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产业

搜索文档
全球首条!合肥国显8.6代线主厂房封顶
新浪财经· 2025-08-12 15:08
项目概况 - 全球首条搭载无精密金属掩模版技术的高世代AMOLED产线主厂房封顶 刷新全球同类规模厂房建设速度纪录 仅用168天完成[1] - 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040亩 相当于北京故宫占地体量 主厂房建筑面积约80万平方米 相当于三个鸟巢体育馆体量 为长三角泛半导体行业单体最大厂房[1] - 项目总投资550亿元 是合肥新型显示产业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3] 技术突破 - 采用维信诺全球首发ViP技术 通过半导体光刻工艺实现AMOLED像素制备 彻底摆脱传统FMM工艺限制[5] - ViP技术具备独立像素 高精度 高良率等核心优势 可大幅提升AMOLED面板切割效率与经济性[5] - 相较于FMM AMOLED面板 ViP AMOLED在分辨率 功耗 寿命等关键指标实现倍数级突破[5] 产能与应用 - 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 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 可生产更大尺寸AMOLED面板[3] - 产品涵盖平板 笔电 车载 显示器等多尺寸应用领域[3] - 技术升级满足智能手机 笔电 车载显示 AR/VR等产品对更清晰画质 更长续航及更稳定性能需求[5] 市场前景 - 中尺寸IT产品复合增长率26.5% 车载产品复合增长率30.6%[8] - 预计2030年IT产品AMOLED出货量达8420万片 车载产品达1220万片[8] - 项目加速AMOLED技术向中大尺寸应用渗透 将重塑全球显示产业竞争格局[8] 产业集群 - 合肥新站高新区显示企业数量占全市2/3以上 年产值超800亿元 各类面板年出货量约占全国1/7[13] - 已构建上游装备 材料 驱动控制 背光模组 中游面板 下游终端配套的全产业链条 实现从沙子到整机整体布局[10] - 形成国内面板产能最大 产业链最完善 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产业集群[13]
TCL华星赵军:AI终端爆发?低功耗显示是关键
观察者网· 2025-08-11 15:18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AI PC出货量预计突破8000万台 AI手机渗透率超60% [1] - AI眼镜加速向具备显示功能的AR形态进化 显示技术成为决定AI体验上限的关键变量 [1] - 消费电子与AI深度融合重塑产业生态 终端设备共性诉求包括更强本地算力、更长续航能力和更沉浸视觉交互 [1] 技术挑战与核心战略 - 显示面板耗电量在可穿戴设备中占20%-40% 在轻薄本和AR眼镜中超过50% [6] - AI终端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导致功耗问题突出 低功耗技术成为应对AI时代核心战略 [6] - TCL华星提出"双向融合"策略:AI for Display与Display for AI 强调显示与AI相互定义关系 [2] Display for AI技术突破 - 聚焦显示技术支撑AI终端需求 解决续航困局 [5] - AI眼镜需进化至AR形态实现虚实结合 显示功耗降低是消费电子AI化重要课题 [6] - 公司持续在手机、平板、笔电、显示器等全品类产品中突破低功耗技术 [6] AI for Display应用成果 - 星智大模型历经两年迭代升级至3.0版本 深度渗透研发、制造、供应链全链条 [7] - 研发端大模型解析产品机理问题效率提升20% 新材料开发周期提升30% [7] - 制造端AI智能检测系统提升面板良率至行业领先水平 获IDC行业模型领军者称号 [7] - 全球工业大模型排名位列第11位 稳居显示领域第一 [7] 未来发展方向 - 探索AI在显示领域全新应用场景 包括让显示面板成为AI感知器官 [8] - 显示技术可能从输出窗口升级为智能交互中枢 实现虚拟与现实无缝融合 [8] - 重点布局AI眼镜AR形态和汽车智能座舱等终端融合场景 [8]
AI+显示大时代来临
中国经营报· 2025-08-09 19:56
AI与显示产业的融合 - AI在材料选择、工艺优化及故障预测中发挥核心作用,大幅缩短新型显示材料研发周期 [1] - 显示面板新建生产线速度加快,爬坡速度提升,AI起到关键助力作用 [1] - 国内许多显示企业已设立AI部门,推动生产线智能化控制,实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2] 中国显示产业现状 - 中国已建成60多条显示面板生产线,年产能约2.5亿平方米,成为全球最大显示产业聚集地 [2] - 2024年全球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2198亿美元,中国贡献1080亿美元,占全球半数 [2] - 2025年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产能全球占比约76%,OLED面板产能占比47%,预计2028年追上韩国 [3] 产业链短板与突破 - 中国液晶面板产能全球占比超七成,但销售收入未达70%,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高 [3] - 