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仓储
icon
搜索文档
深粮控股:深粮集团签署西丽高铁枢纽及相关工程土地整备项目一期搬迁补偿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9-17 19:18
土地整备与搬迁补偿 - 公司全资子公司深粮集团所属T505-0008宗地被纳入西丽高铁枢纽及相关工程土地整备项目一期范围 [1] - 深粮集团拟与西丽街道办事处签订搬迁补偿协议 涉及土地整备及搬迁补偿事宜 [1] - 搬迁补偿标的为曙光粮库 占地30,052.2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45,335.79平方米 [1] 资产价值与规模 - 曙光粮库评估价值为4.58亿元 含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及装修装饰和搬迁费用 [1] - 粮库仓容为7万吨(折原粮) 油罐罐容0.224万吨 [1] - 土地性质为仓储用地 使用年限为1995年至2045年 非商品房用途 [1] 项目背景与时间节点 - 土地整备因西丽高铁枢纽及相关工程建设需要 由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导 [1]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17日审议通过相关搬迁补偿协议议案 [1] - 曙光粮库于1998年建成使用 现有6栋楼房仓及8个油罐 [1]
深粮控股(000019.SZ):深粮集团签署西丽高铁枢纽及相关工程土地整备项目一期搬迁补偿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9:17
土地整备与搬迁补偿 - 公司全资子公司深粮集团所属T505-0008宗地被纳入西丽高铁枢纽及相关工程土地整备项目一期范围 [1] - 深粮集团拟与西丽街道办事处签订搬迁补偿协议 涉及土地整备及搬迁补偿事宜 [1] - 搬迁标的曙光粮库占地30,052.2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45,335.79平方米 评估价值达4.58亿元 [1] 资产状况与设施规模 - 曙光粮库建成于1998年 土地使用年限为1995年至2045年 土地性质为非商品房用途的仓储用地 [1] - 粮库现有6栋楼房仓 仓容7万吨(折原粮)及8个油罐 罐容0.224万吨 [1] - 评估价值包含地上建筑物、构筑物、附属物、附着物、室内自行装修装饰及搬迁费用 [1] 项目背景与实施主体 - 土地整备因西丽高铁枢纽及相关工程建设需要 由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导实施 [1] - 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17日审议通过签订搬迁补偿协议的相关议案 [1]
粮仓里的新科技
人民日报· 2025-09-08 10:27
入库环节智能化 - 智能扦检系统通过高清雷达扫描自动生成扦样方案 从10个点位抽取20公斤样品并通过管道输送至检验设备 [3] - 智能检验机器人协同检测设备完成水分及杂质分析 生成检测报告耗时从40分钟缩短至20分钟 效率提升100% [3] - 中储粮徐州直属库实现粮食入库及储存环节信息化监管 [3] 仓储管理科技化 - 智能粮库集中管控平台配备高清摄像头与云台 37个粮仓巡查时间从半天压缩至30分钟内 [4] - 粮仓内部部署分层温度传感器 可实时监测局部温度并触发自动预警 [4] - 氮气充填系统通过98%浓度氮气降低粮堆氧气含量 抑制粮食呼吸作用并防治害虫 [4] - 液态二氧化碳气化技术通过通风系统充入粮仓 15天内实现害虫灭活 [5] - 科技化储粮使人力和成本降低40% 粮食损耗率控制在1%以下 [5] 平仓作业自动化 - 多机器人自动平仓系统实现5台机器人协同作业 自主避障完成粮堆平整 [6] - 平仓作业时间从3-5天缩短至半天 解决高粉尘环境下人工劳动强度大问题 [6] - 系统支持扩展至50台机器人调度 未来可覆盖巡检/扦样等全自动化作业 [6] 加工分选数字化 - 粳米数智化生产线涵盖砻谷/碾米/色选全流程 智能色选机每小时处理30吨大米且选净率达99% [7] - 色选机采用多光谱与AI技术识别0.05毫米级杂质 通过高速剔除装置实现分选分级 [7] - 智能加工技术防止过度碾磨 使同一批稻谷出米率提升至少2% [7] 食品加工技术创新 - 双螺旋冷冻隧道将水饺中心温度速冻至-18℃仅需30分钟 对比家用冰箱缓冻技术减少冰晶形成 [8] - 纳米级冰晶锁鲜技术有效保持速冻食品口感与营养 [8] 农作物综合利用 - 秸秆粉以每吨约1000元价格回收 与麸皮/玉米芯混合发酵20天制成食用菌基料 [9] - "秸—菌—肥"模式将秸秆转化为有机肥 建安区1100座大棚年产食用菌鲜品1万吨 [9]
粮食产后环节迈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 粮仓里的新科技(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9-08 06:09
粮食产后环节智能化升级 - 智能扦检系统实现粮食入库自动取样和检测 效率从40分钟提升至20分钟 效率提升一倍[2] - 智慧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摄像头远程监控粮仓温度 完成37个粮仓巡查时间从大半天缩短至不到半小时[3] - 氮气充填和液态二氧化碳技术实现绿色储粮 害虫灭活周期15天 粮食损耗率降至1%以下[3] 自动化设备应用与效率提升 - 多机器人自动平仓系统实现粮堆平整自动化 作业时间从3-5天缩短至半天[4] - 智能色选机每小时处理30吨大米 选净率达99%以上 识别精度达0.05毫米[4] - 粳米数智化生产线通过智能加工提升出米率 同一批稻谷可多得至少2%的好米[5] 农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创新 - 纳米级冰晶锁鲜技术通过双螺旋冷冻隧道 将食品中心温度速冻至零下18摄氏度 保持口感[6] -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将秸秆转化为菌棒基料和有机肥 许昌建安区年生产食用菌鲜品1万吨[7] - 制氮设备生成浓度98%以上氮气充入粮仓 延缓粮食品质变化并防治害虫[3]
