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Search
icon
搜索文档
Amazon sends legal threats to Perplexity over agentic browsing
TechCrunch· 2025-11-05 07:05
事件概述 - 亚马逊向人工智能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发出措辞严厉的停止与终止函,要求其禁用AI购物助手Comet,理由是Comet违反了亚马逊的服务条款,未表明其AI代理身份 [1] - Perplexity将此行为称为“欺凌”,并称这是亚马逊首次对人工智能公司采取法律行动,认为此举对所有互联网用户构成威胁 [1] 双方核心论点 - **Perplexity的立场**:公司认为其AI代理是代表人类用户指令行事,因此自动拥有与人类用户“相同的权限”,故无需表明其代理身份 [2] - **亚马逊的立场**:亚马逊指出其他第三方代理(如外卖应用、配送服务应用、在线旅行社)在代表人类用户操作时均会表明身份,并强调第三方购物应用应公开运营并尊重服务提供商是否参与的决定 [3][5] 潜在商业动机与行业影响 - Perplexity声称亚马逊可能阻止其购物机器人,因为亚马逊旨在销售广告和产品展示位,而AI购物助手不会像人类购物者那样被引导购买更昂贵商品或冲动消费 [5] - 此次事件被视为AI代理世界发展的一个先兆,预示着若消费者和企业将购物、旅行预订等任务外包给AI代理,网站是否应完全阻止机器人以及如何与之合作将成为关键行业问题 [9] - 作为电子商务领域的巨头,亚马逊正在设定一个先例,即AI代理应表明身份并由网站决定是否允许其操作 [9] 历史背景与行业争议 - 此次事件与数月前Cloudflare指控Perplexity在网站明确阻止AI爬虫的情况下仍抓取网站内容的事件相呼应,当时Perplexity被指使用了可疑方法(如隐藏身份)来访问选择退出机器人抓取的网站 [8][9] - 尽管存在争议,但当时部分人士为Perplexity辩护,认为其AI在用户询问特定网站时访问该公开网站的行为与人类操作网络浏览器无异 [8]
Getty Images and Perplexity strike multi-year image partnership
Globenewswire· 2025-10-31 20:00
Agreement gives Perplexity rights to display images from Getty Images across its AI-powered search engine tools,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 and improving image attribution A Media Snippet accompanying this announcement is available by clicking on this link. NEW YORK, Oct. 31, 2025 (GLOBE NEWSWIRE) -- Getty Images (NYSE: GETY), a preeminent global visual content creator and marketplace, and Perplexity, have today announced a global multi-year licensing agreement covering display of images from Getty Images ac ...
​前百度高管想在硅谷挑战Perplexity
虎嗅APP· 2025-10-26 21:00
融资与估值动态 - 即将完成2亿美元新融资,投后估值预计达到10亿美元 [3] - 本轮融资由红杉资本领投,潜在参投方包括LG Technology Ventures和SBI Investment [3] - 公司在2025年2月刚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5.3亿美元,半年内估值迅速翻倍 [3] 财务表现与行业对比 - 截至2025年9月,公司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达到5000万美元 [4] - 竞争对手Perplexity的年度经常性收入超过1.5亿美元,是公司的三倍 [4] 产品核心逻辑与差异化 - 