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配电
icon
搜索文档
宏力达20250527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公司 宏力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收约 9.79 亿元,同比降 0.68%;归母净利润约 2.23 亿元,同比增 14.46%;扣非净利润约 1.72 亿元,同比增 14.75%;基本和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 15.08%,扣非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 15.37%;经营现金流净额约 3.1 亿元,同比增 56.26%;年底总资产约 42.03 亿元,归母净资产约 37.75 亿元[3]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约 1.59 亿元,同比降 26.9%;归母净利润约 2089 万元,同比降 42.68%;扣非净利润约 1299 万元,同比降 59.57%[3] - **利润分配**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十股派现金红利 3.40 元,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股息率相对稳定,将在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两个月内实施[4][12] - **研发与创新** - 2024 年针对配电网运行故障特征新变化升级智能终端,优化通信模块,调整产品内部结构降本增效[5] - 开发环保气体市场开关、智能环网柜等新产品并获第三方检测认证,跟踪新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故障研判定位技术[5] - **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 - 以技术带动销售,参加行业展会和技术交流会,加强与伙伴战略合作,通过零部件组件供货扩展客户范围[6] - 针对海外市场开展基于海外通信规约的二次控制终端产品研发[6] - **生产管理** - 引入先进生产管理方式,实现精细化管理系统,泉州和上海生产基地已建成,通过设备投入和信息化手段优化升级生产工艺[7] - **应对行业竞争** - 实施 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强化管理层与公司利益绑定[8][15] - 持续优化升级主营产品,开展新技术跟踪研发,加强市场开拓和项目管理投入,实施精细化管理[14] - **未来发展规划** - 抓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机遇,以技术创新构建竞争优势,专注配电网智能设备研发与生产[10] - 继续进行战略部署,强化人才储备、技术预研、市场跟踪以及品牌塑造等工作[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长主要因加快应收账款回款,当期销售回款增加[11] -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电网体系下属供电公司,依赖电网体系可能受政策影响较大[4] - 公司整体运作规范且独立性强,信息披露符合要求,全体董事履职尽责[9] - 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包括 301,916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已向 29 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 1,222,216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绩效考核含公司业绩和个人绩效指标[15]
【机构调研记录】长信基金调研良信股份、思瑞浦
证券之星· 2025-05-16 08:10
长信基金调研上市公司情况 - 长信基金近期调研2家上市公司,分别为良信股份和思瑞浦 [1] 良信股份调研纪要 - 智能配电业务重点投入工业建筑和公商业建筑,提供个性化定制智能化配电方案,拓展行业市场份额 [1] - 数据中心业务产品应用于机房配电、智能监控、智慧运维等领域,与国内大客户紧密合作开发定制化产品,拓展海外市场 [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提高因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新品销售增加、成本端综合降本效果优于去年 [1] - 一季度增长较快的领域为新能源、电力及数据中心行业 [1] 思瑞浦调研纪要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179.44万元,同比增长110.88%,净利润1,556.30万元,扭亏为盈 [1] - 信号链芯片收入28,664.74万元,同比增长64.86%,电源管理芯片收入13,504.03万元,同比增长416.53% [1] -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将长期向好,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及国家政策支持 [1] - 已完成多市场布局,工业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泛通信市场业务触底回升,汽车市场有望持续高增速,消费市场业务将成长 [1] 长信基金概况 - 资产管理规模(全部公募基金)1796.59亿元,排名37/210,资产管理规模(非货币公募基金)857.0亿元,排名52/210 [2] - 管理公募基金数170只,排名41/210,旗下公募基金经理33人,排名36/210 [2] -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公募基金产品为长信电子信息量化灵活配置混合A,最新单位净值为1.06,近一年增长38.2% [2] - 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产品为长信稳瑞纯债债券A,类型为债券型-长债,集中认购期2025年3月24日至2025年5月23日 [2]
九洲集团(300040) - 300040九洲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5-14 16:49
公司业务与合作 - 业务覆盖智能配电设备、新能源发电、综合智慧能源领域,合作企业众多 [2] - 与华为合作未终止,曾联手中标储能项目,在超充项目有过合作,还与融合元储和华为数字有过合作 [15][31][34] - 与华润新能源合作已终止,与央国企等能源企业保持合作推进新能源电站建设 [5][22] - 参与过机场电力建设,在吉林、山东、江苏、贵州等地有项目 [3] - 电气设备产品和总包方出海较多,产品原料国内采购,关税对产品影响不大 [13][15] - 业务不涉及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军工、算力行业,但为一些数据中心提供配电设备 [6][15][17] 财务与业绩 营收与利润 - 2023 年发电收入 6.54 亿,毛利率近 40%;2024 年发电收入 7.87 亿,毛利率 30%,差异因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收入占比增加,2025 年将改善 [2]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比 2023 年增长 22%,营业利润下降因生物质电站计提资产减值 [3] - 2024 年智能配电网业务营收 4.86 亿元,占比 32.81%,占比同比提升 20.26%;新能源发电业务营收 3.87 亿元,占比 26.14%,占比同比下降 8.91%;新能源工程业务营收 1.15 亿元,占比 7.79%,占比同比提升 136.41%;综合智慧能源业务营收 4.79 亿元,占营收比重 32.36%,占比同比提升 60.30% [47] - 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08 亿元,归母净利润 2275.21 万元,销售毛利率 29.27%,业绩逐渐修复 [26][48] 毛利率 - 2024 年销售毛利率 27.38%,其中智能配电网业务毛利率 19.87%,同比下降 