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X
搜索文档
Can the Fear and Greed Index guide your investments? It's showing 'Extreme Fear.'
Yahoo Finance· 2025-11-22 03:44
The Fear and Greed Index is leaning far into the “Extreme Fear” measure. However, if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such measures of investor angst, you may ask, "Which Fear and Greed Index?" There is one trusted Wall Street measure of uncertainty — the VIX, a volatility tracker from the 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 and there are other gauges that measure investor sentiment toward cryptocurrencies and gold. If you want a sentiment barometer for your portfolio, the investment will determine which Fear and Gr ...
中信建投:看好电力及公用事业、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和计算机的相对收益
第一财经· 2025-11-16 20:12
当前机构关注行业 - 机构当前关注基础化工、国防军工、汽车、纺织服装、非银行金融和传媒行业 [1] - 通信行业的机构关注度从高位下降 [1] 近期机构关注度变化 - 最近一周“石油石化”、“煤炭”、“钢铁”、“轻工制造”和“非银行金融”行业的机构关注度在提升 [1] 行业拥挤度状态 - 当前较多行业处于触发拥挤指标阈值的状态,涉及流动性和成分股一致性 [1] 2025年11月行业展望 - 2025年11月看好电力及公用事业、基础化工、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的相对收益 [1] 大宗商品观点 - 黄金、白银、铜和原油的VIX抬升 [1] - 中长期依然看多黄金 [1]
基差与VIX双双回落,尾部风险持续预警
信达证券· 2025-11-08 15:55
根据研报内容,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期现对冲策略(连续对冲)**[46]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做空股指期货合约来对冲持有现货(指数全收益)的风险,旨在获取相对稳定的收益[46]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现货端**:持有对应标的指数的全收益指数[47] * **期货端**:做空与现货端名义本金相同的股指期货合约[47] * **资金分配**:现货端使用70%资金,期货端占用剩余30%资金,每次调仓后根据产品净值重新计算现货及期货端数量[47] * **调仓规则**:连续持有季月或当月合约,直至该合约离到期剩余不足2日,在当日以收盘价进行平仓,并同时以当日收盘价继续卖空下一季月或当月合约[47] * **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1月7日[47] * **备注**:不考虑交易过程中的手续费、冲击成本以及期货合约的不可无限细分性质[47] 2. **模型名称:期现对冲策略(最低贴水)**[48] * **模型构建思路**:在期现对冲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年化基差贴水幅度最小的合约进行开仓,以优化对冲成本[48]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现货端与期货端设置**:与连续对冲策略相同(持有全收益指数,70%资金用于现货,30%用于期货,等额名义本金对冲)[48] * **调仓规则**:调仓时,对当日所有可交易期货合约的年化基差进行计算,选择年化基差贴水幅度最小的合约进行开仓。同一合约持有8个交易日之后或该合约离到期剩余不足2日,才能进行选择新合约(排除剩余到期日不足8日的期货合约),每次选择后,即使选择结果为持有原合约不变,仍继续持有8个交易日[48] * **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1月7日[48] * **备注**:不考虑交易过程中的手续费、冲击成本以及期货合约的不可无限细分性质[48] 3. **因子名称:分红调整年化基差**[20] * **因子构建思路**:为了准确分析股指期货合约的基差,需要剔除指数成分股分红对合约价格的影响,从而得到反映市场真实情绪和资金成本的基差水平[2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首先计算预期分红调整后的基差:`预期分红调整后的基差 = 实际基差 + 存续期内未实现的预期分红`[20] * 然后对调整后的基差进行年化处理:`年化基差 = (实际基差 + (预期)分红点位) / 指数价格 × 360 / 合约剩余天数`[20] * 公式说明:`实际基差`为合约收盘价与标的指数收盘价的差值;`(预期)分红点位`为合约存续期内指数成分股预计分红的点数总和;`指数价格`为标的指数收盘价;`合约剩余天数`为当前日期距合约到期日的天数[20] 4. **因子名称:信达波动率指数 (Cinda-VIX)**[64] * **因子构建思路**:借鉴海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场内期权市场的实际情况,开发能够准确反映市场对未来波动性预期的指数[64] * **因子评价**:可以反应期权市场投资者对标的资产未来波动的预期,而VIX又具有期限结构,可以反应投资者对同一个标的资产在未来不同期限内的波动预期[64] 