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con
搜索文档
科华数据发布算力平台V2.0版本 构建算力服务全链条体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30 13:37
此外,本次论坛也发布了科华算力混合部署一体化解决方案:从基于科华全国数据中心的部署模式到风 冷私有化的部署模式和液冷私有化的部署模式,打造"科华算力底座→GPU服务器→平台→模型→应 用"的行业场景闭环,构建科华数据算力服务全链条体系。 在生态合作方面,论坛现场举行了多轮生态及客户签约仪式,科华数据与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战 略合作。科华数据与壁仞科技、沐曦股份等多家涵盖云计算与IT服务、人工智能与软件、科研高校领域 的上下游企业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旨在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AI产业生态 体系。此次签约不仅体现了行业伙伴对科华数据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的认可,还为未来AI行业技术创 新和商业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7月28日,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指导的"以多元算力 构筑AI未来"科华数据 算力基础设施论坛在沪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全国行业专家、学者及产业合作伙伴,围绕人工智能时代 下的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趋势、技术创新路径及产业生态协同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通过主旨演讲、 平台发布、签约仪式、圆桌论坛等环节,促进多维度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共同探索为人工智能产业高 质量发展 ...
WAIC 2025丨中信集团启动科技创新“磐石”行动
新华财经· 2025-07-28 13:20
中信集团AI战略布局 - 中信集团启动科技创新"磐石"行动,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推动科技跨越发展和产业升级 [1] - 公司将联合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开放场景数据、提升金融联动供给效率、完善AI治理体系 [1] - 与4所高校合作建设"2+4+N"科创平台集群,包括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多个领域级研发中心 [2] AI产业发展趋势 - AI大模型向更强、更高效、更可靠方向演进,形成推理模型深化与智能体爆发格局 [3] - 2025年AI算力消耗重心将从训练转向推理阶段,国内算力自主可控趋势凸显 [3] - AI在各领域渗透速度较互联网时代更快,B端落地进程可能超预期 [3] 中信智库研究报告 - 发布《AI新纪元》深度报告,贯穿AI产业链从底层算力到应用场景的全链路研究 [1][2] - 报告覆盖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技术迭代、终端场景落地等核心环节 [2] 新质生产力培育 - 通过科创平台集群推进原创性技术攻关,构建特色科技创新体系 [2] - 重点布局智能矿山装备、数字钢铁、金融科技、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 [2]
从“并购六条”到地方行动方案,产业重组导向各具特色
搜狐财经· 2025-07-25 22:02
【大河财立方 记者 王宁宁】7月24日,中国证监会召开证监会系统党的建设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大力 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抓好"并购六条"和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落实落地。 在政策工具箱持续丰富的过程中,A股并购市场重组事件明显增多,且呈现出"产业为先"的新趋势。7月25日,电磁屏蔽材料制造企业隆扬电子在回复深交 所重组问询函公告中称,通过收购德佑新材100%股权,在电子材料领域形成深度互补,将完善上市公司电子功能材料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复合型电子材料 开发及复合铜箔在高端场景应用。 从长三角的集成电路产业整合,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生物医药集群重构;从东海之滨的高端装备制造协同,到中原经济区的产业链体系升级,一场以市场化重 组推动产业升级的深刻变革正在全国铺开,重组典型案例相继涌现。 立足上海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24年发布的《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到,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在集成电 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梳理链主企业;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开展同行业、上下游并购和吸收合并,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 并购重组是支持 ...
广西交年中成绩单 GDP增速5.5%从何而来?
