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矿产勘查
icon
搜索文档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人民日报· 2025-09-11 15:21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达25.09%,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 的国家;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2.7万亿元;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 处……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部 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等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自然资源工作。 "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 自然资源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十四五"以来,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根基更稳。关志鸥介 绍,通过持续开展土地、矿产、海洋、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国家公园等9类自然资源的调查 监测工作,我国动态掌握各类资源状况。 耕地保护成效卓著。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耕地数量、质量、生 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摸清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的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油 气、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 纯介绍,"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深层煤层气勘探取 ...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1 15:06
自然资源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十四五"以来,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根基更稳。关志鸥介 绍,通过持续开展土地、矿产、海洋、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国家公园等9类自然资源的调查 监测工作,我国动态掌握各类资源状况。 耕地保护成效卓著。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耕地数量、质量、生 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达25.09%,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 的国家;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2.7万亿元;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 处……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部 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等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自然资源工作。 "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 5个国家公园、1096个重点区域完成确权登记 "'十四五'以来,我们主动服务基层、服务民生,着力优化自然资源配置,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 用。"关志鸥说。 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摸清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的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油 气、铜、锂等战略 ...
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人民日报· 2025-09-11 10:47
耕地保护成效卓著。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耕地数量、质量、生 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摸清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的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油 气、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 纯介绍,"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深层煤层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有力支撑 了我国石油稳产2亿吨、天然气产量超2400亿立方米。在甘肃泾川和黑龙江嘉荫探获两个特大型铀矿, 为我国铀矿资源安全奠定重要基础。 老资源基地焕发生机,山西孝义铝土矿、山东胶东金矿等新增储量可观;新资源基地相继崛起,辽 宁大东沟金矿有望成为又一个世界级金矿。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也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在四川、青海、 西藏、新疆四省份发现一条长达2800公里的"亚洲锂腰带",找到多个大型和超大型锂矿。 蓝色经济动能强劲。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海洋能、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介绍,我国已成为海洋产业门类最 齐全的国家之一,海洋水产品总产量连 ...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9-11 08:33
本报记者 常 钦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厚——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达25.09%,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 家;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2.7万亿元;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9月 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 资源总督察关志鸥等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自然资源工作。 "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 自然资源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十四五"以来,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根基更稳。关志鸥介绍,通 过持续开展土地、矿产、海洋、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国家公园等9类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工 作,我国动态掌握各类资源状况。 耕地保护成效卓著。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 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摸清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的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油气、 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 ...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
人民日报· 2025-09-11 08:18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达25.09%,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 的国家;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2.7万亿元;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 处……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部 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关志鸥等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自然资源工作。 "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 自然资源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十四五"以来,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根基更稳。关志鸥介 绍,通过持续开展土地、矿产、海洋、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国家公园等9类自然资源的调查 监测工作,我国动态掌握各类资源状况。 耕地保护成效卓著。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耕地数量、质量、生 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摸清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的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油 气、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自然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许大 纯介绍,"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深层煤层气勘探取 ...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厚
人民日报· 2025-09-11 08:09
我国持续开展调查监测,自然资源家底更厚—— 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本报记者 常 钦 全国耕地面积达19.4亿亩,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森林覆盖率达25.09%,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 家;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2.7万亿元;新发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9月 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部长、国家自然 资源总督察关志鸥等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自然资源工作。 "十四五"时期新发现10个大型油田、19个大型气田 自然资源是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十四五"以来,我国自然资源家底更厚,根基更稳。关志鸥介绍,通 过持续开展土地、矿产、海洋、水、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和国家公园等9类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工 作,我国动态掌握各类资源状况。 耕地保护成效卓著。截至2024年底,全国耕地面积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 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矿产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摸清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的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油气、 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 ...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累计投入近45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06:30
关志鸥表示,自然资源部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的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了2800万亩。其 中,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吉林、新疆等省(区)耕地面积均超1亿亩,耕地的数量、质量、生态"三 位一体"保护格局逐步形成。 关志鸥表示,自然资源部全面摸清了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63种矿产的数量、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新发 现大中型油气田和矿产地534处,油气、铜、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大陆自然 岸线的保有率保持在35%以上,海洋能、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发展态势良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0.5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2.7万亿元。 此外,目前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5.09%,比2020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我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最快的国 家。森林蓄积量达到209.88亿立方米,提前实现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2030年目标。 ...
