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辣椒红色素
icon
搜索文档
植物提取行业龙头业绩持续稳健 晨光生物25H1扣非净利同比增逾1.3倍至1.84亿元
全景网· 2025-08-28 08:4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4.77% [1] - 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15.33%,扣非净利1.84亿元,大幅增长130.48%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30亿元,同比增长77.11% [1] - 植提类产品收入17.33亿元,增长9.47%,毛利额同比增长32%,毛利率提高3.43个百分点 [1] - 棉籽类产品收入17.65亿元,增长1.97%,毛利率7.00%,同比提高7.19个百分点,实现扭亏为盈 [1][2] 主要产品表现 - 辣椒红色素销量6367吨,同比增长43%,应用型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1] - 辣椒精销量1536吨,同比增长81%,市场份额大幅提高 [1] - 饲料级叶黄素销售超2.1亿克,同比微增,食品级叶黄素销售3125万克,增长约22% [1] - 花椒提取物销量逆势增长约23%,胡椒、孜然、生姜提取物保持健康发展 [1] - 甜菊糖苷收入超1.6亿元,异绿原酸钠获批新型饲料添加剂 [1] - 番茄红素销量增长约49%,水飞蓟提取物、姜黄提取物销量大幅增长 [2] 研发创新投入 - 研发投入1.12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34.55% [3] - 开展辣椒红色素生产工艺改进、甜叶菊综合利用、万寿菊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 [3] - 完成超临界精馏技术小试平台搭建,建立生物发酵制备番茄红素技术体系 [3] - 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持续增强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3] 行业地位与战略 - 在全球植物提取行业位居第一梯队,追赶或超越Frutarom、Kalsec等国际龙头企业 [3] - 辣椒红、辣椒精、叶黄素三大主力产品位居世界第一或前列 [3] - 甜菊糖苷、花椒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等梯队产品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3] - 依托技术研发和工业化生产能力,持续打造大单品,目标十个品种位居世界第一或前列 [4]
晨光生物(300138) - 2025年8月26日投资者关系记录表
2025-08-27 08: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4.7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115.33%)[2] - 植提类产品收入17.33亿元(同比增长9.47%),毛利率20.24%(同比提高3.43%)[2] - 棉籽类业务收入17.65亿元(同比增长2%),毛利率7.00%(同比提高7.19%)[4] 主力产品增长 - 辣椒红色素销量6367吨(同比增长43%)[3] - 辣椒精销量1536吨(同比增长81%)[3] - 叶黄素推广高附加值产品并开发专用型产品[3] 梯队产品发展 - 花椒提取物销量逆势增长约23%[3] - 甜菊糖苷收入超1.6亿元[3] - 番茄红素销量增长约49%[3] - 水飞蓟提取物、姜黄提取物销量大幅增长[3] 新业务与副产品 - 甜菊糖副产品异绿原酸钠被批准为新型饲料添加剂[3] - 保健食品业务受产能限制收入变化不大[4] - 中药业务销量持续提升[4] 毛利率与经营策略 - 辣椒红毛利率恢复至正常区间但价格处于低位[4] - 辣椒精因国内原材料生产导致毛利率下降[4] - 叶黄素毛利率处于低位(行业库存过剩)[4] - 棉籽业务坚持“对锁”经营策略规避价格风险[5] 市场与产能布局 - 辣椒精以提升份额为目标而非提价[5] - 甜菊糖市场空间大于辣椒红/辣椒精[6] - 缅甸万寿菊基地受地震影响未达2-3万亩目标[7] - 番茄红素成本下降70%推动食品饮料应用[7] - 赞比亚原材料基地处于前期布局阶段[8]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因材料费增加(主力产品定制化开发)[9] - 公司将持续保持大额研发投入[9]
研判2025!中国食品着色剂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77.6亿元,其中天然着色剂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4 09:26
