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E-TTM
icon
搜索文档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1113
江海证券· 2025-11-13 16:42
证券研究报告·金融工程报告 2025 年 11 月 13 日 江海证券研究发展部 金融工程定期报告 日均线。 ◆资金占比与换手:2025 年 11 月 12 日, 沪深 300(25.83%)交易金额占比最高, 其次是中证 2000(24.58%)和中证 1000(20.49%)。各宽基指数当前换手率分别 为中证 2000(4.27),中证 1000(2.74),创业板指(2.33),中证全指(1.82), 中证 500(1.64),沪深 300(0.64)和上证 50(0.34)。 ◆日收益率分布:创业板指的峰度负偏离最大,中证 1000 的峰度负偏离最小。创 业板指的负偏态最大,中证 2000 的负偏态最小。 ◆风险溢价:2025 年 11 月 12 日, 上证 50(65.56%)和沪深 300(44.92%)风险溢 价近 5 年分位值较高,中证 1000(26.35%)和中证 500(25.32%)较低。 ◆PE-TTM:中证 1000(97.44%)和中证 500(96.2%)分位值较高,而中证 2000 ◆股债性价比:没有指数高于其 80%分位,中证 500 低于其 20%分位。 (82.98%) ...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1111
江海证券· 2025-11-11 17:09
根据研报内容,本次报告主要对宽基指数进行市场数据跟踪和统计,未涉及具体的量化交易模型或用于选股的阿尔法因子。报告核心内容为对各类市场指标的计算和展示。以下是报告中出现的主要指标及其构建方式的总结。 指标与构建方式 **1 指数表现指标** - **构建思路**:通过计算不同时间窗口的指数涨跌幅以及连续上涨(连阳)或下跌(连阴)的天数,来跟踪市场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表现[9][10] - **具体构建过程**: - **涨跌幅计算**:计算指数在当日、当周、当月、当季及当年的价格变动百分比[10] - **连阴连阳**:统计指数K线连续为阴线或阳线的天数,正数表示连阳,负数表示连阴[11] **2 均线比较指标** - **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当前收盘价与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MA)的位置关系,以及相对于近250日高点和低点的位置,来判断指数的短期趋势和相对强弱[14] - **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指数的5日(MA5)、10日(MA10)、20日(MA20)、60日(MA60)、120日(MA120)及250日(MA250)移动平均线[15] - 计算当前收盘价相对于各条均线的百分比差值,公式为: $$ \text{差值} = \frac{\text{收盘价} - \text{均线值}}{\text{均线值}} \times 100\% $$ [15] - 同样方法计算当前收盘价相对于近250日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百分比位置[15] **3 资金占比与换手率指标** - **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各指数成交金额占全市场(中证全指)成交金额的比例,以及指数的整体换手率,来观察资金流向和市场活跃度[17] - **具体构建过程**: - **交易金额占比**:某指数当天交易金额 / 中证全指当天交易金额 [17][18] - **指数换手率**:采用流通股本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 \text{指数换手率} = \frac{\sum (\text{成分股流通股本} \times \text{成分股换手率})}{\sum (\text{成分股流通股本})} $$ [18] **4 收益分布形态指标(峰度与偏度)** - **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日收益率分布的峰度和偏度,并与近5年历史数据对比,来观察收益率分布形态的变化[22][24][26] - **具体构建过程**: - **峰度**:衡量收益率分布与正态分布相比的陡峭或平坦程度。报告中计算的是超额峰度(Excess Kurtosis),即在计算出的峰度值上减去3(正态分布的峰度值)[26] - **偏度**:衡量收益率分布的不对称性。正偏态表示有更多的极端正收益,负偏态则表示有更多的极端负收益[24][26] **5 风险溢价指标** - **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计算指数收益率与其差值,作为投资者因承担市场风险而要求的额外回报,并观察其历史分位和统计特征[28][29][31] - **具体构建过程**: - **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 [28][31] - 计算该风险溢价在近1年和近5年历史数据中的分位值[31] - 计算近1年的均值、波动率(标准差),以及当前值相对于均值±1倍、±2倍标准带的偏离情况[31] **6 PE-TTM指标** - **构建思路**:使用滚动市盈率(PE-TTM)作为衡量指数估值水平的指标,并观察其历史分位和统计特征[37][38][41] - **具体构建过程**: - **PE-TTM** = 指数总市值 / 指数成分股最近12个月净利润之和 [37] - 计算当前PE-TTM在近1年、近5年以及全部历史数据中的分位值[41] - 