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mmigration Policy
icon
搜索文档
Fed's only goal is to do a good job for the public it serves, says Jerome Powell
Youtube· 2025-10-15 02:31
货币政策平衡 - 政策需要在通胀和就业两个目标变量之间取得平衡 当两者更加平衡时 政策应从某种程度的紧缩转向更中性 [1] - 政策调整速度至关重要 行动过快可能导致抗通胀任务未完成而需要后续补救 行动过慢则可能在就业市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损失 [2] - 近期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已显著软化 使通胀风险和就业风险更接近平衡状态 [3] 劳动力市场状况 - 盈亏平衡就业增长率已大幅下降 其合理范围可能因标准误差而包含负值 估计值的标准误差约为±5万 [4][5] - 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双方均急剧快速下降 但失业率几乎未变动 表明供需以大致相同速度变化 尽管失业率小幅上升暗示需求下降略快于供给 [6] - 除了政府数据外 还监测州级失业数据、失业救济金申请报告汇总以及ADP就业数据作为替代指标 [15] 政策传导机制 - 货币政策行动传导至金融市场几乎是瞬时的 但影响实体经济活动和通胀等则取决于经济状况 存在长期可变的滞后性 [9][10][11] - 现有低利率抵押贷款群体可能削弱降息对该经济部门的传导效果 [11] - 研究普遍显示 对就业和通胀的影响存在更长更可变的滞后性 首先是采购和招聘决策受影响 随后才传导至就业和通胀 [12][13] 经济数据与监测 - 当前缺乏联邦政府数据 私营数据可作为政府数据的补充但无法替代 不同私营数据提供商使用不同样本和分析严谨度 [16] - 9月就业报告将是非常重要的报告 但目前无法获取 将能获得9月CPI和PPI通胀报告 若政府停摆持续 将错过10月数据收集 [17] - 私营替代数据在就业领域有较好替代品 但在通胀空间和经济活动空间替代性较差 [16] 经济前景与挑战 - 存在经济活动数据上行超预期与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就业创造低迷之间的张力 若经济活动更强 可能支持劳动力市场活动和招聘 [20] - 人工智能的长期影响尚处早期阶段 可能提升生产率但需要时间显现 研究发现AI对入门级员工和程序员招聘有影响 大型公司声明称可通过AI冻结或减少招聘 [23][24] - 技术变革需要更多教育和技能培训 但美联储无法直接解决潜在的社会 disruption或重大失业问题 [26][27] 金融体系流动性 - 系统仍处于充足准备金水平 略高于充足准备金目标 但已开始看到货币市场条件小幅收紧 特别是回购利率上升 [29] - 缩减资产负债表的速度现已非常缓慢 将密切关注回购利率等因素 [30] 政策决策框架 - 美联储通过基于经济状况和风险平衡做出谨慎决策来保持独立性 避免政治争论 专注于服务公众 [32][33] - 政策决策是实时做出的艰难抉择 不追求完美 机构在重大危机中表现出色并通过创新应对挑战 [35] - 委员会内部存在健康辩论是正常的 不同成员对通胀和就业风险有不同权重和风险偏好 试图达成能吸引最大支持的核心答案 [37][38][41] 国际因素与差异化 - 利率设置主要基于国内经济状况 同时考虑国际方面 不同国家面临不同情况 如关税对施加国和承受国有不同通胀影响 导致货币政策响应不同 [43][44][45] - 各央行根据自身职责地理范围设定利率 出现差异化是正常的 [45] 移民政策影响 - 移民政策比多数人预期更强硬 导致劳动力力增长急剧下降 入境人数减少 expulsion增加 [51] - 这将意味着可用工人减少 某些行业难以招人 但尚未在总体工资数据中体现 新进入劳动力市场者既创造供给也创造需求 [52][53] 资产购买与市场干预 - 美联储不针对房价 也不会通过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来直接解决抵押贷款利率或住房可负担性问题 [54] - 持有大量MBS且正在缓慢缩减 [54] 经济周期与就业动态 - 职位空缺数下降可能开始体现在失业率上升上 此前职位空缺直线下降是经济复苏的重要部分 [56]
CNBC's The China Connection newsletter: China's K-visa plans spark worries of a talent flood
CNBC· 2025-10-01 16:49
