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码
icon
搜索文档
维权不止12315 善用多元渠道维护权益
新浪财经· 2025-09-03 09:45
消费维权渠道体系 -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为综合入口依托工单流转机制将消费投诉精准转派至市场监管商务文旅等对应职能部门实现一次拨打全程跟进覆盖范围包括物业推诿景区违规收费快递丢件网约车纠纷等广泛场景 [2] - 专项热线提供专业领域直达服务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线处理劳务纠纷如商家拖欠报酬培训机构未履行就业承诺12320卫生健康热线处理医疗消费纠纷如私立医院过度收费保健品虚假宣传医美效果不符12305邮政业申诉热线处理快递物流问题如延误丢失破损拒赔违规收费由对应职能部门直接运营提升维权效率 [3] 互联网投诉平台优势 - 黑猫投诉平台入驻企业超5万家覆盖电商数码出行教育等主流行业90%以上知名品牌设立专属客诉团队提供极速响应平均响应时间不足24小时部分头部企业实现1小时内对接通过智能系统自动推送工单避免客服层层转达低效问题 [5] - 平台全程公开投诉内容企业回复处理进度形成舆论监督曝光量超10万时可倒逼企业快速解决如某手机品牌售后纠纷次日协商协同投诉功能整合群体性纠纷如2024年教育机构闭店事件中超200名家长集中投诉推动退还学费超500万元 [5][6] - 使用需明确消费时间商家问题诉求并上传购物凭证聊天记录照片等证据若企业72小时未响应可申请平台介入督办由平台对接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协调 [6] 阶梯式维权策略 - 第一阶梯优先与商家协商联系客服保留沟通记录提出退货赔偿整改等诉求多数正规企业通过内部售后解决简单纠纷 [6] - 第二阶梯借助平台或舆论施压如商家推诿时通过黑猫投诉等互联网平台提交利用公开曝光倒逼企业回应如网购质量问题投诉并@品牌官方账号快速获得回应 [6] - 第三阶梯启动行政或法律程序涉及违法行为如售假诈骗时拨打12315或12315由监管部门查处金额较大如预付卡损失超5000元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或通过消协调解避免重复投诉导致工单分流混乱影响处理进度 [7]
王波:更好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扩消费的推动作用
搜狐财经· 2025-08-29 11:56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情况汇报。会议指出,要在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加强统筹 协调,完善实施机制,更好发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扩大内需的推动作用。如何更好发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扩消费的推动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移动研究院(中移智库)高级专家王波。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有效扩消费、促转型 中国经济时报:根据您的观察,今年以来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哪些带动作用? 王波: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推动消费品市场增长,尤其对高端智能和绿色节能产品的销售带动作用更大。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以 旧换新带动的销售额已超过1.6万亿元,上千家企业发布数万件绿色智能新品。主流线上平台购新订单中1、2级能效产品占比超80%。 国家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过需求端传导,有效推动了汽车、家电、数码等重点行业的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一是企业通过产线智能化改造等方式,强化 供给端生产能力。例如,美的武汉工厂投入1.9亿元,购买820余台智能制造设备,对关键生产环节进行了改造升级,自动化生产达成率突破50%。二是加 速技术升级, ...
「天呈汇」GEO如何重构品牌与用户的连接方式?
搜狐财经· 2025-08-25 15:42
核心观点 - GEO模式通过全球化触点布局、情感价值嵌入和开放生态运营三维度重构品牌与用户互动模式 从单向传播转向多维共创 在用户主权时代为品牌长效增长提供新路径 [1][2][4] 用户主权时代的品牌连接困境 - 2024年全球消费者日均接触广告信息超5000条 但主动留存记忆不足1.2% 传统漏斗模型面临失效风险 [1] - 83%的Z世代消费者会因一次负面体验永久放弃品牌 仅17%愿意给品牌二次机会 用户决策逻辑转变为体验-信任-复购的网状结构 [1] GEO框架下的连接重构逻辑 - 触点升维:某智能家居品牌通过物联网设备预测式服务 使售后复购率提升240% [1] - 叙事革命:某新能源汽车品牌邀请车主参与研发 使新品研发周期缩短30% 预售转化率达行业平均水平的3.6倍 [2] - 数据共生:采用GEO模式的企业用户数据利用率达78% 远超行业均值 [2] 技术驱动下的连接创新实践 - AIGC应用:2025年42%品牌采用AI生成个性化内容 某美妆集团通过分析用户数据生成专属妆容教程 使互动时长提升17分钟/月 [3] - 区块链机制:数字孪生认证系统使奢侈品假货投诉率下降92% [3] - 元宇宙场景:某快消品牌在虚拟世界搭建共创实验室 3个月内收到137个国家创意 12项实现商业化量产 [3] 长效连接的价值衡量体系 - 关系温度指数每提升1点 用户生命周期价值增加23% [4] - 某数码品牌开放系统API后 用户开发插件功能带来年增收1.2亿元 [4] - 领先企业将生态健康度纳入ESG披露体系 [4] 未来演进的关键挑战 - 某社交平台因精准推荐引发用户不适 导致日活下降15% [6] - 需通过Token经济等模式解决用户贡献数据与创意的利益共享问题 [7] - 某跨国企业设立首席体验官岗位并直接向CEO汇报 [8]
国补新变动,有的暂停有的加码,要抓紧了!