搜狐财经· 2025-07-25 21:22
经济表现 - 广西上半年GDP增长5.5% 实现"三个高于"(高于全国平均 高于预期目标 高于去年同期)[1] - 一二三产增速均高于全国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正增长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比全国高10.1个百分点)[1] - 北部湾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超10% 平陆运河 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分别累计完成总投资77% 30%[1] 人工智能产业 -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建成试运营 8个东盟国家签署/即将签署合作协议[2] - 100多家国内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及初创企业布局广西 上半年新签94个人工智能项目(算力算法24个 "AI+"场景43个 智能制造27个)[2] - 科大讯飞 奇安信 360 新华三 海天瑞声 云知声等头部企业进驻 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突破390亿元[2] 招商引资 - 上半年新签项目1514个 投资总额4972亿元(同比+24.6%) 落地项目投资完成额1891亿元(同比+18.1%)[2] - 新签10亿元以上项目122个 集中在绿色化工 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及新能源领域[2] - 将发挥广西(上海 深圳)产业合作中心作用 开展专题招商 提升沿边临港产业园区集聚效应[3] 产业布局 - 推行"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发展路径 筹备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3] - 加快南A中心核心节点建设 开展垂直领域大模型研发 建设广西人工智能学院及实验室[3] - 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制造 低空经济 研究机器人产业政策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3] 特色产业 - 推进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北部湾一号" 打造广西海洋实验室及中国—东盟海洋科技联合研发中心[3] - 依托区位优势促进跨境消费 举办东盟水果活动 推动离境退税政策落地[4]
科创板六周年“再出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2:22
科创板六周年发展概况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上市公司达589家,总市值近7万亿元,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 [2][5][22] - 科创板定位"硬科技",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占比超八成 [5][7][22] - 科创板公司成长性良好,2019-2024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9%和9% [5] 制度创新与改革 - 推出"科创板八条"和"1+6"政策措施,设立"科创成长层",深化发行、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创新 [3][16][18] - 制度包容性增强,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20家第五套标准企业上市,其中22家未盈利企业已实现盈利"摘U" [6][26] - 注册制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为创业板、主板改革提供借鉴 [17][18] 重点产业链集聚效应 - 集成电路产业链形成完整生态,约120家上市公司覆盖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包括中芯国际、中微公司等龙头 [8][9] - 生物医药领域,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推出45款获批药品/疫苗,占同期国产创新药总数的12% [6][26] - 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9]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1680亿元,是板块净利润的3倍,研发强度中位数12.6%领跑A股 [10][11][29] - 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平均每家公司216项,380家公司的850余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11][33] - 35家公司在细分领域全球第一,124家全国第一,138家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11][33] 市场生态与投资者回报 - 形成"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风气,90%公司在上市前获创投机构投资 [14] - 科创50指数跟踪产品规模超1800亿元,成为"硬科技"投资旗舰指数 [14] - 2024年超6成公司现金分红388亿元,470家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方案 [15] 企业案例与行业影响 - 中芯国际科创板IPO募资532亿元,带动半导体产业链协同发展 [9] - 拓荆科技上市后快速盈利,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8] - 恒玄科技上市5年业绩创新高,入选科创50指数 [6]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 | 从“试验田”走向“示范田” 助力“硬科技”企业崛起
新华财经· 2025-07-22 07:17
