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由贸易港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海峡股份(002320) - 002320海峡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0
2025-07-10 18:22
港口吞吐与应对策略 - 海口新海港客运枢纽年设计通过能力为旅客3500万人次、车辆560万辆次,秀英港区轮渡码头作为补充,两港合计吞吐量上限较实际车客运量有较大容纳空间 [2] - 若自贸港政策超预期、运力达上限,公司可增加平板驳船投入、新造客滚船舶、开辟新航线应对 [2] 航线票价与收入提升 - 海口至海安航线票价近年未变动,公司将通过提供港、航增值服务及强化新海客运枢纽商业运营提升收入 [3] 收购协同效应 - 收购徐闻港可实现琼州海峡南北两岸港口统一调度与管理,提升船舶和港口作业效率,协调营销和服务质量,提高旅客出行体验 [4] 运力资源整合 - 2021年初完成琼州海峡南岸航运资源整合,年末完成北岸整合,公司出资15艘船舶,联合其他公司3艘船舶资产注入海峡轮渡,持有83.39%股份,后海峡轮渡与广东徐闻海峡航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 [5] 股息政策 - 公司秉持回馈股东理念,股息政策综合考虑盈利、现金流、投资计划和股东回报预期等因素 [6] 自贸港机遇 - 海南自贸港优惠税收政策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和“非禁即入”政策吸引投资者,利于车客流量增长,基础设施完善带动主营业务 [7]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琼州海峡客滚运输市场约占八成份额,在渤海湾客滚运输市场约占四成份额 [7] 资本开支 - 公司近期计划投资新造两艘客滚船替换老旧船舶 [7] 竞争对手对比 - 中远海运客运有12艘船舶运力,渤海轮渡有14艘,中远平均船龄高于渤海轮渡,经营效率不及,公司将采取措施提升中远盈利能力,构建协作机制发挥协同效益 [7]
海南边检机关“VIP服务”促进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
海南日报· 2025-07-09 09:03
海南边检机关"VIP服务"促进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 章雄鱼苗:出国快了4小时 损耗少了4‰ ■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月光 海南鱼苗养成的章雄鱼,在日本市场很受青睐。但这种鱼娇贵,水不活就不容易养活。 "相比以前,我们的章雄鱼苗'出国'手续如今快了4小时,企业每年至少可多赚80万元。"万宁鸿洋 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小刚说,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边检机关创新制度,人员进出国门越来越便利, 也加快章雄鱼苗"出国"的速度。 船未到,边检民警先到了 "台风'蝴蝶'已经形成,正在往海南方向移动,鱼苗上午能否快速装船?" "没问题,边检机关民警已经到位,你们来到立即办入出境手续,预计9点之前就可以装完。" 今年6月12日,宋小刚接到电话,来电的是正往万宁驶来的日本货轮的船长。电话中,船长语气焦 急。 万宁鸿洋贸易有限公司是海南章雄鱼苗出口商,计划6月12日运送一批章雄鱼苗到日本销售。当天 早上,该公司已经收购好鱼苗,海口秀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民警也已经在岸上等候。 当天上午8时30分,日本货轮按照计划驶入万宁海域,执勤民警立即登船给日本船员办理入出境手 续。同时,宋小刚迅速组织工作人员装船作业,1个小时后,日本货轮 ...
