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onsumer Electronics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贸易逆差和外债:还能持续多久?-2025.7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金融、贸易、科技、能源 - **公司**:苹果、诺基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国外部账户现状与可持续性 - **现状**:美国外部账户近半个世纪处于赤字状态,自2019年以来,经常账户(CA)赤字约翻倍,货物和服务贸易赤字增加,净负债占GDP比例达90% [6]。 - **可持续性**:疫情前美国外部账户处于可持续路径,净负债占GDP比例有望稳定在50%;近期赤字扩大若不扭转,净负债将进一步上升,需使贸易赤字减少2%的GDP才能实现可持续性,若失去低息借款能力,调整幅度几乎翻倍 [6]。 美国外部赤字的驱动因素 - **美元的核心地位**:美元在国际交易中的核心作用,使其资产成为外国投资者的首选,各国出于自我保险、储蓄和出口导向增长等目的大量持有美元资产 [18]。 - **美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美国有能力将实物资本和公共债务转化为全球市场需求的资产,压低了美国利率,推高了资产价格,导致外部赤字 [18]。 美国外部赤字的融资与影响 - **融资方式**:美国主要通过债务销售为赤字融资,银行流入也有一定贡献,股权融资未出现恶化 [65]。 - **影响**:金融市场结构和情绪导致资本流入,使美元升值,造成贸易赤字,同时降低储蓄率,恶化储蓄 - 投资平衡 [154]。 美国外部账户的测量问题 - **投资收入与净负债的矛盾**:尽管净负债不断增加,但美国报告的净投资收入仍为正,这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利润转移,调整后净投资收入下降,贸易平衡上升 [50][129]。 - **直接投资(DI)估值问题**: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对DI资产和负债的估值假设可能不准确,累计DI流量可能是更准确的测量方式 [100]。 - **投资组合股权(PE)收入计算问题**:BEA报告的PE收入仅包括股息,调整后考虑非股息收入和资本成本调整,资产和负债的回报率更接近 [124]。 美国外部赤字的可持续性分析 - **调整需求**:若保持2000 - 24年平均回报率,贸易平衡需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若失去“过度特权”,贸易调整幅度将超过3%的GDP [208][213]。 - **汇率调整**:为使外部账户可持续,美元需贬值15 - 29%,具体幅度取决于回报率假设和是否发生股市调整 [224][226][227]。 风险与政策建议 - **风险**:持续的不可持续路径会使净国际投资头寸更负,增加最终调整的难度,还可能导致投资者不再认为美国资产安全,结束“过度特权” [240]。 - **政策建议**:政策制定者应尽快采取行动减少赤字背后的失衡,如削减美国财政赤字,同时刺激海外国内支出以抵消美国财政整顿的收缩效应 [24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跨国公司利润转移**:美国和外国跨国公司将利润转移至避税天堂,导致贸易平衡低估、投资收入高估,影响了外部账户的测量和可持续性计算 [101]。 - **知识产权折旧**:技术和制药公司的利润转移涉及知识产权购买,这会导致经常账户波动,且难以调整直接投资回报率 [110][111]。 - **投资组合股权收入限制**:BEA报告的投资组合股权收入仅包括股息,排除了非股息收入和资本成本调整,影响了对股权回报率的准确计算 [113]。 - **货币黄金的处理**:BEA将货币黄金计入美国国际资产,但实际上不应包括,这使美国净国际投资头寸减少6820亿美元,占GDP的2.3% [127]。 - **不同历史时期中心国家的角色**:在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本位制和当前浮动汇率体系下,中心国家(美国和英国)的外部平衡和资本流动模式不同 [161][162][165]。
