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

搜索文档
激浊扬清,周观军工第119期:歼-10CE实战战果或牵引军贸变局
长江证券· 2025-05-18 2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全力以赴冲刺攻坚,“一年补三年欠账”牵引产业链弹性;中期面向十五五及2027建军百年目标,务期必成,十五五继续加码军工,军贸打开成长天花板、国企改革促效率提升、军事AI规模化部署引领作战模式升级,中国军工资产将迎来景气重估、资产重估和科技能力重估 [130] - 选股应兼顾短期补欠账和中长期行业发展空间,优选“产品力提升、渗透率提升、客单价提升”标的 [1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美方计划2025起六代机逐步可部署,核心国家竞相角逐实现跨代性能提升 - 美国空军参谋长公布六代机细节,F - 47作战半径超1000海里、最快飞行速度超2马赫、隐身能力达“隐形++”,CCA作战半径超700海里,二者2025 - 2029年可部署,F - 47生产超185架、CCA超1000架 [9] - 英日意联合推出“全球作战空中计划”,计划2035年前完成部署,美方六代机技战术指标显著强于五代机,F - 47隐形和航程能力提升,旨在对抗中国印太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14] - 美国六代机项目包括空军NGAD和海军F/A - XX,NGAD 2030年左右服役,采用翼身融合与无尾设计,具备多种先进能力 [19] - 波音六代机方案有全向隐身等优势,具备有人机/无人机双模式操纵,续航和作战半径表现优 [22] - 美军NGAD项目体现未来信息化战争体系作战特点,六代机能力特征归纳为“5S”,与我国军事专家总结的“六超”基本一致 [28] 中东与美国历史大单实际执行率较低,经济持续绑定中国合作领域稳步拓宽 - 特朗普中东行与沙特签近1420亿美元军售协议,沙特优先采购防空反导系统、战斗机搭载导弹、F - 35战斗机;与卡塔尔签超2435亿美元协议;与阿联酋达成超2000亿美元协议 [38][43] - 此前美国与沙特军售协议多为意向书,实际执行率低,如2017年1100亿美元军售协议多数未交付,此次协议可能含大量旧项目 [44] - 中东国家意向采购F - 35,但美国受与以色列协议限制难以出口,我国歼 - 35外贸前景好 [50] - 沙特经济向中国靠近,与中国签农产品等协议;阿联酋与中国合作增长迅速,未来合作前景广阔 [53] - 我国外销型战机歼 - 10CE首次取得实战战果,具有多种先进能力,基础设计好、雷达反射面积低、航电系统先进 [54] 弹药消耗是军工投资的占优增量方向,多型装备需求牵引产业景气快速扩张 - 欧洲五国国防部长会议推动欧洲防务发展,强调在导弹和防空方面提升威慑力,英德联合研发射程超2000公里新型武器 [66] - 美军装备平台升级换代提升载弹量,拉动导弹需求,现代战争使空军对导弹倚重增加 [67] - 美军作战模式下开战初期导弹使用量占比高,如海湾战争首轮占27%、利比亚战争首轮占56%,战时弹药消耗大且生产需周期,需提前储备 [72][76] - 高超声速武器相比常规武器有优势,可能颠覆现有打击和防御体系,拓展作战空间 [81] - 地面战场中,双方技术实力相近且无法取得制空权时,地面兵装部队建设及远程弹药投送能力是制胜关键,俄乌冲突后期陆军传统火力武器成主角 [85] - 中国PCH - 191箱式模块化火箭炮信息化程度高,配备多种射程弹药,是越海压制核心装备 [87] - 航空炸弹是战场遮断主力,与其他弹药互补,俄军在俄乌冲突中使用多种炸弹打击地面目标 [91] - 俄乌冲突后,美国和欧盟加大弹药产能投入,美国2023财年超20亿美元建弹药基地,欧盟拨款提升弹药产能 [96] 火炸药及弹药是毁伤能力的物质基础,俄乌冲突以来欧美加快弹药基地建设 - 弹药由火炸药等组成,火炸药是弹药毁伤、推进及火工品核心原料,应用广泛 [108] - 军事需求和技术推动下,火炸药发展至第四代,我国开发了第四代炸药,但部分产能紧张,如HMX年产量低于美国 [109] - 实战化训练使弹药非战时消耗增加,我国军事训练投入占国防费比重较大,美军一次实战训练消耗约1万发弹药 [113] - 俄乌冲突后,美国加大弹药基地建设投入,2023财年超20亿美元,开启新一轮现代化改造,部分弹药库存低 [117] - 2023年欧盟通过《支持弹药生产法案》,投入约五亿欧元,着重提升火炸药及炮弹产能 [124] - 兵器工业集团是全军毁伤打击核心支撑,旗下北化及特能集团是火炸药与火工品重要生产基地,2024年新董事长到任 [127] 十四五收官务期必成:甄选“产品力提升、渗透率提升、客单价提升”标的 - 短期2025年收官年补欠账牵引产业链弹性,中期十五五加码军工,军贸、国企改革、军事AI带来重估机会,关注上游配套环节 [130] - 选股首推含“弹”量标的,中长期优选“三提升”标的,推荐配置组合涵盖多领域 [130] - 报告回顾了长江证券此前对军工板块投资策略的观点,强调弹药消耗是未来投资最大弹性方向 [131][133]
军工行业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回顾:收入和利润“非线性”变化;行业“业绩底”基本确立