中国新签证政策 - 中国于8月宣布并于周三推出新的K签证计划 旨在吸引全球科技人才 特别是STEM领域的年轻毕业生 他们不再需要本地雇主支持 且在入境频率和停留时间上更具灵活性[2][3] - 该政策被视为中国在技术雄心与移民政策之间寻求平衡的测试 重点吸引半导体、生物技术、清洁能源、先进制造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战略领域的外国专业人才[2][8][14] - 与美国近期对H-1B签证施加10万美元申请费等限制形成对比 中国正通过更开放的姿态吸引人才以帮助其在关键技术领域追赶[8][13] 社会舆论与市场反应 - 新签证在中国社交媒体引发强烈反弹 关键词K签证一度位列微博热搜榜首 批评认为该政策偏向外国毕业生 可能滋生欺诈申请 并加剧本已紧张的就业市场压力[3][4][5] - 官方媒体对批评作出尖锐回应 驳斥其为误导和狭隘 《人民日报》社论强调中国仍缺乏提升技术优势所需的高层次人才 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指出外籍人士仅占中国人口的01%至02% 远低于美国的15%[6][7] - 分析认为尽管存在公众反对 但国家资本主导的新政策将严格控制发放数量与标准 主要针对顶尖科技人才 对整体就业市场影响有限[9][11] 中国就业市场背景 - 中国就业市场持续恶化 8月份城镇失业率升至2月以来最高水平 青年失业率(不含学生)在8月飙升至189% 为2023年新统计体系实施以来的最高值[9][10] - 今年有创纪录的1220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 加剧了受教育劳动力供应充足与白领职位短缺之间的错配[10] 政策战略意图 - K签证不代表中国移民政策的全面放开 中国历史上对低技能工人入境和外国人永久居留保持严格限制 该政策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战略举措 目标是战略性吸纳能增强中国竞争力的杰出个体 而非大规模招募[16][18] - 政策最终目标是依靠中国自身能力构建未来科技 吸引人才特别是面临美国企业竹天花板限制的华裔美国人 是展示中国体制优越性的机会[14][15][17] 其他经济动态 - 中国工业企业利润飙升 政府加强努力遏制过剩供应和损害企业利润的激进价格战 产能过剩问题的重组可能成为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持久主题[25] - 9月制造业活动官方指标显示收缩幅度小于预期 政府在国内需求疲软和全球贸易中断背景下加大遏制工业过剩产能的力度[26] - 中国股市因国庆假期休市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近2个基点至1878%[27][29]
Fed's Miran on Neutral Rate, Tight Monetary Policy, Rapid Rate Cuts
Youtube· 2025-09-25 21:23
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官员认为当前货币政策过于紧缩 且紧缩程度正在每日加剧 主要基于中性利率已从去年高位下降的判断[10][11] - 主张应快速降息至中性水平 建议通过连续50个基点的降息方式实现政策正常化[21][22] - 政策维持过度紧缩的时间越长 经济下行风险和失业率上升风险就越大[12][24] 中性利率分析 - 中性利率在去年因财政政策推高净国民借贷和移民政策带来人口正增长而处于高位[8][9] - 当前人口增长已转为负向冲击 结合财政政策变化导致中性利率下降[9][10] - 人口增长率变化通过影响住房供需和资本税率等渠道传导至中性利率[9][32] 经济结构变化 - 财政政策通过降低国民储蓄率和改变净借贷水平影响经济基本结构[9] - 移民政策转变导致人口增长率出现代际最大正负转换 速度远超历史正常变化节奏[9] - 监管环境变化通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产生反通胀效应 同时影响资产市场表现[18] 通胀判断框架 - 判断通胀持续性需分析驱动因素性质 而非单纯关注高于目标水平的持续时间[26][27] - 财政 mandated 的价格变化(如增值税调整)不应引发货币政策响应 因其不反映经济供需平衡的根本变化[29] - 住房市场通胀压力直接受人口增长率与住房供给增速相对变化影响 存在1:1的弹性关系[32][33] 金融条件解读 - 不能将金融资产价格变化全部归因于货币政策 需区分税收政策、监管环境等非货币因素的影响[16][17] - 住房市场金融条件与其他金融市场出现分化 表明金融条件并非普遍宽松[15] - 同时推动供给和需求的政策变化不会改变产出缺口 因此不需要货币政策响应[19][20] 政策应对逻辑 - 建议提前采取预防性降息 而非等待经济明显恶化再行动 以避免就业市场出现重大下行风险[23][24] - 政策调整速度分歧源于对中性利率下降速度和政策限制性程度判断的差异[5][6] - 若通胀回升需区分是持续性需求冲击还是暂时性税收政策变化 后者不应改变政策路径[28][29]
