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上市
搜索文档
提交上市申请一年未过会 环动科技二次提交招股书仍存漏洞
观察者网· 2025-11-05 11:57
首先,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持续攀升,令人警惕。截至2025年6月末,环动科技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已 高达32,529.81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达到了56.00%。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余额持续 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应收账款周转率却有所下降。虽然公司的主要客户大多是国内机器人领域的龙头企 业和上市公司,商业信誉较强,但如果未来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或者主要客户自身的经营业绩或履 约能力恶化,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的风险。 其次,在存货管理方面,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公司存货规模预计也将相应上升。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为10,735.18万元。尽管公司采用"以销定产加安全库存"的生产模式,但若未来市场需 求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者产品更新迭代,可能导致原材料积压或产成品滞销,从而使公司面临存货跌 价损失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环动科技在市场结构上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极高,这无疑成为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之一。报告期内,公 司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居高不下,最高时曾达到92.12%(2023年度)。其 中,对第一大客户埃斯顿的销售依赖度尤其突出。埃斯顿贡 ...
前10月11家企业登陆科创板 7家选标准一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07:19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4日讯(记者关婧 韩艺嘉)2025年前10月,上交所、深交所及北交所共计新增 87家上市企业,合计募集资金901.23亿元。其中科创板有11家企业上市,合计募资169.52亿元。 影石创新、汉邦科技、胜科纳米、海博思创、兴福电子、思看科技、赛分科技7家公司选择了第一 套上市标准。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上市标准为"(一)预计市值不 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 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西安奕材、屹唐股份选择的上市标准为"(四)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 入不低于人民币3亿元"。 禾元生物、必贝特选择的第(五)项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40亿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 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医药行业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 展二期临床试验,其他符合科创板定位的企业需具备明显的技术优势并满足相应条件"。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责任编辑:关婧) | 代码 | 名称 | 上市日期 | 实际募资 ...
西安奕材登陆科创板,为“科八条”发布后首家过会并上市的未盈利企业
36氪· 2025-10-28 09:44
公司上市事件 - 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8日在科创板挂牌 [1] - 公司成为“科八条”发布后首家过会并上市的未盈利企业 [1]
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提示性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0-28 07:15
上市概况 - 公司股票简称西安奕材,股票代码688783,将于2025年10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1][4] - 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为4,037,800,000股,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537,800,000股,均为新股 [4] - 上市公告书及招股说明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及中国证券网等指定网站披露 [1] 股本与流通性 - 上市初期无限售流通股数量为164,617,586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4.08% [3] - 流通股数量较少主要因原始股股东、保荐人跟投股份、战略配售投资者及网下投资者股份存在锁定期,锁定期分别为36个月、24个月、12个月及6或9个月 [3] 估值指标 - 公司选择披露市销率作为估值指标,因尚未盈利 [7] - 本次发行价格8.62元/股对应的2024年摊薄后市销率为16.41倍 [8] - 发行价格对应的市销率按发行前股本计算为14.22倍,按发行后股本计算为16.41倍 [8] 交易机制 - 科创板股票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此后涨跌幅限制比例为20% [2] - 公司股票上市首日即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 [9]
西安奕材(688783) - 西安奕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提示性公告
2025-10-23 22:03
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2025年10月28日在科创板上市[1]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5.378亿股,均为新股[3] - 发行后总股本40.378亿股[3] 股本结构 - 上市初期无限售流通股16461.7586万股,占比4.08%[5] 市销率 - 2024年可比上市公司市销率算术平均值7.42倍[7] - 本次发行价格对应市销率14.22倍(发行前)和16.41倍(发行后)[8]
禾元生物(688765) - 禾元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科创板上市公告书提示性公告
2025-10-23 19:33
上市信息 - 公司股票2025年10月28日在科创板上市[1] - 首次公开发行股份89,451,354股,发行后总股本357,500,000股[3] 股本结构 - 发行后总股本35,750.0000万股,上市初期无限售流通股4,097.8773万股,占比11.46%[5] 估值对比 - 截至2025年10月9日,可比公司市净率均值16.28倍[7] - 本次发行价29.06元/股对应2024年摊薄后市净率3.43倍[8] 交易规则 - 科创板股票涨跌幅限制20%,上市前5日不设限[4] - 上市首日即可作为融资融券标的[9]
前沿生物跌2.67% A股募20亿瑞银证券保荐上市