定安:筑牢红色堡垒 办好百姓实事
海南日报· 2025-07-01 09:27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 定安县通过培育先进典型、创新学习形式、深化为民实践三大举措推进"双一流"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党员队伍作风能力[2] - 高塘村党支部书记符永栩带领村民发展花草和凤梨套种产业,预计首批花草收益约3万元,村集体收入去年增加11万元,今年预计增加23万元[3] - 环保颗粒生产企业将落户高塘村,总投资超700万元,占地6亩,预计日产量200-300立方米,每立方米售价约1200元,利用废弃橡胶树作为原材料[4] 产业创新发展 - 高塘村采用花草和凤梨套种模式,累计种植花草5亩、凤梨10亩,预计8月套种凤梨[3] - 环保颗粒生产项目投产后将为橡胶种植户提供额外收入来源[4] - 定安县建立"示范培育库",年底前形成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推行"案例共享+现场教学"模式[5] 人才与文化创新 - 定安县关工委联动"候鸟"人才打造"五老"宣讲团,创新采用"红诗朗诵+红歌演唱+红色故事讲述"三合一宣讲模式[6][7] - 宣讲活动结合琼剧等非遗项目,使用海南话等本土化方式传播政策精神[8] - 举办"争当业务能手"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宣讲政策、推介定安发展战略和资源禀赋[8] 基础设施建设 - 定城镇水冲坡村排坡桥改造工程已完成40%,预计9月完工,解决暴雨天气桥面被淹问题[9] - 定城镇修复道路损毁7处,完成道路硬化10余条,安装路灯300余盏,惠及上万群众[9] - 全县累计收集调解各类问题563个,已解决559个,通过"双报到"机制开展党员志愿服务[10]
海峡股份(002320) - 002320海峡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4
2025-06-24 19:52
公司发展历程 - 2002年由5位股东发起设立 [2] - 2009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 - 2017年增发股份收购海南港航的轮渡码头资产,业务扩展至港口服务 [2] - 2019年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进入快速发展期 [2] - 2021年完成琼州海峡航运资源整合 [2] - 2025年现金收购中远海运客运100%股权,客滚船规模达64艘,全球排名第一 [2] 业务情况 - 以琼州海峡及渤海湾为中心开展客滚运输业务,经营9条航线及2个轮渡港口服务业务 [2] - 商业模式为通过船舶运输收取客货运费,依托港口服务获取码头运营收入,借助西沙旅游航线开发特色产品提升收益 [2][3] 收购相关 - 收购目的是构建“南北联动 + 资源互补”协作机制,发挥协同效益,增强盈利能力 [4] - 收购后将成国内首个跨区域经营的客滚龙头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南北市场融合 [5] 航线情况 - 西沙航线为期四天三晚,登陆三个岛屿观光,“祥龙岛”轮投入提高载客人数和客单价 [6] - 海口至海安航线票价近年未变动,未来将通过增值服务和商业运营提升收入 [9] - 海口至防城港航线航程157海里,航行约12小时,“棋子湾”轮运营,可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开辟新通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2][13] 政策机遇 - 海南自贸港优惠税收政策降低运营成本,封关运作后货物进出自由便利、投资自由化,吸引投资者,利于车客流量增长,基础设施完善带动主营业务 [7][8] 其他业务 - 新能源汽车过海采用“人车分装”模式,投资2艘甲板货船运输新能源汽车 [11] - 股息政策综合考虑盈利、现金流、投资计划和股东回报预期等因素 [10] - 近期计划投资新造2艘客滚船替换老旧船舶 [12]
良法善治护航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
海南日报· 2025-06-10 08:58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规体系建设 -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实施四年来已出台46件配套法规,加快构建自贸港法律法规体系[5] - 法规体系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营商环境优化、产业促进等六大基础保障领域[5] - 采用"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创新模式,此类项目占比达总立法规划的70%[5] 产业促进立法成效 - 《海南自由贸易港游艇产业促进条例》实施后游艇保有量达1780艘,建成14个游艇码头[6] - 《海南自由贸易港药品进口便利化若干规定》使进口药品通关量月增57%,货值月增32%[6] - 正在加快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法,聚焦"五向图强"战略[8] 制度型开放创新 - 《极简审批条例》将按行业全面推行投资领域极简审批[6] - 《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若干规定》对接国际仲裁规则,探索临时仲裁[6] -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首创登记确认制和高频备案自主公示制度[6] 外向型经济发展 - 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776.5亿元,同比增长20%[7]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40%,占比近60%[7] - 新设外资企业超1700家,同比增长10%以上[7] 营商环境优化 - 首批出台4部营商环境配套法规,涉及反欺诈、公平竞争等关键领域[9] - 《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创设未注册驰名商标跨类保护等创新规则[6] - 立法保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9]
海南省融媒体中心两款新媒体产品受关注
海南日报· 2025-06-02 07:41
