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w Energy Vehicles
icon
搜索文档
Zeekr Group Announces July 2025 Delivery Update
Prnewswire· 2025-08-01 15:30
交付业绩 - 2025年7月公司旗下Zeekr和Lynk & Co品牌共交付44,193辆汽车 同比增长19.7% 环比增长2.7% [2] - Zeekr品牌交付16,977辆 Lynk & Co交付27,216辆 累计用户超200万 [2] 技术创新 - 7月9日发布基于SEA-S平台的Super Hybrid Technologies 采用900V高压架构与三碳化硅电驱系统 [3] - 搭载CATL Freevoy超级混动电池 在充电速度/加速性能/NVH方面树立行业新标准 [3] 新品参数 - Zeekr 9X为首款应用新技术的车型 峰值功率达1,030kW 零百加速低于3.1秒 [4] - 支持超快充技术 20%-80%充电约9分钟 10%-80%仅需10.3分钟 [4] 公司背景 - 总部位于中国浙江 是吉利控股旗下高端新能源车集团 拥有Zeekr和Lynk & Co双品牌 [5] - 致力于构建创新驱动的用户生态系统 自主开发软件系统/电驱链/供应链 [5] - 价值观为平等/多元/可持续 目标成为全球新能源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5]
中国观察-中国的 “反内卷” 行动能否奏效?-China Musings-Can China’s Anti-Involution Drive Deliver
2025-07-24 13:03
纪要涉及的行业 新能源汽车、在线食品配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煤炭、太阳能、航空运输、钢铁、化工、炼油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政策信号增强 - 中国反内卷运动受投资者关注,虽当前挑战与 2015 - 18 年不同,但政策信号增强 [2] -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后,多数行业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协会举行咨询会议并提出监管过度竞争的建议 [3] - 近期各部门采取系列行动,如国务院强调调控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市场监管总局约谈在线食品配送平台等 [9] 言辞多于改革 - 反内卷需深入结构改革,纠正地方激励机制、改革税收制度和向消费再平衡,当前措施多局限于供给侧整合,未解决根本激励问题 [4][11] - 市场信号应在资源配置和竞争调节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央政府希望以更市场化方式进行供给整合 [10] - 改革信号不明确,缺乏干部评价、税收制度和社会福利改革的时间表 [11] 历史警示改革非一蹴而就 - 不同症状:当前通缩更顽固,GDP 平减指数自 2023 年二季度以来连续九个季度为负,PPI 通缩构成不同 [13] - 不同疗法:2015 - 18 年可通过自上而下指令解决,如今过剩产能多在新领域且 50 - 90% 由私营部门拥有,行政指令空间小,可采取政府引导的市场并购、淘汰旧产能、引入新商业模式等方式 [14] - 不同通胀驱动因素:2015 - 18 年住房和外部需求是主要驱动因素,此次债务、人口和地缘政治因素限制需求复苏 [20] 改革进展预期 - 短期内,上游国企集中度高且有成功整合经验的行业可能有适度整合行动,但调整需求和紧迫性较低 [19] - 新产能过剩行业从高层指导到部门实施计划可能有 3 个月以上的滞后,此次实施可能更慢更温和 [21] - 即将到来的十五五规划可能为持久反内卷成功所需的结构改革提供更多清晰信息 [22] 展望:渐进式改革 - 预计新的周期性刺激有限,政策将维持反内卷基调,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是规划内投资,不代表新一轮重大刺激 [23] - 预计未来政策将重申现有政策空间的执行和微调,不太可能采取更激进行动 [23] - 不同政策组合会带来不同结果,最优组合是积极的需求再平衡和加快结构改革,最不可取的是运动式指令且需求支持不足 [2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全国生育率补贴低于预期,每年 3600 元,此前预期为 8000 - 10000 元 [11] - 2025 年钢铁产量削减相对温和,减少 2 - 3%,产能淘汰适度 [24] - 化学品和炼油行业,关闭或升级旧产能空间有限,遏制未来扩张很关键 [14][24]
油车更污染环境?最新研究:电动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比燃油车低73%【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7-15 11:59