科创板发展概况 - 科创板开市六年来,首批25家公司挂牌上市,目前上市公司达589家,IPO募集资金9257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1867亿元,合计超1.1万亿元 [1][5] - 科创板公司成长性良好,近5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8.7%和9.1% [5] - 科创板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为12.6%,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其中107家公司连续3年研发强度超20% [6] 科创板制度创新 - 科创板建立了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制度,已有54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1家转板上市企业 [5] - 科创板推出"1+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等 [10]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20家生物医药企业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3.39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4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 [11] 科创板行业集聚效应 - 科创板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形成示范和集聚效应,推动构建矩阵式产业集群 [5] - 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达120家,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软件等产业链各环节,汇聚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沪硅产业等行业龙头 [5] - 科创板35家公司在细分行业或单项产品上排名全球第一,124家公司排名全国第一 [6] 科创板市场表现 - 科创50指数跟踪产品规模超1800亿元,成为境内"硬科技"投资首选的旗舰指数 [14] - 超六成科创板公司推出2024年度现金分红方案,年度累计分红总额388亿元,超29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 [14] - 2024年以来,科创板470家次公司推出回购、增持方案,合计金额上限近380亿元 [14] 科创板未来展望 - 科创板改革将持续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市场体系和产品服务矩阵 [15] -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经验已全面落地创业板、北交所,允许未盈利企业上市和询价转让制度也推广至创业板 [13] - 深化创业板和北交所改革应借鉴科创板经验,根据各自定位细化发行上市标准 [13]
一周快讯丨江苏盐城绿色低碳产业专项母基金招GP;云南省先进制造业母基金成立;100亿,青岛成立3支引导基金
FOFWEEKLY· 2025-07-20 12:44
母基金设立动态 - 江苏盐城绿色低碳产业专项母基金规模20亿元,聚焦新能源及智慧能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和绿色环保领域,要求子基金规模不低于5亿元(苏南地区10亿元),各级政府出资比例不超50% [2] - 云南省先进制造业母基金完成注册,规模50.08亿元,旨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3] - 厦门同安区设立苏颂壹号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采取双GP模式,重点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总规模突破1069亿元,已组建41只专项基金,覆盖全省13个设区市,前两批基金累计投资项目86个 [6] - 陕西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达1055.38亿元,通过45只子基金投资半导体、航空等领域项目315个,培育上市公司及专精特新企业150余家 [20] 产业基金投资方向 - 马鞍山市智创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以人工智能为主导产业,要求子基金投资当地企业金额不低于母基金实缴出资的1.2倍 [7] - 沧州市绿色化工产业基金规模1亿元,支持绿色化工产业链建设,要求域内投资额不低于出资额的1.5倍 [8][9] - 中科创星先导创业投资基金首关26.17亿元,70%资金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重点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21][22] - 湖北孝感智能传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20亿元,由海通开元等机构共同出资 [23] - 福建专精特新基金规模6亿元,重点支持新能源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35] 重点区域基金布局 -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子基金落地鄂尔多斯,首关规模16亿元,采用"央地合作+跨省联动"模式,聚焦先进制造、信息技术及生命健康领域 [10] - 青岛财通集团成立3只引导基金,每只规模100亿元,由青岛市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管理 [11] - 重庆明月湖计划构建千亿级科创基金丛林,每年提供不低于1亿元项目直投专项资金 [17] - 呼和浩特将设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每年安排1.28亿元专项资金推动产业升级 [24] - 赣深产业基金目标规模50亿元,成立规模10亿元,由江西省、赣州市、经开区三级共同出资 [34] 专项领域基金进展 - 华润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规模10亿元,聚焦化学创新药、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 [25] - 黑石计划投资逾250亿美元于宾夕法尼亚州数字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带动额外600亿美元投资 [26] - 全国首批3亿元脑科学天使基金将落地天津,聚焦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 [28] - 广州开发区设立30亿元AIC基金,投向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 [31][32] - 北京京国创文化科技产业基金聚焦文化科技前沿领域,推动"科技+文化"项目集群落地 [36][37] 企业资本运作 - 香飘飘出资1亿元参设10亿元消费基金,80%以上资金锁定大消费赛道 [38] - 万业企业子公司认缴2.99亿元参设10亿元重庆两江半导体基金,投资集成电路产业链 [39]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将"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周期延长至5年,引导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本作用 [41][42]
收评:沪指冲高回落微涨0.01% 银行板块集体回落