中国经济网· 2025-10-20 16:28
股价表现与发行概况 - 公司股票今日收报14.2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67%,目前股价已跌破发行价 [1] - 公司于2020年10月28日登陆科创板,发行价格为20.50元/股,发行股份数量为8,996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1% [1] - 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最高达到35.53元,为历史最高点 [1] 首次公开发行募资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84,418.00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71,729.01万元 [1] - 根据招股书,公司原计划募集资金200,085.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低于计划 [1] - 首次公开发行发行费用总额为12,688.99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为11,612.51万元 [1] 战略配售与保荐机构 - 保荐机构瑞银证券相关公司UBSAG参与战略配售,获配2,926,829股,占发行总量的3.25%,获配金额为59,999,994.50元 [2] - UBSAG获配股票的限售期为24个月,自上市之日起计算 [2] - 首次公开发行的保荐机构为瑞银证券,保荐代表人为崔健民、严鹏举,联席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 [1] 后续融资情况 - 2022年9月,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4,818,653股,发行价格为13.51元/股 [3] - 该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200,200,002.03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195,666,755.54元 [3]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扣除保荐承销费3,889,422.63元后将剩余款项划转至公司 [3] 募资用途与总额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计划用于1000万支注射用HIV融合抑制剂项目、艾可宁+3BNC117联合疗法临床研发项目、新型透皮镇痛贴片AB001临床研发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及2022年定向发行两次募资共计20.44亿元 [4]
上峰水泥:参股公司昂瑞微科创板上市申请通过
新浪财经· 2025-10-15 18:44
公司投资动态 - 上峰水泥全资子公司宁波上融参与投资的苏州工业园区芯程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所投项目取得进展 [1] - 苏州芯程投资的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2025年第42次审议会议审议通过 [1] - 苏州芯程持有昂瑞微0.3452%的股份 [1] 被投公司概况 - 昂瑞微是一家专注于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1] - 昂瑞微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1] 后续程序 - 昂瑞微本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尚需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注册的决定 [1]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李雪女士致结束词
上海证券报· 2025-10-14 02:20
公司上市与沟通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网上投资者交流会结束 [2] - 公司感谢投资者关注及中介机构服务 并肯定路演平台作用 [2] - 公司与投资者的沟通渠道保持畅通 欢迎通过多种方式继续交流 [3] 投资者关注焦点 - 投资者提问围绕公司核心技术 产品布局和产业化进程 [2] - 投资者特别关注"稻米造血"技术的创新性和产品商业化推进节奏 [2] - 投资者对行业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2] 公司战略与承诺 - 科创板上市是公司的重要里程碑和新征程的起点 [2] - 公司将严格遵守上市规则 完善治理 保持与资本市场透明沟通 [2] - 公司致力于推进研发创新和产业化 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2] - 公司目标成为值得信赖且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 [2]
研发人员减少三成 百奥赛图冲击科创板
中国经营报· 2025-10-11 03:52
公司上市进程 - 百奥赛图于9月24日科创板IPO过会,并于9月26日提交注册申请,距离实现"H+A"两地上市仅一步之遥 [3][4]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临床前CRO服务、模式动物销售、抗体开发及基因编辑业务,创新药开发分部尚无产品上市 [5]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5.34亿元增长至9.8亿元,净利润从-6.02亿元扭亏为盈至3353.69万元,销售毛利率在70%至78%之间 [5] - 2024年扭亏为盈得益于战略性业务调整、抗体业务收入快速增加以及模式动物和药理药效等盈利板块贡献提升 [6] - 模式动物销售是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营收从2022年1.69亿元增至2024年3.89亿元,2025年上半年占比升至44.2% [6][7] - 抗体开发业务显著增长,营收从2022年1.27亿元增至2024年3.18亿元,成为2024年第二大营收来源 [7]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投入从2022年6.99亿元大幅降至2024年3.24亿元,占营收比例从130.96%降至33.04% [9]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2年627人降至2024年337人,2025年6月底为403人,占比超30% [9][10] - 研发投入锐减主要因大规模战略研发阶段结束,公司未来将根据业务阶段合理安排研发投入 [4][9] 关联交易 - 关联方多玛医药及思道医药持续向公司采购抗体开发服务,多玛医药在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为第二大客户 [7][8] - 公司表示关联交易基于真实业务需求且定价公允,各期关联销售金额占比均低于30%且逐年降低 [8] 技术与知识产权 - 公司核心技术CRISPR/EGE在中国的专利申请已于2025年9月2日获得《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预计2个月内获证,该技术已在美国获得专利 [4] - 在科创板上市问询中,公司技术先进性、研发费用下降及专利状况受到关注,公司回应称符合科创属性要求 [3][4] 财务状况与展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账面货币资金余额约4.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3.96%,累计未弥补亏损约17.06亿元 [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持续盈利,未来盈利可持续性将取决于行业发展、业务竞争力及研发投入水平等因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