基板玻璃国产化率不到12%,占面板原材料成本20%,长期被美日企业垄断 [3] - 彩虹股份实现高世代基板玻璃从"0"到"1"突破,建立11条G8.5及以上产线 [4] - 彩虹股份将单片高世代基板玻璃价格从1000元降至二三百元 [4] 国际竞争与挑战 - 2024年中国新型显示产业面临多起"337调查"与专利诉讼,彩虹股份收到13起诉讼 [4] - 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电气硝子占据中国大陆玻璃基板市场88.3%份额 [3] - 中国大陆G8.5及以上世代玻璃基板年需求量超4亿平方米,占总需求87% [3] 上游材料本土化进展 - 2024年中国上游显示材料产值规模全球占比43%,本地化率达71% [5] - 显示产业上游正实现装备、材料大比例本土化,改变关键材料依赖进口局面 [5] AI赋能显示产业案例 - 京东方通过AI实现不良分析周期减少92%,检测人力降低80%,维修效率提升40% [7] - TCL构建"一湖一模三平台"AI系统,星智3.0垂直大模型水平超过3年经验工程师 [7] - 维信诺利用AI实现专利翻译审核,每年节省工时130天,直接效益150万元 [8] - 维信诺产品品质提升40%,工作效率提升50%,成本下降10%,经济效益超6亿元 [8] AI战略布局 - 京东方发布AI+战略,聚焦"AI+制造、AI+产品、AI+运营"三大应用主题 [6] - TCL提出AI for Display和Display for AI双轨战略 [7] - 维信诺AI发展战略基于人类智慧赋能,强调AI实际应用落地 [8] 行业展望 - AI技术贯穿研发创新、智能制造、运营管理全链条,开辟"提质增效新赛道" [9] - 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目标成为"长板"产业,实现创新引领和全球产业链共赢 [4]
京东方A:未来行业趋势方面,显示产业正进入再平衡时期
证券日报网· 2025-08-08 19:41
行业趋势 - 显示产业正进入再平衡时期 持续调整优化 [1] - 供给端进入存量时代 需求端库存加速去化 [1] - 行业格局重塑 从追求"规模和市场份额"转向追求"高盈利、高技术、高附加值" [1] - 行业践行"按需生产" 迈向高质量发展 [1] 产品技术趋势 - LCD仍是未来中长期显示行业的主流应用技术 [1] - OLED高端细分市场不断突破 [1] - LCD需求结构优化 TV大尺寸化趋势势不可挡 [1] - 高分辨率、高刷新率产品推陈出新 带来LCD旺盛市场生命力 [1] - OLED折叠屏出货量份额持续提升 [1] - OLED在IT、车载等中尺寸市场将迎来更多机遇 [1]
我市举行七月份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活动
南京日报· 2025-07-28 10:36
重大项目推进 - 三季度是巩固上半年成果、冲刺全年目标的关键阶段,南京举行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推进活动 [1] - 1-6月省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额居全省第二,投资完成率60%、开工率90%,分别高出全省平均4.7和7.5个百分点 [6] - 市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59.1%,产业项目投资进度63.9%,高于整体进度4.8个百分点 [6] - 47个项目跨季提前开工,5个城区板块申报开工率达100% [6] - 江宁区、江北新区、溧水区完成投资额分别为134.8亿元、115.5亿元、104.6亿元,居各板块前三 [6] 新型显示产业项目 - 睿华车载显示盖板及模组项目总投资30亿元,用地180亩,建成后年产车载显示玻璃盖板300万片、模组100万块、HUD抬显模组50万块 [2] - 项目将带动上下游集聚,助力产业链突破百亿规模 [2] - 华玻光电项目总投资30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建设4A显示器盖板生产线等 [2] - 高淳规划建设1.87平方公里新型显示产业园,力争2030年底达到百亿级产业规模 [5] 企业技术优势 - 睿华光电联合清华大学研究院攻克AI液晶调光玻璃,在车载调光天幕和侧窗领域前景广阔 [3] - 华玻光电超薄中大尺寸显示器件及材料市场占有率业界领先 [3] - 华玻光电拥有AR技术、蚀刻AG技术、抗菌技术三大工艺优势 [4] - 年产能达130万片大尺寸电子玻璃,具备"4A盖板玻璃—触控—全贴合—整机"一站式生产能力 [4] 政府服务支持 - 高淳在土地供应、人才公寓、项目落地时效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4] - 政府服务帮助企业少走弯路,是吸引企业落户的关键因素 [4] - 板块完善服务质效,实现企业需求精准高效对接 [4]