计算近1年的均值、波动率(标准差),以及当前值相对于均值±1倍、±2倍标准带的偏离百分比[41] **7 股债性价比指标** - **构建思路**:将指数盈利收益率(PE-TTM的倒数)与无风险收益率(十年期国债利率)进行比较,其差值代表股票资产相对于债券资产的潜在超额回报,用于判断大类资产配置价值[43] - **具体构建过程**: - **股债性价比** = (1 / 指数PE-TTM)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 [43] **8 股息率指标** - **构建思路**:跟踪指数的股息率,反映现金分红回报水平,尤其在市场低迷期和高利率下行期是重要的投资风格指标[45][46][50] - **具体构建过程**: - **股息率** = 指数成分股年度现金分红总额 / 指数总市值 [45] - 计算当前股息率在近1年、近5年以及全部历史数据中的分位值[50] - 计算近1年的均值、波动率(标准差),以及当前值相对于均值±1倍、±2倍标准带的偏离百分比[50] **9 破净率指标** - **构建思路**:统计指数中市净率(PB)小于1的个股数量占比,作为市场整体估值情绪的逆向指标,破净率越高通常表明市场情绪越低迷[52] - **具体构建过程**: - **破净率** = (指数中市净率(PB) < 1的个股数量 / 指数总成分股数量) × 100% [52] 指标的最新取值 | 指标名称 | 上证50 | 沪深300 | 中证500 | 中证1000 | 中证2000 | 中证全指 | 创业板指 | 数据来源/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日涨幅%** | 0.51 | 0.35 | 0.22 | 0.28 | 0.61 | 0.39 | -0.92 | [10][11] | | **当年涨幅%** | 13.75 | 19.32 | 28.26 | 26.95 | 34.17 | 24.75 | 48.43 | [10][11] | | **日K连阳天数** | 4 | 4 | - | - | - | 4 | - | [10][11] | | **交易金额占比%** | - | 27.72 | - | 20.25 | 23.02 | - | - | [17] | | **换手率** | 0.29 | 0.72 | 1.8 | 2.82 | 4.5 | 1.93 | 2.85 | [17] | | **当前峰度 (超额)** | 0.08 | 0.67 | 0.90 | 1.53 | 1.60 | 0.95 | 1.38 | [26] | | **当前偏度** | 1.34 | 1.54 | 1.56 | 1.64 | 1.70 | 1.59 | 1.64 | [26] | | **风险溢价 (当前值)** | 0.50% | 0.34% | 0.21% | 0.28% | 0.61% | 0.38% | -0.92% | [31] | | **风险溢价 (近5年分位值)** | 73.73% | 66.43% | 57.86% | 57.14% | 63.49% | 66.19% | 27.30% | [31] | | **PE-TTM (当前值)** | 12.01 | 14.38 | 33.52 | 48.42 | 157.47 | 21.58 | 41.63 | [41] | | **PE-TTM (近5年分位值)** | 87.60% | 87.02% | 97.19% | 98.26% | 83.39% | 96.78% | 56.61% | [41] | | **股息率 (当前值)** | 3.25% | 2.63% | 1.34% | 1.08% | 0.76% | 1.96% | 0.97% | [50] | | **股息率 (近5年分位值)** | 35.12% | 34.30% | 14.38% | 33.31% | 12.73% | 31.57% | 65.21% | [50] | | **破净率%** | 18.0 | 15.0 | 10.8 | 6.6 | 2.5 | 5.4 | 1.0 | [52] |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1023
江海证券· 2025-10-23 16:57
根据研报内容,本报告主要对A股各宽基指数的市场表现、估值指标和风险特征进行跟踪分析,并未涉及具体的量化交易模型或用于选股的量化因子。报告的核心是展示一系列用于评估市场状态和指数投资价值的指标及其历史比较。 量化指标与构建方式 1. **指标名称:风险溢价**[26] * **指标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的参考,计算各宽基指数收益率与其的差值,用以衡量权益资产相对于无风险资产的超额回报和投资价值[26] * **指标具体构建过程**:风险溢价的计算公式为: $$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无风险利率$$ 其中,无风险利率采用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26][27][28] 2. **指标名称:股债性价比**[44] * **指标构建思路**:将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以市盈率的倒数代表盈利收益率)与债券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进行比较,辅助判断大类资产的相对吸引力[44] * **指标具体构建过程**:股债性价比的计算公式为: $$股债性价比 = \frac{1}{PE-TTM} - 无风险利率$$ 其中,PE-TTM 为指数滚动市盈率,无风险利率采用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44] 