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mmigration Policy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经济展望:增长同步放缓,通胀回落,金融风险管控下的利率下调-US Economics Outlook_ Slow Growth, Firm Infl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Rate Cuts
2025-09-08 00:19
美国经济展望: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该纪要由摩根士丹利美国经济团队撰写 专注于美国宏观经济展望 不涉及特定上市公司[2] * 分析涵盖广泛行业 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农业、零售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医疗保健等[33] 核心经济观点与论据 经济增长与前景 * 预计2025年实际GDP增长放缓至1.1% 2026年增长1.3% 避免衰退但增长疲软[5][6] * 关税和移民政策的拖累超过财政和放松监管带来的任何提振[7] * 消费支出增长显著放缓 预计2025年个人消费支出仅增长0.7% 2026年增长0.7%[5] * 非住宅固定投资2025年预计增长4.5% 但结构投资下降2.2% 设备投资增长8.6%[5] * 住宅投资2025年预计下降2.1% 2026年增长2.6%[5] 通胀前景 * 通胀居高不下 2025年PCE通胀预计为3.0% 核心PCE通胀为3.2%[5] * 2026年PCE通胀预计为2.3% 核心PCE通胀为2.4% 仍高于美联储目标[5][6] * 关税导致通胀脱轨 有效关税率估计为16-17%[10][12] * 企业预计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转嫁率各不相同[23][24] 劳动力市场 * 出现双速劳动力市场:限制性移民政策减缓劳动力增长 导致就业减少和低失业率并存[6] * 失业率预计从2024年的4.1%升至2025年的4.4%和2026年的4.8%[5] * 非农就业月均增长从2024年的168,000人放缓至2025年的70,000人和2026年的60,000人[5] * 净移民可能从2022-2024年的每年300万人放缓至2025年的30万人和2026年的20万人[26] * 劳动力参与率下降0.4个百分点 主要受外国出生工人参与率下降影响[130] 货币政策 * 美联储采取风险管理方式 预计2025年9月开始降息 然后按季度降息路径进行[6][48] *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4.375%降至2025年的3.875%和2026年的2.875%[5] * 美联储对通胀和失业率风险的看法更加平衡 对关税通胀暂时性的信心增强[51] 财政政策影响 * 《一个美丽大法案法案》将在十年内减少赤字5080亿美元 但2026年因前期减税和后期支出削减而增加赤字[35] * 财政乘数不利 预计2026年对GDP增长的提振约为0.4个百分点[37] * 税收削减集中在前期 大多数新减税措施(如小费和加班税收抵免)在2028年后到期[41] * 支出削减集中在后期 医疗补助削减对低收入消费者负面影响最大[44]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影响与暴露度 * 建筑业和农业是移民减少暴露度最高的行业 外国出生工人占比分别为20%和18%[33] * 制造业外国出生工人占比15% 也受到较大影响[33] * 低收入群体更易受关税和财政政策影响 因其消费组合中高关税类别占比较高[78][80] 贸易与供应链动态 * 进口前期激增扭曲了GDP数据 预计贸易将在下半年对增长略有贡献[65] * 来自中国的进口份额下降 引发对贸易改道避关税的担忧[68][69] * 集装箱运量波动 第一季度进口激增[68] 消费者状况 * 消费者资产负债表不过度杠杆化 消费与财富影响目标基本一致[82] * 某些消费者群体压力加大 消费贷款拖欠率上升[85] * 低收入群体实际经历的通胀水平更高 当通胀超过2%目标时 第二收入五分位与最高收入五分位之间的通胀差异可达60-80个基点[79] 投资趋势 * 人工智能支出预计保持强劲 今年和明年都将保持稳健[94] * 制造业产出疲软 制造业PMI显示物价支付加速[97] * 资本品订单和出货量在2023年和2024年疲软后开始回升[90] 住房市场 * 负担能力仍然面临挑战 尽管库存增加[102] * 房屋价格增长放缓至2%年增长率[102] * 抵押贷款收益率已经反映了显著的美联储宽松政策[105] 全球背景与安全资产 * 从二战后世界秩序和全球化向多极世界转变[14][15] * 安全资产从短缺转向过剩 主要由国债、美国机构债和GSE债务增长驱动[143] * 美国净国际投资头寸为-26万亿美元 外国人持有约62万亿美元美元资产[149] 潜在增长与中性利率 * 潜在增长估计从2022-23年的2.5-2.7%降至目前的2.1% 预计2026年降至1.5%[158] * 较慢的潜在增长可能意味着较低的中性利率[158] 替代情景 * 需求上行情景(20%概率):财政法案激发动物精神 增长高于典型模型预测[161][162] * 轻度衰退情景(30%概率):有效关税率升至约23% 达到"突然停止"水平 间接效应导致轻度衰退[163]