产品理念偏向“生成式整合”,生成名为“Sparkpage”的可阅读、可引用、可复用的网页,而非简单的问答 [9] - 用户体验更接近AI版Wikipedia,一次搜索即可得到结构化知识文档,而非待筛选的链接列表 [10][11] - 与Perplexity“问一句,答一句”的实时检索逻辑不同,公司尝试在信息洪流中为用户重新组织知识 [9][12] 团队背景与运营模式 - 核心团队横跨北京与旧金山,兼具百度搜索生态出身与美方运营经验 [5][14] - 团队配置结合“中国式的工程密度”与“硅谷式的产品节奏”,能在短周期内实现复杂功能上线并对接国际资源 [14] 资本视角与行业定位 - 资本焦点从大模型转向“入口”,认为掌握用户第一触点就掌握了分发权与商业化主动权 [17] - 公司定位不是竞争模型能力,而是重写“人如何抵达答案”的路径,重构AI搜索 [17] - 在资本眼中,公司价值在于用户留存增长潜力以及每个Sparkpage成为新“信息节点”、最终形成AI生成新网页网络的生态可衍生性 [18] 面临的挑战 - 用户习惯尚未迁移,大部分用户仍习惯搜索加点击模式,“长文本加整合”未必是主流需求 [19] - 长期商业模式未定,当前收入增长主要来自订阅与企业定制搜索服务,是否做广告、开放API或构建内容生态仍是未知数 [19]
Rumble and Perplexity Enter into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Globenewswire· 2025-10-03 04:05
合作核心内容 - Rumble与Perplexity AI达成战略合作,旨在通过AI技术提升Rumble平台上的视频内容可发现性[1] - 合作内容包括整合Perplexity的AI搜索工具、推出Rumble Premium与Perplexity Pro的新捆绑订阅套餐、以及Perplexity在其Rumble广告中心推广其新产品Comet浏览器[2] - Perplexity承诺在Rumble受众中投放广告以推广其基于AI的新浏览器Comet[1] 产品整合与技术应用 - 将Perplexity的AI搜索技术整合到Rumblecom,以解决数字视频领域用户在海量内容中发现相关内容的基本产品挑战[3] - 整合旨在为寻求触达受众的内容创作者和寻找特定主题或讨论的观众提升内容可发现性[3] - Perplexity的搜索技术旨在理解用户意图并有效呈现相关结果,这些能力将被引入Rumble平台[4] 市场推广与产品发布 - Perplexity将利用Rumble的受众推动其Comet浏览器的发布,并为其订阅产品Perplexity Pro寻找新机会[4] - Comet是Perplexity的AI驱动浏览器,通过提供情境辅助和智能搜索能力改变用户与网页内容的交互方式[4] - Perplexity的AI浏览器Comet可作为个人AI助手,与用户共同学习并实现跨网站的更深层次在线内容互动[4]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反映了两家公司对提升数字媒体消费用户体验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关注[5] - 随着视频内容在各平台持续激增,此类合作展示了行业向AI增强的发现与互动工具发展的趋势[5] - Perplexity每周在全球回答超过1.5亿个问题,其使命是通过弥合传统搜索引擎与AI驱动界面之间的差距来满足世界的好奇心[7] 合作实施计划 - Perplexity搜索技术向Rumblecom的整合将分阶段进行[6] - 捆绑订阅套餐和Comet浏览器的推广将与增强的搜索功能同步启动[6]
案例| 揭秘 Peec AI,广告新物种GEO的幕后玩家
文章核心观点 - 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正取代传统SEO成为品牌曝光关键 AI搜索仅推荐2-5个品牌 未被提及的品牌将失去用户认知机会 [1] - Peec AI作为GEO领域标杆企业 通过多平台监测和提示词生成工具帮助品牌提升AI搜索曝光率 实现快速增长 [1][3][9] - GEO市场处于早期爆发阶段 国内企业需布局ChatGPT/文心一言/Kimi等AI平台以抢占流量入口 [18] Peec AI公司概况 - 2025年创立于德国柏林 专注AI搜索分析工具开发 5个月内完成两轮700万欧元融资 [3] - 团队规模十余人 覆盖产品/AI研发/数据分析职能 周营收增长8万欧元 [3] - 产品支持10+国家数据采集 