3. **指标名称:破净率**[51][53] * **指标构建思路**:统计指数中市净率(PB)小于1的成份股数量占比,反映市场总体的估值水平和悲观情绪[51][53] * **指标具体构建过程**:破净率计算公式为: $$破净率 = \frac{指数中PB < 1的成份股数量}{指数总成份股数量} \times 100\%$$ 市净率(PB)计算公式为:$$PB = \frac{股价}{每股净资产}$$[51][53] 4. **指标名称:指数换手率**[16][17] * **指标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成份股整体的交易活跃度[16] * **指标具体构建过程**:指数换手率计算方式为: $$指数换手率 = \frac{\sum(成分股流通股本 \times 成分股换手率)}{\sum(成分股流通股本)}$$[17] 5. **指标名称:交易金额占比**[16] * **指标构建思路**:衡量单一宽基指数的成交额在全市场中的比重,反映资金流向和关注度[16] * **指标具体构建过程**:交易金额占比计算方式为: $$指数交易金额占比 = \frac{该指数当日交易金额}{中证全指当日交易金额} \times 100\%$$[16][17] 指标的评价与观察 * **风险溢价**:各宽基指数的风险溢价存在均值复归现象。中证1000和中证2000的风险溢价波动率相对较大。上证50的风险溢价分布更集中,而中证1000、中证2000和创业板指的风险溢价分布较分散,不确定性相对更大[27][33] * **日收益率分布形态**:通过峰度和偏度分析日收益率分布。报告指出,创业板指的峰度负偏离最大,沪深300的峰度负偏离最小;创业板指的负偏态最大,沪深300的负偏态最小[23] 指标的最新取值(截至2025年10月22日) | 指标名称 | 上证50 | 沪深300 | 中证500 | 中证1000 | 中证2000 | 中证全指 | 创业板指 | | :--- | :--- | :--- | :--- | :--- | :--- | :--- | :--- | | **风险溢价 (当前值)** | 0.09%[30] | -0.34%[30] | -0.80%[30] | -0.44%[30] | -0.38%[30] | -0.42%[30] | -0.80%[30] | | **风险溢价 (近5年分位值)** | 54.92%[2][30] | 36.83%[2][30] | 21.59%[2][30] | 33.81%[30] | 34.52%[30] | 32.14%[30] | 30.16%[2][30] | | **PE-TTM (当前值)** | 12.18[41][42] | 14.41[41][42] | 33.99[41][42] | 46.80[41][42] | 157.60[41][42] | 21.59[41][42] | 42.89[41][42] | | **PE-TTM (近5年分位值)** | 89.42%[41][42] | 86.94%[41][42] | 98.18%[3][41][42] | 95.21%[41][42] | 82.81%[3][41][42] | 97.44%[3][41][42] | 58.51%[3][41][42] | | **股息率 (当前值)** | 3.15%[51] | 2.62%[51] | 1.35%[51] | 1.12%[51] | 0.78%[51] | 1.97%[51] | 1.01%[51] | | **股息率 (近5年分位值)** | 34.46%[51] | 34.63%[51] | 16.28%[3][49][51] | 46.20%[2][52] | 20.25%[3][49][51] | 32.48%[51] | 69.42%[2][52] | | **破净率** | 18.0%[3][53] | 15.33%[3][53] | 11.0%[3][53] | 7.3%[53] | 3.05%[3][53] | 5.77%[53] | 1.0%[3][53] | | **交易金额占比** | 未列示[16] | 26.89%[2][16] | 未列示 | 20.26%[2][16] | 22.97%[2][16] | 未列示 | 未列示 | | **换手率** | 0.30[2][16] | 0.57[2][16] | 1.50[2][16] | 2.34[2][16] | 3.56[2][16] | 1.57[2][16] | 1.80[2][16] |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1021
江海证券· 2025-10-21 16:30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报告主要对宽基指数的市场表现和各类指标进行跟踪分析,并未涉及具体的量化交易模型或用于选股的阿尔法因子。报告内容侧重于市场指标的描述和比较。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报告未涉及具体的量化交易模型或阿尔法因子的构建。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报告未构建用于选股或组合优化的阿尔法因子,但详细描述并计算了多个用于评估宽基指数状态的市场指标,这些指标可被视为宏观或市场风格因子。其构建方式如下: **1. 因子名称:风险溢价** - **因子的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的参考,计算各宽基指数相对于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以衡量其相对投资价值和偏离情况[2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风险溢价的计算公式为指数的收益率减去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报告中的具体计算过程未明确给出收益率计算窗口,但展示了当前风险溢价及其历史分位值等统计量[26][28][30] - **因子评价**:各跟踪指数的风险溢价有明显的均值复归现象,其中中证1000和中证2000的风险溢价波动率相对较大[27] **2. 