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
搜索文档
电动自行车:中国称霸全球
虎嗅· 2025-08-14 19:39
东南亚与中国两轮车市场格局 - 印度、印尼、越南摩托车保有量分别为2.21亿辆、1.12亿辆和4500万辆 越南平均每2人拥有一辆摩托车 [1] - 中国电动自行车2024年保有量达3.5亿辆 平均每4人拥有一辆 摩托车保有量1.23亿辆居全球第二 平均每11人拥有一辆 [1] 中国摩托车产业兴衰历程 - 上世纪90年代至2005年中国摩托车年产量超2000万辆 占全球产能60% 嘉陵、宗申等品牌崛起 [2] - 当前全球摩托车销量前四被本田(1940万辆)、Hero Motor(590万辆)、雅马哈(460万辆)、TVS Motor(370万辆)占据 仅雅迪以430万辆电动摩托车销量跻身TOP5 [3] 禁摩令政策影响 - 1985年北京首推禁摩令 2007年广州全面禁摩 2019年覆盖185个城市 [9] - 禁摩主因包括事故死亡率高(2024年摩托车事故死亡16532人 占机动车事故死亡28.7%)、污染排放和治安问题 [10][11][12] - 政策推动电动自行车市场爆发 销量从2000年29万辆跃升至2003年400万辆 [13] 电动自行车品牌发展历程 - 绿源倪捷1997年生产首批电动自行车 新日张崇舜1999年成立公司 2001年产销近2万辆 [15][17] - 2003年非典疫情加速需求 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属性 [17] - 爱玛张剑2004年入局 雅迪2005年从摩托车转型电动自行车 当年营收达数千万元 [18] 行业营销模式演进 - 绿源首创街头巡展模式 单次活动售出300台 [19] - 新日2006年签约成龙代言 2007年产销110万辆 相当于行业第二三四名总和 [19] - 爱玛2009年投入3000万请周杰伦代言 2010年销量达220万台 [19] 市场销售规模变化 - 行业销量2013年达峰值3695万辆 2014-2018年维持超3000万辆水平 [21] - 新国标2019年实施推动换新潮 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销量月均环比增长113.5% 收旧换新总量846.5万辆为2024年6.1倍 [39] 智能化转型与竞争格局 - 小牛电动2015年推出首款智能电动车N1 售价超4000元 15天众筹7200万元 [23] - 九号公司2019年切入市场 凭借防摔、防丢、防起火技术优势 毛利率达30.62%超行业15-20%水平 [30][35] - 2024年头部企业营收:雅迪282.36亿元、爱玛216.06亿元、九号72.11亿元、小牛32.88亿元 [37] 渠道扩张与业绩增长 - 九号公司销售点位从2020年700个扩张至2025年8700个 同期营收从4.32亿元增至68.23亿元 [32][33] - 小牛电动门店增长缓慢 2021年底3300家至2025年6月4304家 2022-2024年营收停滞在31-33亿元 [36] 政策与市场新机遇 - 2025年7月取消主城区摩托车限行 简化跨省牌证办理 [40] - 2025年9月新国标要求支持北斗/GPS定位、OTA升级、芯片级加密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39] - 雅迪在东南亚年销430万辆电动摩托车 九号、小牛加速出海 OMO X等新品牌切入印尼市场 [41]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电动自行车产品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4 16:48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布2025年第2批工业产品质量日常监督抽查结果。其中,电动自行车产品抽查25批次,全部合格。 | 附件 | 2025年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市级监督抽查结果汇总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产日 | 不合 | 序 | 抽样 | 产品 | 商 | 抽查结 | 抽样 | 行政 | 受检单位名称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标称生产者名称 | 期或批 | 规格型号 | 格项 | 承检单位 | 号 | 领域 | 名称 | 标 | 果 | 日期 | 区划 | | 号 | 目 | 斯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动 | 所检项 | 青岛市产品 | 2024- | 1 流通 | ...
