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食品加工业

搜索文档
多家公司密集公告赴港上市!年内新增A+H公司将创近年新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16:49
A+H公司扩容加速 - 2025年A+H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已有2家A股公司实现两地上市,3家通过港交所聆讯,22家首次递表港交所[1][2] - 2022-2024年新增A+H公司数量分别为4家、1家、3家,2025年未过半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1][3] - 4月以来12家A股公司公告筹划赴港上市,包括牧原股份、视源股份等行业龙头[2] 企业融资与国际化战略 - 多数公司赴港上市旨在利用港股融资能力加速国际化,募资用途集中于全球研发、海外渠道拓展及供应链升级[3][5] - 美的集团2024年港股募资300亿港元创纪录,2025年一季度海外电商销售同比增长50%,海外营收占比达40%[3][4] -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40-50亿美元,90%将投入匈牙利电池生产基地建设[5] 政策支持与审批提速 - 2024年4月国务院及证监会发布政策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优化备案流程,72家企业已完成赴港IPO备案[6][7] - 备案审批时间显著缩短,宁德时代从递表到获批仅42天,海天味业耗时65天[7][8] - 港交所优化审批流程,拟降低A+H股最低H股数门槛至10%或市值30亿港元[8] 市场表现与资金吸引力 - 2024年港股IPO募资额881亿港元(同比+90%),美的、顺丰、龙蟠三家公司贡献47.92%[9] - A+H公司上市后AH价差收窄,美的集团港股股价较发行价上涨42.7%,折价从20%缩至5.62%[9][10]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300-1500亿港元,有望重返全球前三[1][9] 龙头企业定价与价差趋势 - 恒瑞医药港股定价较A股折价23%-27.6%,宁德时代折价不足5%,上市后价差或进一步收窄[11] - 赤峰黄金港股上市后AH价差从40%缩至14.15%,钧达股份价差扩大至47.79%[10] - 南向资金及外资流入推动AH价差缩小,反映两地市场定价趋同[11]
城市24小时 | 位居中部第二,河南“不甘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4 23:39
河南省民营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 河南省发布《河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6个专项行动和6个专项攻坚,共45项重点任务 [1] - 主要目标包括:3年内民营经济实现质效提升和量增,经营主体数量增速高于全国,中国民企500强入榜企业数量与经济规模匹配,民间投资活力增强,骨干民企在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占比超80% [1] - 河南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5%以上GDP、65%左右税收、70%左右进出口总值、8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 [1] - 截至2024年底,河南民营经济主体达1081.7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96% [2] - 2024年中国民企500强中河南有13家上榜,数量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2位 [2] 地方政府支持民营经济举措 - 河南省委书记61天内调研18座城市,其中民企占比过半 [2] - 郑州提出到2027年培育3-5家营收超500亿民企集团,民营上市公司达60家 [2] - 湖北计划到2027年形成50个民营特色产业集群,民营经济年均增长6%,增加值达4.5万亿元 [3] - 河南将梯度培育骨干民企,统筹专项资金支持民企转型升级、研发创新等 [5] - 开展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对研发投入符合条件的民企给予奖补 [6] 行业与企业数据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以186亿元营收位列2024中国民企500强第37位 [5] - 牧原实业集团以114亿元营收位列第85位 [5] - 河南双汇投资发展以60亿元营收位列第199位 [5] - 郑州中瑞实业集团以201亿元营收位列第202位 [5]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在河南上榜企业中占比最高 [5] 区域经济与贸易 - 广东前4个月外贸进出口2.96万亿元,增长4.9%,其中出口1.86万亿元增长2.1%,进口1.1万亿元增长10.1% [14] - 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1.89万亿元增长5.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63.8% [14] - 广东对东盟、中国香港、欧盟进出口分别增长7.5%、7.6%、7.7%,对美国下降3.8% [14] - 广东对非洲进出口增长7.5%,中亚五国增长24.2% [14] 人才流动 - 2024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十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武汉、无锡 [15] - 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西部和东北持续净流出 [17] - 长三角、珠三角人才持续集聚,京津冀连续2年净流出 [17] - 应届生和硕士及以上人才更倾向一二线城市,17.4%应届生和23.2%硕士以上人才投向一线城市 [17]
金龙鱼(300999)5月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83.2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5-09 17:51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 金龙鱼报收于31 42元 下跌0 88% 换手率0 89% 成交量4 80万手 成交金额1 5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83 22万元 占比成交额13 1%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699 90万元 占成交额4 62% 大单净流出1283 32万元 占成交额8 48% [1] - 中单净流出845 65万元 占成交额5 59% 小单净流入1137 57万元 占成交额7 52%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90 79亿元 同比增长3 15% 归属净利润9 81亿元 同比增长11 23% [1] - 扣非净利润8 62亿元 同比增长253 91% [1] - 流动比率1 206 速动比率0 808 资产负债率54 66%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益海嘉里金龙鱼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5年 位于上海市 从事农副食品加工业 [1] - 注册资本542159 1536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487943 2382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KUOK KHOON HONG(郭孔丰) [1] 公司投资及商业活动 - 公司对外投资235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49次 [2] - 拥有专利信息14条 行政许可41个 [2]