因子名称:市盈率(PE-TTM)** - **因子的构建思路**:观察各指数的滚动市盈率作为估值参考,衡量各指数在当前时点的投资价值[38]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PE-TTM为指数总市值除以指数成分股归母净利润总额。报告计算了当前PE-TTM值,并统计了其近1年、近5年及全历史的分位值[38][39][41] **3. 因子名称:股债性价比** - **因子的构建思路**:以各指数PE-TTM的倒数(即盈利收益率)与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之差作为股债性价比的衡量指标[4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股债性价比 = (1 / 指数PE-TTM)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报告通过对比该指标与其历史分位值(如80%分位值为机会值,20%分位值为危险值)来判断市场位置[43] **4. 因子名称:股息率** - **因子的构建思路**:股息率反映现金分红回报率,红利投资是一种投资风格,跟踪该指标以观察其走势和变化趋势[4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股息率 = 指数成分股现金分红总额 / 指数总市值。报告计算了各指数的当前股息率及其历史分位值[45][46][50] **5. 因子名称:破净率** - **因子的构建思路**:破净意味着股票价格跌破公司每股净资产值,反映市场的估值态度,破净数和占比越高,低估的情况越普遍[50][52]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指数破净率 = 指数成分股中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小于1的股票数量 / 指数总成分股数量。报告计算了各宽基指数的当前破净率[50][52] **6. 因子名称:均线相对位置** - **因子的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收盘价与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MA)的位置,判断指数短期和长期的趋势强度[13][1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收盘价相对于MA5、MA10、MA20、MA60、MA120、MA250的偏离幅度,公式为:(收盘价 / MA_n - 1) * 100%。例如,vsMA5 = (收盘价 / MA5 - 1) * 100%[14] **7. 因子名称:收益分布形态(偏度与峰度)** - **因子的构建思路**:通过分析指数日收益率的分布形态(偏度和峰度)及其与历史均值的偏离,来描述市场收益分布的特征变化[23][24]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近5年(基准期)和当前(观测期)日收益率序列的偏度和峰度。报告中注明了峰度计算中减去了3(正态分布峰度),即计算超额峰度。偏度衡量分布的不对称性,峰度衡量分布的陡峭度[24]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涉及量化模型的回测。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展示了上述市场指标因子在特定时点(2025年10月20日)的取值情况。 **1. 风险溢价因子取值** - 上证50:当前风险溢价0.23%,近5年分位值62.22%[30] - 沪深300:当前风险溢价0.52%,近5年分位值72.86%[30] - 中证500:当前风险溢价0.76%,近5年分位值76.19%[30] - 中证1000:当前风险溢价0.74%,近5年分位值72.70%[30] - 中证2000:当前风险溢价1.42%,近5年分位值85.08%[30] - 中证全指:当前风险溢价0.78%,近5年分位值78.49%[30] - 创业板指:当前风险溢价1.97%,近5年分位值88.81%[30] **2. 市盈率(PE-TTM)因子取值** - 上证50:当前值11.99,近5年分位值87.69%[41] - 沪深300:当前值14.22,近5年分位值85.12%[41] - 中证500:当前值33.75,近5年分位值98.26%[41] - 中证1000:当前值46.30,近5年分位值94.79%[41] - 中证2000:当前值157.76,近5年分位值82.89%[41] - 中证全指:当前值21.33,近5年分位值95.62%[41] - 创业板指:当前值42.66,近5年分位值58.02%[41] **3. 股息率因子取值** - 上证50:当前值3.20%,近5年分位值34.79%[50] - 沪深300:当前值2.66%,近5年分位值35.12%[50] - 中证500:当前值1.36%,近5年分位值16.61%[50] - 中证1000:当前值1.14%,近5年分位值50.66%[50] - 中证2000:当前值0.79%,近5年分位值24.13%[50] - 中证全指:当前值2.00%,近5年分位值35.04%[50] - 创业板指:当前值1.03%,近5年分位值71.07%[50] **4. 破净率因子取值** - 上证50:20.0%[52] - 沪深300:15.67%[52] - 中证500:11.6%[52] - 中证1000:7.4%[52] - 中证2000:3.3%[52] - 中证全指:5.99%[52] - 创业板指:1.0%[52] **5. 