从手机里,抢回1500分钟
虎嗅APP· 2025-07-21 19:03
负一屏功能现状与问题 - 负一屏被手机厂商寄予厚望,旨在整合行程、支付、快递等功能,但实际存在信息杂乱、动线繁复等问题,导致用户使用率低[2] - 尽管体验不佳,负一屏仍是手机中少有的能将"复杂变简单"的入口,各品牌未放弃该功能[2] - 当前手机操作逻辑停留在"孤岛式应用"时代,功能分散在不同App中,用户需频繁切换[9] 用户需求与痛点 - 2024年3月人均安装App总量达70个,2025年1月用户月均使用App近2500次,日均超80次,操作路径高度碎片化[5] - 用户每天点击切换App约80次,每次操作耗时3-4秒,累计年操作时间达1500分钟,效率损失显著[6] - 用户真正需要的是能理解意图、统筹调度的"操作中枢",而非更多功能[6] 鸿蒙5负一屏解决方案 - 鸿蒙5负一屏通过系统级整合,将主屏一侧打造成集约信息与服务中心,右滑即可访问核心功能[11] - 提供动态卡片(航旅纵横、快递等)、快捷工具(扫一扫、付款码)、高频元服务(生活缴费、机票预订)及高度自定义功能[11][12] - 采用免安装的"元服务"技术,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可在手机、平板、车机等设备间流转[25] 鸿蒙5技术升级 - 底层架构全面自研,系统直接调用原生服务,缩短操作路径,提升响应速度[24] - 重构产品交互设计,支持卡片自由排列置顶,优化滑动响应,提供模块级关闭开关[26] - 采用克制的界面设计风格,用户可自主决定服务卡片添加,保障安全隐私[27] 实际应用场景 - 出行场景:实时显示航班状态、登机口、天气等信息,延误时自动提醒[16] - 支付场景:快捷工具可自定义位置(如付款码置于拇指易触区域),实现秒级调取[19][21] - 生活场景:整合快递查询、运动健康、音乐播放等服务,避免多App切换[22] 行业意义 - 鸿蒙5负一屏从"信息展示"升级为"服务调度中枢",改变传统负一屏的鸡肋地位[24][28] - 该方案代表操作系统从容器角色转向主动服务提供者,重新定义服务与操作的关系[10] - 技术架构创新(如元服务)为全场景智能服务提供标准化载体[25]
“最不苹果” 的折叠iPhone,猛抄三星作业,卖的比华为三折叠便宜
36氪· 2025-07-21 18:21
折叠屏iPhone - 公司计划于2024年末推出首款折叠屏iPhone 采用类似三星Galaxy Z Fold系列的设计 不会带来颠覆性硬件创新[1][2] - 产品起售价不低于2000美元(约1 4万元人民币) 核心部件包括三星显示供应的可折叠OLED屏[2][4] - 重点改进内屏折痕可见度和铰链机制 iOS 27系统将开发专属软件功能[4] - 目标市场为中国 本土品牌已推出书本式折叠机 消费者需求明确[4] iPad Pro升级 - 2024年5月发布的M4芯片iPad Pro将减薄机身 前置摄像头改为横向布局[7] - 后续M5芯片iPad Pro将在竖屏侧新增第2个前置摄像头 解决横竖持握的拍摄体验一致性[7] 公司战略与历史产品 - 公司虽非品类开创者 但曾重新定义iPod iPhone iPad Apple Watch和AirPods的产品形态[5] - 混合现实头显Vision Pro开创眼动/手部追踪交互方式 采用超高分辨率显示技术[5] - 折叠屏手机被视为提振iPhone营收的机会 即使销量未达巅峰[4] 财务与高管动态 - 2023年7月31日将发布第三季度财报 预计涉及AI进展 关税政策和供应链调整的讨论[9] - 现任CEO蒂姆·库克短期内不会离任 但高层重组正在酝酿[1]