5. **因子名称:信达偏度指数 (Cinda-SKEW)**[72]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捕捉不同行权价格期权隐含波动率(IV)的偏斜特征,来衡量市场对标的资产未来收益分布(特别是尾部风险)的预期[72] * **因子评价**:能够洞察市场对标的资产未来潜在风险的忧虑,当SKEW指数超过100,通常意味着投资者对市场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幅下跌风险的担忧加剧[72][73] 模型的回测效果 * **IC(中证500)对冲策略表现**(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1月7日)[50]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3.20%,波动率3.84%,最大回撤-10.25%,净值0.8990,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5.55%[50]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2.20%,波动率4.76%,最大回撤-8.34%,净值0.9297,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2.43%[50]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1.69%,波动率4.56%,最大回撤-7.97%,净值0.9459,年换手次数16.80,2025年以来收益-3.29%[50] * **指数表现(对比基准)**:年化收益4.78%,波动率21.05%,最大回撤-31.46%,净值1.1651,2025年以来收益32.13%[50] * **IF(沪深300)对冲策略表现**(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1月7日)[55]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0.43%,波动率2.93%,最大回撤-3.95%,净值1.0141,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0.93%[55]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0.72%,波动率3.28%,最大回撤-4.03%,净值1.0237,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0.39%[55]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1.18%,波动率3.05%,最大回撤-4.06%,净值1.0391,年换手次数14.96,2025年以来收益0.55%[55] * **指数表现(对比基准)**:年化收益3.07%,波动率17.08%,最大回撤-25.59%,净值1.1039,2025年以来收益22.47%[55] * **IH(上证50)对冲策略表现**(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1月7日)[59]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1.09%,波动率3.01%,最大回撤-4.22%,净值1.0361,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0.53%[59]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1.99%,波动率3.41%,最大回撤-3.75%,净值1.0668,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1.74%[59]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1.72%,波动率3.02%,最大回撤-3.91%,净值1.0574,年换手次数15.57,2025年以来收益1.62%[59] * **指数表现(对比基准)**:年化收益1.99%,波动率16.12%,最大回撤-22.96%,净值1.0667,2025年以来收益16.40%[59] * **IM(中证1000)对冲策略表现**(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1月7日)[61]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6.26%,波动率4.75%,最大回撤-14.00%,净值0.8282,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11.46%[61]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4.58%,波动率5.78%,最大回撤-12.63%,净值0.8437,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6.32%[61]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4.20%,波动率5.54%,最大回撤-11.11%,净值0.8620,年换手次数15.72,2025年以来收益-6.70%[61] * **指数表现(对比基准)**:年化收益1.16%,波动率25.53%,最大回撤-41.60%,净值0.9490,2025年以来收益30.10%[61] 因子的回测效果 * **Cinda-VIX 因子取值**(截至2025年11月7日)[64] * **上证50VIX_30**:18.55[64] * **沪深300VIX_30**:19.17[64] * **中证500VIX_30**:26.21[64] * **中证1000VIX_30**:23.84[64] * **Cinda-SKEW 因子取值**(截至2025年11月7日)[73] * **上证50SKEW**:103.82[73] * **沪深300SKEW**:108.08[73] * **中证500SKEW**:101.38[73] * **中证1000SKEW**:106.80[73] * **分红调整年化基差因子取值**(截至2025年11月7日,当季合约)[4][21][28][33][39] * **IC(中证500)**:-9.74%[4][21] * **IF(沪深300)**:-2.96%[4][28] * **IH(上证50)**:-0.24%[4][33] * **IM(中证1000)**:-12.49%[4][39]