公布一批案例 北京严查电动自行车“五改五售”违法行为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8-14 12:43
电动自行车专项治理行动 - 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针对电动自行车经营性拼改装等违法行为开展集中专项治理,严查"五改五售"违法行为[1] - "五改"包括改装控制器、远光灯、蓄电池、电动机和车篷(车厢)[3] - "五售"包括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未取得认证、无合格证明、本市目录外以及"三无"配件的电动自行车[3] 治理成果 - 已立案查处"五改五售"违法行为30起,罚没款15.63万元,查扣违规车辆173辆[4] - 打掉两处职业改装"黑窝点",清理处置"超标车"258辆[4] - 暂停、注销、撤销电动自行车认证证书216张[4] - 清除、下架违规销售链接和"解限速"教程视频357条[4] 典型案例 - 北京梦宇豪科贸有限公司因更换不一致蓄电池和加装后鞍座被罚款50000元[6] - 北京宏顺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因加装护杠被罚款30000元[6] - 北京好运福来电动自行车销售店因销售阻燃性能不合格产品被处罚[7]
李迅雷专栏 | 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13 19:32
政策资金规模与效果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使用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 [1] - 2025年资金规模增加至3000亿元,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 [1][5] - 中央和地方补贴资金比例约为9:1,上半年央地合计补贴1800亿元以上 [5] 2025年补贴品类与标准 - 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1.5万元 [4] - 家电:1级能效产品补贴20%,2级能效补贴15%,每件不超过2000元 [4] - 数码产品:手机等按销售价格15%补贴,每件不超过500元 [4] - 家装:按产品价格15%-30%补贴,上海对适老化产品补贴30% [4] - 电动自行车:换购新车补贴500-600元/辆 [4] 各品类销售表现 - 汽车:2024年补贴680万辆带动9200亿元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补贴412万份带动6689亿元 [6] - 家电:2024年补贴6200多万台带动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1.09亿台带动4747亿元 [6] - 电动自行车:2024年补贴138万辆带动40亿元,2025年上半年905.7万辆带动247.7亿元 [6] - 家装:2024年补贴6000万件带动1200亿元,2025年上半年5762.6万单带动1383亿元 [6] - 数码产品:2025年上半年补贴超7400万件带动2934亿元 [6] 补贴比例与乘数效应 - 汽车补贴比例10%-20%,家电15%-20%,数码产品8%-15% [13][14]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旧换新贡献约0.74%-0.96% [11] - 家电、手机、电动自行车等单价较低商品补贴拉动作用更明显 [18] 政策优化建议 - 建议扩大补贴规模,应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资金不足 [23] - 建议将补贴品类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和服务消费 [23] - 以旧换新对整体消费有间接拉动作用,如购车后带动车内装潢等 [24]
已查处30起,北京严查电动自行车“五改五售”违法行为
新京报· 2025-08-13 13:18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8月13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7月下旬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部 门针对电动自行车经营性拼改装等违法行为开展集中专项治理,严查销售主体"五改五售"违法行为。专 项治理以来,已立案查处"五改五售"违法行为30起,罚没款15.63万元,查扣违规车辆173辆。 案例二:北京宏顺兴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经营性加装改装电动自行车案 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北京宏顺兴业科技(002674)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 公司正在为电动自行车加装护杠。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 第四项的规定,属于实施其他影响电动自行车通行安全的拼装、改装行为。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责令该公 司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作出罚款30000元的行政处罚。 案例三:北京好运福来电动自行车销售店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电动自行车案 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北京好运福来电动自行车销售店销售的一款电动自行车开展监督抽查。 经检测,该款电动自行车阻燃性能项目不符合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该公司上 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三条第 ...
北京严打电动自行车“五改五售” 已查处违法行为30起
北京商报· 2025-08-13 11:29
监管行动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自7月下旬起开展电动自行车集中专项治理 重点打击经营性拼改装等"五改五售"违法行为 [1] - 专项治理聚焦五类改装行为 包括改装控制器 远光灯 蓄电池 电动机及车篷(车厢) [1] - 专项治理同时针对五类违法销售 包括售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 未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 无产品合格证明 本市产品目录外电动自行车及"三无"配件 [1] 执法成果 - 专项治理已立案查处30起 罚没款15.63万元 查扣违规车辆173辆 [1] - 执法部门捣毁2处职业改装"黑窝点" 清理处置路边隐蔽销售的"超标车"258辆 [1] - 认证机构暂停 注销 撤销电动自行车认证证书216张 阻断问题车型在全国范围生产销售 [1] 线上监管 - 执法部门开展网络销售平台全天候监测 指导平台下架解码器 改装配件 超亮远光灯等违规商品及"解限速"违规教程视频357条 [1] - 监管部门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机制 [1] 安全隐患 - 违法改装电动自行车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改装后车辆易发生线路过载 驾驶失控等问题 [2] - 改装远光灯会造成视觉"盲区"引发事故 [2]