均线相对位置因子取值(以vsMA5为例)** - 上证50:-0.3%[14] - 沪深300:-0.6%[14] - 中证500:-1.3%[14] - 中证1000:-1.3%[14] - 中证2000:-0.8%[14] - 中证全指:-0.8%[14] - 创业板指:0.1%[14] **6. 收益分布形态因子取值(当前vs近5年)** - **峰度偏离**: - 上证50:-1.62[24] - 沪深300:-1.21[24] - 中证500:-2.26[24] - 中证1000:-1.19[24] - 中证2000:-1.71[24] - 中证全指:-1.96[24] - 创业板指:-2.54[24] - **偏度偏离**: - 上证50:-0.43[24] - 沪深300:-0.28[24] - 中证500:-0.59[24] - 中证1000:-0.39[24] - 中证2000:-0.46[24] - 中证全指:-0.51[24] - 创业板指:-0.64[24]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0929
江海证券· 2025-09-29 21:12
根据您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报告主要对宽基指数进行多维度跟踪分析,并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预测型量化模型或选股因子,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用于评估市场状态和指数特征的量化指标。这些指标可被视为用于构建市场监测模型的“因子”。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指数均线比较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价格与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的关系,判断当前价格在短期和长期趋势中的相对位置[1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收盘价与MA5、MA10、MA20、MA60、MA120、MA250等移动平均线的差值百分比。公式为: $$ \text{vsMA}_n = \frac{\text{Close} - \text{MA}_n}{\text{MA}_n} \times 100\% $$ 其中,$Close$代表当日指数收盘价,$MA_n$代表n日移动平均线[15] 2. **因子名称**:指数相对高位低位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当前价格相对于近期历史高点和低点的位置,衡量市场的超买超卖程度[13]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选取近250个交易日的最高价和最低价,计算当前收盘价相对于该高点和低点的偏离幅度。公式为: $$ \text{vs近250日高位} = \frac{\text{Close} - \text{High}_{250}}{\text{High}_{250}} \times 100\% $$ $$ \text{vs近250日低位} = \frac{\text{Close} - \text{Low}_{250}}{\text{Low}_{250}} \times 100\% $$ 其中,$High_{250}$和$Low_{250}$分别代表近250交易日的最高价和最低价[15] 3. **因子名称**:交易金额占比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特定指数成交额在全市场成交额中的占比,反映资金在不同板块间的流向和关注度[1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以中证全指的交易金额作为市场总金额基准,计算各宽基指数成分股当日总成交金额与其比值。公式为: $$ \text{交易金额占比} = \frac{\sum \text{指数成分股成交金额}}{\text{中证全指成交金额}} \times 100\% $$ [18] 4. **因子名称**:指数换手率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衡量指数整体交易的活跃程度[1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采用流通市值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指数换手率。公式为: $$ \text{指数换手率} = \frac{\sum (\text{成分股流通股本} \times \text{成分股换手率})}{\sum \text{成分股流通股本}} $$ [18] 5. **因子名称**:收益分布峰度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日收益率分布的峰度,衡量收益率分布的尖峰肥尾特性,反映收益的集中程度和极端风险[23][25]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于指数日收益率序列,计算其超额峰度(Excess Kurtosis),即计算出的峰度值减去正态分布的峰度值3。报告中显示的是当前峰度与近5年历史峰度的偏离值(当前vs近5年)[25] 6. **因子名称**:收益分布偏度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日收益率分布的偏度,衡量收益率分布的不对称性,反映正负极端收益出现的概率差异[23][25]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基于指数日收益率序列,计算其偏度(Skewness)。