Tech selloff breaks major S&P 500 support — but here's when stocks really unravel
MarketWatch· 2025-11-08 02:16
技术指标分析 - 技术指标显示市场存在进一步疲软的迹象 [1] - 市场波动率指数VIX是需要关注的关键指标 [1]
4 great indicators to help investors survive market turmoil
Yahoo Finance· 2025-11-07 04:18
市场泡沫历史比较 - 互联网泡沫顶峰可追溯至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5,048.62点,较前一日仅上涨1.76点 [1] - 1987年8月25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创下2,722.42点历史新高,随后至10月16日下跌17.4%,并在10月19日单日暴跌22.6% [2] - 纳斯达克指数在2001年3月11日下跌141点,次日跌201点,后再跌124点,直至2003年秋季持续下跌,并于2015年春季才重回5,000点 [6] 当前市场表现评估 - 截至2025年11月,标普500指数年内上涨15.5%,道指上涨11.2%,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1.7% [3] - 自4月低点以来,标普500指数反弹42%,纳斯达克指数反弹60.5%,道指反弹29.9% [8] - 与1999年纳斯达克指数85%的涨幅相比,当前涨幅未被认定为泡沫 [3] 关键市场监测指标 - 标普500指数市盈率近期曾达30倍,意味着为每1美元盈利支付30美元,随后回落至22倍,长期平均值为20倍或更低 [11] - 特斯拉远期市盈率约为144倍,英伟达为48.2倍,后者因人工智能芯片需求推动市值超过5万亿美元 [12] - CBOE波动率指数是衡量市场恐惧情绪的重要指标,在特朗普关税公告前曾于数日内飙升205% [14] 技术分析指标应用 - 相对强弱指数高于70表明股票或指数可能超买,高于80则明确超买,低于30则可能超卖 [16] - Alphabet的RSI为77,亚马逊为67.04,Meta Platforms因股价当周下跌12.2%至648.35美元,RSI降至27 [16] - 2023年10月初,当标普500指数RSI跌破30后,投资者大举买入,指数此后上涨64% [17] 专业投资策略工具 - 部分交易所交易基金专门做空市场,如ProShares Short S&P 500 ETF,在市场下跌时可为投资组合提供保护 [18] - 该做空ETF在2025年2月中旬从41左右快速上涨,峰值超过50,随着4月市场触底后迅速回落至36美元左右 [19]
Final Trade: SLB, MS, CME, UBER
Youtube· 2025-11-05 09:43
投资观点 - 看好SLB公司以把握特定阶段行情 [1] - 关注并购活动活跃对投资银行的积极影响 看好摩根士丹利 [1] - 波动率指数VIX高于20且市场波动加剧时 CME集团表现将更好 [2] 公司提及 - 提及摩根士丹利作为投资银行中的看好标的 [1] - 提及CME集团在市场波动性增加环境下的积极表现 [2] - 提及Uber作为出行服务提供商 [3]
基差改善VIX回落,市场情绪升持续温修复
信达证券· 2025-10-25 17:54
根据研报内容,现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期现对冲策略(连续对冲)**[43][44]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做空股指期货合约来对冲持有现货(指数全收益)的风险,目标是获取相对稳定的低风险收益[43][4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现货端**:持有对应标的指数的全收益指数,使用70%的资金[44] * **期货端**:做空与现货端名义本金相同的股指期货合约(IC/IF/IH/IM),占用剩余30%的资金,每次调仓后根据产品净值重新计算现货及期货端数量[44] * **调仓规则**:连续持有季月或当月合约,直至该合约离到期剩余不足2日,在当日以收盘价进行平仓,并同时以当日收盘价继续卖空下一季月或当月合约[44] * **回测设置**:回测区间为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0月24日,不考虑交易手续费、冲击成本及期货合约的不可无限细分性质[44] 2. **模型名称:期现对冲策略(最低贴水)**[43][45] * **模型构建思路**:在连续对冲策略基础上进行优化,通过动态选择年化基差贴水幅度最小的合约,以期降低对冲成本或获取基差收敛收益[43][4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现货端与期货端资金分配**:与连续对冲策略相同,现货端70%,期货端30%,并根据净值调整数量[45] * **调仓规则**: * 调仓时,对当日所有可交易期货合约的年化基差进行计算[45] * 选择年化基差贴水幅度最小的合约进行开仓[45] * 同一合约持有8个交易日之后或该合约离到期剩余不足2日,才能进行选择新合约(排除剩余到期日不足8日的期货合约)[45] * 每次选择后,即使结果为持有原合约不变,仍继续持有8个交易日[45] * **回测设置**:回测区间为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0月24日,不考虑交易成本等[45] 