中储粮主导全球首创智能集群平粮机器人发布,开启粮仓智能化革命新纪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22:09
产品技术突破 - 全球首创智能集群平粮机器人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 粮面平整精度达±10cm国际领先水平[1][2] - 攻克多模态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及粮面动态沉陷补偿等核心技术难题 累计申请30项核心专利[2] - 3-5台机器人1小时完成1400㎡粮面粗平作业 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168倍 实现粮食零破损和粉尘爆炸隐患消除[2] 产业协同模式 - 形成中储粮提供场景需求 芯禾机器人负责本体研发 富佳股份承担精益制造的"需求牵引+技术突破+规模制造"铁三角模式[3] - 央企主导民企协同的创新生态成功实践 中储粮通过技术输出引领行业智能化变革[1][3] - 全国粮仓智能化改造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500亿元 中储粮拥有超百万个粮仓管理网络[3] 企业战略转型 - 富佳股份完成从清洁家电ODM龙头向特种机器人研发制造商的战略跨越 机器人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5] - 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5.22% 新赛道业务贡献关键增量 实现从传统制造向创新型智能制造转型[5] - 芯禾机器人作为富佳股份参股公司 凭借"一体两翼"战略布局粮仓领域多年[5] 政策行业影响 - 产品符合《"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特种机器人应用要求 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4] - 依托《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政策 加速构建覆盖全国的智慧粮库网络[4] - 确立央企在粮食仓储智能化领域的技术话语权 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创新模式[4]
河北雄安顺扬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30 05:43
公司基本信息 - 河北雄安顺扬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法定代表人为杨建军 [1] - 注册资本为2万元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技术服务领域包括技术开发、咨询、交流、转让及推广 [1] - 机动车服务涵盖驾驶员培训及考试场地服务 [1] - 农业相关业务包括粮食收购及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销售 [1] - 工业领域涉及再生资源销售、塑料制品销售及固体废物治理 [1] - 材料销售包含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合成材料、新型金属功能材料 [1] - 金属相关业务涵盖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合金、金属矿石及金属制品销售 [1] - 仓储服务包括普通货物仓储及粮油仓储服务 [1] - 销售业务涉及建筑材料、电线电缆、办公用品及家用电器 [1] - 许可项目包含道路货物运输及建设工程施工 [1]
大国粮仓的升级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8-22 16:43
粮仓技术演进 - 早期土木结构仓房容量仅3万至6万公斤 依赖自然通风和简单防虫措施 虫害鼠害导致粮食损失巨大 [3] - 1950年代采用苏联图纸建设"苏式仓" 单仓面积1000平方米 仓容约2500吨 首次实现机械化进出粮 [4] - 1998年前后建设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 配套"四合一"储粮技术 显著提升储存质量和使用效率 [6] 现代仓储能力 - 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 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 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 [2] - 建成全球最大粮食物联网体系 仓储能力与年度粮食产量匹配达7亿多吨规模 [9] - 计划三年内在七大储粮生态区建设100个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 [9] 新型粮仓技术 - 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 气密性达国标6倍以上 结合氮气气调技术对抗高温高湿环境 [8] - 新型楼房仓采用多层混凝土框架 仓容数万吨 配备气垫机/斗提机实现高效转运 [8] - 智慧绿色粮仓配备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系统 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和调控 [8] 仓储效率提升 - 砖混仓房普及钢筋混凝土屋架结构 提升密封性和防潮防虫能力 配备通风设备 [6] - "苏式仓"因砖木结构限制 粮堆高度仅3米多 隔热气密性不足 仓储效率有限 [5] - 现代化仓型配备智能粮情监测系统 有害生物绿色防治技术推动安全保粮向绿色优储升级 [8]