旧手机先别扔!花不到70元,10年前旧手机「秒变」数据中心:下海识鱼8小时都没掉线
猿大侠· 2025-07-21 13:05
旧手机改造为微型数据中心 - 旧手机可被改造为高效、低成本的"微型数据中心",用于图像识别、传感器数据处理等任务,整体改造成本仅需8欧元(约合人民币66元)[1] - 10年前的旧手机硬件性能(如四核处理器、2GB RAM)仍不逊于部分IoT嵌入式设备(如树莓派),具备抗热性强、功耗低、结构紧凑等优势[2] - 智能手机硬件设计原本针对高能耗场景优化,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效率较高,适合分布式算力平台[2] 改造技术方案 - 改造步骤包括:拆除电池改用外部供电、替换原生Android系统为Linux轻量系统(如PostmarketOS)、多手机集群协作(1主节点+3工作节点)、3D打印支架固定设备[6][7][8][9] - 实验中使用4台Google Nexus手机搭建集群,成本低于50欧元的树莓派设备,且能在25米深海环境中无故障运行8小时完成海洋生物图像识别[10][11] - 选择Nexus系列因其开源模块化设计,但现代手机封闭式结构增加改造难度[11][12] 应用场景与市场潜力 - 适用场景包括:海洋监测(水下图像识别)、城市人流统计(红外传感器)、无人机实时图像分析(地面机器人协同)[11] - 初创企业可作为低成本替代方案,满足轻量级数据分析、网站托管等需求,避免高昂云计算成本[11] - 全球每年丢弃手机达53亿部,电子垃圾回收率仅22%,改造方案兼具环保与经济价值[13][14][15] 行业影响与发展方向 - 研究推动电子产品设计向可维护性、可再利用性转型,从源头减少电子垃圾[15] - 分布式算力模式为边缘计算提供新思路,利用闲置资源降低算力部署门槛[1][10]
机器人需求驱动导航新SOTA,成功率提升15%!浙大&vivo联手打造
量子位· 2025-07-21 12:23
研究背景与动机 - 移动机器人逐渐应用于家庭、医院、仓库等场景,需具备理解人类需求的能力而非仅执行指令[5] - 传统导航方法依赖大量数据训练,难以应对陌生环境或模糊指令[6] - 研究团队受人类"双过程理论"启发,提出结合直觉式决策与深度推理的导航框架[6][7] CogDDN框架设计 - 首个模拟人类认知机制的需求驱动导航系统,基于视觉语言模型(VLM)构建[8] - 双过程决策模块:启发式过程(系统1)快速响应,分析过程(系统2)深度优化策略[8][9] - 3D感知模块采用UniMODE单目检测技术,无需多视角或深度传感器[15] - 需求匹配模块通过有监督微调(SFT)提升LLM的物体推荐精准度[16] 技术实现细节 - 启发式过程包含Explore(环境扫描)和Exploit(目标达成)模块,利用思维链(CoT)优化路径[19] - 分析过程通过VLM预训练知识进行障碍反思,积累经验至知识库实现持续学习[23][24] - 闭环实验中知识库支持经验迁移,启发式过程微调后决策效率提升15%[12] 性能验证结果 - 在AI2-THOR模拟器的400个场景测试中,CogDDN导航成功率(NSR)达38.3%,较基线DDN提升15%[27] - 与采用深度输入的InstructNav相比,在未见场景中NSR指标相当(34.5% vs 30.0%)[28] - 消融实验显示移除Exploit模块导致NSR下降10.3个百分点,去除CoT后SPL降低5.6点[29][30] - 反思机制使系统训练500轮后SPL显著提升,验证持续学习有效性[31][32] 应用价值 - 系统可无缝集成至现有机器人平台,在动态环境中实现灵活决策[34] - 双过程协同机制为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奠定基础,尤其在需求驱动导航领域[35]
曲面屏手机,且用且珍惜?