新华财经· 2025-07-11 15:4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7月11日冲高回落 沪指微涨0.01%至3510.18点 深成指涨0.61%至10696.10点 创业板指涨0.80%至2207.10点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71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放量2180亿元 创3月15日以来新高 [1] - 券商股集体走强 中银证券、中原证券等涨停 稀土永磁概念爆发 北方稀土等10余股涨停 CRO概念活跃 药明康德涨停 [1] - 银行股尾盘跳水 浦发银行、长沙银行等近20股跌超2% [1] 板块热点 - 涨幅居前板块:证券、金属新材料、小金属、稀土永磁、中船系、期货 [2] - 跌幅居前板块:银行、元件、游戏、PCB、铜缆高速连接、装配式建筑 [2] 机构观点 - 巨丰投顾认为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提升风险偏好 建议关注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 [3] - 中金公司指出1-5月国内电网投资保持高景气 特高压核准有望在三季度加速 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核能复兴、出海三大方向 [3] - 中信证券认为银行板块"稳定回报"属性强化 下阶段交易型资金或聚焦低估值品种 [3] 政策动态 - 深交所修订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 新增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及ESG负面剔除机制 [4] 行业动态 -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召开会议 重点焦化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焦炭市场应尽快提涨价格 [5]
★"提质增效重回报"持续显效 科创板"硬科技"底色再升级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9:56
科创板改革与科技创新 - "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生态 [1] - 2024年1月科创板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2024年470家公司披露行动方案,2025年已有479家公司发布,参与率超八成,科创50和科创100成分股公司连续两年全覆盖 [1]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2024年科创板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78亿元,近3年复合增速10.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12.6% [2] - 截至2024年末累计形成发明专利超12万项,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超2万项,36家科创板公司获中国专利奖 [2] - 盛美上海2025年研发投入占比目标15%,和辉光电计划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专利提案数超260个 [2] - 汇宇制药预计未来3年每年2-3个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每年至少1个复杂注射剂获批上市 [2] - 佰维存储2025年推动自研主控芯片商业化落地,并推进下一代主控芯片UFS研发 [3] 并购重组与产业链整合 -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新增披露产业并购超100单,交易金额超330亿元 [3] - 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交易规模预计超千亿元,实现高端通用芯片、服务器整机等领域整合 [3] - 普源精电重组标的资产估值超900%,思瑞浦收购未盈利资产,交易方案适应科技资产定价逻辑 [3] - 华海诚科2024年收购衡所华威30%股份,2025年计划收购剩余70%股权,突破海外技术垄断 [4] - 中船特气2024年收购淮安派瑞气体100%股权,2025年将围绕主业优势实施并购重组 [4] 股权激励与人才管理 - 截至2024年5月底,超430家科创板公司推出超760单股权激励计划,板块覆盖率超七成,涵盖超14万余人次 [5] - 高凌信息2025年优化薪酬结构体系,强化产研团队项目奖励和技术成果转化激励,推进股权激励计划 [5] - 格科微控股股东自愿延长10.5亿股限售股锁定期12个月至2025年8月17日 [5] 投资者回报与市场生态 - 超六成科创板公司推出2024年现金分红方案,合计分红总额超386亿元,超290家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超30% [6] - 2024年以来320家公司推出回购、增持方案,合计金额上限超350亿元,78家公司利用专项贷款实施回购、增持,金额上限近90亿元 [6] - 海光信息2025年计划安排不少于3次业绩说明会、6次投资者调研活动、10次策略会活动 [6] - 金盘科技举办公开投资者开放日活动,华润微计划针对海外投资者开展线上线下路演和实地调研 [6] - 上交所官网和App上线"提质增效重回报"专栏,便利市场监督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6]
中国民营经济组织达1.85亿户 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长江商报· 2025-06-30 16:29
民营经济总体发展 - 截至2025年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 [2] - 私营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构成民营经济"双引擎"私营企业数量超5800万户同比增长5.2%个体工商户达1.27亿户同比增长1.0% [2][3] 私营企业发展动态 - 私营企业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力光伏产业中民营企业占全球组件供应量80%以上新能源汽车领域民营车企销量占比超70% [3] - 华为2024年研发费用支出1797亿元占收入20.8%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12490亿元全球有效授权专利超15万件 [3][4] - 比亚迪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425万辆同比增41.1%其中纯电车型占比41.5%插混车型占比58.5%同时斩获中国车企销量冠军及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4] - 私营企业贡献全国7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来自民营经济 [4] 个体工商户发展特征 - 个体工商户广泛活跃于社区零售餐饮服务家政维修等领域通过数字化工具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经营 [5] - 每户个体工商户平均带动就业超2人全国个体工商户合计提供超2.5亿个就业岗位 [6] - 政策层面通过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措施助力个体工商户发展并推动其参与街区改造特色街区打造等区域经济活化项目 [6] 细分领域创新案例 - 黑芝麻智能在2025上海车展发布华山A2000系列芯片Pro版单颗算力超越4颗行业旗舰芯片 [4] - 家政维修行业个体从业者通过技能培训与服务标准化提升借助平台认证提升市场信任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