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K2抑制剂
搜索文档
医药板块放量反弹,期待年底催化行情
太平洋证券· 2025-11-17 16: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医药板块持积极看法,推荐了多家公司,其中绝大多数为“买入”评级,仅共同药业为“增持”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医药板块本周上涨3.29%,跑赢沪深300指数4.37个百分点,建议重视市场定价权资金变化带来的增量影响,重点布局创新药及相关产业链 [2][12] - 创新药领域受益于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提升,数据和BD(业务发展)催化有望成为全年主线,国内企业在双抗ADC、TYK2抑制剂等管线处于全球领先状态 [2][12] - 原料药行业去库存阶段已结束,需求端边际改善明显,2025-2030年下游制剂专利到期影响的销售额为3900亿美元,较2019-2024年增长124% [3][13] - CXO(医药外包)领域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带来的流动性宽裕,以及A+H股创新药企市值提升带动本土投融资好转和海外需求改善 [4][14] - 仿制药行业在集采、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等政策深化下,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7][16] 行业表现总结 - 本周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上涨3.29%,二级子行业中医药商业(+7.31%)、药店(+6.83%)、创新药(+5.01%)涨幅居前,医疗设备(+0.16%)、医疗新基建(+1.18%)、医疗耗材(+1.39%)表现相对落后 [17][29] - 截至11月14日,医药行业整体市盈率(TTM,剔除负值)为30.84倍,相对于整体A股剔除金融行业的溢价率为25.08% [17][33] 子行业投资策略与推荐公司总结 创新药 - 推荐关注信达生物、百利天恒、诺诚健华、益方生物、华领医药、加科思等 [2][12] 原料药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料药产量为193.50万吨,同比增长8.2%,印度从中国进口原料药及中间体进口量21.28万吨,同比增长11.59% [3][13] - 推荐关注三条主线:向创新制剂/CDMO转型的奥锐特、普洛药业、奥翔药业;新产品占比高或产能扩张激进的同和药业、共同药业;业绩修复弹性大的国邦医药 [3][13] CXO - 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市场预期2025年9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0% [4][14] - 公司层面推荐:受益于国内创新药支持政策的临床CRO,如阳光诺和、诺思格;海外业务向好的生命科学上游企业,如皓元医药、毕得医药;涉及减肥药、ADC等概念的泓博医药;新签订单超预期的普蕊斯 [7][15] 仿制药 - 推荐在研管线丰富、批文多、人效高或仿创结合的头部制剂企业,如科伦药业、亿帆医药、福元医药和京新药业 [7][16] 公司动态总结 - 多家公司近期有业务进展:普洛药业子公司获得盐酸文拉法辛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EP)[18];健友股份子公司注射用维库溴铵获美国FDA批准增加生产场地 [18];苑东生物子公司靶向TF的新型ADC药物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19];上海医药醋酸艾司利卡西平片ANDA获美国FDA批准 [19];福元医药依折麦布阿托伐他汀钙片获药品注册证书 [19];诺诚健华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38.09% [23];复星医药子公司帕妥珠单抗注射液BLA获美国FDA批准 [25] 行业动态总结 - 多项创新药临床试验取得积极进展:Vera公司的Atacicept用于IgA肾病的III期临床成功,36周时蛋白尿较基线下降46% [26];诺华瑞米布替尼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27];阿斯利康Baxdrostat三期临床成功 [27];礼来Eloralintide二期临床用于减重成功,48周时平均体重降幅为9.5%至20.1% [27];Kura公司小分子Komzifti获FDA完全批准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7]
Zenas BioPharma (NasdaqGS:ZBIO)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10-08 20:00
