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销售

搜索文档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合格信息公示(第一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6-18 16:47
食品安全抽检情况 - 遵义市播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5年4月至5月对辖区内超市、农贸市场、蔬菜水果店等食用农产品销售单位进行了监督抽检,共抽检222个批次,全部合格[2] - 抽检范围覆盖蔬菜、水果、肉类、禽蛋等多种食用农产品类别[3][4][5][6][7][8][9][10] - 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多项食品安全指标[3][4][5][6][7][8][9][10] 抽检企业信息 - 贵州遵义聚晖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旗下多个销售点的农产品抽检合格[3][4] - 贵州卓豪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应的蔬菜、肉类等产品通过检测[5][6][7] - 播州区龙坑街道多家水果批发市场商户的农产品检测结果符合标准[7][8][9] 检测项目详情 - 蔬菜类产品主要检测农药残留如毒死蜱、氧乐果、氯氰菊酯等指标[3][4][5][6] - 水果类产品重点检测联苯菊酯、丙溴磷、氯氟氰菊酯等农药残留[7][8][9] - 肉类产品检测了磺胺类、恩诺沙星、氯霉素等兽药残留[5][6] - 禽蛋类产品检测了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等兽药残留[9][10]
福建周宁生态康养产品进京推介
人民日报· 2025-06-17 07:17
周宁县生态康养品牌推介 - 周宁县举办"清新福建 康养周宁"名特优新产品推介周 推动高山冷凉花卉 高山云雾茶等生态康养产品走向全国市场 [1] - 周宁县森林覆盖率达72.96% 空气质量常年国家一级 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1] - 发布"周宁24℃康养空间"品牌 依托平均海拔800米 盛夏日均24℃的气候优势 推出24景 24味等系列沉浸式康养产品 [1] 文旅与产业合作成果 - 活动现场集中签约5个项目 总投资23.8亿元 覆盖文旅 康养 农业领域 并签订花卉采购 马铃薯购销协议 [2] - 推介周为期5天 举办多场文旅 花卉 茶叶专场活动 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推广特色资源 [2] 文化传播与绿色发展实践 - 周宁民俗鲤鱼灯舞《人鱼同乐》展示"三库+碳库"绿色发展理念 [1] - 以造林大户黄振芳为原型的话剧《树魂》在国家话剧院展演 诠释生态理念内涵 [1]
“疆品南下,粤品北上”肇庆供销优农展销馆,舌尖上的粤疆“美味桥梁”
南方农村报· 2025-06-10 15:05
核心观点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肇庆供销优农展销馆成为连接新疆与广东的特色农产品贸易桥梁[3][5] - 展销馆通过线上线下多元渠道推动两地农产品互通 累计销售额达240多万元[27] - 项目带动新疆农业发展并促进乡村振兴 同时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31][35] 展销馆概况 - 位于肇庆市端州区供销大厦首层 面积100平方米 2024年12月投入运营[2][4] - 由肇庆供销优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属肇庆市供销社下属企业[4] - 主要展销新疆灰枣 坚果果干 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9][10] 产品特色 - 新疆灰枣 核桃 葡萄干等产品突出原产地风味 契合广东健康食品需求[9][11] - 同步引入广东特色产品实现双向贸易 促进资源互补[12][13] - 产品覆盖新疆各地州特色 并融入文化元素提升内涵[33][34] 销售模式 - 线下开展试吃活动 社区推广 企业团购等定向营销[19][20] - 线上通过"供销优农"电商平台设立专区 结合直播短视频推广[24][25] - 短视频宣传在多平台传播 有效扩大客群覆盖[26] 社会效益 - 直接增加新疆农民收入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31] - 强化粤疆两地经济文化纽带 推动区域协作[35][36] - 项目模式具备可持续性 未来将继续深化两地合作[39][40]
高质量建设共富市集促进农产品销售的建议
搜狐财经· 2025-06-03 14:15