电动车与燃油车环保性能对比 - 欧洲市场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比燃油车低73% 涵盖电池生产等所有环节 [2] - 电动车制造阶段碳足迹比燃油车高40% 但行驶17000公里后即可抵消差距 [2] - 欧盟预测2025-2044年中型电动车平均碳排放为63克/公里 燃油车高达235克/公里 [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 - 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31.6% 2024年1-11月提升至40.3% [2] - 2024年1-11月纯电动车产量680万辆占总量60% 销量670万辆占比接近60% [5] -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696.8万/693.7万辆 同比增长41.4%/40.3% 渗透率达44.3% [8]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国内市场同比增速超10% 支撑整体增长 [8] - 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占汽车总出口量的34.4% [8] - 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渗透率50%销量1650万辆 2035年达85%-90%纯电回归主流 [9] 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汽车将向储能载体和智能终端转变 技术提升涵盖机械结构/能源供给/电气架构等六层面 [9] - 能源供给层将向电力和绿色能源发展 形成燃油/混动/纯电"333"格局 [9]
促进市场化的兼并重组,提高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1:5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广汽菲克申请破产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加速出清 长期亏损导致破产申请 2022年已向法院提交[1]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国产品牌数量近100个 行业集中度不足[1] - 价格竞争延缓行业整合 导致利润下降 政府近期整治无序低价竞争 规范账期与汽车金融政策[1] 企业战略调整 - 2023年上半年近十家车企集团进行组织架构改革 包括东风 长安 上汽 广汽 奇瑞 吉利 蔚来等[2] - 广汽集团推动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型 实现研产销一体化协同 吉利私有化极氪深化品牌协同[2] - 国际车企如本田 日产 三菱启动合并应对行业变革 美国形成通用 福特 克莱斯勒三大巨头格局[2] 兼并重组必要性 - 行业需通过兼并重组改变"大而散"现状 提升集中度与国际竞争力 目前受体制机制制约[3] - 僵尸企业资源占用问题突出 需健全破产退出机制 快速出清低效产能 释放优质企业发展空间[3] - 国家层面需建立兼并重组引导体系 降低制度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 满足市场交易需求增长[3] 地方保护主义影响 - 地方国资企业重组受地方政府干预 因涉及GDP 税收 就业等利益[4] - 部分地方政府采用"拉郎配"方式主导重组 违背市场化原则[4] - 市场化重组长期有利于资产增值 需平衡各方利益[4] 行业发展趋势 - 兼并重组成为行业共识 是应对竞争压力的必然选择[4] - 高质量 高效率 集团化 规模化 国际化是行业发展唯一路径[4]
东吴证券:首次覆盖林泰新材给予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7-07 07:34
公司概况 - 林泰新材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唯一一家在乘用车自动变速器湿式纸基摩擦片领域实现规模化配套的企业,打破了国外垄断 [2]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上汽、吉利、比亚迪等国内主流车企及变速器厂商,并进入麦格纳等国际供应链体系 [2]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6/0.25/0.49/0.81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50%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287.62%,毛利率48.96%,同比+7.86pct [2] 行业与市场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3128万辆和31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3] - 混动汽车市场份额预计从2023年17%增至2035年55%,带动乘用车摩擦片市场需求提升 [3] - 