自贸港文化传播 - 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推出《我在自贸港开小店》微纪录片系列,聚焦海南特色小店的创业者故事,包括民宿、餐饮、非遗等领域,每集时长3至5分钟 [1] - 该系列采用纪实拍摄手法,通过融媒体平台及海外媒体渠道传播,核心理念为"自贸港机遇属于每个人" [1] - 第一集《海南这家黎锦小店,有个"洋老板" →》于6月1日发布,获得网友广泛转赞评论 [1] - 系列自4月13日发布先导片以来,被北京日报App、东北网、大河网等全国主流媒体平台转发,传播影响力显著扩大 [1] 端午节文化创意营销 - 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推出《集合啦!绒绒岛"限定"海南粽子来啦!》策划,以AI技术制作"毛绒玩偶"效果展示海南8款特色粽子 [2] - 策划通过Q版形象展示定安黑猪肉粽、万宁和乐粽、黎家三色粽、澄迈瑞溪粽等特色做法及专用馅料 [2] - 创意形式有效传播海南端午节传统文化及本地吃粽子习俗,发布当天冲上新浪微博热搜,总阅读量超8万 [2]
勇立潮头逐浪高
海南日报· 2025-06-01 10:14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展 -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成型起势阶段,打造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基础和条件日益扎实 [6] - 2024年洋浦港货物吞吐量6400万吨同比增长10.3%,集装箱吞吐量200万标箱同比增长6.2%,跻身中国主要港口20强 [5] - 2024年前4月全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98.4亿元,经济外向度由2018年17.3%提升至2024年35% [3][20] 基础设施建设 - 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工程新增15万吨级和20万吨级泊位启用,具备停靠2.4万箱位集装箱船舶能力 [5] - 海口南港"二线口岸"普铁旅客查验设施完工,三亚港区构建30秒极速通关体系 [7] - 累计恢复开通境外客货运航线70余条,集装箱班轮航线70余条,同39个自贸区(港)建立伙伴关系 [18] 政策制度创新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首票珍珠业务货值8.36万元,减免关税1.76万元 [10] - 三张"零关税"清单多次扩围,免签政策实现升级"三连跳",累计发布158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 [11][13] - 实施中国最简短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和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增值电信等领域扩大开放 [19] 产业升级发展 - 2024年四大主导产业占GDP比例达67%,"三大境外消费回流"成效显著 [24] - 种业年产值突破180亿元,清洁能源装机占比83.9%,海洋高新技术企业上千家,航天类企业700多家 [25] - 儋州洋浦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全省首个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26] 开放合作成果 - 2025年全球产业招商大会单日签约额2336亿元,消博会吸引71国4209个品牌参展 [14] - 2024年"五一"假期出入境旅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45.8%,全年入出境人员达88.9万人次 [15] - 进口香化产品海运直达海南通道打通,法国欧莱雅集团700余件产品经洋浦港转运免税店 [17]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从开工到首发成功不足三年 [22] - 新能源装机突破1000万千瓦,建立首个"数字加工贸易区" [3][25] - PBST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填补产业链空白,推动石化产业向下游高端延伸 [26]
三亚 在扎实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挑大梁、当先锋
人民日报· 2025-06-01 05:59
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 - 三亚离岛免税销售额占全省比重超60%,带动旅游消费向"度假购物型"转变 [2] - 三亚凤凰国际机场累计运营32条境外航线,通航24个境外城市,出入境旅客达111.04万人次 [2] - 三亚国际免税城等四大免税店成为游客热门选择 [2] 科创产业发展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集聚2800余家南繁产业企业,涉南繁种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3] - 落地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0个省部级平台,设立10个院士工作站 [3] - 南繁领域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5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41项 [3] - 深海科技城吸引1206家涉海企业,包括中船集团、招商局集团等央企 [4] 产业结构升级 - 2024年三亚GDP首次突破千亿元,形成"旅游消费+科技创新+现代产业"新格局 [5] - 崖州湾科技城布局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赛道,完成535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5] - 中央商务区集聚8417家企业,含113家三类500强企业,现代金融和商贸产业规模均达千亿级 [5] - 中央商务区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18.7%,税收增59.3%,进出口总额增102.2% [6] - 会展业年收入超90亿元,消博会游艇展区成交额近3500万元 [6] 营商环境优化 -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速20日以上,社会高频事项办结时限缩减31.47% [7] - 首创"政企约见平台"等信用应用场景,获全省信用赛事奖项首位 [7] - QFLP/QDLP试点规模分别占全省50%和30%以上,紫金锂业获批EF账户试点 [8] 经济与封关进展 - 2025年一季度三亚GDP达270.25亿元,同比增长4.2% [9]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88.75万人次(+15.88%),消费20.93亿元(+8.28%) [9] - 7个封关项目已竣工,凤凰机场三期改扩建年底完工,崖州湾17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 [9]