0.24%;新能源发电业务毛利率 67.19%,同比提升 3.58%;新能源工程业务毛利率 62.62%,同比提升 45.14%;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毛利率 -5.66%,同比提升 2.21% [51] 资产与负债 - 2024 年资产负债率为 65.72%,对比往年变化不大,属合理水平 [7] - 2015 年收购沈阳昊诚电气产生商誉 1.26 亿元,2024 年计提 0.26 亿元,年末账面价值 0.36 亿元 [39][54]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26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80.06%,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 [38]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新能源电站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及应收电费 987,522,706.60 元,其中标杆电价 38,317,108.46 元,可再生能源补贴 949,205,598.14 元;截止 2024 年底应收国补近 10 亿元 [17][54] 研发投入 - 2024 年全年研发投入 18,159,665.41 元,占比营业收入 1.23% [37] 业务订单与项目 智能配电网业务 - 2024 年度智能配电网业务订单额超 8 亿元,同比增长超 30%;截至 2025 年 1 季度,中标金额超 2.6 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2] - 2025 年第一季度中标鞍钢集团、广东建翡等项目,截至 3 月末,累计中标金额约 2.67 亿元,额度创历年同期新高;向科特迪瓦项目发运产品 [25][49] 新能源业务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建设、控制和持有新能源电站超 2,500MW,包括风电、光伏、生物质电站等 [20] - 2024 年风电资产总装机容量 24.60 万千瓦,同比增长 68.49%;总发电量 6.2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1.46%;上网电量 6.0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1.12% [21] - 2024 年泰来九洲大兴 100MW 风电项目并网,安达九洲火山、石山 250MW 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年末自持及在建超 1GW,储备超 2GW [46] - 2025 年计划新增并网 100 - 200MW 新能源电站项目 [6]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 - 2024 年齐市梅里斯区等 4 个分散式风电项目获核准,共储备 300MW 分散式风电指标 [32] 公司发展战略与规划 2025 年经营计划 - 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 - 数字赋能,创新发展 - 深化能源合作,稳步推进新能源电站建设 - 推进投资者关系管理 - 搭建人才培养平台,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3][12] 生物质项目战略 - 建立稳定原料供应体系,优化收集、储存和运输过程,降低燃料成本 - 年中对主要辅助设备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发电效率 - 多元化经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高项目盈利能力 [10][43]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战略 - 发力分散式风电 + 清洁能源供热区域环境综合能源示范项目 - 筹建虚拟电厂,聚合和协调优化源网荷储 - 推广集成一体化无人值守变电站等储能系统,整合参与分布式能源等 - 至“十五五”规划期末,打造 100 个“零碳”乡镇及产业园区 [52] 市值管理 - 2024 年加快建设信息发布渠道,接待 114 家机构投资者调研 20 次,回复投资者互动平台问题回复率 100% - 2025 年持续多渠道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计划组织业绩说明会 1 次、其他活动不低于 5 次,推进现金分红 [18][53] 其他问题回复 - 净利润受国家补贴减少或原材料成本波动有一定影响 [1] - 有信心 2025 年扣非利润扭亏,2024 年亏损因计提生物质资产减值等 [1] - 管理层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短期内无回购股票计划 [9] - 新能源业务与央国企合作,出售电站股权实现溢价等价值,力争保留运维拓展轻资产业务 [2] - 储能业务推广新研发系统,实现对分布式能源等整合参与 [3] - 实控人目前无出售控制权计划,有优质收购方可洽谈合作 [3] - 股票换手率未达异动公告标准,不存在操纵股价情形,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 [13] - 减持为偿还到期股票质押融资借款,后期不排除增持 [14] - 《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可能提升新能源电站收益灵活性和新能源项目收益 [27] - 中核汇能收购子公司项目完成国资备案时间不确定,交易成功有不确定性 [28]
九洲集团2024年财报解读:净利润暴跌678.26%,经营现金流大幅缩水
新浪财经· 2025-04-23 23:08
营收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4.81亿元,同比增长22.09% [1] - 智能配电网业务收入4.86亿元(占比32.81%),同比增长20.26% [1] - 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3.87亿元(占比26.14%),同比下降8.91% [1] - 新能源工程业务收入1.15亿元(占比7.79%),同比大增136.41% [1] -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收入4.79亿元(占比32.36%),同比增长60.30% [1] 净利润与亏损原因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5亿元,同比减少678.26% [2] - 生物质电站投资效益不及预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4.22亿元 [2] - 权益持有生物质公司投资收益损失0.68亿元 [2] - 收购沈阳昊诚电气产生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0.26亿元 [2] - 信用减值损失0.88亿元,其中生物质电力应收账款坏账准备0.59亿元 [2] 费用变化 - 销售费用6100.77万元,同比增长35.23% [4] - 管理费用1.23亿元,同比增长12.01% [5] - 财务费用1.44亿元,同比下降6.01% [6] - 研发费用1815.97万元,同比下降24.19% [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6亿元,同比减少80.06% [1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85亿元有所改善 [1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0亿元,同比增长263.17% [12] 业务战略与未来展望 - 推进"风光新能源 + 智能装备制造"双引擎业务格局 [14] -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优化业务结构、生产成本和营销渠道 [14] - 深化生态链合作,优化资金结构,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 [14] - 行业政策逐渐稳定和公司应对措施逐步实施有望改善经营状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