日均监控超万条AI搜索对话 服务数百家营销团队与国际品牌 [3] 创始团队背景 - CEO Marius Meiners:前职业电竞选手转型软件工程师 具普华永道初创公司融资并购经验 [4][5] - CTO Tobias Siwona:连续创业者 联合创办多家AI与消费科技公司 擅长产品0到1开发 [4][6] - CRO Daniel Drabo:法律背景 曾经营餐车并创立LegalTech公司帮助失业者维权 [4][7] 产品核心功能 - 自动提示词生成:分析企业网站后自动生成行业相关提问建议(例:瑜伽垫品牌生成"2025年最佳环保瑜伽装备品牌"问题) [9] - 多平台同步监测:单次部署可覆盖ChatGPT/Claude/Perplexity/Gemini/DeepSeek等主流AI搜索平台 [10] - 溯源追踪能力:精确显示品牌被提及的源站URL 便于合作机会评估 [11] - 差异化定价策略:入门版89美元/月(同业500+美元) 提供7天免费试用与无限席位 [12][13] 客户成功案例 - 欧洲SaaS企业SoftPro通过Peec AI发现自身在ChatGPT提及率仅15%(竞争对手48%) 经三个月优化后提及率提升至42% Perplexity提及率从0%增至27% [15] - AI搜索渠道注册用户增长166% 成为增长最快流量来源 客户反馈工具直接指导营销策略方向 [15] 行业趋势与市场机会 - AI搜索逐渐接管用户首次产品接触环节 GEO取代SEO成为品牌流量核心战场 [18] - 海外GEO市场已验证价值 国内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需布局中文AI平台(百度/抖音/ChatGPT/文心一言/Kimi/豆包) [18] - 目标客户为已具备SEO基础流量的企业 需中英文市场一体化GEO策略 [18]
2025年中国AI搜索主流产品评估:AI搜索如火如潮,用户有何“心声”
头豹研究院· 2025-09-11 2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供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报告核心观点 - AI搜索产品在中国市场呈现高认知度与使用率 "豆包"以82.5%的受访者提及率成为使用率最高的产品 [6][16][17][19][20] - 用户偏好结构化提问方式 倾向于使用包含具体细节和场景的完整语句进行提问 [10][30][31][32] - AI搜索主要用于复杂问题处理场景 而非日常基础信息查询 [10][16][33][34] - 用户对AI搜索结果的信任度普遍较低 90%的用户会进行二次验证 87.4%的用户关注答案溯源信息 [10][16][39][41][42] - 主流AI搜索产品各具特色 包括秘塔AI搜索(无广告、专业溯源)、纳米AI搜索(整合多模型、月访问量3.01亿次)、百度AI搜(融合传统搜索)、腾讯元宝(微信生态绑定) [8][10][45][46][48][49][50][51][53][54][55] AI搜索用户调研 产品认知与使用情况 - "豆包"认知度最高(309人次) 与ChatGPT(242人次)、文心一言(216人次)构成第一梯队 [17][18][19] - "豆包"使用率断崖式领先(282人次) ChatGPT(174人次)和文心一言(173人次)分列二三位 [20][21] 使用频次与偏好 - AI搜索日均使用频率达83.92% 显示高频互动特性 [16][23][25][26] - 76.6%的用户仍结合传统搜索引擎使用 AI搜索主要作为辅助工具 [16][23][27][28] 提问形式 - 用户倾向于输入完整句子(204人次)和包含场景的描述语句(148人次) [30][31] - 提问方式呈现垂直化和长尾化特征 注重精准需求匹配 [30][31][32] 使用场景 - 复杂问题处理是核心应用场景 包括查找复杂问题解释(25.8%)、学习建议总结(23.0%)、情境背景搜索(25.6%) [33][34] - 快速检索类场景占比较低 如查询实时资讯(11.1%) [33][34] 功能偏好 - 用户偏好与产品整体认知度高度吻合 场景分化不明显 [36][37] - "豆包"在专业研究(208人次)和消费决策(191人次)场景中均领先 [37] 答案信任程度 - 搜索结果不准确(188人次)和答案缺乏深度(188人次)是主要痛点 [40] - 仅10.5%的用户直接采信AI搜索结果 多数依赖二次验证 [41][42] AI搜索产品推荐 秘塔AI搜索 - 特点包括无广告干扰、支持多模式搜索(DS-R1模式)、精准内容溯源(文库、学术等垂直领域) [46][48][49] - 母公司秘塔科技成立于2018年 拥有千万级用户 [46][50] 纳米AI搜索 - 整合16款主流大模型(包括DS-R1 671B、豆包、通义等) 支持一键生成PPT/视频 [51][53][54] - 单月网页访问量达3.01亿次 位列全球AI应用第六 [53][54][55] 百度AI搜 - 融合百度传统搜索引擎 提供综合智能搜索与创作服务 [10][45] 腾讯元宝 - 专注对话功能 深度绑定微信生态 [10][45]