民生证券· 2025-05-08 1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行业需求持续萎靡致收入下滑,2025Q1需求好转但订单确收需时间,收入继续下滑 [1] - 减值是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板块收入和利润变化“非线性” [1] - “业绩底”基本确定,板块或将走出底部 [1] - 2025 - 2027年军工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1Q25“业绩底”基本确立,2Q25开始业绩将明显改善 [5] 各部分总结 2024年行业营收/利润情况 - 2024年民生军工成分(不含舰船)营业总收入4580亿元,同比下滑5.3%,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下滑48.4%;含舰船板块营业总收入6831亿元,同比下滑1.3%,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下滑34.7% [11] - 2024年行业期间费用同比减少1.2%至686亿元,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0.6ppt至15.0%,研发费用率逐年增加至6.7% [16] - 2024年行业销售毛利率同比减少2.1ppt至21.6%,销售净利率同比减少3.4ppt至4.4%,总资产周转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19] - 截至2024年底,行业存货规模2258亿元,占总收入49%,占比同比增加4.7ppt;应收票据及账款规模3197亿元,占总收入70%,占比同比增加12.1ppt [3] - 2024年行业资产减值损失82亿元、信用减值损失43亿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 - 107亿元 [29][32] 2024年军工子板块及产业链环节业绩回顾 子板块 - 2024年舰船营业总收入2251亿元,同比增长8.0%,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87.7%,是唯一正增长板块;航天、兵器受需求影响大,归母净利润下滑幅度大 [36] - 2024年信息化板块营业总收入688亿元,同比下滑16.0%,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下滑94.0%;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457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下滑4.7% [42][45] - 2024年舰船板块净利率同比增加2.0ppt至4.1%,其余板块净利率同比不同程度减少,新材料板块仍保持较高净利率 [38] 产业链 - 2024年上游、中游营业总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0%、15%,总装同比增长3%;总装、中游、上游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23%、71%、36% [50][52] - 2024年上游毛利率自2023年开始连续两年同比减少,中游毛利率自2021年开始连续四年同比下滑,总装毛利率总体稳定且同比减少幅度小 [55] - 2024年上游净利率同比减少4.9ppt至13.0%,中游净利率同比减少4.4ppt至2.5%,总装净利率同比减少1.1ppt至3.3% [58] 1Q25军工营收/利润情况 - 1Q25民生军工成分(不含舰船)营业总收入858亿元,同比下滑4.8%,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滑34.2%;含舰船板块营业总收入1332亿元,同比增长0.1%,归母净利润65亿元,同比下滑12.7% [60] - 1Q25行业归母净利润环比扭亏,营业总收入同比/环比分别下滑4.8%/45.1% [62] - 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占全年比例为17%,归母净利润占全年比例为12% [66] - 1Q25兵器、舰船、无人机、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10%、7%、0.3%;舰船、无人机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航天、兵器、无人机板块亏损 [68] 三年维度业绩情况 子板块 - 2021 - 2024年舰船、新材料板块营业总收入CAGR分别为14%、11%;舰船、航空板块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49%、9% [71] 产业链 - 2021 - 2024年中游营业总收入CAGR为10%,总装、上游分别为7%、5%;总装、上游、中游归母净利润CAGR均为负,分别为 - 27%、 - 49%、 - 50% [75] 建议关注方向 - 制导装备:菲利华、新雷能等 [5] - 新质战斗力:华秦科技、铂力特等 [5] - 军贸:航天南湖、国睿科技等 [5] - 商飞商发:中航机载、中航高科等 [5] - 可控核能:国光电气、旭光电子等 [5]
北方导航(600435):兵器导控龙头需求高度确定 一季度业绩大幅回暖
新浪财经· 2025-05-04 14:27
文章核心观点 - 受合同签订进度等因素影响公司24年业绩承压,25Q1业绩大幅回暖,作为兵器导控龙头,产业链布局完善,需求高度确定,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1] 投资要点 - 下调目标价至18.9元,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受益于装备建设“十四五”规划任务攻坚,未来业绩有望稳步增长,考虑24年业绩承压,下调25年EPS至0.21元,维持26年EPS为0.29元,给予27年EPS为0.34元,参照可比公司25年平均PE为66倍,给予公司25年90倍PE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7.48亿元(-22.91%),归母净利润0.59亿元(-69.29%),主要受部分产品技术状态变更、订货合同延迟签订等因素影响 [3]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3.52亿元(+347.47%),归母净利润-0.17亿元(24Q1为-0.50亿元),业绩大幅回暖,主要系交付产品同比增加所致 [3] -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小幅下降,为22.64%(-2.16pct),科技投入2.8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0.19%,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升 [3] 行业与公司发展 - 以信息化无人化为特征的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对战争进程有决定性影响,现代战争形态演进,国防建设中相关行业需求有望长期维持高景气 [4] - 公司技术体系与产业生态布局完善,产品业务以“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技术”为主,围绕8个专业技术体系,发展3个产业生态,推动产业升级,打造主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链长” [4] - 2025年是装备建设“十四五”规划任务攻坚之年,公司锚定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谋划“十五五”发展,伴随下游需求落地和经营效率改善,业绩有望复苏并较快增长 [4] 催化剂 - 总体单位合同落地,下游相关装备开始放量 [5]
国科军工:国科军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6-15 19:32
发行情况 - 本次发行新股366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25%,每股发行价格为43.67元/股[42] - 发行市盈率为63.25倍,发行市净率为3.02倍[42] - 募集资金总额为160137.89万元,净额为144291.34万元[42] - 保荐人子公司证裕投资获配股数为1373940股,对应金额为59999959.80元,跟投比例为3.75%[40][43][49] - 证裕投资本次跟投获配股票限售期为24个月[40][43] 业绩情况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83560.97万元,2021年为67139.19万元,2020年为57262.12万元[53] - 2022年净利润11307.6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054.73万元[71] - 2023年1 - 3月,公司营业收入14558.8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74%;营业利润1173.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0.45%[77] - 2023年1 - 6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至4.15亿元,同比增长9.94%至18.51%;预计净利润3900万元至4800万元,同比变动 - 9.17%至11.78%[80] 业务结构 - 2022年弹药装备收入占比62.11%,导弹(火箭弹)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收入占比36.58%,研制收入占比1.31%[53] - 报告期内,公司军品收入和受托研制收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9.24%、93.64%、96.55%[27] 客户与销售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50605.95万元、55722.01万元和71708.10万元,占各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8.38%、82.99%和85.82%[28] - 报告期各期,公司对第一大客户军方单位A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3.29%、51.35%和43.32%[28] 研发情况 - 2020 - 2022年研发投入分别为4553.37万元、6093.24万元、6467.39万元,三年累计17114.00万元[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140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6.85%[70]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应用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含国防专利)共26项[70] 子公司情况 - 宜春先锋注册资本4000万元,国科军工持股100%,2022年总资产35839.20万元,净资产18717.07万元,营业收入33807.06万元[147] - 九江国科注册资本10000万元,国科军工持股100%,2022年总资产38016.26万元,净资产 -1209.34万元,营业收入7272.08万元,净利润 -1092.09万元[149] 股东情况 - 发行前前十名股东合计持股1.05142308亿股,占比95.58%[179] - 国有股东军工控股和产业投资基金合计持股5230万股,占比47.5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