海南自贸港: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助力高水平开放
人民网· 2025-05-31 21:17
"实现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重要制度设计和任务目标。近年来,海南边检机关聚焦 该政策目标,促进通关服务和口岸管理制度化、智能化、规范化,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如今的海南,中外人员交流往来更加自由快捷,也让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各类重要活动、主题展会、国际赛事等直 接受益。 据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近三年来,免签入境海南旅客占入境外国旅客的81%,入境外国旅客占入境旅客总数比例达42%;船舶边 检通关时间和船员换班手续时间分别减少20%和30%,累计服务海南章雄鱼苗出口约1581万尾,货值约4.3亿元人民币,高效办理外籍钻井平台船 员1万余人次。 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这是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5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一艘集装箱货轮驶离海南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5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 "实现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重要制度设计和任务目标。近年来,海南边检机关聚焦 该政策目标,促进通关服务和口岸管理制度化、智能化、规范化,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据海口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近三年来,免签 ...
从隔海相守到跨海融通—— 琼港合作迈向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
经济日报· 2025-05-25 06:23
琼港合作进展 - 成立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香港办事处,打造"一程多站"跨境精品旅游线路,构建琼港澳"黄金旅游金三角" [1] - 海南国际仲裁院多次委任香港仲裁员审理仲裁案 [1] - 香港在海南新设港资企业3470家,香港已成为海南重要的外商投资来源地 [1] - 海南连续3年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 [1] 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支持 - 海南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累计服务港澳青年创业项目超过20个,协助50余家港资企业完成海南落地注册 [3] - 中心组织10多个港澳及国际青年海南考察团,近3000人次企业家代表前来海南进行商务考察 [3] - 与香港九龙青年联席会议等近20家机构建立战略合作 [3] - 琼港经济合作三亚示范区已有160余家企业落地,重点围绕七大产业建设港企港商聚集地 [4]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产业 - 海南云端无人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业务拓展到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固定考试点运营、执照培训、无人机表演等多个方面 [2] - 公司员工已发展到9人,开设"教员直通车"项目培养无人机教练员 [2] - 无人机应用广泛,就业前景广阔,吸引原直升机驾驶员转行参加培训 [2] 专业人才培养合作 - 海南医科大学—香港大学热带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培养出国家级人才2人、海南省高层次人才20余人 [5] - 实验室团队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双方互派访问学者50余人次 [5] - 海南大学与香港大学联合申报获批"热带海洋材料及评价"全国重点实验室 [5] - 海南医科大学与香港大学联合共建"国家病毒资源库海南医学院分库" [5] 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 - 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向香港开放专业服务市场十条措施》等政策支持港澳青年来琼就业创业 [6] - 海南自贸港建设参考香港的营商环境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国际经贸合作等方面经验 [5] - 海南省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围绕五大领域深化合作 [7] 经贸交流活动 - 举办"自贸潮涌消博之约"香港青年企业代表·海南自贸港消博行活动,25名香港青年企业代表考察海南商机 [6] - 香港时尚馆迎来香港企业考察团,通过消博会平台探寻合作机遇 [6] - 考察活动涵盖第五届消博会、航天超算中心、医疗旅游先行区等多个领域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