猿大侠· 2025-08-24 12:11
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重启 - 第三批69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已全额下达各省 补贴品类包括家电、手机、3C数码、家装厨卫等 统一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1] 地方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调整 - 青海省、贵州省、内蒙古自治区多地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内蒙古部分地区同时暂停汽车报废更新政策[2] - 湖北省武汉市、襄阳市自8月19日24时起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 但汽车报废更新政策继续实施[4] - 8月19日前购车需在8月31日前完成新车注册登记和旧车转让登记手续并提交补贴申请[6] 部分地区政策重启与资金追加 - 甘肃、广西、重庆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近期重启 采用"先领先得"机制并对资金额度进行规划[8] - 重庆追加汽车置换更新补贴资金3亿元(8月2亿元 9月1亿元)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追加1000万元(8月500万元 9月500万元)[9] - 采取分月投放方式执行 为市民提供更多享受优惠机会[10] 补贴申领机制与政策特点 - 手机等数码产品采用"总额控制、用完即止"机制 每天上午10:00限额发放资格码[12] - 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实行"总额控制、先报先得、用完即止"原则[12] - 政策执行存在地区差异 与各地资金情况、市场实际需求和侧重点相关 如重庆追加预算显示刺激汽车消费决心 湖北优先鼓励淘汰老旧车辆[12] 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9月1日正式实施至2026年8月31日截止[15] - 单笔5万元以下小额消费贷款不限用途均可享受贴息 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17]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年贴息比例1% 贷款1万元可省100元利息 贷款30万元累计补贴上限达3000元[17] - 贴息政策可与以旧换新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扩大至服务、民生、医疗、家居等领域[17] 消费者申领情况与建议 - 8月至10月为申领高峰期 建议优先购买高价值商品如空调、汽车等因补贴额度较高[12] - 采用"分省投放、月度配额"机制 部分地区可能因额度提前用完而关闭申领通道 建议尽早行动[12] - 补贴申领难度较高 被形容为"堪比抢演唱会门票" 消费者分享抢券经验如使用电脑端、国产手机+5G网络、多账号登录等[13][15]
政策发力显效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央视网· 2025-08-16 20:32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1.9万亿元 惠及超3.2亿人次 [1] - 汽车以旧换新超730万辆 家电以旧换新超1.1亿台 数码产品购新超789万件 [1] - 高能效等级家电销售持续高速增长 品质大件广受欢迎 [1] 服务消费需求释放 - 暑期旅游出行增多 文旅休闲相关消费实现较快增长 [3] - 旅游咨询租赁服务类 交通出行服务类 文体休闲服务类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3] - 文博场馆延长开放时间带来全新文化体验 [3] 线上消费表现 - 前7个月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2% 创年内新高 [5]
李迅雷专栏 | 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8-13 19:32
政策资金规模与效果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使用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 [1] - 2025年资金规模增加至3000亿元,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 [1][5] - 中央和地方补贴资金比例约为9:1,上半年央地合计补贴1800亿元以上 [5] 2025年补贴品类与标准 - 汽车: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燃油乘用车单台补贴最高1.5万元 [4] - 家电:1级能效产品补贴20%,2级能效补贴15%,每件不超过2000元 [4] - 数码产品:手机等按销售价格15%补贴,每件不超过500元 [4] - 家装:按产品价格15%-30%补贴,上海对适老化产品补贴30% [4] - 电动自行车:换购新车补贴500-600元/辆 [4] 各品类销售表现 - 汽车:2024年补贴680万辆带动9200亿元销售额,2025年上半年补贴412万份带动6689亿元 [6] - 家电:2024年补贴6200多万台带动2700亿元,2025年上半年1.09亿台带动4747亿元 [6] - 电动自行车:2024年补贴138万辆带动40亿元,2025年上半年905.7万辆带动247.7亿元 [6] - 家装:2024年补贴6000万件带动1200亿元,2025年上半年5762.6万单带动1383亿元 [6] - 数码产品:2025年上半年补贴超7400万件带动2934亿元 [6] 补贴比例与乘数效应 - 汽车补贴比例10%-20%,家电15%-20%,数码产品8%-15% [13][14]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旧换新贡献约0.74%-0.96% [11] - 家电、手机、电动自行车等单价较低商品补贴拉动作用更明显 [18] 政策优化建议 - 建议扩大补贴规模,应对下半年可能出现的资金不足 [23] - 建议将补贴品类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和服务消费 [23] - 以旧换新对整体消费有间接拉动作用,如购车后带动车内装潢等 [24]
宁夏:以旧换新等政策累计带动消费近55亿元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宁夏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聚焦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指导各地进一 步优化国债资金审核兑付流程,落实资金预拨付制度,持续释放"两新"政策效能。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新华社银川5月26日电(记者许晋豫)记者从宁夏发展改革委获悉,消费品以旧换新、数码产品购 新补贴等政策带动相关产品销售持续升温。截至5月中旬,宁夏通过以旧换新销售汽车2.56万辆、家电 17万台(套)、电动自行车4600辆,新购手机等数码产品22万部、家装厨卫"焕新"3.2万件,累计带动 消费近55亿元。 据宁夏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介绍,今年1月至4月,宁夏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 发力,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其中,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消费品保持较好增长态 势,1至4月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通讯器材类 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6.2%。 ...