3. **因子名称:分红调整年化基差**[19] * **因子构建思路**:为准确反映股指期货合约的真实定价水平,需要剔除合约存续期内指数成分股分红对基差计算的影响,从而得到经分红调整后的年化基差[1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首先计算预期分红调整后的基差:`预期分红调整后的基差 = 实际基差 + 存续期内未实现的预期分红`[19] * 然后对调整后的基差进行年化处理:`年化基差 = (实际基差 + (预期)分红点位) / 指数价格 × 360 / 合约剩余天数`[19] * 公式说明:`实际基差`为期货合约收盘价与标的指数收盘价的差值;`(预期)分红点位`为预测的合约存续期内指数成分股分红对指数点位的总影响;`指数价格`为标的指数收盘价;`合约剩余天数`为期货合约距离到期日的天数[19] 4. **因子名称:信达波动率指数 (Cinda-VIX)**[62] * **因子构建思路**:借鉴海外经验并结合中国场内期权市场实际,编制能够反映市场对标的资产未来波动率预期的指数[62] * **因子评价**:该指数能够反映期权市场专业投资者对标的资产未来波动的预期,且具有期限结构,可反映不同期限的波动预期[61][62] 5. **因子名称:信达偏度指数 (Cinda-SKEW)**[66]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捕捉不同行权价格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偏斜特征,来衡量市场对标的资产未来收益分布(特别是尾部风险)的预期[66] * **因子评价**:该指数能洞察市场对潜在尾部风险的忧虑程度,当指数超过100时,通常意味着市场对大幅下跌风险的担忧加剧,被称为"黑天鹅指数"[66][67] 模型的回测效果 **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0月24日**[44][45] 1. **IC(中证500)对冲策略**[47]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3.21%,波动率3.86%,最大回撤-10.14%,净值0.8999,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5.47%[47]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2.24%,波动率4.78%,最大回撤-8.34%,净值0.9293,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2.47%[47]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1.68%,波动率4.58%,最大回撤-7.97%,净值0.9467,年换手次数17.01,2025年以来收益-3.20%[47] * **指数表现(基准)**:年化收益4.53%,波动率21.08%,最大回撤-31.46%,净值1.1541,2025年以来收益30.88%[47] 2. **IF(沪深300)对冲策略**[52]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0.46%,波动率2.94%,最大回撤-3.95%,净值1.0148,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0.85%[52]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0.74%,波动率3.29%,最大回撤-4.03%,净值1.0241,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0.43%[52]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1.22%,波动率3.06%,最大回撤-4.06%,净值1.0398,年换手次数15.15,2025年以来收益0.62%[52] * **指数表现(基准)**:年化收益2.98%,波动率17.11%,最大回撤-25.59%,净值1.0997,2025年以来收益21.99%[52] 3. **IH(上证50)对冲策略**[56]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1.08%,波动率3.02%,最大回撤-4.22%,净值1.0353,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0.45%[56]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1.96%,波动率3.43%,最大回撤-3.75%,净值1.0646,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1.52%[56]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1.72%,波动率3.04%,最大回撤-3.91%,净值1.0565,年换手次数15.77,2025年以来收益1.53%[56] * **指数表现(基准)**:年化收益2.09%,波动率16.18%,最大回撤-22.96%,净值1.0693,2025年以来收益16.68%[56] 4. **IM(中证1000)对冲策略**[60]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6.29%,波动率4.76%,最大回撤-14.00%,净值0.8302,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11.45%[60]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4.64%,波动率5.79%,最大回撤-12.63%,净值0.8538,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6.42%[60]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4.22%,波动率5.55%,最大回撤-11.11%,净值0.8667,年换手次数15.82,2025年以来收益-6.69%[60] * **指数表现(基准)**:年化收益0.89%,波动率25.59%,最大回撤-41.60%,净值0.9219,2025年以来收益27.98%[60] 