报告中同时展示了当前偏度值与近5年历史偏度值的偏离情况(当前vs近5年)[25] 7. **因子名称**:风险溢价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股票指数收益率与无风险收益率之差,衡量投资股票市场所要求的额外风险补偿[28][3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的代理变量,风险溢价为指数收益率减去无风险利率。报告中计算了当前风险溢价在近1年和近5年历史数据中的分位值[30][32] $$ \text{风险溢价} = \text{指数收益率} - \text{无风险利率} $$ 8. **因子名称**:PE-TTM估值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滚动市盈率(PE-TTM)及其历史分位值来评估指数的估值水平[38][4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的总市值与其成分股最近12个月净利润总和的比值,得到PE-TTM。进一步计算该值在近1年及近5年历史数据中的分位值,以判断当前估值所处的位置[42][43] 9. **因子名称**:股债性价比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比较股票市场收益率与债券收益率的相对吸引力,又称FED模型或股息率差模型[45]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股票市场盈利收益率(即PE-TTM的倒数)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差值。公式为: $$ \text{股债性价比} = \frac{1}{\text{PE-TTM}} - \text{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 报告中通过该因子的历史分位值(如80%和20%)来判断投资机会与风险[45] 10. **因子名称**:股息率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指数成分股的现金分红回报率,是价值投资和红利策略的重要参考指标[47][52]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成分股最近12个月现金分红总额与指数总市值的比值。公式为: $$ \text{股息率} = \frac{\sum \text{成分股近12个月现金分红}}{\text{指数总市值}} \times 100\% $$ 报告中计算了该因子的当前值及其在近1年和近5年历史中的分位值[52] 11. **因子名称**:破净率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计算指数中市净率(PB)小于1的个股占比,反映市场总体的悲观程度和估值洼地情况[54]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统计指数中所有成分股,计算其中市净率(股价/每股净资产)低于1的股票数量,再计算其占指数总成分股数量的百分比。公式为: $$ \text{破净率} = \frac{\text{市净率} < 1 \text{的成分股数量}}{\text{指数总成分股数量}} \times 100\% $$ [54]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未提供基于这些因子的量化策略回测结果,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IR)或最大回撤等传统回测绩效指标。报告的核心是对各宽基指数在不同因子上的当前状态和历史分位进行静态展示和对比分析[10][15][32][43][52]。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0922
江海证券· 2025-09-22 15:31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风险溢价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参考,计算各宽基指数相对于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衡量其相对投资价值和偏离情况[29]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29][30][31] - 模型评价:各跟踪指数的风险溢价有明显的均值复归现象,中证1000和中证2000的风险溢价波动率相对较大[30] 2. 模型名称:股债性价比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以各指数PE-TTM的倒数与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之差作为股债性价比指标,观察其走势和投资价值[4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股债性价比 = (1/PE-TTM)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48] 3. 