The three-headed problem that's throwing the US economy into chaos
Business Insider· 2025-09-25 16:08
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目标冲突 - 政策目标包括提振美国制造业、限制移民以及维持低物价,但经济学家认为这三者构成难以调和的“三难困境” [2] - 通过关税手段鼓励企业在美国生产,但限制移民导致工厂面临劳动力短缺的挑战 [3][4] - 限制移民和推行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与维持低物价的目标相冲突 [3][17] 移民政策对制造业投资的影响 - 针对外国制造商的移民突击检查产生威慑效应,例如对价值76亿美元的现代汽车乔治亚州工厂的检查逮捕了475名工人,导致工厂投产延迟2至3个月 [7] - 高科技制造业公司依赖引进外国高技能工人来建设和运营美国工厂,例如台积电为其亚利桑那州工厂引入台湾籍员工 [8] - 对H-1B签证施加10万美元费用的行政命令增加了企业雇用高技能外国员工的难度,可能促使公司将研发等高价值岗位转移至中国、印度和加拿大等国家 [13] 劳动力市场与制造业就业的结构性问题 - 美国制造业目前存在约40万个职位空缺,本土年轻劳动力对制造业工作缺乏兴趣 [14] - 美国本土出生人口中缺乏使制造业回流所需的关键技能,而移民长期以来提供了必要的技能和服务 [15] - 限制移民可能加剧制造业和建筑业等依赖移民劳动力的行业的工人短缺问题 [14] 关税政策对价格和经济的连锁反应 - 关税政策旨在通过提高进口商品价格来保护美国本土制造商,但这也为国内公司提高产品价格提供了空间 [19] - 关税的影响会蔓延至非直接目标商品,例如2018年对洗衣机加征关税后,即使美国本土生产的洗衣机和干衣机价格也出现上涨 [19] - 关税政策可能导致美国市场产品种类减少,并将劳动力从医疗保健等更急需的行业转移出去 [20] 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环境的影响 - 白宫政策的不确定性使许多企业处于紧张状态,包括干预美联储独立性、入股英特尔和美国钢铁公司以及叫停近海风电项目等行为 [28] - 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全球公司对美国当前的投资环境产生疑虑 [29] - 政策制定过程中信任的严重侵蚀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通常不愿与不信任的对象开展业务 [31]
Trump’s $100,000 visa targets a $280 billion India success story
Fortune Asia· 2025-09-22 16:35
文章核心观点 -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H-1B签证申请征收10万美元费用 此举旨在回应滥用指控并保护美国就业 但将重创印度价值2800亿美元的IT外包行业 并可能引发法律挑战[1][2][3][6][13][17] 对印度IT外包行业的影响 - 印度IT外包行业已发展成价值2800亿美元的产业 为全球最大科技公司提供技术支持[1] - 新规迫使以塔塔咨询服务和印孚瑟斯为首的印度外包商重新思考其业务模式 这两家公司股价在周一均下跌超过3%[2] - 新规在行业因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而面临IT支出削减之际 打击了印度一些最具价值的公司[3] - H-1B签证对印度IT公司至关重要 有助于在其最大市场维持关键客户关系 并让工程师能为美国的敏感项目进行现场支持 增加的签证成本将迫使公司减少派往客户现场的员工数量[16] 新规的具体内容与背景 - 新规要求H-1B签证申请需支付10万美元费用 这是在现有费用之上的额外收费 当前与H-1B签证申请直接相关的费用包括215美元的抽签注册费以及各种申请费[2][8] - H-1B签证计划通过抽签分配 共有65000个签证名额 另加20000个名额给美国硕士毕业生 2025年收到了超过47万份申请[7] - 特朗普政府将此变革描述为一项更广泛计划的一部分 旨在筛选滥用行为并支持合法申请[6] - 在截至2023年9月的美国财年 印度裔工人占所有H-1B签证受益人的72.3% 印孚瑟斯在2024财年获得了2504份H-1B签证的初始雇佣批准 按新规计算 这将花费至少2.5亿美元[9] 印度公司的应对与行业演变 - 自特朗普在其首个任期威胁提高移民壁垒以及新冠疫情期间大部分项目远程完成以来 塔塔咨询服务、印孚瑟斯和HCL科技等印度公司已稳步减少对H-1B签证的依赖[15] - 