因子的回测效果 **数据日期:2025年10月24日** 1. **分红调整年化基差因子**[4][20][25][31][37] * **IC当季合约**:取值-8.84%[4][20] * **IF当季合约**:取值-2.90%[4][25] * **IH当季合约**:取值0.42%[4][31] * **IM当季合约**:取值-11.18%[4][37] 2. **信达波动率指数 (Cinda-VIX) 因子**[62] * **上证50VIX_30**:取值19.23[62] * **沪深300VIX_30**:取值19.32[62] * **中证500VIX_30**:取值27.76[62] * **中证1000VIX_30**:取值24.15[62] 3. **信达偏度指数 (Cinda-SKEW) 因子**[67] * **上证50SKEW**:取值101.75[67] * **沪深300SKEW**:取值103.69[67] * **中证500SKEW**:取值102.25[67] * **中证1000SKEW**:取值102.63[67]
SP500: Retail Investor Buys The Dip And Crushes The VIX, Yet Risks Remain High
Seeking Alpha· 2025-10-22 01:51
经审阅,所提供的文档内容不包含任何关于具体公司或行业的实质性信息 文档内容仅涉及分析师持仓披露和平台免责声明 因此无法根据任务要求总结出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VIX普涨至70%分位,大盘尾部风险预期升高
信达证券· 2025-10-18 16:39
根据研报内容,总结如下: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期现连续对冲策略[44]**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做空股指期货合约来对冲持有现货指数的风险,利用基差收敛效应获取收益或降低风险[4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现货端:持有对应标的指数的全收益指数,使用70%资金[44] - 期货端:做空对冲端使用金额相同名义本金的股指期货合约,占用剩余30%资金[44] - 调仓规则:连续持有季月/当月合约,直至该合约离到期剩余不足2日,在当日以收盘价进行平仓,并同时以当日收盘价继续卖空下一季月/当月合约[44] - 资金调整:每次调仓后根据产品净值重新计算现货及期货端数量[44] **2 模型名称:期现最低贴水对冲策略[45]** - 模型构建思路:在期现对冲基础上,通过选择年化基差贴水幅度最小的合约进行优化,旨在降低对冲成本[45]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现货端:持有对应标的指数的全收益指数,使用70%资金[45] - 期货端:做空对冲端使用金额相同名义本金的股指期货合约,占用剩余30%资金[45] - 调仓规则:调仓时对当日所有可交易期货合约的年化基差进行计算,选择年化基差贴水幅度最小的合约进行开仓[45] - 持有规则:同一合约持有8个交易日之后或该合约离到期剩余不足2日,才能进行选择新合约(排除剩余到期日不足8日的期货合约)[45] - 资金调整:每次调仓后根据产品净值重新计算现货及期货端数量[45] **3 因子名称:分红调整年化基差[20]** - 因子构建思路:在分析合约基差时剔除分红的影响,获得更真实的基差水平[19][20]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预期分红调整后的基差 = 实际基差 + 存续期内未实现的预期分红[20] - 年化基差计算公式:$$年化基差 = \frac{(实际基差 + (预期)分红点位)}{指数价格} \times \frac{360}{合约剩余天数}$$[20] **4 因子名称:信达波动率指数 Cinda-VIX[61]** - 因子构建思路:反映期权市场投资者对标的资产未来波动的预期,借鉴海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场内期权市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61] - 因子评价:能够准确反映我国市场波动性,具有期限结构特征[61] **5 因子名称:信达波动率偏度指数 Cinda-SKEW[67]**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不同行权价格期权隐含波动率的偏斜特征,衡量市场对标的资产未来收益分布的预期[6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通过分析SKEW指数的数值及其变化趋势,洞察市场对标的资产未来潜在风险的忧虑[68] - 因子评价:能够捕捉市场对负面事件的预期,被称为"黑天鹅指数"[68] 模型的回测效果 **IC对冲策略表现(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0月17日)[46][47]**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3.08%,波动率3.87%,最大回撤-9.77%,净值0.9043,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5.03%[47]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2.11%,波动率4.79%,最大回撤-8.34%,净值0.9339,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2.01%[47]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1.54%,波动率4.60%,最大回撤-7.97%,净值0.9512,年换手次数17.12,2025年以来收益-2.75%[47] - 