阜阳亿辰商贸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5-08 10:05
企业名称阜阳亿辰商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詹传桥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国标行业制造业>农副食品加 工业>其他农副食品加工地址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慎城镇迎宾大道北侧经五路东侧颍上农贸大市场二期 B24幢1单元120室、1单元220室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期限2025-5-7至无固定期限登记机关颍 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来源:金融界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阜阳亿辰商贸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詹传桥,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由颍上县颍辰商贸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1颍上县颍辰商贸有限公司100% 经营范围含许可项目:食品销售;食品生产;粮食加工食品生产;酒类经营;小食杂;食品互联网销 售;调味品生产;预制菜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 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 售;粮食收购;粮油仓储服务;农副产品销售;谷物销售;豆及薯类销售;食用农产品零售;食用农产 品初加工;初级农产品收购;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鲜蛋零售;鲜 肉零售;水产品零售;包装服务;食品添加剂销售;食品互 ...
年报三大痛点被问询多家ST类公司“摘帽”
上海证券报· 2025-05-07 02:39
上市公司年报问询核心要点 - 2024年年报披露结束后,交易所对7家ST家族公司发出问询函,重点关注营业收入真实性、持续经营能力和摘帽条件三大痛点 [1] - 7家被问询公司全部来自ST家族,部分公司在回复问询后已成功摘帽 [1] 营业收入真实性核查 - 交易所重点关注营业收入的构成、确认方式、确认时间及扣除项完整性 [1] - *ST恒宇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4亿元、-8177万元和1.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312万元、-1.67亿元和2674万元,2023年因军品审价导致营收为负 [2] - 深交所要求*ST恒宇说明2024年产品价格准确性,是否存在通过暂估价格虚增收入情形 [2] - *ST佳沃2024年亏损9.24亿元,被要求量化说明产销量、饲料成本等因素对营收和毛利率的影响 [3] 持续经营能力评估 - 退市新规将主板亏损公司营收指标从1亿元提高至3亿元,强化持续经营能力考核 [4] - ST天邦资产负债率达72.58%,流动负债78.10亿元大于流动资产56.07亿元,其中33.97亿元为短期借款和到期长期借款 [4] - 山东墨龙2024年末股东权益4.92亿元,未分配利润-14.70亿元,资产负债率79.68%,一年内需偿付有息负债14.48亿元 [6][7] 摘帽条件审核 - *ST新宁通过核查证明已消除退市风险警示情形,5月6日成功摘帽变更为新宁物流 [7][8] - ST步步高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后申请摘帽,深交所要求补充说明持续经营能力是否仍存不确定性 [8][9] - 交易所严格执行退市新规标准,对财务类和规范类退市情形进行层层问询 [7]
《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2025)》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5-06 23:15
农业农村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农业农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 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实际增长3.5%,对GDP实际增长贡献率为5.3% [1] - 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4%,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8.0%和22.9% [1] 粮食生产与贸易 - 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70649.9万吨,增长1.6%,首次突破7亿吨 [2] - 粮食单产5921.1公斤/公顷,增长1.3%,其中小麦、玉米产量增幅最大,分别增长2.6%、2.1% [2] - 农产品贸易逆差1121.5亿美元,同比下降16.7%,玉米进口大幅下降49.7%至1364万吨 [2] 农村消费与收入 - 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升至13.7% [1]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实际增长6.3%,脱贫县农村居民收入17522元,实际增长6.5% [2] - 农民工月均收入4961元,增长3.8% [2] 涉农工业与物流 - 涉农工业增速全面恢复,增长动力源于出口复苏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2] - 农产品物流总额5.5万亿元,增长4.0% [2] 2025年展望 - 预计粮食产量稳定在7亿吨左右,玉米价格小幅回升,小麦、稻米价格保持稳定 [3] - 猪肉价格小幅回落,牛羊肉价格企稳回升,生鲜乳价格有望下半年触底反弹 [3] - 涉农工业增速预计达5%左右,涉农服务业市场集中度、连锁化水平提升 [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增至2.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3左右 [3]
中采PMI|外贸压力进入验证期(2025年4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5-05 15:59