模型名称:破净率分析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市净率指标分析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关系,破净率反映市场估值态度[55][5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破净率 = (市净率 < 1的股票数量) / 总股票数量[55][57] - 模型评价:破净数和占比越高,低估的情况越普遍;破净数及占比越低,可能表明市场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57]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均线比较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价格与不同周期移动平均线的关系,判断市场趋势和支撑阻力位[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计算指数收盘价与MA5、MA10、MA20、MA60、MA120、MA250的偏离幅度[17] $$偏离幅度 = (收盘价 - 移动平均价) / 移动平均价 × 100\%$$[17] 2. 因子名称:换手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计算各宽基指数的换手率,反映市场交易活跃度[19][2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换手率 = Σ(成分股流通股本 × 成分股换手率) / Σ(成分股流通股本)$$[20] 3. 因子名称:收益分布形态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分析日收益率的分布特征,包括峰度和偏度,反映市场收益分布形态[24][2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峰度计算:$$Kurtosis = \frac{E[(X - μ)^4]}{(E[(X - μ)^2])^2} - 3$$(减去正态分布峰度3)[27] - 偏度计算:$$Skewness = \frac{E[(X - μ)^3]}{(E[(X - μ)^2])^{3/2}}$$[27] 4. 因子名称:PE-TTM估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使用滚动市盈率作为估值参考,衡量各指数在当前时点的投资价值[41][43]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PE-TTM = 总市值 / 最近12个月净利润[45][46] 5. 因子名称:股息率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现金分红回报率,红利投资是一种投资风格[5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股息率 = 年度现金分红 / 当前股价[55][5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风险溢价模型 - 近1年分位值:上证50(38.89%)、沪深300(49.60%)、中证500(28.57%)、中证1000(26.59%)、中证2000(23.41%)、中证全指(28.17%)、创业板指(43.25%)[32] - 近5年分位值:上证50(45.87%)、沪深300(54.52%)、中证500(31.75%)、中证1000(31.11%)、中证2000(24.21%)、中证全指(35.95%)、创业板指(47.62%)[32] 2. 股债性价比模型 - 当前状态:没有指数高于其80%分位,中证500低于其20%分位[48] 3. 破净率分析模型 - 当前破净率:上证50(26.0%)、沪深300(17.0%)、中证500(11.6%)、中证1000(7.4%)、中证2000(3.35%)、创业板指(1.0%)、中证全指(6.17%)[57]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均线比较因子 - 当前vsMA5偏离:上证50(-0.9%)、沪深300(-0.4%)、中证500(-0.3%)、中证1000(-0.5%)、中证2000(-0.8%)、中证全指(-0.5%)、创业板指(-0.2%)[17] - 当前vsMA250偏离:上证50(8.2%)、沪深300(14.1%)、中证500(21.3%)、中证1000(19.4%)、中证2000(22.3%)、中证全指(17.6%)、创业板指(40.6%)[17] 2. 换手率因子 - 当前换手率:上证50(0.34)、沪深300(0.69)、中证500(2.4)、中证1000(3.06)、中证2000(4.56)、中证全指(2.09)、创业板指(3.28)[19] 3. 收益分布形态因子 - 当前峰度:上证50(2.82)、沪深300(3.58)、中证500(3.51)、中证1000(4.62)、中证2000(3.01)、中证全指(3.34)、创业板指(4.63)[27] - 当前偏度:上证50(2.11)、沪深300(2.28)、中证500(2.22)、中证1000(2.31)、中证2000(2.03)、中证全指(2.20)、创业板指(2.37)[27] 4. PE-TTM估值因子 - 当前值:上证50(11.57)、沪深300(13.97)、中证500(34.29)、中证1000(47.40)、中证2000(164.39)、中证全指(21.33)、创业板指(44.03)[46] - 近5年分位值:上证50(81.65%)、沪深300(81.57%)、中证500(99.75%)、中证1000(95.45%)、中证2000(86.45%)、中证全指(96.61%)、创业板指(59.50%)[45][46] 5. 股息率因子 - 当前值:上证50(3.37%)、沪深300(2.70%)、中证500(1.32%)、中证1000(1.11%)、中证2000(0.75%)、中证全指(1.99%)、创业板指(0.96%)[55] - 近5年分位值:上证50(38.26%)、沪深300(37.19%)、中证500(14.88%)、中证1000(44.46%)、中证2000(13.14%)、中证全指(34.96%)、创业板指(66.03%)[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