速递|AI搜索独角兽Perplexity破局:全球首个AI搜索收入分成计划,出版商获4250万美元基金
Z Potentials· 2025-08-26 12:16
Perplexity收入共享计划 - 公司拨款4250万美元用于分配参与计划的出版商[1] - 出版商将获得80%的收入分成 公司保留剩余部分[3] - 资金来源于Comet Plus订阅服务 用户每月支付5美元访问精选内容[2] 商业模式创新 - 建立基于内容出现频率或协助用户查询次数的收入分享新方法[3] - 媒体依赖网络流量和点击量的传统模式被描述为"过时的模式"[1] - Comet浏览器被类比为苹果公司的Apple News+服务模式[2] 行业竞争态势 - 公司正开发AI搜索引擎与谷歌竞争 上月以180亿美元估值融资1亿美元[4] - 提出345亿美元收购Google旗下Chrome浏览器的报价[4] - 与OpenAI和Google等公司达成定制化数百万美元内容授权协议形成对比[3] 法律争议与立场 - 面临《福布斯》和康泰纳仕等媒体未经许可使用内容的指控[3] - 未能驳回新闻集团旗下道琼斯公司和《纽约邮报》的版权侵权诉讼[3] - 公司辩称AI助手根据用户请求访问单个网站 不应受网络爬虫规则约束[3] 技术差异主张 - 强调AI Agent"代为阅读内容"与网络爬虫"下载信息用于训练新AI模型"存在本质区别[4] - 网络安全公司Cloudflare指控公司通过规避网站防护措施抓取数据[3]
开源套壳叫板Google?Perplexity新品发布,印度裔CEO放言5万美金撬走彭博千亿生意
AI前线· 2025-07-22 17:32
Perplexity推出Comet浏览器 - 公司推出基于Chromium内核的AI浏览器Comet,整合自家AI搜索工具和智能助手,目前仅面向每月支付200美元的高级用户开放[1] - 浏览器定位为"认知操作系统",具备自动化工作流、理解屏幕内容、执行复杂指令等能力,目标实现"以思想的速度浏览"[14][15] - 底层技术依赖Google主导的开源项目Chromium,与Chrome和Edge同源[3] 挑战Google的战略布局 - 公开表示要挑战市占率66.6%的Google Chrome,并计划收购Chrome如果法院强制Google剥离[1] - CEO透露曾寻求成为Chrome默认搜索引擎被拒,成为自研浏览器的导火索[2] - 采用"横向平台"战略而非垂直领域,认为垂直市场天花板低且缺乏技术挑战[6][26] 商业模式与数据战略 - 浏览器旨在获取用户全域行为数据,优化广告投放质量[2] - 推出出版商计划与内容方分成收入,区别于Google的流量截取模式[38][39] - 金融领域锁定Bloomberg Terminal市场,瞄准每日数十万亿美元的金融决策价值,计划通过AI研究能力颠覆年费2万美元的传统终端[8][36] 产品技术路线图 - 搜索产品分为三种模式:普通搜索(快速回答)、深度研究(3-4分钟报告)、Labs模式(10-15分钟生成可视化内容)[31][32][33] - Labs模式可自动生成网站、仪表盘、分析图表等,提供完整代码文件下载[33] - 未来将通过浏览器获取个人上下文,构建"专属仪表盘"实现任务管理和流程优化[34] 创始人创业理念 - 坚持解决"AI complete"级别问题,认为搜索是随AI进步持续进化的领域[21][24] - 早期仅用5万美元开发产品,获Marc Andreessen投资支持横向平台战略[7][28] - 拒绝垂直领域建议,认为只有挑战巨头才能吸引顶尖人才[6][25] 行业竞争格局 - 选择在OpenAI传闻发布AI浏览器前抢先推出产品[1] - 指出Bloomberg Terminal界面陈旧,AI分析能力将使其合规优势归零[36] - 认为浏览器是AI落地的关键平台,兼具云端智能与本地数据控制的优势[15][17]
国产Deep Research杀出一匹「裸奔」黑马:免费开放,过程透明,网页报告一键即出