大数据观察|大国粮仓的升级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8-22 09:48
粮仓设施发展历程 - 早期土木结构粮仓容量仅3万至6万公斤 密封性差且依赖自然通风 虫害鼠害导致粮食损失巨大 [2] - 1950年代首次技术升级采用苏式仓 砖木结构实现机械化进出粮 单个仓容约2500吨但粮堆高度仅3米多 仓储效率有限且不适应高温高湿气候 [3] - 1998年前后建设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等现代化仓型 配备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的"四合一"技术 显著提升储存质量和使用效率 [4] 现代粮仓技术特征 - 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 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 应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 [1] - 气膜粮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 气密性达国标6倍以上 结合氮气气调技术对抗高温高湿环境 单个仓容达9000吨级 [6] - 新型楼房仓采用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 仓容数万吨且分区设计 配备气垫机/斗提机等高效转运设备 [6] 智能化与绿色储粮进展 - 智慧绿色粮仓配备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 实现24小时智能粮情监测和有害生物绿色防治 [6] - "十四五"期间加大仓储设施建设力度 建成全球最大粮食物联网体系 仓储能力达7亿多吨与年度产量匹配 [7] - 计划3年内在七大储粮生态区建设100个绿色储粮技术示范点 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标准化和产业化应用 [7]
大国粮仓的升级故事(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粮仓设施发展历程 - 早期土木结构粮仓条件简陋 仓容仅3万至6万公斤 依赖自然通风和简单防虫措施 粮食损耗严重[3] - 1955年出现首代标准化"苏式仓" 采用砖木结构 单个仓容约2500吨 首次实现机械化进出粮[4] - 八九十年代砖混仓房普及 配备通风设备 密封性和防潮能力提升[5] - 1998-2005年建设现代化仓型高潮 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配合"四合一"储粮技术[5] 现代粮仓技术特征 - 当前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 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 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2] - 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成为主力仓型 配备智能管理系统 实现粮食智能化监管[6] - 气膜仓采用三层复合结构 气密性达国标6倍以上 结合氮气气调技术适应南方高温高湿环境[7] - 新型楼房仓采用多层混凝土框架 仓容数万吨 配备气垫机/斗提机等高效转运设备[7] 智慧绿色储粮体系 - 粮食物联网体系全球最大 配备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 实现24小时智能监测调控[7][8] - "十四五"期间加快绿色储粮技术推广 计划三年内建设100个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点[8] - 有害生物绿色防治构建立体防护网 推动从安全保粮向绿色优储阶段转型[7]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 大国粮仓的升级故事(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22 05:59
粮仓设施发展历程 - 早期土木结构粮仓条件简陋,仓容仅3万至6万公斤,依赖自然通风和简单防虫措施,损耗大且管理不便 [2] - 上世纪50年代首次技术升级采用"苏式仓",砖木结构实现机械化进出粮,但仓容仅2500吨且适应性有限 [3] - 八九十年代砖混仓房普及,配备通风设备提升防潮防虫能力,1998-2005年建设高潮涌现高大平房仓等现代化仓型,配套"四合一"储粮技术 [4] 现代粮仓技术特征 - 当前以高大平房仓、浅圆仓为主力仓型,配备智能管理系统,密封性与防潮防虫能力显著提升 [5] - 新一代智慧绿色粮仓采用气膜结构(如9000吨级"白胖子"仓)、楼房仓等新仓型,气密性达国标6倍以上,集成氮气气调技术 [7] - 应用物联网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24小时智能粮情监测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治 [7] 仓储规模与技术规划 - 全国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超5500万吨 [1] - 已建成全球最大粮食物联网体系,仓储能力与年度粮食产量匹配达7亿多吨规模 [8] - "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100个绿色储粮技术示范点,推进新技术设备标准化与产业化应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