所有主要IT公司也加强了本地招聘 并扩大了在美国的所谓交付中心以服务客户[15] - 印孚瑟斯在德克萨斯州、印第安纳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等地的交付中心雇佣了数千名员工[16] 潜在的第二轮影响与美国企业反应 - 新规可能产生反效果 很可能提高美国公司的成本 并推动它们加快在印度扩张所谓的全球能力中心[11] - 包括微软、谷歌、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公司已在印度运营大型全球能力中心[12] - 如果美国公司无法进行在岸外包 它们可能会寻求在印度等地方扩大离岸业务规模[13] - 新规缺乏明确性 促使微软、亚马逊和Alphabet等H-1B计划的最大受益者最初警告员工避免国际旅行[13] 行业领袖与专家评论 - 前Tech Mahindra首席执行官称此举为“地缘政治势力范围争夺战” 并指出商业模式和全球交付模式正在改变 短期12个月内会有冲击 但公司已预期到远离美国的长期转变[4] - 通信公司Digital Sea的CEO表示 该决定明显是为了让特朗普的选民满意 但能否替代受H-1B名额影响的近65000至85000名初级和中级专业人员还有待观察[13] - 一位驻新加坡独立经济学家指出 此类决定的主要问题是在商业环境中造成大量不确定性 这种供给侧冲击也不符合美国利益[14] - Digital Sea的CEO预计该举措几乎肯定会在法庭上受到挑战 科技行业将施加巨大压力要求撤销它 并表示“在特朗普领导下 没有什么是最终的”[17]
New US H-1B visa fee could disrupt Indian IT operations, says industry body
Yahoo Finance· 2025-09-20 18:53
By Haripriya Suresh NEW DELHI (Reuters) -Imposing a new $100,000 annual fee on H-1B visa applications could disrupt the global operations of Indian technology services companies that deploy skilled professionals to the United States, India’s IT industry body Nasscom said on Saturday. The White House announced the new fee on Friday, prompting some major U.S. tech firms to advise visa holders to either remain in the country or return there quickly. The new fee marks Washington’s most high-profile attempt t ...
Pres. Trump wants a scapegoat for his base, says Fmr. Dallas Fed Pres.
Youtube· 2025-09-18 06:01
美联储政策评估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沟通中展现出诚实态度 但关于风险平衡的观点不够清晰[3] - 当前通胀率运行在3%水平附近 理论上应保持正的实际回报以支持企业资本形成[4][5] - 就业统计数据疲软的原因包括财政政策和移民政策的影响[5] 美联储内部决策动态 - 美联储官员Bowman和Waller坚持经济逻辑 本次会议投票支持降息50个基点及五次降息[6] - 白宫官员Myron在决策中缺乏影响力 其立场被认为完全追随总统意愿[6][7] - 美联储决策过程应依靠说服和经济逻辑 而非政治影响[7][8] 政治与货币政策互动 - 白宫可能批评美联储的降息决策 因总统关注就业状况并需要寻找替罪羊[12] - 总统60%的选票来自高中或以下学历群体 该群体对降息有直接经济利益诉求[13] - 货币政策应保持客观独立 不应像Myron那样迎合政治立场[14] 经济指标与政策背景 - 本次降息是首次在PCE等通胀指标高企的背景下进行[10] - 美联储具有双重使命 但历史上历任总统均更强调就业数据[10][11] - 信贷利率变化与美联储基金利率无直接关联 实际取决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等长端利率[13]
美国经济展望:增长同步放缓,通胀回落,金融风险管控下的利率下调-US Economics Outlook_ Slow Growth, Firm Infl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Rate Cuts
2025-09-08 00:19