2025年乘用车摩擦片市场空间预计66亿元,2035年将达74亿元 [3] 竞争格局与技术优势 - 湿式纸基摩擦片国产化率较低,公司是国内唯一能与国外企业抗衡的品牌 [3] - 公司产品核心技术指标与国外企业无实质差异,且更具性价比 [3] - 2024H1公司产能利用率达101.77%,募投项目建成后湿式纸基摩擦片和对偶片产能将分别达5200万片和4500万片 [3] 业务拓展与增长驱动 - 公司DCT项目2024年12月通过麦格纳量产审核,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4] - 已开发商用车和工程机械领域湿式纸基摩擦片,进入法士特、三一重工、约翰迪尔等供应链 [4] - 布局低空经济领域,与某知名飞行汽车制造商签订保密协议并开展研发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50/2.15/3.23亿元,对应PE为40.30/28.21/18.73倍 [5]
中通客车又要中标了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02 14:47
新能源公交车采购结果公示 - 海南海汽运输集团完成6米系列一级踏步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采购,中标结果于2025年7月1日公示,公示期至2025年7月3日 [1] - 中通客车以LCK6606EVGRA1车型(宁德时代115.92Kwh电池)排名第一,宇通客车ZK6606BEVG6C(同电池配置)排名第二,厦门金旅XML6608JEVJ0C1(同电池配置)排名第三 [1] - 异议需在公示期内向公司纪律检查部或汽车服务管理部反映,联系电话0898-65365630/0898-65354056 [1][2] 行业动态摘要 - 上汽红岩面临破产重整申请,东风股份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张小帆 [6] - 6月重卡销量同比大幅增长达9.2万辆 [6] - 江淮新能源轻卡获赵师傅重点关注,反映油车向电车转型趋势 [6] - 中集车辆"欧冠G"系列液罐车上市即签约500辆 [6]
1844万元招标新一批新能源客车!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29 21:29
浙江恒风集团有限公司客车招标项目 - 公司计划采购12米纯电动双层观光巴士和5米3纯电动城市公交车(微循环),总预算1844万元[1] - 标项一为12米纯电动双层观光巴士采购,预算金额1380万元[2] - 标项二为5米3纯电动城市公交车(微循环)采购,预算金额464万元[3] - 投标文件获取时间为2025年06月27日至07月10日,通过乐采云平台线上申请[5] - 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均为2025年07月10日09:30,开标地点在行政服务中心4楼4065[5][6] 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动态 - 前5月新能源重卡区域市场表现分化:上海累计销售近万辆,广东超7000辆,河南/湖北等地区销量暴涨[13] - 长城重卡推出混动车型引发行业讨论,售价达53.66万元[13] - 比亚迪商用车在欧洲市场有重大布局动作[13] - 纯电动客车招标市场活跃,有20辆纯电动客车项目重新招标[13] - 新能源牵引车市场竞争加剧,重汽/徐工/乘龙等企业推出多款新品,最大功率达1115马力[13]
小米YU7发布会影响SU7销量吗? 雷军坦诚回答
搜狐财经· 2025-06-25 15:37
产品定位与配置 - YU7标准版配置相当于行业Max版甚至Ultra版水平,雷军否认比SU7贵2-3万元的传闻 [2] - YU7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V6s Plus超级电机、激光雷达等23项豪华配置 [4] - 三款配置差异主要体现在动力和续航:Pro版增加闭式双腔弹簧,Max版加入5.2C超级快充和电动吸合门,加速达3.23秒 [4] - YU7定位运动取向SUV,与SU7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分别吸引SUV和轿车用户群体 [2][5] 市场反馈与竞争 - YU7用户留资量达SU7同期的3倍,显示市场热情超预期 [4] - 理想i8定位家庭六座纯电SUV,将于7月下旬上市,强调"移动的家"概念 [4][5] - 小鹏G7主打科技与舒适,将与YU7形成"双7组合"改变智能SUV市场格局 [6] - 蔚来乐道L90聚焦空间与能耗,7月上旬预售,配合8000座充换电站网络 [6][7] 行业互动 - 三大新势力创始人集体发声支持YU7发布,同时宣传各自新品 [4] - 理想强调产品差异化:i8侧重家庭需求而非运动性能 [5] - 小鹏预告G7将与YU7形成互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6] - 蔚来突出乐道L90的空间优势与补能网络,倡导纯电SUV普及 [7]
张一鸣首次问鼎首富,梁文锋跻身前十!最新榜单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4 11:00