乡村振兴与共富市集战略 - 核心观点是通过高标准市场平台建设打通农产品流通链条,直接提升农民收入并缩小城乡差距 [1] - 采用"四维赋能"(数字、品牌、制度、生态)构建新型市集体系,形成政府-市场-农民-科技协同机制 [1] - 预计到2027年可实现农村社区组织数量增长200%,特色文化产品SKU增加150%,居民参与率突破65% [11][12] 城乡要素流动重构 - "田头直供+社区直销"模式将流通环节从6-8个缩减至2-3个,浙江案例显示农户增收35%且城市生鲜价格降18% [3] - 整合闲置资源如贵州苗绣市集带动2000余名绣娘再就业,非遗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 [3] - 上海标准化市集网络承担37%社区保供任务,"平急两用"设计获世卫组织推荐 [6] 数字技术与运营创新 - 区块链溯源系统使消费者复购率提升至73%(传统渠道仅41%),北京试点降低食品安全投诉率62% [4] - 开发"信用脸谱"评价系统(12项指标),福建宁德案例使纠纷率下降67%,合作订单增长41% [10] - 建设农产品"数字身份证"系统,县域共享云仓参考美团优选模式,每县平均投入2800万元 [14] 文化价值激活 - 绍兴黄酒市集开发节气酿制体验课吸引28%年轻消费者,昆明"篆新模式"游客消费占比达45% [7] - 云南大理扎染市集产品溢价达80%,四川郫县开发豆瓣酱制作体验课 [10] - 构建四维文化记录体系:口述史影音库、农具数字博物馆、节气饮食地图、方言交易语音包 [10] 市场主体培育 - 培育农民直播官(年培训10万人次),实施农产品经纪人持证上岗制度 [14] - 江苏常熟"银青互助岗"使短视频带货转化率提高2.4倍 [5] - 建立销售总额5%的二次分配基金,推行"春订秋收"预售模式和弹性定价双轨制 [14] 绿色发展与基建 - 推广可循环包装(2027年覆盖率目标80%),建立"食物里程"标签制度 [14] - 对有机种植户每吨补贴200元,设置碳足迹减少量作为创新KPI指标 [14][16] - 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经济圈作为文化融合创新试验区,东北试点"市集+再就业"模式 [12]
爱心助农迎端午,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开展进机关展销活动
南方农村报· 2025-06-01 10:35
活动概况 - 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与中国县域博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爱心助农迎端午 消费帮扶进机关"展销活动 [2][3] - 活动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举办 现场设置40余个特色展位 集中展示400多款省内外优质农特产品 [5][6] - 推出"满300减90"代金券 中国农业银行爱心卡满减优惠等惠民措施 [7][8] 销售表现 - 端午礼盒 新鲜荔枝 黑龙江大米 菌菇干货等产品受青睐 其中时令荔枝现场销售突破1000斤 [10][11] - 活动既满足机关职工节日需求 又促进帮扶农产品销售 实现消费帮扶从"一次性"向"可持续"转型 [9][16] 平台运营 - 交易中心已进驻42个消费帮扶馆 覆盖区域协作12省36个地市州及省内21个地市 展陈超万款产品 [12][13] - 采用"线下体验+线上下单"模式 重点完善产销对接长效机制 未来将持续开展进机关 进社区等展销活动 [16][17][18]
销售突围:吕文扬与销售代表的市场开拓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5-27 04:44
公司策略转型 - 传统批发模式限制产品价值 需另辟蹊径拓展新销售渠道 [3] - 挖掘紫薯差异化卖点 包括有机种植过程和富含硒元素等健康特性 [3] -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设计多样化产品 如低脂紫薯代餐包和亲子紫薯礼盒 [3] 销售渠道拓展 - 搭建电商店铺并拍摄产品短视频 展示紫薯蒸煮过程和口感 [3] - 与头部主播合作开展直播带货活动 [3] - 线下联系高端商超和精品水果店 通过试吃活动打开市场 [3] 市场推广执行 - 组织农户拍摄产品溯源视频 增强消费者信任 [4] - 策划紫薯美食文化节 邀请厨师现场制作紫薯糕点吸引消费者 [4] - 根据市场反馈调整策略 如针对南方市场认知度低的问题 [4] 销售成果 - 电商平台订单大幅增长 线下门店紫薯成为抢手货 [4] - 三个月内积压紫薯销售一空 并接到大量新订单 [4] 未来发展计划 - 开发紫薯深加工产品 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6] - 合作开启农业发展新篇章 提升产品市场潜力 [6]
跨界融合拓展路衍经济业态
经济日报· 2025-05-24 21:44
路衍经济发展现状 - 广西贺州市将交通基础设施转化为产业发展新平台,发展路衍经济,使交通动脉成为经济发展的"黄金走廊" [1] - 路衍经济依托公路交通的自然属性和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通过集聚、扩散沿线经济要素衍生新业态 [1] - 交旅融合发展路径逐步丰富,路衍经济产业初具规模,带动上下游产业综合产值攀升 [1] - 当前存在产业协同度低、资源整合碎片化、政策体系滞后、技术赋能不足等短板 [1] - 部分地区交通基建侧重速度规模,服务区功能单一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1] 跨界融合政策与运营体系 - 需统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三网"建设,建立多元共建机制 [2] - 打破传统交通基建封闭性,实现土地、能源、数据等要素跨领域流动 [2] - 交通项目需共同谋划、一体推进,为路衍经济提供高效要素保障 [2] 产业链重构模式 - 构建"交产共融互促路网",探索"交通+文旅""交通+能源""交通+乡村全面振兴"等模式 [2] - 引进供应链龙头企业培育现代物流业,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促进农产品销售 [2] - 贺州以"路景共营互通"理念布局路网,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带动文旅产业 [2] 技术创新路径 - 加速5G、物联网、新能源等技术应用,探索新兴产业与路衍经济结合点 [3] - 推动交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康养产业融合,开发创新性产品服务 [3] - 规模化应用车路协同、智能驾驶等技术于物流、旅游场景 [3]