Morning brief: Trump's Fed shortlist, US-EU tech tensions, Wall Street's volatile week
Invezz· 2025-09-06 16:25
美联储主席提名 - 特朗普确认白宫经济顾问Kevin Hassett、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和前美联储理事Kevin Warsh为接替Jerome Powell的主要候选人 [4] - 特朗普表示将进行完整面试流程后做出最终决定 [7] - 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明确表示无意担任该职位 [7] 欧美科技贸易摩擦 - 欧盟因广告技术业务反垄断违规对谷歌罚款35亿美元 [8] - 特朗普威胁启动301条款调查以反制欧盟针对美国科技公司的"歧视性"行动 [8] - 谷歌CEO公开感谢特朗普政府在美国法庭诉讼中的支持 [9] 移民政策与制造业 - 美国移民海关执法局在乔治亚州拘留475名工人导致现代汽车电池工厂建设停工 [10] - 被拘留者中包含大量韩国籍员工凸显项目国际规模 [11] - 该项目原为乔治亚州史上最大工业投资现因突袭事件面临不确定性 [11] 科技股与市场表现 - 科技股展现韧性 Alphabet苹果博通特斯拉本周市值合计增加4200亿美元 [12] - 纳斯达克指数本周上涨1.1% 标普500指数上涨0.3% 道指下跌0.3% [13] - 周五道指下跌220点收于45400.86点 标普500下跌0.3% 纳斯达克微跌不足0.1% [12]
投资者推介 - 全球经济展望-Investor Presentation-Global Economy Outlook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覆盖 * 全球宏观经济展望,覆盖G4国家(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及主要新兴市场(中国、印度、巴西等)[1][4][5] * 重点分析中国、美国、欧元区、日本的经济表现与政策动向[5][56][60][85]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经济增长放缓** * **美国与中国增长显著减速**:2025年预期GDP增速分别为1.0%(美国4Q/4Q)和4.5%(中国全年),低于2024年的2.5%和5.0%[5][8] * **欧元区疲软**:2025年GDP增速预期1.0%,受货币政策紧缩(拖累0.1-0.5pp)、财政政策收缩(拖累0.1pp)及贸易摩擦(拖累0.2pp)影响[54] * **日本温和复苏**:名义GDP进入上升轨道,2025年实际GDP增速预期1.0%,但政治不确定性增加[85][88] **2 通胀与货币政策分化** * **美国短期通胀压力**:关税推升2025年PCE通胀至3.0%(核心PCE 3.1%),但美联储预计维持利率不变至2025年末[9][11][17] * **欧元区宽松预期**:ECB或降息至1.5%以应对核心通胀回落(2025年预期2.2%)[44][46] * **中国持续通缩**:PPI通缩与CPI低通胀(2025年CPI预期0.0%)并存,政策驱动消费改善[60][63] **3 贸易与供应链动态** * **中美关税影响**:30%关税税率实施,但中国全球出口份额保持稳定(14.6% vs 峰值15.7%),通过东盟等新兴市场分流[20][74][75] * **供应链重构**:中国在绿色产品(如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占比提升,抵消传统商品份额下降[77][78] **4 劳动力市场与政策** * **美国移民政策收紧**:强制遣返增加导致非农就业平衡点降至7万人/月(2025-2026年)[29][32] * **欧元区工资增长放缓**:协商工资增速预期显著下降,缓解通胀压力[40][43] --- 其他关键细节 * **德国财政风险**:非衰退期最大财政赤字或加速债务/GDP上升[49][51] * **日本央行政策**:维持宽松,2025年核心CPI(除生鲜食品)预期2.7%[83] * **新兴市场韧性**:印度2025年GDP增速6.2%,东盟对美贸易盈余被对华赤字抵消(250亿美元规模)[8][72][73] --- 数据来源与时间 * 主要预测基准日为2025年8月1日,部分数据引用自Haver Analytics、各国统计局及央行[7][13][55] * 历史对比参考2018-2019年关税影响模型[28] ``` 注:省略了免责声明与数据来源重复部分(如[102]-[120]),聚焦实质性分析内容。
摩根士丹利:国会的货币政策报告_等待明晰