榜单概览 - 2025年新财富500富人榜上榜企业家总持股市值13.7万亿元,同比上涨11%,平均持股市值273.8亿元,上榜门槛66.2亿元,持股市值超百亿元企业家341位 [1] - TMT、医药生物、日用消费品为创富前三赛道,其中TMT行业上榜110人,持股市值总和3.34万亿元,占比24.4%,人均持股市值304亿元 [12][13] 头部企业家 - 张一鸣以4815.7亿元持股估值首次登顶首富,7年内财富增长40倍,持有字节跳动21%股份,字节跳动2024年营收1550亿美元(同比+29%),净利润330亿美元,海外机构估值达4000亿美元 [6][7][8] - 梁文锋受益AI浪潮以1846.2亿元持股估值首次跻身前十,持有深度求索84%股份,公司估值中间值20-300亿美元 [9] - 前十名中56岁以下企业家占六席,包括3名80后(张一鸣、黄峥、梁文锋)和2名70后(马化腾、丁磊),反映创富群体年轻化 [10] 行业动态 TMT与AI - 芯片产业链36位企业家上榜,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持股市值786亿元同比+370% [14] - 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即梦、豆包爱学占据中国原生AI应用活跃用户前十中的三席 [7] - 腾讯马化腾持股市值3067.1亿元(同比+45%),阿里巴巴马云持股市值1999.9亿元(同比-4%) [7] 新能源汽车关联行业 - 6个行业首富与新能源汽车直接相关:宁德时代曾毓群(能源与环保首富,持股市值2726.8亿元,同比+63%)、比亚迪天使投资人吕向阳(金融服务首富)、天华新能裴振华夫妇(机械与电气设备首富)等 [17][18] - 青山控股项光达家族控制印尼30%镍矿资源,2024年营收3821亿元,镍为三元锂电池关键原材料 [18] 消费赛道 - 水饮赛道11位企业家上榜,蜜雪冰城张红超兄弟持股市值1179.4亿元,喜茶聂云宸140亿元,瑞幸咖啡黎辉150.8亿元 [20][21] - 农夫山泉钟睒睒持股市值3624.1亿元(同比-21%),娃哈哈宗馥莉1250亿元(同比+55%) [17][21] 区域与经济结构变迁 - 浙江杭州取代广东成为创富中心,前十名中4位来自杭州(钟睒睒、马云、丁磊、梁文锋),18年前前十名中6位来自广东且多为地产商 [10] - 地产行业首富王健林父子持股市值588.1亿元(同比-58%),在17个行业首富中排名倒数第四 [17]
24-25年中国稀土产业数据解读及展望
2025-06-16 00:03
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稀土产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出口管制**:2025 年 4 月中国重稀土出口量明显下降,5 月有企业获许可,预计 6 月出口量增加但总体仍受限,未来六个月或恢复至每月两三千吨;相关部门会审核每批次出口量,未来可能分配出口配额避免过度竞争,类似 10 年前配额制度[1][3][6] - **需求情况**:新能源汽车是稀土永磁材料最大需求来源,2025 年其产销量增长带动需求增加;风电和白色家电需求稳定增长,白色家电订单受益于国民消费和以旧换新政策;消费电子需求未见显著增长,补贴政策效果不如预期[1][3][4][5] - **加工企业挑战**:稀土加工企业产能过剩,钕铁硼磁材厂开工率仅 50%,大型企业扩产加剧竞争,小型企业生存困难[1][6] - **风电技术与稀土需求**:海上风电因维护成本高多采用直驱和半直驱技术,对稀土需求较低,导致风电装机容量增长未能显著拉动稀土需求;路上风电基本不使用直驱式技术[1][7][9] - **指标情况**:2025 年稀土开采指标发布延迟,预计与去年持平,冶炼分离指标将包括进口矿管理,管制趋严,国内废料回收也将纳入政策管控[1][10][11] - **进口矿情况**:2025 年进口矿氧化物近 10 万吨,主要来自美国、蒙古和东南亚,美国因关税问题出口量减少,缅甸占比下降,老挝占比提升,马来西亚混合碳酸稀土出口增加[1][12][13] - **氧化镨钕供需与价格**:2024 - 2026 年氧化镨钕供需预计达到紧平衡,2025 年缺口约 3000 吨,市场偏强震荡运行,国家支持力度较大,但新兴领域发展需更多时间和政策支持[2][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直驱与半直驱技术在基础油池下游需求区别**:消耗量比例为 3:1,而非 1:0.5,双环技术完全不使用[8] - **独居石进口情况**:2025 年美国灰矿建材减少使轻稀土矿进口量缩减,1 月独居石进口量显著增加,企业倾向进口独居石补充轻稀土矿缺失[14] - **废料回收情况**:废料回收主要跟随钕铁硼生产量变化,2024 年废料回收占比为 23.03%,预计 2025 年回收率将达到 27%;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比从 2024 年的 92.16%缩减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91.6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