流程、降低风险的措施可能受私营企业欢迎 [7] - 维珍澳洲航空与GemLife正筹划IPO,其表现可能影响IPO窗口的开启 [9] - 投行(包括摩根大通、Barrenjoey和高盛)向ASIC提交IPO流程优化建议,推动具吸引力的资本市场改革 [10] - 澳交所建议缩短上市前风险窗口,并放宽盈利预测披露要求 [10] - 自2009年以来,ASX有8年出现净退市,凸显改革紧迫性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