陕西超额完成“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 圈定找矿靶区122处,形成大中型矿产地35处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3 16:20
找矿成果 - 陕西实施矿产勘查项目380个 圈定找矿靶区122处 形成大中型矿产地35处[1] - 新增金133.12吨 铜5.07万吨 锑2.4万吨 钼42.27万吨 锂3.08万吨 石墨778.2万吨 锰410.89万吨 钒20.79万吨[1] - 新增萤石131.4万吨 钨9.11万吨 钴2289吨 金红石68.8万吨 稀土4211吨 磷800万吨 铅锌23万吨 潜在经济价值3000亿元[1] 技术突破 - 扬子地台北缘首次发现沉积型锂矿 凤太矿集区发现隐爆角砾岩型铜钴矿[1] - 南郑区碑坝杂岩发现中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丹凤-商南地区发现伟晶岩型高纯石英原料[1] - 渭河盆地发现独立氦气藏 小秦岭深部圈定金铅共生矿体 山阳找到厚大含铜矽卡岩矿体[1] 实施策略 - 推行集团化找矿新模式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和成矿理论研究[1] - 应用综合物探新技术新方法 助推矿集区深部找矿[1] - 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1个矿种"十四五"找矿目标任务[1]
山东省地矿局鲁南院探获伟晶岩型钠长石矿床一处
中国发展网· 2025-08-27 17:12
项目成果 - 山东省蒙阴县宝兴店矿区探获一处中-大型伟晶岩型钠长石矿床 [1] - 详查项目通过专家审查 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1] - 报告章节安排合理 内容齐全丰富 圆满完成勘查任务 [1] 技术实施 - 专家组实地核查施工现场及岩芯编录情况 [1] - 室内听取工作成果详细汇报并审阅原始资料及成果报告 [1] 战略意义 - 为后续承担钠长石矿产勘查任务积累宝贵实践经验 [1] - 为地方矿产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1] -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贡献重要力量 [1]
我国高纯石英资源地质勘查领域的核心问题与挑战
高纯石英资源的重要性与战略地位 - 高纯石英是支撑光伏、半导体、光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其稳定供应对国家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 - 国家与行业层面已将国内高纯石英资源的找矿突破与保障能力建设列为重点任务[2] - 高纯石英对矿体稳定性、规模、杂质含量(ppm级)、包裹体特征、粒度、羟基含量及结晶特性等指标要求极为严苛[2] 高纯石英资源勘查开发面临的核心问题 野外快速识别标志模糊 - 高纯石英原料可用性判定需地质、选矿、冶金、检测及材料评价等多学科协同,但无法对所有潜在岩石样品逐一开展选冶提纯实验与高精度分析[5] - 目前野外识别仍依赖"颜色、透明度"等经验性定性指标,导致大量不合格的伟晶岩、脉石英被纳入后续评价[5] - 可加工为高纯石英的原料矿石产出稀少,对成矿机理、控矿要素、野外产出特征及矿物学属性的认知较为薄弱[5] 缺乏针对性勘查方法组合 - 常规地质勘查手段(遥感、重力、电法、磁法、钻探等)难以适配高纯石英矿体的精细化勘查需求[7] - 高纯石英矿体多赋存于古老变质岩中,呈脉状、透镜状或不规则状产出,且花岗伟晶岩具有明显分带性[7] - 并非所有脉体或脉体所有部位均具备加工价值,现有单一勘查手段难以精准识别矿体边界、连续性、品质及形态特征[7] 专用工业指标尚未制定 - 现有石英资源工业指标主要针对传统硅质原料,质量要求聚焦于SiO₂、Al₂O₃、Fe₂O₃等成分的百分含量级指标[9] - 高纯石英应用于光伏、半导体、光学等新兴领域,原矿石价格普遍>2000元/吨,远高于传统原料的几十至几百元/吨[10] - 高纯石英杂质要求达ppm级,且品质受包裹体、羟基等多要素影响,质量指标与传统原料完全不同[10] - 由于未被列为独立矿种,我国尚未制定专用工业指标,导致矿体圈定困难、资源量估算无依据、储量评审无法认定[10] 技术经济评价难度大 - 高纯石英矿石的最终可加工性无法通过常规选矿试验判定,工艺矿物学研究与高质量选冶试验是各勘查阶段的核心环节[12] - 不同应用方向(如石英坩埚、石英砣、石英棒)对应的加工工艺、药剂制度差异极大,相关技术均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核心机密[12] - 选冶加工成本占高纯石英总成本的50%以上,不同工艺的成本差异可达数倍,直接影响技术经济评价结果[12] 地质勘查规范体系空白 - 高纯石英已被列为我国第174个独立矿种,但其勘查规范体系仍处于空白状态[14] - 目前唯一相关的行业标准《高纯石英用硅质原料评价工作指南》(DZ/T 0467—2024)仅聚焦于矿石评价层面,未覆盖矿床勘查的核心内容[14] - 矿床勘查类型划分、工业类型界定、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适配性、规模分级标准等关键问题均未明确,勘查技术体系尚未建立[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