青海省消费品以旧换新撬动消费94.9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9 08:09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情况 - 截至8月4日累计受理补贴申请617930笔 审核通过513083笔 已兑付补贴资金6 87亿元 撬动消费94 99亿元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 [1] - 建立"日快报 周通气 月研判 季会商"机制 累计编发每日快报332份 周通报22份 召开月例会4次 季度协调会2次 [1] 政策优化与品类调整 - 汽车置换更新实施跨年度衔接补贴政策 [1] - 家电补贴品类细化至20大类56个具体品种 家居补贴品类从35类扩围至42类 [1] - 迭代升级全省统一服务平台 实现用户流 订单流 发票流 资金流"四流合一"及商家管理 申请受理 审核 发放 统计"五位一体" [1] 促消费活动体系 - 将政策深度嵌入数码消费季 绿色智能焕新消费季 家电消费季 健康消费季等活动 [2] - 构建"政府补贴 企业让利 金融助力 百姓受益"的消费体系 [2] - 开展"六进"活动224场次 覆盖社区 机关 高校 院所 园区 军营 [2] 农牧区政策覆盖 - 实施"春风焕新"便民惠民行动 覆盖全省近50%乡镇和33%行政村 [2] - 通过"送政策上门"实现精准触达 让农牧区群众享受政策红利 [2]
河北以108亿元补贴撬动828亿元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8-07 09:42
政策实施成效 - 全省以108亿元补贴撬动828亿元消费额 累计申领补贴超108亿元 [1] - 汽车置换更新提交补贴申请超21万单 累计销售额突破320亿元 [1] - 电动自行车新车累计销售额36.12亿元 补贴金额6.29亿元 [3] 品类覆盖扩展 - 家电以旧换新品类由"8+8"扩展至"12+8"类 满足多样化需求 [2] -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首次纳入购新补贴范围 支持数码产品更新 [2] - 汽车/家装/电动自行车补贴范围保持稳定 确保政策延续性 [2] 消费场景创新 - "汽车+商业"混搭模式提升购车体验 商家提供7000-30000元厂家换旧补贴 [1] - 电动自行车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 最快1小时完成以旧换新与上牌 [3] - 升学季带动数码产品销售热潮 部分智能手机型号销量翻倍增长 [3] 企业业绩表现 - 唐山百货大楼电器总店上半年销售额1.7亿元 同比增长54% [3] - 汽车商家通过厂家补贴与一站式服务提升销售转化 [1] 未来政策方向 - 政策将持续至年底 重点聚焦汽车/家电等需求旺盛领域 [4] - 进一步加大资金倾斜力度 合理把握工作节奏 [4]
以旧换新:换什么乘数效应更大?
虎嗅· 2025-08-05 21:57
政策资金规模与效果 - 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使用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带动汽车、家电、家装、电动自行车等销售额超1.3万亿元 [1] - 2025年资金规模增至3000亿元,上半年1620亿元中央资金带动销售额超1.6万亿元,中央与地方补贴资金比例约为9:1 [1][6] - 2024年政策拉动效果显著,汽车销售额占比最高达9200亿元,家电销售额2700亿元 [7][9] 2025年政策扩围与补贴标准 - 2025年政策扩围支持五大品类,新增国四排放汽车报废更新和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 [4] - 汽车补贴标准:新能源乘用车单台补贴2万元,燃油乘用车1.5万元;置换新能源车最高补贴1.5万元 [6] - 家电补贴标准:2级能效产品补贴15%,1级能效产品补贴20%,新增微波炉等4类家电每件补贴不超2000元 [6] - 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标准:按售价15%补贴,每件不超500元 [6] 销售额与补贴估算 - 2025年上半年汽车带动销售额6689亿元,家电4747亿元,电动自行车247.7亿元,家装1383亿元,手机等数码产品2934亿元 [9] - 顶格估算补贴合计2334亿元,高于实际央地合计补贴1800亿元,主要因实际申领低于顶格金额及地方政策差异 [9][13] - 乘用车补贴投入产出比不高,约412-494万份补贴仅带动100万辆销量净增 [22][25] 行业销售表现 - 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通讯器材、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4.1%、22.9% [15] - 家电补贴714-926亿元带动1240-1380亿元零售额净增,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额达2024年的6.6倍 [23][25] - 手机售价2000-4000元和4000-6000元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3%和43% [9] 政策优化方向 - 建议扩大补贴规模并调整品类结构,从耐用消费品扩大到必需品和服务消费,提升普惠性 [26][28] - 降低补贴商品单价可激发新增消费行为,如贵州调整汽车补贴标准至9%-10% [27] - 以旧换新具有系统效应,可间接拉动关联消费如车内装潢、手机配件等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