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豆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劲爆!美豆杀回,巴西大豆云淡风轻扩种植
搜狐财经· 2025-11-02 11:35
全球大豆市场竞争格局 - 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将刷新纪录达到1.77亿吨,并计划扩种3.5% [1][3] - 2024年巴西大豆出口量预计为36.3亿蒲式耳,远超美国的19.25亿蒲式耳,差距近一倍 [5] - 巴西大豆凭借价格优势,同等品质每吨比美国大豆便宜10-20美元 [3] 中国大豆进口市场动态 - 今年1月至10月,巴西向中国出口8000万吨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量的80% [1] - 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从31%下降至22%,今年可能再下降5个百分点 [6] - 中国市场从“巴西独占”向“巴美二重奏”转变,但巴西已占据主导地位 [11] 巴西大豆产业的竞争优势 - 巴西国内政策强制推行B15生物柴油,每年多消耗600万吨大豆,2025年压榨量预计突破6000万吨 [5] - 中国资本深度参与巴西大豆产业链,包括投资23亿美元建设仓储和港口,以及供应占巴西进口额180亿美元的化肥 [8] - 巴西大豆拥有除中国外的稳定出口市场,如欧盟、墨西哥和东南亚 [5] 历史事件对市场的影响 - 2018年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后,中国转而大量购买巴西大豆,7年内巴西产量从45亿蒲式耳飙升至63亿蒲式耳 [6] - 美国的贸易战行为被指帮助巴西获得了上千亿美元的订单 [6] - 美国大豆期货价格较2022年下跌了50%,至每吨约500美元 [3]
美国豆农松口气
北京晚报· 2025-11-02 10:07
中美农产品贸易共识 - 中美两国于10月30日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 [1] - 共识是在两国元首于韩国会晤后,通过经贸磋商联合安排达成 [1] - 此次磋商被描述为取得积极成果,证明双方能在平等、尊重和互惠精神下通过对话合作解决问题 [1] 美国大豆行业现状 - 本销售年度至今,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为零,被行业人士描述为极不寻常 [1] - 美国大豆对华出口通常集中在9月至次年2月初,往年此时应有4亿至5亿蒲式耳大豆完成签约 [1] - 去年美国出口大豆总价值约245亿美元,其中中国订单价值超过125亿美元 [1] - 自美国政府今年开始对华加征关税后,中国暂停了美国大豆采购 [1] 美国豆农反应与影响 - 美国豆农对中美达成共识表示欢迎,认为这带来一线希望并如释重负 [1] - 豆农此前一直苦于粮仓爆满和利润因投入成本上涨、价格下跌而缩水 [1] - 行业人士指出,失去中国这个市场意味着失去50%的销量,将使美国大豆产业陷入危险境地 [1] - 近几个月未能向最大客户中国供货已经造成了巨大损失 [1] 中国采购策略变化 - 中国已逐步将更多大豆采购转向巴西及其他南美国家 [1] - 中国正通过大豆海外市场的多元化布局来保障粮食安全 [1] 未来前景与不确定性 - 行业人士认为今年似乎无法完全弥补对华出口缺口,但情况正在推进,出口季正逐步回归正常轨道 [1] - 截至文章截稿,中方尚未披露中美扩大农产品贸易的具体措施安排 [1] - 最新共识被定义为为期一年的休战,目前尚不清楚农产品采购承诺是否需要重新谈判 [1] - 中国是否会恢复大规模进口美国棉花、高粱、坚果等农产品也未可知 [1] - 相关贸易协议尚未签署,重要细节也未公开 [1]
3船18万吨,美国大豆终于等来中国订单,只是里面的门道很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11-01 19:10
中美大豆贸易动态 - 中国在中断采购数月后,近期向美国采购了约18万吨大豆 [1] - 此次采购量与中国每年超过九千万吨的总进口需求相比微不足道,但其象征意义重大 [9][11] 美国大豆行业现状 - 美国大豆市场价格已跌穿近十年来的最低点,面临严重的销售困境 [3] - 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的头号买家,年采购量超过两千万吨,占美国出口总量约一半,但自今年5月起采购几乎断流,至9月份进口量归零 [5] - 采购中断导致美国大豆协会发出"红色预警",预示农民将面临巨大损失 [5] 采购行为的战略意图分析 - 此次采购被视为一剂"镇痛剂",旨在缓解美国农民的压力,并为中美关系缓和传递信号 [11][13] - 采购时机选择微妙,发生在外交氛围缓和的吉隆坡会谈之后及APEC峰会之前,同时也是巴西新豆尚未上市的供应空窗期 [15][17] - 18万吨的采购量被精准控制,意在"投石问路",传递一种"有限的善意",将合作前景与美方的后续诚意挂钩 [20][22] 对全球大豆供应链的影响 - 此次采购行动向近年来受益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巴西供应商发出警告,表明中国拥有多元化的采购选择,巴西并非不可替代 [24][26][28] - 中国的采购策略已从被动购买转变为主动塑造市场,其采购节奏和方向成为影响全球大豆价格和贸易关系的关键变量 [30][32] - 这标志着博弈核心从"买与不买"的二元对立,转变为对"购买时机、数量和方式"的精妙掌控 [32][34]