摩根· 2025-06-30 09: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维持观望模式,待数据更清晰后再考虑政策调整 [1][4] - 预计到年底整体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将升至3.0 - 3.3%,2025年不会降息,2026年3月开始降息,预计明年降息七次至2.5 - 2.75% [3] - 关税可能推高物价、拖累经济活动,对通胀的影响不确定,可能短暂也可能更持久 [5] - 关税传导在第三季度会更明显,当前库存和定价决策使关税在5月通胀报告中未显著体现 [9] - 移民政策减少了劳动力增长,劳动力需求无法由国内人口满足,预计今年失业率将小幅上升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联储政策立场 - 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处于有利位置,将继续观望,待数据带来更多清晰度后再考虑政策调整 [4] - 美联储的政策响应取决于经济偏离双重目标的程度,若通胀更高且更持久,美联储可能按兵不动;若传导较低且劳动力市场疲软,美联储将放松政策 [2] 通胀与关税影响 - 预计到年底整体和核心个人消费支出通胀率将升至3.0 - 3.3%,2025年不降息,2026年3月开始降息,预计明年降息七次至2.5 - 2.75%;若私营部门承担的关税成本超预期,劳动力市场可能走弱,降息可能提前 [3] - 关税可能推高物价、拖累经济活动,但对通胀的影响不确定,可能短暂也可能更持久,避免持久影响取决于关税效应大小、传导至价格的时间以及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定 [5] - 鲍威尔认为关税传导在第三季度会更明显,当前库存和定价决策使关税在5月通胀报告中未显著体现,这与报告观点一致 [9] - 鲍威尔承认关税传导给消费者的程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传导可能比预期大,美联储应谨慎行事 [10] 劳动力市场与移民政策 - 新的移民政策减少了劳动力增长,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人口也无法满足劳动力需求,这与SEP中今年失业率小幅上升的预测一致 [11] 其他观点 - 鲍威尔的整体信息与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新闻发布会相似,未传达新内容,语气也未改变,一切取决于数据 [2] - 当被问及年底前降息的评估时,鲍威尔表示委员会中绝大多数人预计年底前满足降息条件,即“通胀不那么高或劳动力市场疲软”,或两者兼而有之,这表明美联储主要依据数据决策 [8] - 在人口增长放缓的背景下,美联储将从人均角度判断经济健康状况,人均变量可能与总体数据差异很大,总体数据可能因趋势工时增长放缓而显得疲软 [12]
摩根士丹利:美国政策年中展望-年末前政策路径展望
摩根· 2025-05-22 13: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方面,美国关税整体在2025年加速提升,目前水平预计将持续,中国关税约30%,欧盟面临升级风险但可能维持在10%,特定产品25%的232关税更持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高 [6][9] - 财政政策上,预计2026年政策变化带来约900亿美元增量赤字(不含关税收入约1300亿美元),占GDP约7.1%,将延长TCJA并实施一些增税减支措施 [17] - 移民方面,边境流量和驱逐速度均低于预期,相互抵消使2025年净移民预期基本不变,预计驱逐将逐步增加 [27] - 放松管制进展缓慢,目前影响多在行业层面,金融领域放松管制未来可能产生宏观影响 [3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预期政策路径 - 关税升级速度和路径与预期不同,提前达到预计持续到2026年的状态,即整体关税提高且偏向中国,财政和移民政策影响符合预期 [2] 政策预期与现实对比 - 年初认为政策顺序和严重程度是风险资产的决定性因素,预计关税和移民先受关注,随后是减税法案和放松管制议程,此框架今年有用但实际路径不同,下半年政府可能转向更有利于增长的政策议程,财政路径更清晰,美国股票策略师设定12个月目标价为6500,但经济学家仍担忧关税滞后影响增长和通胀数据 [7][8] 关税:更快降级与不均衡实施 - 预计2025年美国关税整体提升,对中国关税有偏向,也会对欧洲征税和实施特定产品关税,多数贸易伙伴基线为10%,中国关税低于中期稳态且实现更快,预计除中国外其他地区无额外“对等”关税,但关键司法管辖区有临时升级风险,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高 [9][10] 财政政策:税收方案适度增加已扩大的赤字 - 2026年政策变化预计带来约900亿美元增量赤字(不含关税收入约1300亿美元),占GDP约7.1%,预计第三季度末通过,财政基本情况是延长到期的TCJA并实施一些额外减税措施,同时有“支付”条款抵消增量减税,不同情景下赤字变化不同 [17][25] 移民:低边境流量和缓慢驱逐持续 - 边境流量和驱逐速度均低于年初预期,相互抵消使2025年净移民预期基本不变,美国边境遭遇人数自就职以来持续下降约90%,每月少于3万人,驱逐人数每月少于2万人,预计驱逐将因行政行动和立法逐步增加,但受法律和后勤限制实施仍需时间 [27][32] 放松管制:主要是行业层面且宏观影响缓慢 - 放松管制进展缓慢,目前影响多在行业层面,特朗普的联邦任命传达了更宽松的监管方式,国会通过CRA推翻了一些拜登时代的规则,未来放松管制主要靠行政行动且需遵循漫长的规则重写过程,金融领域放松管制未来可能产生宏观影响 [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