36氪· 2025-07-21 11:15
曲面屏市场趋势 - 3000元以上中高端市场直屏设计大面积回归,OPPO Find X8系列除Pro版外均采用直屏,iQOO、一加Ace系列、红米K系列等性能旗舰也转向直屏[1] - 行业爆料显示后续旗舰机型将普遍选择直屏设计,曲面屏市场占比显著收缩[2] 曲面屏发展历程 - 早期产品如三星Galaxy Round和LG G Flex采用内凹设计,主要作为柔性屏技术展示载体,未形成规模市场[3][5][7] - 三星Note Edge首次采用单侧曲面屏,S6 edge确立双曲屏形态并赋予高端属性,带动vivo Xplay5/6、小米Note2、华为Mate9 Pro等跟进[11][12][13] - 全面屏时代曲面屏因收窄边框优势成为旗舰标配,2019-2020年华为P30 Pro、一加7/8 Pro等主流机型均采用[15][17][19] 曲面屏技术缺陷 - 存在边缘误触、绿边显示问题、跌落易碎屏及贴膜困难等固有缺陷,虽经算法优化仍无法彻底解决[20] - 维修成本高于直屏:OPPO Find X7 Ultra曲面屏组件价格1690元,直屏版X8 Ultra同规格下降低200元;vivo X200s直屏维修费也低于曲面屏X200[30][31] 直屏回归驱动因素 - 封装工艺进步使直屏可实现极窄边框,不再依赖曲面屏提升质感[32] - 厂商模仿iPhone设计语言(直屏+直角中框)趋势明显,同时提高内部空间利用率[34] - 消费者偏好转变,市场调研显示直屏接受度更高且能减少客诉风险[26][28] 行业格局变化 - 三星作为曲面屏开创者率先转型,S24 Ultra全系回归直屏产生示范效应[24] - 当前主流方案转向等深微曲屏,平衡视觉美感与实用体验,但成本仍高于直屏[22]
华为Pura 80标准版即将开售
快讯· 2025-07-21 10:30
金十数据7月21日讯,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发布了一个视频,主要介绍了鸿蒙的 屏幕防偷窥设计,不过视频中意外透露出了一个关键信息。视频中手机收到的通知信息显示,"余总, Pura80数字版7月23日开启预售。" 华为Pura 80标准版即将开售 ...
黄仁勋:与雷军合作已经很久了 现在正在共同开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软件等等 还有很多项目正在合作
快讯· 2025-07-21 04:37
英伟达与小米合作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与小米创始人雷军长期合作,合作历史可追溯至小米创立初期 [1] - 双方早期合作领域为手机产品开发 [1] - 当前合作重点转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软件等前沿技术领域 [1] - 除已披露项目外,双方仍有多个未公开合作项目正在进行 [1]
Warren Buffett-led Berkshire Hathaway Has 22% of Its $290 Billion Portfolio Invested in 1 Stock That's Up 749% in 9 Years
The Motley Fool· 2025-07-20 19:45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表现 - 自1965年以来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资本年化复合增长率接近20% [1] - 过去9年某消费企业股价上涨749%成为伯克希尔2900亿美元投资组合中占比22%的最大头寸 [2] 苹果公司的投资价值分析 - 2016年第一季度伯克希尔建仓苹果公司该投资决策被证明是成功的 [5] - 苹果拥有强大的品牌力和忠实的全球客户群在消费电子行业定位高端并注重创新 [6] - 苹果具备定价权其智能手机利润份额远超销量份额过去5年平均营业利润率达30% [7] - 2016年苹果市盈率仅10.6倍结合品牌优势和盈利能力当时投资决策具有吸引力 [8][9] 苹果当前投资前景评估 - 截至3月31日伯克希尔仍持有3亿股苹果股票显示对其长期看好 [10] - 分析师预计2024至2027财年苹果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仅为5.3% [11] - 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进展缓慢Siri的AI更新推迟至明年且依赖合作伙伴 [12] - 当前苹果市盈率达32.9倍是巴菲特最初买入时的3倍估值偏高 [13]
AAPL SECURITIES NEWS: Did Apple Inc. (NASDAQ:AAPL) Commit Securities Fraud? Contact BFA Law by August 19 Class Action Deadline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7-20 19:19
NEW YORK, July 20, 2025 (GLOBE NEWSWIRE) -- Leading securities law firm Bleichmar Fonti & Auld LLP announces that a lawsuit has been filed against Apple Inc. (NASDAQ: AAPL) and certain of the Company’s senior executives for potential violations of the federal securities laws. If you invested in Apple, you are encouraged to obtain additional information by visiting: https://www.bfalaw.com/cases-investigations/apple-inc-class-action-lawsuit. Investors have until August 19, 2025, to ask the Court to be appoi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