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券交易所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天文台挂8号风球、最快11时改发更高风球 港交所:交易如常
格隆汇APP· 2025-09-23 18:32
香港金融市场运作保障措施 - 香港天文台评估在今晚11时至明日凌晨3时之间可能改发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1] - 港交所重申交易如常进行[1] -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已启动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辖下协调中心 确保在各种极端情况下金融市场各个环节畅顺运作[1]
港交所稳守全球IPO集资榜首,“A+H”模式正重塑中国资产
搜狐财经· 2025-09-23 16:19
香港资本市场强势回归全球IPO中心 - 截至2025年9月23日,港交所以1071亿港元集资额重登全球榜首,全年集资总额预计突破2200亿港元,稳居全球第一 [2] - 这一成绩超越同期纳斯达克、纽交所等传统金融重镇,通过"A+H"双上市模式、特专科技企业上市改革、基石投资者生态重构等创新举措重塑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底层逻辑 [2] "A+H"双上市模式与特专科技企业上市 - 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A股龙头扎堆赴港二次上市,形成"大型企业+硬科技+新消费"的IPO矩阵 [3] - 宁德时代5月港股上市募资409.63亿港元,创2021年以来全球最大IPO纪录,基石投资者阵容涵盖中石化、GIC、KIA等23家国际机构 [3] - 2023年新增第18C章及"科企专线"政策允许未盈利科技企业以"保密提交+快速上市"模式登陆港股,云知声、极智嘉等AI企业借此突破,后者市值达220亿港元,首日涨幅超15% [3] - 2025年上半年85%的新股引入基石投资者,超四成项目获5家以上基石支持,共189家基石参与36家IPO,平均每家引入4.4名基石 [3] 全球资本对中国核心资产的再配置 - 2023年香港下调股票印花税率至0.1%,叠加全球家族办公室资产规模突破35.1万亿港元,推动港股日均成交额同比上涨30% [4] - 2025年全球大型机构频繁参与大项目基石投资,紫金黄金国际通过港交所聆讯募资超30亿美元,目标估值300亿美元,将成为年内全球第二大IPO,基石阵容涵盖中东主权基金及欧洲长线机构 [5] 先进制造、消费与医药赛道表现 - 三花智控吸引中邮、工银理财等18家基石,蓝思科技IPO从申报到上市仅用100天,展现港股对"科创+产能"型企业的效率优势 [5] - 蜜雪冰城、沪上阿姨、海天味业等消费股集体赴港形成"港股消费第二波",蜜雪冰城IPO获高瓴、红杉、美团龙珠等基石认购,冻资1.83万亿港元,超额认购5300倍刷新港股打新纪录 [3][5] - 医药板块中恒瑞医药获GIC、橡树资本等顶级机构力挺,映恩生物首日暴涨116.7%,显示生物医药企业逐步重建市场信任 [5] 港交所差异化策略与互联互通深化 - 特区政府启动"全球金融伙伴计划"向欧美、中东及东盟市场推广港股优势,监管机构研究放宽第二上市门槛吸引更多中概股回归 [6] - 债券通"北向通""南向通"运行8年,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总量较年初增长近2000亿元,香港作为投资通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6] - 港交所积极推动医疗大模型、新能源电池、跨境电商等赛道IPO,某头部医疗AI企业已递交申请计划募资150亿港元,或成年内"集资王" [6] 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正向循环 - 毕马威报告指出香港IPO市场已形成"制度创新—资本流入—产业升级"的正向循环,随着200家在审企业陆续上市,叠加港股通标的扩容带来的增量资金,香港正从"区域金融中心"升级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机遇的核心平台" [6] - 2025年香港在绿色金融、数字资产、特专科技等领域开辟新赛道,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通道 [6]
港交所:“桦加沙”靠近 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将正常交易
第一财经· 2025-09-23 14:07
恶劣天气交易安排 - 香港交易所宣布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在八号或以上烈风信号期间维持正常交易运作 包括沪深港通 [1] - 市场参与者需提前进行运营及人力资源调配以支持市场平稳运作 [1][7] - 证券经纪商员工需熟悉远程连接公司系统及香港交易所系统的方法 [7] 投资者准备工作 - 投资者应熟悉银行或证券经纪提供的电子交易平台及转账渠道 [4] - 需了解银行或证券经纪在恶劣天气交易日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 [4] 机构应对措施 - 证券经纪商或银行需与雇主商讨恶劣天气下的具体工作安排 [7] - 建议提前完成所有相关安排以应对潜在天气变化 [7]
德勤:港交所今年可稳守全年全球IPO集资第一位
智通财经· 2025-09-23 13:54
香港IPO市场预测 - 德勤预测香港全年新股上市数量超过80宗 集资额上调至2500-2800亿港元 较6月预测的2000亿港元增长25-40% [1] - 上调原因包括资本市场向好及A+H公司加速上市 单宗集资额多超过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 [1] - 预计港交所将稳居全球IPO集资额首位 因前三季已领先纽交所且全年预测调高 [1] 两房上市影响评估 - 美国两房(房利美及房贷美)可能上市 但涉及国会立法及市场化流程 今年第四季上市可能性较低 [1] - 两房上市传闻不影响香港维持全球IPO集资第一地位的判断 [1]
香港交易所:“桦加沙”靠近 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将正常交易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13:36
恶劣天气交易安排 - 香港交易所宣布证券及衍生产品市场在八号或以上烈风/暴风信号、黑色暴雨警告或极端情况警告生效期间维持正常交易时间运作[1] - 沪深港通交易同样遵循上述恶劣天气交易安排[1] - 香港天文台预计将于下午2时20分发出八号烈风/暴风信号[1] 市场参与者建议 - 香港交易所建议市场参与者尽早作出运营及人力资源调配以支持市场平稳运作[1] - 市场参与者需参考既定的恶劣天气交易运作安排[1]
深交所党委:推动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23 05:33