邑帮扶江门馆揭牌开业!粤桂协作消费帮扶再启新篇
南方农村报· 2025-05-24 12:03
粤桂协作消费帮扶平台建设 - 大湾区江门馆(邑帮扶江门馆)由中科智锐邑帮扶(江门)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运营,5月23日在广东区域协作消费帮扶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揭牌开业 [2][3][5] - 该项目是深化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尝试,旨在推动农产品流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4]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白云投资集团等政府及企业代表出席揭牌仪式 [5] 平台运营模式与产品特色 - 平台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聚焦江门本地及广西崇左特色农产品,架起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高效桥梁 [6][8] - 馆内集中展示新会陈皮、台山大米、崇左甘蔗红糖、水牛奶等百余种优质产品,涵盖粮油、水果、手工艺品等品类 [9][10] - 开业期间推出特色产品品鉴及互动体验等系列促销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优惠福利 [11] 未来发展目标 - 未来将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拓展市场渠道,推动"好货出山、万品入湾" [14] - 重点助力农产品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促进两地农业特色与资源优势的充分展现 [14][15]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09批次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的通告(2025年第2号)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3 17:08
食品安全抽检情况 -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抽检109批次食用农产品 合格107批次 不合格2批次 合格率98.17% [2] - 不合格产品涉及泥鳅和龙眼 分别检出恩诺沙星超标176%和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262% [2] - 监管部门已启动不合格产品查处程序 要求下架召回并分析整改原因 [2] 不合格产品详情 - 铜梁区超联商贸有限公司龙城云洲分公司销售的泥鳅恩诺沙星含量276μg/kg 超出国家标准100μg/kg限值 [2] - 铜梁区友家食品经营部销售的龙眼二氧化硫残留量0.181g/kg 超过0.05g/kg标准限值 [2] 合格产品供应链 - 107批次合格产品覆盖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 涉及重庆金泉商贸、万民缘商贸等50余家商超及农贸市场摊位 [2][3][4][5][6][7] - 主要农产品供应商包括重庆琪金食品、佳霓农业、爱在龙乡农业科技等本地食品企业 [3][4][5] - 生鲜产品采购日期集中在2025年3月至4月 检疫日期与购进日期均符合规范要求 [3][4][5][6][7]
浙江省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5年第2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20 17:11
食品抽检结果分析 - 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9类食品178批次样品 合格169批次 不合格9批次 不合格率5.06% [3] - 不合格项目主要为食品添加剂超标和农兽药残留量超标 [3] - 不合格产品涉及辣椒、龙眼、香蕉、芒果、山药等农产品 [4][6][8] 不合格产品具体情况 - 辣椒中吡虫啉残留量1.96mg/kg 超标96% [4] - 龙眼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最高达0.216g/kg 超标332% [4][6] - 香蕉中噻虫胺残留量0.084mg/kg 超标320% [4] - 芒果中噻虫胺残留量0.12mg/kg 超标200% [4] - 山药中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残留量0.559mg/kg 超标86.3% [4] 合格产品情况 - 合格产品包括食用油、大米、乳制品、糕点等169批次 [6][7][8][9][10][11] - 食用油品类中菜籽油、调和油等产品全部合格 [6][7] - 乳制品包括蒙牛、光明等品牌纯牛奶均符合标准 [7][8][10] - 大米产品涉及五常大米、东北软香米等多个品类全部合格 [7][8] 处置措施 - 监管部门已责成相关单位对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措施 [4] - 要求相关市场监管部门3个月内报告核查处置情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