制造业PMI表现 - 4月制造业PMI为49%,较上月回落1.5个百分点,较过去5年均值低1.3个百分点,反映制造业景气度走弱但幅度可控[1][3] - 制造业PMI回落幅度小于前期EPMI(环比下降10.2个百分点)和BCI指数(环比下降4.6个百分点)的回落幅度[3] - 生产端PMI为49.8%,较过去5年均值低2.4个百分点,六大工业行业平均开工率76.5%,环比回落1.6个百分点[4] 内外需与价格压力 - 新订单指数为49.2%,较过去5年均值低1.5个百分点,内需走弱主要因地产链条回落和商品以旧换新效果减弱[4] -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4.7%,较过去5年均值低4.8个百分点,对美出口减弱拖累明显,4月21日至27日中国至美国集装箱量环比下降28.3%[4] -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较上月回落2.8和3.1个百分点,PPI可能面临下行压力[4] 行业结构分化 - 15个主要制造业行业中有5个PMI在荣枯线以上,比上月少3个[5]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PMI环比回升9.1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回升6.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回升6.2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回升2.2个百分点[5] - 大型企业PMI下滑幅度较多,大型、中型、小型企业PMI分别较上月回落2.0、1.1、0.9个百分点[5] 非制造业PMI表现 - 4月非制造业PMI为50.4%,较过去5年同期均值低3.6个百分点,服务业PMI为50.1%,建筑业PMI为51.9%[6] - 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6] - 水上运输、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降至临界点以下[6] 政策应对与经济展望 - 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7]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基建和产业等领域投资增长[7] - 债市观点认为经济基本面对债市形成支撑,资金宽松后利率有望打开下行空间[8]
一季度海南食品工业实现“开门红”
海南日报· 2025-05-03 07:02
海南食品工业一季度表现 - 一季度海南201家规上食品企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7.1%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4% 增速高出全国食品工业增加值17.3个百分点 [1] - 农副食品加工业成为主力军 140家规上企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4.2%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4% 增速高出全国同行业44.3个百分点 [1] - 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一季度投资额同比增长54.3% 1-2月利润总额增速达299.6% [1] 行业发展重点 - 食品工业是海南传统优势产业 被定位为稳工业、稳经济、稳社会的基本盘 [2] - 推动传统食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椰树牌"和"海南椰品"分别入选工信部中国消费名品"时代优品"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链" [2] - 积极发展生物制造产业 已有华研胶原生物蛋白和迪爱生物藻等生物食品上市 即将出台《海南生物制造产业三年行动方案》 [2] 未来发展计划 - 将借势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和扩大开放机遇 锚定《海南生物制造产业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 [2] - 采取有力措施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落实 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2]
【宏观经济】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3日-4月29日)
乘联分会· 2025-04-29 16:37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 2025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 [4] - 分企业类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私营企业利润3709.7亿元(下降0.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3883.5亿元(增长2.8%) [4] - 分行业:采矿业利润2204.4亿元(下降25.5%),制造业利润10826.4亿元(增长7.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供应业利润2062.8亿元(增长5.4%) [4] - 细分行业利润增速: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0.3%,有色金属冶炼增长33.6%,汽车制造业下降6.2%,煤炭开采业下降47.7% [5] 工业企业经营指标 - 1—3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32.14万亿元(增长3.4%),营业成本27.44万亿元(增长3.6%),营业收入利润率4.70%(下降0.12个百分点) [5] - 3月末企业资产总计180.37万亿元(增长5.3%),资产负债率57.7%(上升0.3个百分点),应收账款25.59万亿元(增长9.9%) [5] - 运营效率: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85.37元(同比增加0.17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21.2天(增加0.1天),应收账款回收期70.9天(增加4.0天) [5]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 - 一季度全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752亿元,重大项目包括新藏铁路、三峡水运新通道等45个项目 [7][8] - 重大工程进展:沪渝蓉沿江高铁、平陆运河等项目顺利推进,新藏铁路力争年内开工 [8] 交通运输行业数据 - 一季度营业性货运量130.6亿吨(增长4.9%),快递业务量451.4亿件(增长21.