指数表现:年化收益3.46%,波动率21.10%,最大回撤-31.46%,净值1.1155,2025年以来收益26.51%[47] **IF对冲策略表现(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0月17日)[48][52]**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0.47%,波动率2.95%,最大回撤-3.95%,净值1.0151,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0.82%[52]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0.70%,波动率3.30%,最大回撤-4.03%,净值1.0225,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0.27%[52]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1.23%,波动率3.07%,最大回撤-4.06%,净值1.0401,年换手次数15.25,2025年以来收益0.65%[52] - 指数表现:年化收益1.98%,波动率17.13%,最大回撤-25.59%,净值1.0651,2025年以来收益18.16%[52] **IH对冲策略表现(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0月17日)[53][56]**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1.09%,波动率3.03%,最大回撤-4.22%,净值1.0355,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0.47%[56]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1.99%,波动率3.44%,最大回撤-3.75%,净值1.0654,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1.60%[56]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1.73%,波动率3.05%,最大回撤-3.91%,净值1.0568,年换手次数15.87,2025年以来收益1.56%[56] - 指数表现:年化收益1.29%,波动率16.21%,最大回撤-22.96%,净值1.0419,2025年以来收益13.69%[56] **IM对冲策略表现(回测区间:2022年7月22日至2025年10月17日)[57][58]** - 当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6.24%,波动率4.76%,最大回撤-14.00%,净值0.8281,年换手次数12,2025年以来收益-11.12%[58] - 季月连续对冲模型:年化收益-4.58%,波动率5.80%,最大回撤-12.63%,净值0.8487,年换手次数4,2025年以来收益-6.07%[58] - 最低贴水策略模型:年化收益-4.17%,波动率5.55%,最大回撤-11.11%,净值0.8646,年换手次数15.88,2025年以来收益-6.35%[58] - 指数表现:年化收益0.36%,波动率25.62%,最大回撤-41.60%,净值0.8911,2025年以来收益23.95%[58] 因子的回测效果 **分红调整年化基差因子取值(截至2025年10月17日)[21][27][32][37]** - IC当季合约:-12.08%[21] - IF当季合约:-3.13%[27] - IH当季合约:0.03%[32] - IM当季合约:-12.80%[37] **信达波动率指数 Cinda-VIX 因子取值(截至2025年10月17日)[61]** - 上证50VIX_30:22.97[61] - 沪深300VIX_30:24.07[61] - 中证500VIX_30:35.47[61] - 中证1000VIX_30:30.70[61] **信达波动率偏度指数 Cinda-SKEW 因子取值(截至2025年10月17日)[68]** - 上证50SKEW:103.13[68] - 沪深300SKEW:102.83[68] - 中证500SKEW:99.44[68] - 中证1000SKEW:99.76[68]
The Fear And Greed Index Is Broken
Benzinga· 2025-10-17 22:17
市场情绪与指标背离 - 恐惧与贪婪指数显示市场处于“极度恐惧”区域,但SPY交易价格仅比历史高点低2%,表明情绪与价格走势存在显著背离 [1] - 市场已远高于其125日移动平均线,当股价徘徊在52周高点附近时,即使2-3%的回调也会被放大 [1] - 认沽/认购比率处于低位,任何对冲活动的增加都可能被解读为恐慌,而VIX指数高于20仅表明机构在进行保护性操作,并非情绪真正崩溃 [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4%,但趋势仍保持看涨,SPY维持在50日和200日移动平均线之上,突显技术面比情绪指标更重要 [2] 区域性银行风险 - Zions Bancorporation因披露新的未实现债券损失而重燃银行业压力,导致其自身及其他区域性银行如CFG和KEY股价走低 [3] - 此次更新再次引发市场对存款外流和期限风险的担忧,尤其是在小型银行中 [3] - 尽管大型银行状况相对较好,但银行业整体依然脆弱,若再出现挫折,投资者可能在财报季开始时重新质疑金融稳定性 [5] 财报季作为潜在催化剂 - 下周Netflix、Tesla、Intel和IBM将发布财报,可能成为市场新的方向性催化剂 [6] - 市场对各行业预期高涨,流媒体和人工智能将成为焦点,分析师预计Netflix有温和的每股收益增长,Tesla面临持续定价压力导致利润率好坏参半,Intel和IBM则有望延续人工智能领域的增长势头 [6] - 在数周由宏观因素驱动的波动后,下周的业绩可能最终为市场确定方向,并决定当前的回调是转为盘整还是年底前的突破前准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