美国经济展望: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该纪要由摩根士丹利美国经济团队撰写 专注于美国宏观经济展望 不涉及特定上市公司[2] * 分析涵盖广泛行业 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农业、零售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医疗保健等[33] 核心经济观点与论据 经济增长与前景 * 预计2025年实际GDP增长放缓至1.1% 2026年增长1.3% 避免衰退但增长疲软[5][6] * 关税和移民政策的拖累超过财政和放松监管带来的任何提振[7] * 消费支出增长显著放缓 预计2025年个人消费支出仅增长0.7% 2026年增长0.7%[5] * 非住宅固定投资2025年预计增长4.5% 但结构投资下降2.2% 设备投资增长8.6%[5] * 住宅投资2025年预计下降2.1% 2026年增长2.6%[5] 通胀前景 * 通胀居高不下 2025年PCE通胀预计为3.0% 核心PCE通胀为3.2%[5] * 2026年PCE通胀预计为2.3% 核心PCE通胀为2.4% 仍高于美联储目标[5][6] * 关税导致通胀脱轨 有效关税率估计为16-17%[10][12] * 企业预计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转嫁率各不相同[23][24] 劳动力市场 * 出现双速劳动力市场:限制性移民政策减缓劳动力增长 导致就业减少和低失业率并存[6] * 失业率预计从2024年的4.1%升至2025年的4.4%和2026年的4.8%[5] * 非农就业月均增长从2024年的168,000人放缓至2025年的70,000人和2026年的60,000人[5] * 净移民可能从2022-2024年的每年300万人放缓至2025年的30万人和2026年的20万人[26] * 劳动力参与率下降0.4个百分点 主要受外国出生工人参与率下降影响[130] 货币政策 * 美联储采取风险管理方式 预计2025年9月开始降息 然后按季度降息路径进行[6][48] *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4.375%降至2025年的3.875%和2026年的2.875%[5] * 美联储对通胀和失业率风险的看法更加平衡 对关税通胀暂时性的信心增强[51] 财政政策影响 * 《一个美丽大法案法案》将在十年内减少赤字5080亿美元 但2026年因前期减税和后期支出削减而增加赤字[35] * 财政乘数不利 预计2026年对GDP增长的提振约为0.4个百分点[37] * 税收削减集中在前期 大多数新减税措施(如小费和加班税收抵免)在2028年后到期[41] * 支出削减集中在后期 医疗补助削减对低收入消费者负面影响最大[44]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影响与暴露度 * 建筑业和农业是移民减少暴露度最高的行业 外国出生工人占比分别为20%和18%[33] * 制造业外国出生工人占比15% 也受到较大影响[33] * 低收入群体更易受关税和财政政策影响 因其消费组合中高关税类别占比较高[78][80] 贸易与供应链动态 * 进口前期激增扭曲了GDP数据 预计贸易将在下半年对增长略有贡献[65] * 来自中国的进口份额下降 引发对贸易改道避关税的担忧[68][69] * 集装箱运量波动 第一季度进口激增[68] 消费者状况 * 消费者资产负债表不过度杠杆化 消费与财富影响目标基本一致[82] * 某些消费者群体压力加大 消费贷款拖欠率上升[85] * 低收入群体实际经历的通胀水平更高 当通胀超过2%目标时 第二收入五分位与最高收入五分位之间的通胀差异可达60-80个基点[79] 投资趋势 * 人工智能支出预计保持强劲 今年和明年都将保持稳健[94] * 制造业产出疲软 制造业PMI显示物价支付加速[97] * 资本品订单和出货量在2023年和2024年疲软后开始回升[90] 住房市场 * 负担能力仍然面临挑战 尽管库存增加[102] * 房屋价格增长放缓至2%年增长率[102] * 抵押贷款收益率已经反映了显著的美联储宽松政策[105] 全球背景与安全资产 * 从二战后世界秩序和全球化向多极世界转变[14][15] * 安全资产从短缺转向过剩 主要由国债、美国机构债和GSE债务增长驱动[143] * 美国净国际投资头寸为-26万亿美元 外国人持有约62万亿美元美元资产[149] 潜在增长与中性利率 * 潜在增长估计从2022-23年的2.5-2.7%降至目前的2.1% 预计2026年降至1.5%[158] * 较慢的潜在增长可能意味着较低的中性利率[158] 替代情景 * 需求上行情景(20%概率):财政法案激发动物精神 增长高于典型模型预测[161][162] * 轻度衰退情景(30%概率):有效关税率升至约23% 达到"突然停止"水平 间接效应导致轻度衰退[163]