9月22日,中共深交所委员会发布关于二十届中央第三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 通报显示,深交所党委将认真落实证监会党委部署和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监督要求,慎终如始抓好整改 任务落实,以高质量整改推动交易所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奋力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 化贡献力量。 下一步工作打算包括,进一步加强党对交易所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 进一步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履职尽责;进一步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严的氛围;进一步打造忠诚干净担当 的干部人才队伍;进一步深化巡视整改成果运用。 深交所党委表示,将以创业板改革为牵引,全方位提升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大力推动优质科技创新企 业上市发展,支持适用创业板第二套、第三套标准申报发行。着力推动上市公司持续成长,高效支持产 业链整合,持续开展上市公司大走访,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着力优化投资端结构,落实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畅通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 (吴少龙)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
互联互通再扩容!港交所最新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22:04
核心观点 - 香港交易所宣布在"北向互换通"下新增以一年期LPR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同时将人民币不交收利率掉期合约最长期限从5.5年延长至11年 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工具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2][4][7] 产品创新与优化 - 新增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Y)为参考利率的利率互换合约 LPR在我国贷款定价领域应用广泛 [4][5] - 将人民币不交收利率掉期(CNY NDIRS)合约最长期限从5.5年延长至11年 使境外投资者能更好地管理长期利率风险 [2][7] 市场参与情况 - 业务推出首日有31家境内外机构参与 累计交易53笔 名义本金规模达64.6亿元人民币 [4] - 自2023年5月15日上线以来 已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境外金融机构参与 累计达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1.5万余笔 合计名义本金约8.15万亿元人民币 [7] 战略意义 - 满足境外投资者多元化需求和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补齐中国国债风险管理工具不够丰富的短板 [4] - 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便捷高效安全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参与渠道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5][7] - 三方基础设施将继续丰富产品和完善风险管理框架 推动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共同发展 [7]
“桦加沙”考验“打风不停市”新规 港交所称其正密切关注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14:38
香港交易所应对台风措施 - 香港交易所正密切关注超强台风"桦加沙"并保持与监管机构及市场参与者的密切沟通 [1] - 员工 市场参与者和投资公众的安全是港交所首要考量 将适时通报最新情况 [1] - 港交所自2023年9月起实施"打风不停市"新规 确保8号或以上台风 黑色暴雨及极端情况下证券与衍生产品市场维持交易 [1] 交易安排具体内容 - 沪深港通 衍生产品假期交易和收市后交易时段在恶劣天气下如常运作 [1] - 上市仪式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将延期举行 [1] - 银行分行在台风或黑雨期间关闭 所有服务通过电子方式处理 [1] 台风潜在影响评估 - 超强台风"桦加沙"具有移速快 强度强特点 巅峰强度接近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 [1] - 预计登陆华南强度达强台风或超强台风级 南海北部和华南地区致灾风险极高 [1] - 广东省多地已宣布或预告采取"五停"措施 珠三角地区因人口 产业和建筑密集需高度警惕 [1]
高盛:升香港交易所(00388)目标价至544港元 市场低估南向交易活动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7:05
核心观点 - 高盛上调香港交易所目标价至544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现金ADT增长和盈利预测上调[1] - 南向交易贡献ADT增长30%-40% 成为短期股价走势关键驱动因素[1] - 结构性优势支撑南向交易长期流量提升 包括多元化标的和估值折扣[1] 财务预测调整 - 现金ADT及2025-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3%-4%[1] - 12个月目标价从524港元上调至544港元 对应2026年40倍市盈率[1] - 2025年第四季度ADT预测值约2600亿港元[1] 投资收益分析 - 第三季度投资收入预计为上半年水平的一半[1] - 主要受HIBOR下降、外部投资组合缩减和保证金利率协议修订影响[1] 南向交易影响 - 占总体ADT同比增长30%-40%[1] - 提供多元化标的、独特股票和估值折扣优势[1] - 较高收益率特性形成结构性吸引力[1]
恒指公司:港股通年内净流入突破1万亿港元 今年有望创年度净流入总额新高
智通财经网· 2025-09-19 15:24
港股通资金流入表现 - 港股通年初至今录得10729亿港元资金净流入 较去年全年高33% 有望创年度净流入总额新高 [1][3] - 过去10年港股通资金流入由2014年131亿港元上升逾6倍至2024年8079亿港元 [3] - 今年有6个月份跻身单月净流入前十 8月单月净流入1122亿港元居有纪录以来第9高 [3] 南向交易市场参与度 - 今年首8个月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608亿港元 相当于市场整体24.5% 较2015年不足3%显著提升 [3] - 交易所买卖基金纳入互联互通带动南向交易ETF成交额创新高 [1] - 目前17只港股通合资格ETF中 追踪恒生指数系列的ETF达13只 [1] 资金流入持续性 - 香港股票市场已录得连续26个月资金净流入 [3] - 今年有7个交易日位处单日净流入前十之列 其中8月15日359亿港元为有纪录以来最高水平 [3] - 内地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已成为港股市场新势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