呼吁美国采取务实政策,盼望中方订单快点到来,中美达成共识让美豆农松口气
环球网· 2025-11-01 07:08
中美经贸共识 - 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后,双方就扩大农产品贸易等问题达成共识 [1] - 共识的达成基于两国元首战略引领,双方秉持平等、尊重和互惠的精神 [1] - 此次经贸磋商被定义为“为期一年的休战”,具体措施安排中方尚未披露 [3] 美国大豆行业现状 - 本销售年度至今,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为零,情况极不寻常 [2] - 往年同期(9月至次年2月初)应有4亿至5亿蒲式耳大豆完成签约并大部分运抵中国 [2] - 去年美国大豆出口总价值约245亿美元,其中中国订单价值超过125亿美元,占比超过50% [2] - 美国豆农面临粮仓爆满、投入成本上涨、价格下跌导致的利润缩水问题 [1][2] 中国市场影响与转向 - 自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后,中国暂停了美国大豆采购 [2] - 中国已逐步将更多大豆采购转向巴西及其他南美国家,通过多元化布局保障粮食安全 [2] - 中方是否会恢复大规模进口美国棉花、高粱、坚果等农产品目前尚未可知 [3] 美国农业从业者反应 - 美国豆农将中美达成共识视为重要好消息和一线希望,对中方恢复采购充满期待 [1][2] - 行业代表认为,尽管可能无法完全弥补本年度出口缺口,但情况推进和出口季回归正常是积极信号 [2] - 从业者担忧失去中国50%的销量将使美国大豆产业陷入危险境地,并期望迎来务实有序的贸易政策 [2] - 美国大豆相关协会负责人称,虽然贸易协议尚未签署且细节未公开,但仍是利好农民的积极消息 [3]
中国一口气下单,近18万吨美国大豆,特朗普松口:下调对华关税
搜狐财经· 2025-10-30 05:54
中美大豆贸易动态 - 中国于10月29日当周购买三批美国大豆,总计约18万吨,预计在12月和次年1月运抵中国[1] - 作为中美谈判成果,美国决定不再对中国商品加收100%高关税,换取中国恢复购买美国大豆[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将逐步恢复购买美国大豆,相关协议可能在后续中美元首会面时敲定[3] 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现状 - 今年1至9月,中国大豆进口总量为8618万吨,同比增长5.3%[5] - 9月份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量为零,为2018年11月以来首次,主要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5] - 中国是全球最大大豆买家,年进口量超过1亿吨,目前高度依赖巴西供应[13][15] - 因巴西粮商趁机涨价,价格高于美国大豆,中国已暂停购买巴西大豆[13] - 阿根廷年产大豆仅500万吨,无法满足中国需求,使美国大豆进口变得重要[13] 美国大豆产业与政治压力 - 美国大豆因中国加征高额关税及旧作库存售罄而面临销售困境[7] - 美国豆农试图开拓越南、菲律宾等替代市场,但承认无法完全替代中国市场[7] - 农业从业者及农机企业是共和党重要支持者,其支持度可能影响中期选举结果[7] - 大豆贸易进展有助于稳定美国农场经营,并为特朗普政府保住农业州选票[9][11] 中美贸易关系缓和迹象 - 美国总统特朗普考虑降低对中国20%的芬太尼关税,部分原因在于中美谈判取得成果[11] - 降低关税也有助于缓解美国自身的通胀压力[11] - 中美双方各让一步达成暂时平衡:美国暂停加税,中国放宽购买美国大豆的态度[15] 中国大豆供应安全战略 - 中国不会长期依赖单一国家的大豆供应,粮食安全至关重要[17] - 未来将通过增加国内大豆产量、拓宽国际采购渠道、采用菜籽粕替代及调整饲料配方等技术,降低对美国大豆的依赖[17]
千万吨大豆烂在仓库!美国农民怒斥特朗普:我们的生计不是关税筹码
搜狐财经· 2025-10-30 03:45