Morning brief: Trump's Fed shortlist, US-EU tech tensions, Wall Street's volatile week
Invezz· 2025-09-06 16:25
美联储主席提名 - 特朗普确认白宫经济顾问Kevin Hassett、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和前美联储理事Kevin Warsh为接替Jerome Powell的主要候选人 [4] - 特朗普表示将进行完整面试流程后做出最终决定 [7] - 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明确表示无意担任该职位 [7] 欧美科技贸易摩擦 - 欧盟因广告技术业务反垄断违规对谷歌罚款35亿美元 [8] - 特朗普威胁启动301条款调查以反制欧盟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歧视性"行动 [8] - 谷歌CEO公开感谢特朗普政府在美国法庭诉讼中的支持 [9] 移民政策与制造业 - 美国移民海关执法局在乔治亚州拘留475名工人导致现代汽车电池工厂建设停工 [10] - 被拘留者中包含大量韩国籍员工凸显项目国际规模 [11] - 该项目原为乔治亚州史上最大工业投资现因突袭事件面临不确定性 [11] 科技股与市场表现 - 科技股展现韧性 Alphabet苹果博通特斯拉本周市值合计增加4200亿美元 [12] - 纳斯达克指数本周上涨1.1% 标普500指数上涨0.3% 道指下跌0.3% [13] - 周五道指下跌220点收于45400.86点 标普500下跌0.3% 纳斯达克微跌不足0.1% [12]
投资者推介 - 全球经济展望-Investor Presentation-Global Economy Outlook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覆盖 * 全球宏观经济展望,覆盖G4国家(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及主要新兴市场(中国、印度、巴西等)[1][4][5] * 重点分析中国、美国、欧元区、日本的经济表现与政策动向[5][56][60][8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经济增长放缓** * **美国与中国增长显著减速**:2025年预期GDP增速分别为1.0%(美国4Q/4Q)和4.5%(中国全年),低于2024年的2.5%和5.0%[5][8] * **欧元区疲软**:2025年GDP增速预期1.0%,受货币政策紧缩(拖累0.1-0.5pp)、财政政策收缩(拖累0.1pp)及贸易摩擦(拖累0.2pp)影响[54] * **日本温和复苏**:名义GDP进入上升轨道,2025年实际GDP增速预期1.0%,但政治不确定性增加[85][88] **2 通胀与货币政策分化** * **美国短期通胀压力**:关税推升2025年PCE通胀至3.0%(核心PCE 3.1%),但美联储预计维持利率不变至2025年末[9][11][17] * **欧元区宽松预期**:ECB或降息至1.5%以应对核心通胀回落(2025年预期2.2%)[44][46] * **中国持续通缩**:PPI通缩与CPI低通胀(2025年CPI预期0.0%)并存,政策驱动消费改善[60][63] **3 贸易与供应链动态** * **中美关税影响**:30%关税税率实施,但中国全球出口份额保持稳定(14.6% vs 峰值15.7%),通过东盟等新兴市场分流[20][74][75] * **供应链重构**:中国在绿色产品(如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占比提升,抵消传统商品份额下降[77][78] **4 劳动力市场与政策** * **美国移民政策收紧**:强制遣返增加导致非农就业平衡点降至7万人/月(2025-2026年)[29][32] * **欧元区工资增长放缓**:协商工资增速预期显著下降,缓解通胀压力[40][43] --- 其他关键细节 * **德国财政风险**:非衰退期最大财政赤字或加速债务/GDP上升[49][51] * **日本央行政策**:维持宽松,2025年核心CPI(除生鲜食品)预期2.7%[83] * **新兴市场韧性**:印度2025年GDP增速6.2%,东盟对美贸易盈余被对华赤字抵消(250亿美元规模)[8][72][73] --- 数据来源与时间 * 主要预测基准日为2025年8月1日,部分数据引用自Haver Analytics、各国统计局及央行[7][13][55] * 历史对比参考2018-2019年关税影响模型[28] ``` 注:省略了免责声明与数据来源重复部分(如[102]-[120]),聚焦实质性分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