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303万标箱(增长8.2%) [8] - 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73.9亿人次(增长4%),其中铁路客运量10.7亿人次(增长5.9%),公路人员流动量160.7亿人次(增长3.9%) [8] - 五一假期预计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6200万辆,跨省及新能源车流量双增长 [8]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证券日报· 2025-04-29 08:0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表现良好,各财务指标有不同变化,未来将依托自身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且行业类别由“ A03 畜牧业”变更为“ CA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8][10][20] 主要财务数据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3][19] - 无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3] - 存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但无其他符合定义的损益项目,也未将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及原因 资产负债类项目 - 报告期末货币资金较年初增加88,917.87万元,增幅117.90%,源于盈利能力好、经营性现金流强及适度增加银行融资 [5]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年初减少195.28万元,减幅30.21%,系银行理财产品减少 [5] - 其他流动资产较年初减少16,341.85万元,减幅64.59%,因大额存单理财产品赎回减少 [5] - 应交税费较年初减少2,241.60万元,减幅40.72%,主要是子公司企业所得税减少 [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较年初减少14,220.07万元,减幅54.62%,因长期借款到期归还 [6] - 少数股东权益较年初增加545.10万元,增幅84.11%,因子公司甘肃圣越农牧经营良好 [6] 利润表项目 - 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72.75万元,增幅207.11%,因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增加 [7] - 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2,950.04万元,减幅43.89%,因鸡肉产品成本下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规模减少 [7]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188.37万元,减幅104.12%,系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 [7]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1,994.66万元,增幅203.43%,因联营企业安徽太阳谷食品盈利良好 [7] - 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37.22万元,增幅74.04%,因固定资产处置收益增加 [8] - 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330.73万元,增幅38.24%,因收到的与日常经营有关的政府补助增加 [8] - 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76.35万元,减幅74.86%,因收到的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和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减少 [8] - 营业外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2,091.41万元,增幅142.30%,因子公司对外捐赠及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增加 [8] - 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418.16万元,减幅99.36%,因子公司企业所得税减少 [8]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加20,947.71万元,增幅338.28%,因自研种鸡优化带动成本下行,综合造肉成本下降约10% [8] 现金流量分析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1,057.21万元,增幅60.70%,因饲料原料价格下降、管理和激励措施到位,购买商品付现减少,销售商品收款增加 [1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47,439.17万元,增幅62.01%,因赎回和申购理财产品增加,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减少 [1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减少77,969.51万元,减幅55.53%,因债务融资现金净流入减少,分配股利等支付现金增加 [12] 财务指标分析 - 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为50.32%,较年初微升0.32个百分点,资本结构稳定,有息负债偿付压力可控 [13]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较年初下降2,234.74万元,应收账款年化周转次数为14.91次,保持稳定较高水平 [13] - 存货年化周转次数为4.99次,较上年同期增加0.21次,存货周转率持续稳定 [13] 股东信息 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 公司2022 - 2023年回购股份7,233,029股,拟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 [14] - 2021 - 2022年回购股份5,343,100股,已用于实施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其中初始设立部分5,123,100股份,预留部分220,000股 [15] - 公司将回购专户内用于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预留份额的220,000股股份予以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手续正在办理中 [16]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 未提及相关适用情况 [17] 其他重要事项 - 无其他重要事项 [18] 行业分类变更 - 公司依托自主育种技术和全产业链协同效应,完成从传统畜牧业向高附加值食品制造领域转型升级,食品深加工业务成核心动能 [20] - 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行业类别由“ A03 畜牧业”变更为“ CA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