量子位· 2025-07-15 14:28
秘塔AI搜索深度研究功能发布 - 国产AI搜索平台秘塔AI推出对标Deep Research的深度研究功能,完全免费开放使用,无需申请或会员资格 [1] - 功能可展示完整思考链和证据链,研究步骤全程可视化,最终生成结构化研究报告 [1][2] - 支持将报告一键转换为互动网页,自动排版并标注信息来源 [4][32][33] 技术能力与评测表现 - 在BrowseComp和xbench-DeepSearch评测集上表现最优,中英文能力均领先 [8] - 超越通义开源的WebSailor模型最新测试成绩 [10] - 研究过程采用多色标注系统:绿色为确定结论,紫色为待完善结论,红色为信息缺失部分 [23][24] 核心功能特点 - 支持复杂问题拆解,如分析AMD与英伟达AI芯片竞争时,会从CoWoS封装技术分配比例预测出货量 [18][22] - 参考资料库包含400+篇中英文文献,每个知识点均标注来源 [29][31] - 支持全网+文库+学术+图片+视频+播客+私域的全范围搜索 [14] 应用场景展示 - 商业调研:自动生成数据可视化图表(柱状图/折线图) [39] - 日常生活:提供科学现象深度解释 [41] - 非常规问题:能处理"企鹅偷石头"等奇特查询 [44] 行业定位与竞争优势 - 深度研究功能成为AI能力新风口,国内外巨头(OpenAI/Perplexity/谷歌)纷纷布局 [47][48] - 国内同类产品多设付费墙或试用限制,秘塔直接免费开放形成差异化 [48][49][50] - 技术优势来自"AI+搜索"双基因组合,兼具大模型逻辑能力和搜索引擎信息抓取能力 [51]
开源套壳叫板Google?Perplexity新品发布,印度裔CEO放言5万美金撬走彭博千亿生意
搜狐财经· 2025-07-12 11:31
产品发布与战略 - Perplexity推出AI浏览器Comet 整合自家AI搜索工具和智能助手 目前仅面向每月支付200美元的高级用户开放 后续将通过邀请制推广[1] - Comet旨在挑战市占率66 6%的Google Chrome 发布时间点恰逢OpenAI即将发布AI浏览器的传言 公司意图复制甚至超越Google模式[1] - 浏览器底层架构基于Google主导的开源项目Chromium 与Chrome和Microsoft Edge同源[4] 市场定位与竞争 - 公司CEO表示打造自有浏览器是为了获取用户在应用外的行为数据 从而投放更高质量广告 这是围绕用户数据的全局博弈[2] - 公司曾尝试将Perplexity加入Chrome默认搜索引擎选项但遭拒 这促使公司决定自研浏览器[2] - 公司瞄准金融决策市场 认为全球每天决策价值达数十万亿美元 若能获取1%价值即每天100亿美元 远超Google年营收2000亿美元[6] 产品功能与技术 - Comet被构想为"认知操作系统" 将AI嵌入搜索栏和侧边栏 能自动理解屏幕内容 填表答疑 执行复杂指令[8][9] - 浏览器优势在于用户无需重新学习 是最熟悉的工具 AI可预测用户需求 重排页面 屏蔽无关广告 提升效率[10][12] - 公司认为浏览器是存储用户长期记忆的理想平台 能了解用户行为习惯 真正实现工作流自动化[11] 商业模式与愿景 - 公司采用"基于开源项目做分叉 添加付费功能"的创业模式 仅花费五万美元就开发出现有产品[4][5] - 公司拒绝垂直路线 坚持横向发展 认为只有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吸引顶尖人才[4][5] - 公司推出出版商计划 与内容创作者分享收入 区别于Google的不愿分享策略[30] 行业洞察与趋势 - 公司认为浏览器将成为AI落地的关键平台 是AGI时代理想的交互界面 能整合云端智能与本地数据[9] - 金融研究市场是重点目标 认为AI将颠覆Bloomberg Terminal 后者年费2万美元但界面陈旧[27][28] - 公司推出Perplexity Labs模式 能自动处理表格 生成数据看板 完成1-2小时的真实工作 被视为更接近"智能体"的产品[23][26] 创始人理念 - 创始人坚持解决"AI complete"问题 认为搜索是AI进步与产品改进相互促进的领域[15][16] - 创始人背景为AI深度学习 曾就职OpenAI 认为长期价值在于搜索知识这一永恒需求[6][33] - 创始人拒绝安全路线 直言"想解决真正有挑战的问题" 获得a16z联合创始人Marc Andreessen支持[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