美国大豆出口市场变化 - 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占比从贸易战前的34.4%暴跌至19.5% [3] - 2025/26年度新季大豆的对华订单彻底归零 [1][3] - 美国豆农面临严重滞销,出现将大豆露天堆放的情况 [1] 中国大豆采购策略转变 - 中国将巴西大豆的采购占比推高至73.9% [3] - 2025年8月中国单月进口大豆1227.9万吨,其中85%来自巴西 [5] - 阿根廷取消出口税后向中国发出20船大豆 [5] - 中国通过多源采购和豆粕减量替代技术降低对美国大豆的需求依赖 [5] 价格与成本影响 - 巴西大豆的到岸价比美国大豆每吨低出30美元以上 [3] - 伊利诺伊大学测算当地豆农每英亩净亏64美元 [5] - 许多美国家庭农场年损失数万美元 [5] 美国农业政策与行业反应 - 特朗普政府承诺的130亿美元农业补贴因联邦停摆迟迟未落地 [7] - 农业州出现政治不满,农民联合向白宫递交请愿书 [5][7] - 行业暴露结构性弱点,过度依赖单一市场且政策缺乏连贯性 [7] 全球大豆贸易格局重构 - 巴西大豆产量已是美国的两倍多 [7] - 美国农业部报告承认全球大豆贸易流已重构,美国难以短期夺回市场份额 [5] - 阿根廷、乌拉圭甚至孟加拉国等市场抢走了部分零散订单 [3]
千万吨大豆烂在仓库,美国农民苦劝特朗普,别再和中国对着干了
搜狐财经· 2025-10-29 19:13
贸易战对美国大豆行业的影响 - 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大豆面临严重滞销,农民苦劝政府停止对华强硬政策[1] - 美国大豆丰收加剧了供应过剩问题,农民被迫将作物搅碎当饲料[7] - 美国政府对华加征关税后,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大豆加征23%的关税[5] 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变化 - 中国曾是美国大豆最大出口市场,年采购量占美国出口总量一半以上,2024年带来近128亿美元收入[3] - 美国大豆在中国进口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40%暴跌至2024年的22.8%,2025年9月对华出口归零[5] - 巴西大豆抢占美国市场份额,2025年前8个月占中国进口量的71.6%,阿根廷出口量同比增长31.8%[5] 美国大豆农户的经营困境 - 大豆种植面临严重亏损,当前种一亩大豆亏损100到150美元,有农场年损失超过40万美元[7] - 大豆生产成本因关税上涨,盈亏平衡点需12.35美元/蒲式耳,但期货价格仅略高于10美元[7] - 自2017年以来美国已损失16万个农场,2024年有超过200个农场破产[15] 美国政府的政策与农民诉求 - 农民批评政府600亿美元援助承诺迟迟未兑现,且资金来自削减公民营养补贴[11] - 政府向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援助,而阿根廷取消大豆出口税后迅速获得中国130万吨订单[11] - 美国大豆协会警告农业将遭受长期经济后果,农民要求政府放弃强硬政策与中国谈判[13] 中国大豆进口格局的转变 - 中国推进进口多元化战略,不再依赖单一供应来源[5]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拥有充分选择权,在巴西提价后立即转向阿根廷采购[13] - 南美大豆进入中国仅需缴纳3%的关税,相比美国大豆具有显著价格优势[5] 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 broader 影响 - 对华农业出口支撑了21万个美国就业岗位[17] - 耶鲁大学测算关税战导致美国每年损失800到1100亿美元,每个家庭多支出1600到2000美元[17]
中国不可能低头买美国大豆,看透这一点的美国人,比特朗普拎得清
搜狐财经· 2025-10-29 16:33
大豆贸易现状 - 美国大豆迎来史上少有的丰收季,但中国买家采买行动迟缓 [3] - 中国曾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买家,目前美国豆农库存积压严重 [3] - 美国伊利诺伊州出现谷仓倒塌事件,评估原因为库存爆满及基础设施年久失修 [5] 美国豆农困境与政府应对 - 豆农面临销路难题,丰收未能转化为收益,压力传导至白宫 [5][7]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声称与豆农共情,但其拥有价值2500万美元的农田,年租金收入超100万美元 [7][9] - 农民群体是特朗普支持率较高的阵营,其诉求对政府构成压力 [7] 中美贸易策略与市场动态 - 中国在贸易反制中立场坚定,促使美方回到谈判桌前 [15] - 中国大豆采购来源多元化,巴西、阿根廷等国是替代选项 [21] - 国与国贸易需平等互利,强迫式合作不符合市场规律且难以持久 [23] 行业影响与地缘政治 - 美方在科技领域对中国企业的技术限制,反而促使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并取得突破 [25] - 美军在南海的军事威慑行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中国国防实力增强 [19][21] - 特朗普政府施压策略在多领域失灵,未能改变中方立场 [17][19] 合作前景与市场规律 - 普通豆农认为合作是共赢出路,施压策略导致两败俱伤 [1][27] - 中美贸易关系重回健康轨道需美方摒弃施压策略,基于相互尊重开展合作 [30][32][33] - 中国市场拥有足够底气和选择空间,采购决策主动权在中方 [10][21]
贝森特自曝隐藏身份,引发美国豆农不满,特朗普或该换代表与华谈判
搜狐财经· 2025-10-29 15:00
在全球经济波动和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的大背景下,美国大豆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尽管今年美国的大豆产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但由于与 中国的贸易摩擦,豆农们却面临着严峻的经营挑战。这种矛盾的局面反映出当前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以及美国政府在面对国际事务时所需解决的深 层问题。 今年,美国的大豆亩产量达到过去三十年来的最高水平。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中国作为美国大豆的主要买家,由于高额关税而暂停了采购。这使 得数以万计的美国豆农感到无比焦虑。根据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超过52%的大豆可能无法找到市场,许多农户甚至考虑转行。因此,美国豆农对特 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普遍感到失望,呼吁采取更为温和的谈判策略,以避免进一步损害自身利益。 这种所谓的"双重身份"引来了更大的质疑。拥有农田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理解普通农民的实际处境。他每年的租金收入超过100万美元,与普通农民面 临的市场风险相比,显得异常轻松。在这样的背景下,贝森特如何能够真正理解普通豆农的艰难险阻?显然,他与基层农民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 越的鸿沟。作为负责与中方谈判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却完全没有对美国豆农的遭遇"感同身受",也没有拿出正确的对华态度,引得美国豆农们 更加不 ...
服!美国被动暂停对我们关税,背后三大原因曝光,未来一年才是关键
搜狐财经· 2025-10-29 02:08
中美贸易政策调整 - 美国宣布暂缓对华加征100%关税,中方推迟稀土出口管制一年并维持平均19.3%的对美出口税率 [1] - 此次调整为“条件式暂停”,美方放下关税大棒,中方多购买美国大豆并推迟稀土管制,为战术性喘息 [1][6] - 美方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洽谈稀土替代供应链,并推进《2026年关键矿产法案》计划补贴75亿美元 [6] 美国经济与产业压力 - 美国零售联合会警告,对中国商品征100%关税将使核心通胀再飙升1.8个百分点 [1] - 美国中西部大豆库存堆积至1.8亿蒲式耳,农场破产率同比增加21% [3] - 若中国禁止稀土出口,美国F-35战机和“战斧”导弹半年内将停工,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 [4] 中国市场与产业动态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5737.5亿元,同比仅下降0.4%,但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增长23.2% [6] - 中国工信部《稀土管理条例》二审,目标2027年前在永磁材料、储氢材料等高端领域国产化率达80% [7] - 磋商后美豆期货价格上涨3%,美国农业部预测2026年度对华大豆出口可能恢复至3000万吨 [6] 行业影响与战略动向 - 政策暂停使大量供应链无需仓促转移,企业获得喘息空间,资金未出现外流 [6] - 企业利用空档进行产业链重新优化和关键材料加快自主,以应对未来潜在贸易风波 [7] - 稀土领域技术闭环形成后,外部“脱钩”代价将显著提高,贸易筹码可能彻底转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