上海市经信委印发行动方案,政策指引下一代显示产业加速发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3 20: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市经信委印发的《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 - 2030 年)》技术路线清晰、导向明确,依托上海半导体产业优势,有望支撑国内显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培育国际影响力品牌并形成生产制造能力 [1][2][10] - 上海市域内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并联动发展,建议关注龙头企业培育进度及 3 大产业集群协同效果 [2][11] - AR 未来技术路线未收敛,未来三年是行业发展关键节点,建议重点观测 2026 - 2027 年龙头公司全彩产品发布进度及落地节奏,和 2028 年的行业放量情况 [4][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7 月 22 日,上海市经信委印发行动方案,提出以终端需求为龙头牵引,发展两大技术路线,布局三大未来方向,攻关四大核心环节,构建下一代显示产业体系,目标是 2028 年锻造长板环节,2030 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 点评 政策导向及影响 - 方案依托上海半导体产业优势,突破“卡脖子”瓶颈,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培育国际影响力品牌和生产制造能力 [2][10] 重点关注方向 - 终端:以智能眼镜带动技术创新,发展 AI + AR、AI + MR 等多形态眼镜产品,培育微显示生态链,推动全彩化、便携式智能眼镜产品研发,相关企业如 XREAL、星纪魅族 [2] - 技术路线:聚焦 Micro LED、硅基 OLED 两大方向,重点支持全彩 Micro LED 微显示器量产,相关企业如 JBD [3] - 核心环节:发展光波导、主控芯片、核心装备、关键材料,提高供给能力与产品竞争力,以产业集群实现区域协同,相关企业如歌尔光学、恒玄科技、中微公司、奥来德等 [3] 行业预测 - 2024 - 2030 年智能眼镜行业复合增长率为 44.7%,以消费级 AR 增长为主要驱动力,2030 年销量有望达 1443 万副,消费级 AR 眼镜贡献 1173 万副(中高端占比达 80%) [3][12] - 截至 2030 年,玻璃基底光波导仍为主流方案,刻蚀及纳米压印工艺占比各半;微显示角度,全彩 MicroLED 为主、LCoS 为辅 [3][12] 技术观测重点 - 从基底材料看,看好玻璃基底 + 刻蚀方案在中高端产品中的普遍运用,关注碳化硅、氮化镓等材料在特定高端领域的应用潜力 [4][13] - 从光波导方案看,看好衍射光波导的长期成本几何级别下降空间,关注反射光波导的量产良率提升情况 [4][13] - 从光机角度,重点关注 MicroLED 全彩方案的量产、降本及像素提升情况,关注中短期大厂 LCS 配套产品的市场反馈 [4][13] - 关注视觉大模型赋能、眼动追踪等交互形态升级带来的产品力提升空间 [4][13] 建议关注企业 - 光波导:歌尔光学、舜宇奥来、鲲游光电 [3][5][14] - Micro LED:上海显耀(JBD) [3][5][14] - SoC:恒玄科技 [3][5][14] - 智能眼镜品牌方:XREAL、星纪魅族 [2][5][14] - 配镜环节:康耐特光学 [5][14] - 核心装备:中微公司 [3][5][14] - OLED 设备与材料:奥来德 [3][5][14]
刚刚,利好来了!上海,重磅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7-22 19:50
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 上海市经信委印发《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提出突破Micro LED、硅基OLED、柔性显示等下一代显示关键技术,实现大批量产业化,培育3家以上国内龙头企业 [1] - 加快构建全市"1+2+3+4"下一代显示产业体系,以终端需求作为龙头牵引,发展两大技术路线,布局三大未来方向,攻关四大核心环节 [4] - 到2028年打造产业链完整、产业生态完善、技术水平领先的下一代显示产业集群,到2030年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智能眼镜发展 - 积极布局智能眼镜生产能力,建设智能化、无人化产线,发展AI+AR、AI+MR等多形态眼镜产品 [2][4] - 聚焦轻量化、低功耗、高分辨率、大视场角等关键技术指标,推动显示器件、波导镜片、核心芯片等关键部件迭代创新 [4] - 鼓励下一代硅基微显示的产品模式与眼镜形态创新,加快推动全彩化、便携式智能眼镜产品研发 [4] 下一代显示技术应用 - 加强车载显示的产品形态创新,加大在车载仪表盘、中控显示、后视镜、抬头显示(HUD)、后座娱乐、智能座舱等部件的应用 [5] - 探索全息显示、电子纸显示、量子点显示等未来显示技术的应用创新,在消费电子、教育、医疗、工业、商业、会展等领域发展新形态的显示终端产品 [5] Micro LED技术发展 - 重点支持全彩Micro LED微显示器量产,突破低功耗CMOS背板、高PPI Micro LED阵列、巨量像素转移等关键技术 [6] - 支持开发高制程显示驱动量产晶圆、新型Micro LED器件以及高效散热模组等 [6] - 鼓励可拉伸Micro LED产品的研制,推进8K及以上超高清Micro LED显示模组的产业化 [6] 硅基OLED技术发展 - 支持超高分辨率全彩硅基OLED微显示器研发和量产,攻克大尺寸CMOS驱动、OLED强微腔、叠层OLED、高良率阳极结构等技术 [6] - 优化硅基OLED制备流程降低成本,推动研发面向高灰阶、低延迟场景的新型AI智能微显示器 [6] 显示驱动与装备研发 - 提升高端显示驱动晶圆加工工艺能力,持续扩大加工产能规模 [7] - 支持智能眼镜主控芯片研发与产业化,支持高精度平板显示光刻机、长短寸量测设备、精密掩膜张网机等前道核心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7] AI智能眼镜市场前景 - 2025年一季度全球AI智能眼镜销量60万台,同比增长216%,其中Ray-Ban Meta智能眼镜销量52.5万台 [8] - 中信建投预计2025年全年AI智能眼镜销量为550万台,预计2025年将成为AI眼镜市场爆发元年 [8] - 中原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销量达到350万台,同比增长230%,2026年将达到千万台 [9] Mini LED市场前景 - 中信证券测算全球Mini LED背光模组市场规模至2028年有望增长至156亿元,CAGR达29%,其中Mini LED背光TV市场规模有望达90亿元 [10] - 全球Mini/Micro LED直显市场规模至2028年有望增长至346亿元,CAGR达22% [10] - Mini LED固晶机市场至2028年增长至17亿元,CAGR达20%,Mini LED直显显控&视频处理系统市场至2028年有望增长至87亿元,CAGR达32% [10]
《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印发
快讯· 2025-07-22 17:31
《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6-2030年)》印发 智通财经7月22日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下一代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6-2030年)》,到2028年,打造产业链完整、产业生态完善、技术水平领先的下一代显示产业集 群,与全国产业链深度联动,锻造一批长板环节。到2030年,下一代显示产业竞争力、配套竞争力和区 域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链更加完整、更有韧性。 ...
加速激活千亿级显示产业动能,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标准发布
快讯· 2025-07-16 19:33
行业标准突破 - 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近日发布,标志着在纳米新型显示领域国际规则制定上取得重大突破 [1] - 两项国际标准分别为《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和《纳米制造-产品规范-第4-4部分》 [1] 技术规范内容 - 《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建立了在高温、高湿、强光等极端条件下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的标准评测方法 [1] - 该标准可定量测定量子点光转换膜的光学稳定性,为评估产品可靠性提供统一依据 [1] - 《纳米制造-产品规范-第4-4部分》详细规定了量子点光转换膜的关键控制特性和测试方法 [1] 产业影响 - 国际标准的发布实施将为量子点光转换膜的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1] - 标准实施将加速激活千亿级显示产业动能 [1]
海信“闪耀”世俱杯:一场足球与科技的“双向奔赴”
经济观察网· 2025-07-15 17:19
公司市场表现 - 海信电视全球出货量连续3年排名世界第二 是行业中唯一连续七年持续增长的企业[3] - 在75吋+ 98吋+ 100吋+大屏和超大屏的高端电视市场 海信均位居全球第一[3] 技术优势 - 海信作为FIFA首个VAR显示官方合作伙伴 助力裁判精准判罚[1] - 将RGB三维控色液晶显示技术 AI真空磁场保鲜技术 双向流换新风技术 新一代活水洗技术等最新技术突破运用到世俱杯全品类套系产品中[2] - 基于自研的信芯AI画质芯片和星海大模型 实现基于内容识别的个性化帧级画质调校[4] - RGB-Mini LED技术使高速运动画面流畅无拖影 带来更清晰真实的观赛体验[3] 品牌合作与营销 - 海信是FIFA世俱杯首个全球官方合作伙伴[2] - 与国际足联合作8年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球员 裁判 球迷体验[4] - 在世俱杯赛场展示"海信100吋电视 世界第一"等广告语[2] - 发布世俱杯AI足球家庭焕新计划 围绕AI显示 AI空气 AI美食 AI洗护等观赛全场景进行技术升级[4] 市场反响 - 近四成球迷倾向于更换海信更高清更大屏电视和使用AI技术以提升观赛体验[5] - 中国科技品牌在全球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强[2] 行业发展趋势 - 科技与足球深度融合正重塑足球运动 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1] - 电视转播技术和显示技术的升级为足球运动带来影响力扩大[2] - 高速摄影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推动足球电视技术应用于裁判系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