行业概述 - 食品着色剂是一种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分为天然着色剂(如叶绿素、胡萝卜素)和合成着色剂(如苋菜红、柠檬黄)两大类 [2] - 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8.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77.6亿元,主要受食品工业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外观品质需求提升驱动 [1][15] - 辣椒红色素是重要品类,2024年中国辣椒产量超1700万吨,为上游原料提供充足供应 [11] 政策监管 - 《GB 2760-2024》严格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及最大用量,2025年《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要求规范复配着色剂标签标识 [4][5] - 商务部等9部门2024年推动餐饮环节"非必要不添加"政策,市场监管总局强化预制菜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监管 [5] - 工信部2024年将食品添加剂列为西南地区精细化工重点发展领域 [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辣椒、胡萝卜等植物及化工原料,中游生产环节受原料质量和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 [9] - 下游应用集中于食品加工和饮料制造领域,2024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9.07亿元 [13] - 晨光生物辣椒红色素2024年销量超9000吨,叶黄素销售4.80亿克,相关产品收入31.29亿元(同比+8.25%) [18] 竞争格局 - 国际大型企业主导市场,本土企业如晨光生物、河南中大恒源凭借特色产品快速发展 [17] - 晨光生物在全球建有30多家子公司,辣椒红色素、叶黄素产销量居世界前列 [18][20] - 河南中大恒源形成全产业链布局,产品涵盖栀子黄、姜黄等全色系天然色素 [20] 发展趋势 - 天然色素需求增长显著,消费者偏好清洁标签和无添加产品驱动市场扩容 [22] - 合成色素向安全环保转型,需改进生产工艺降低有害物质含量 [23][24] - 个性化定制需求上升,企业需开发多样化色彩解决方案满足食品制造商需求 [25] 相关企业 - 上市公司包括晨光生物(300138)、海天味业(603288)等10家企业 [1] - 非上市企业涵盖上海爱普、云南宏绿辣素等9家原料及生产商 [1][18][20]
晨光生物举办投资者关系活动,透露业务战略与市场展望
环球网· 2025-05-18 10:14
业务发展 - 棉籽业务去年亏损主要受行情波动及操作问题影响,但已采取对锁策略锁定加工环节利润,本生产季度棉籽采购已实现正常生产交货,未来将通过提升蛋白含量比例、优化生产管理提升加工环节毛利 [3] - 叶黄素业务当前价格处于相对低位但未来有望上涨,公司通过自建种植基地、提升育种技术扩大市场份额,尽管原料收购价格下降影响农户种植积极性,但长期基地建设将提升市场占有率 [3] - 辣椒红色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用户对其价格不敏感,价格变动主要受原材料成本影响,公司凭借加工得率高具有显著成本优势,国内辣椒精原料优势使辣素业务市占率提升 [4] 市场战略 - 天然色素替代合成色素的趋势是行业重大机遇,公司将持续关注市场变化积极把握机会 [3] - 在产品应用方面不仅专注大单品发展,还探索甜菊糖产品产业链延伸和装备技术改造、水飞蓟产品规模化生产、保健食品领域植物胶应用等新利润增长点 [3] - 缅甸万寿菊种植基地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推进该基地将增强原料供应能力 [4] 未来规划 - 曾计划棉籽板块在北交所上市但因行情变化撤回申请,未来如有合适契机将继续推进该业务发展 [3] - 注重与同行及竞争对手合作,通过把他们变成经销商或合作伙伴构建良好行业生态 [4] - 继续聚焦核心业务,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产业链整合提升核心竞争力,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灵活调整战略方向 [4]
晨光生物(300138):植提业务修复超预期 关注重启顺周期弹性释放
新浪财经· 2025-04-30 14:47
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同比下降0.9%,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183.7%,基本EPS为0.2266元/股,同比增长212.6% [1] - 一季度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4.16%/6.48%,同比提高5.95/4.58个百分点 [2] - 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提高0.54/1.09个百分点 [2] 业务分项 - 植提业务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13.8%,毛利率同比提高2.15个百分点 [2] - 棉籽业务收入7.60亿元,同比减少9.5%,实现毛利额0.46亿元,毛利率6.1% [2] - 辣椒红色素销量弹性释放带动收入增长约7%,辣椒精销量同比增长一倍以上带动收入增长24% [3] - 叶黄素价格保持低位但量增节奏稳定,食品级叶黄素销售占比提升 [3] - 甜菊糖苷销量增长40%,量价齐升下收入增长55%,花椒提取物销量增长15% [3] 战略布局 - 公司在缅甸扩大万寿菊种植面积,赞比亚种植园持续建设将强化成本优势 [3][4] - 技术工艺优势推动甜菊糖苷等新产品市场开拓,中药/保健品新业务持续突破 [3][4] - 植提产品与大宗农产品周期互补,梯队产品增长将支撑未来业绩增速 [3] 行业特征 - 植提产品周期性独立于大宗农产品,2024年多产品周期底部叠加导致低基数 [3] - 辣椒精利用国内原材料成本优势开拓海外市场,叶黄素行业供需短期难改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