严查“五改五售”!北京查扣违规电动自行车173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3 10:36
专项治理行动 -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自7月下旬开展电动自行车经营性拼改装专项治理 已暂停、注销、撤销216张认证证书 阻断问题车型全国生产销售 [1] - 重点查处"五改"违法行为:改装控制器、远光灯、蓄电池、电动机及车篷(车厢) [1] - 重点查处"五售"违法行为:销售不符合国标、无认证、无合格证、目录外产品及"三无"配件 [1] 执法成果 - 立案查处30起违法行为 罚没款15.63万元 查扣违规车辆173辆 [2] - 取缔两处职业改装"黑窝点" 清理路边超标车258辆 [2] - 下架网络平台违规销售链接和教程视频357条 包括解码器、改装配件、超亮远光灯等 [2] 典型处罚案例 - 北京梦宇豪科贸因更换蓄电池和加装后鞍座被罚5万元 [3] - 北京宏顺兴业科技因加装护杠被罚3万元 [4] - 北京好运福来销售店因销售阻燃性能不达标产品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5]
时有发生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起火事故 暴露出社区管理还需完善 电动自行车还需持续“排雷”
解放日报· 2025-08-13 09:35
社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规划不足 - 老旧小区和新商品房小区均存在充电桩数量不足问题 其中部分小区仅通过增设3个户外车棚解决400多辆非机动车停放 但车位数量仍不足[2] - 历史规划缺陷导致带充电功能的户外车棚考虑较少 多数小区仅设置"点缀性"地下停车库 但电动自行车自重较重且中老年用户居多 进出地库非常不便[2] - 充电设施分布不合理 某社区充电桩集中分布在东南角地下车库 西北角居民使用不便[3] 设施建设面临多重实施障碍 - 新建车棚遭遇居民反对 30平方米闲置空间改造计划因噪声扰民和火灾安全隐患遭抵制[3] - 充电柜使用率低下 工作日晚间小程序显示许多充电柜插座空置 原因包括位置隐蔽和操作复杂[3] - 安全装置安装资金缺口巨大 单个喷淋装置需数万元 大型社区需改造数十个车棚 千余辆电动自行车管理成本高昂[4] 充电运营市场缺乏标准体系 - 实行"价费分离"收费模式后充电成本上升 居民对刻板计费方式不满 例如5小时充满电却需支付8小时费用[5] - 运营商分为三类:设备研发商具备独立开发能力 代理商与研发商分成 渠道商自行购置设备 后两类难以完成产品迭代[6] - 缺乏准入标准导致企业良莠不齐 后期运维能力参差不齐[6] 基层管理优化建议 - 建议加强针对性宣传引导 通过张贴充电设施分布指示牌和安全警示海报提升居民安全意识[7] - 推行"多格合一"机制 联合城管/民警开展执法 并对运营商设置准入门槛[7] - 优化计费方式包括充满即停/余额可退/信息可查 推行包月付费满足高频用户需求[7]
明确了,电动自行车新规执行不打折扣
新华网· 2025-08-12 14:22
行业规模与政策背景 - 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 相当于每4人拥有一辆 [1] -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起实施 [1] 技术规范升级内容 - 塑料重量占比限制在整车重量的5.5%以下以降低火灾隐患 [3] - 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并增加低速转矩限值指标 [3] - 提升车辆制动性能要求以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3] - 增加对蓄电池状态等关键安全信息的标注要求 [5] - 在铭牌和产品合格证上强制标注意议使用年限 [5] - 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由55公斤调整至63公斤 [6] - 续航里程可达60-70公里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6] - 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6] - 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 [6] 产品认证与市场监管 - 要求出厂车辆必须获得CCC认证并标注标志 [8] - 每车需配备产品合格证且信息需与实车一致 [9] - 落实"一车一池一码"技术标准防范非法改装 [3] 市场过渡安排 - 给予3个月销售过渡期以平稳过渡 [9] - 建议消费者优先购买符合新标准的安全性更高车辆 [9]
财经聚焦丨新国标实施在即,电动自行车如何行好安全路?
新华网· 2025-08-12 14:22
新国标政策实施 -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起实施 设置8个月生产过渡期及3个月销售过渡期 [1][7]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推动技术规范落地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 [1][4] - 新国标调整关键参数 包括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 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放宽铅蓄电池车型重量限值 [4] 行业调整与产品升级 - 电动自行车企业加快新标车研发生产 雅迪 爱玛 台铃 绿源4家企业已获得14张新版标准CCC证书 [9] - 雅迪在塑件 线束 电池盒应用更高等级阻燃材料 全面升级智能科技实现无钥匙解锁等功能 [9] - 绿源自6月起推行新旧产线柔性并行策略 确保9月1日前100%完成新国标产品生产切换 [9] 市场销售与置换情况 - 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开展实际置换 1至6月以旧换新方式销售电动自行车月均环比增长113.5% [10] - 销售门店通过以旧换新政策加速旧标车淘汰 确保12月1日前实现旧标车合规清零 [9] - 经销商依托以旧换新等政策如期完成旧标车库存清零 全面转向销售新标车 [9] 充电基础设施与安全管理 - 全国住宅小区已建成投用充电端口3900余万个 住宅小区总体配建比约为20% [13] - 部分地方充电设施缺口较大 国家消防救援局将推进使用环境改善 [13] - 各省份掌握老旧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底数 山东 河南 江苏 四川保有量均超3000万辆 [13] 行业监管与体系建设 - 加强电动自行车火灾及亡人交通事故全链条溯源调查 对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13] - 工业和信息化部实施电动自行车企业"白名单"制度 引导企业规范生产与经营 [13] - 推进电动自行车老旧锂电池报废回收体系建设 将老旧锂电池健康评估和报废回收纳入省级安全生产考核巡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