公司概况 - InnoCare Pharma的市值超过45亿美元,拥有两款上市产品和超过10个临床开发候选药物[9] - Zenas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多品牌、全球化的完全整合商业阶段生物制药公司[12] 合作与交易 - Zenas与InnoCare的合作协议包括3个自身免疫项目的开发和商业化权利[9] - Zenas在交易中获得3500万美元现金和500万股普通股,未来可能获得高达240百万美元的开发和监管里程碑付款[11] 临床试验与研发进展 - Orelabrutinib在美国已启动3期PPMS注册导向试验,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SPMS注册导向试验[11] - ZB021和ZB022的IND申请和首位患者入组预计在2026年进行[11] - Orelabrutinib的FDA注册试验已获批准,PPMS试验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59] - Orelabrutinib的IND提交计划在2026年,预计将启动第一阶段临床试验[80] - Obexelimab在IgG4-RD的Phase 3 INDIGO试验已完全入组,预计2025年底公布顶线结果[83] - Obexelimab在SLE的Phase 2试验正在招募,旨在确认其在所有患者和生物标志物人群中的活性[129] 市场机会与产品前景 - 当前美国的SPMS和PPMS患者数量约为190,000至225,000,预计市场机会超过120亿美元[62] - 全球多发性硬化症市场预计将超过300亿美元,SPMS和PPMS市场占比超过120亿美元[61] - Zenas的产品组合覆盖超过500亿美元的市场[14] - 预计Obexelimab在IgG4-RD的市场机会超过10亿美元[120] - 预计美国IgG4-RD的患病率约为3万至4万,当前已确诊患者约为2万[121] 临床数据与疗效 - Orelabrutinib在12周内新GdE+ T1病灶的累积数量显著减少,50mg QD组减少74%,50mg BID组减少81%,80mg QD组减少超过90%[48] - Orelabrutinib在96周内的NfL(神经丝轻链)水平从627.0 ng/ml降至377.0 ng/ml,减少了40%[53] - Orelabrutinib的EDSS(扩展残疾状态量表)评分在基线时为2.7,96周后降至2.5,减少了9%[53] - Orelabrutinib的治疗在12周内的所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3%,而安慰剂组为30%[57] - Orelabrutinib的安全性与其他BTKi相似,FDA对其进行了部分临床暂停[57] - Orelabrutinib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快速且显著的GdE+ T1病灶减少,表明其在疾病进展中的潜在影响[52] 未来展望 - 预计在未来24个月内将有多个潜在的价值创造里程碑[18][135] - 预计Obexelimab的Phase 2 RMS 12周数据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公布[19] - Obexelimab的Phase 3 IgG4-RD顶线数据预计在2025年年末发布[136] - Orelabrutinib的Phase 3 PPMS试验预计在2026年第三季度启动[136] - Obexelimab在IgG4-RD的BLA提交预计在2026年第二季度进行[136] - 公司预计Obexelimab和Orelabrutinib各自代表潜在的数十亿美元商业机会[137] - 公司正在推进两个Phase 3潜在特许产品候选者和创新的验证管线项目[138]
诺诚健华(09969)与ZENAS BIOPHARMA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及许可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17:17
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InnoCare与Zenas BioPharma订立独占许可协议及认购协议,涉及奥布替尼及两项临床前资产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 [1] - Zenas将支付达1亿美元现金的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并发行达700万股Zenas普通股,交易潜在总价值超过20亿美元 [2] - 公司有权按许可产品年度净销售额收取最高达高百分之十几的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2] 许可资产与权利划分 - 授予Zenas的许可包括奥布替尼在全球多发性硬化症领域及大中华区和东南亚以外所有区域非肿瘤领域的应用 [1] - 公司保留奥布替尼在全球肿瘤领域及大中华区和东南亚地区非肿瘤领域的完整权利 [1] - 许可协议涵盖一项临床前口服IL-17AA/AF抑制剂在大中华区及东南亚以外区域的应用,以及一项临床前口服透脑TYK2抑制剂在全球的应用 [1] 奥布替尼产品进展 - 奥布替尼是一款处于后期临床阶段、具有潜在同类最佳优势的高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选择性、不可逆口服小分子BTK抑制剂 [3] - 在多发性硬化症领域,针对原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已于2025年第三季度启动,继发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的III期临床试验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 [3] - 在自身免疫疾病领域,针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III期注册试验已完成患者入组,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提交新药上市申请,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IIb期试验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获得顶线数据 [3] 合作方Zenas BioPharma - Zenas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全球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成为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变革性疗法开发与商业化的领导者 [3] - Zenas的核心战略是将经验丰富的领导团队与严谨的候选产品组合能力相融合,在全球范围内发现、收购和开发候选产品 [3]
INNOCARE(09969) - 2024 FY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1-11 02: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自成立至2022年,包括上市前融资,总共筹集资金13.4亿美元,目前仍有21亿美元资金,显示出有效且高效的运营 [5] - 2021年至去年第三季度,公司累计收入达3.1亿美元 [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血液肿瘤业务线 - 公司在液体肿瘤领域有全面覆盖,已获批BTK抑制剂和tafasitamab作为基石产品,还有小分子BCL2抑制剂、E3连接酶、大分子CD3、CD20抗体和CCR8抗体等产品 [13] - 伊鲁布林尼是已上市的BTK抑制剂,具有潜在的同类最佳临床优势,在多项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有三个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被医保覆盖,也是唯一获批用于边缘区淋巴瘤的BTK抑制剂,2024年有三项新药申请提交 [14][15] - BCL2抑制剂ICP - 248消除了活性代谢物,减少了药物相互作用潜力,早期临床结果显示出优异疗效,与伊鲁布林尼在动物模型中有良好协同作用 [21][22] - 其他分子如tafasitamab、CD3、CD20抗体、CCR8等在相关癌症治疗中也有积极表现 [23] 自身免疫疾病业务线 - 公司自身免疫疾病资产覆盖B细胞和T细胞通路,BTK抑制剂伊鲁布林尼在SLE、MS、ITP、NMOSD等疾病的临床试验中有积极结果,T细胞通路有两种TYK2抑制剂 [24][25] - TYK2抑制剂332完成特应性皮炎II期试验并获阳性结果,488正在进行肝硬化II期试验 [26] 实体瘤业务线 - 公司实体瘤业务有精准医学和免疫肿瘤学一流资产,SHIB0 II处于I期,显示出优异疗效和安全性,CCR8在液体和实体瘤中均有单药疗效 [3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伊鲁布林尼在新加坡获批用于MCL,在中国获批用于MZL,所有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均被医保覆盖 [7] - 2024年,公司有三项伊鲁布林尼的新药申请,分别针对美国的MCL、中国的一线CLL/SL和新加坡的MZL [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愿景是成为为全球患者开发和提供创新疗法的全球制药领导者,治疗重点为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 [4] - 公司建立了从基础研究、发现、临床开发、制造到商业化的完全集成且高效的药物创新平台,大部分资产来自内部发现 [9] - 短期到中期,公司将有五到六种药物上市,持续推进伊鲁布林尼在国内外的开发,优先在中国和全球开发248,努力开发抗体产品,同时推进临床管线,拓展新平台和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领域 [40][4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自身免疫疾病有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全球有超过150种适应症、5亿患者,中国也有超过4000万患者 [26] - 特应性皮炎全球患者超200万,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超20亿美元 [3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2015年下半年由Jasmine Tui博士和施一公教授创立,2020年3月在香港上市,2022年在中国大陆科创板上市 [4][5] - 公司首个药物伊鲁布林尼项目始于2015年,从首例患者入组到新药获批上市仅用2.5年 [6][7] - 2021年,公司首个生物制品新药申请在中国获批,与K Med合作,引进tafasitamab用于DLBCL治疗 [8] - 公司拥有13项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资产,其中12项来自内部努力,有两款上市产品,超过30项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已提交超过350项专利,建立了两个符合GMP标准的制造设施 [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文档中未提及问答环节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