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
搜索文档
全球硬科技巨头「TCL」:研发与文科岗位并重,英语加分,海外机会多|秋季招聘报道
36氪· 2025-11-07 15:28
公司业务与规模 - 公司为全球化科技产业集团,业务通过TCL实业与TCL科技两大产业集团运营,横跨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新能源光伏等多个领域 [3] - TCL实业、TCL华星、TCL中环构成公司三大核心支柱,旗下拥有多家上市企业 [3]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88.7亿元人民币,近六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600亿元,研发人员超2万名,专利总数超11万件,其中PCT专利1.9万件 [3] - 公司是11家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之一,签约至2032年,为奥运提供智能终端及面板显示技术支持 [7] 研发与技术体系 - 公司建立3层级研发体系:工业研究院负责前瞻性技术研发,各产业研发中心负责中长期研发,事业部研发部门负责当期产品研发 [3] - 工业研究院聚焦显示、智能、绿色三大方向的操作系统和物联网等平台技术 [4] - 公司战略规划流程清晰,每年9月启动战略洞察,11月确定业务计划,12月制定预算并分解KPI,6-7月进行半年回顾调整,确保资源聚焦关键技术节点 [4] 2025年秋季招聘详情 - 本次招聘以校招为主,面向2025年9月至2026年12月毕业的海内外本科、硕士、博士应届毕业生 [2] - 招聘岗位涵盖研发技术、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综合管理、财务金融、供应链、产品设计、营销等八大类 [2] - 研发技术类与文科类岗位需求各占一半,内部发展通道均等,工作地点遍布国内多个主要城市及海外波兰、美国、越南等多个国家 [3] - 招聘流程包括网申、在线测试/笔试及面试,研发岗含技术笔试,多数岗位需英语笔试/面试 [31] 企业文化与员工发展 - 公司雇主品牌价值主张为“生而不凡、敢为向上”,强调突破潜能与挑战高目标 [6] - 公司文化内核为「当责」,鼓励员工在跨部门协作中主动担责 [18] - 公司提供多样化人才计划,包括为技术研发人才打造的“华星追星计划”、培育战略型人才的“超A特训生计划”以及助力新入职大学生的“雏鹰工程” [31] - 公司鼓励内部轮岗,为能力不匹配但有潜力的员工提供跨领域发展机会 [26] 国际化运营与挑战 - 公司是中企国际化浪潮中的早期参与者,曾在2004年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和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后经历连续两年累计亏损20多亿元的困境 [12] - 2006年公司启动文化革命,发布《鹰的重生》,统一变革共识,并加强国际化人才储备与企业文化升级 [12] - 跨文化管理是国际化主要挑战,公司通过实际项目磨合,例如市场团队与印度设计师沟通需耗时12小时解决细节问题 [8] 人力资源战略与投入 - 公司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即使在经营危机时期也未裁撤培训学院员工,并将锻造跨国经营人才队伍列为战略优先级 [22] - 2023年员工敬业度调查显示,公司全球数万名雇员对多元、平等与包容环境的满意度高达90%以上 [16] - 近三年企业中高层女性管理者稳步增长,2024年占比达到21%,公司员工包含1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员工共3756名 [18] - 未来HR工作将深化校企合作,并继续强化AI、声学、光学等技术领域高精尖人才的招聘 [28]
华勤技术(603296):AI驱动数据中心业务高增,3+N+3战略持续推进
国投证券· 2025-11-06 15:31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投资评级为“买入-A”并维持该评级 [5][6] - 6个月目标价为114.18元,相较于2025年11月5日95.15元的股价存在约20%的上涨空间 [6] - 目标价对应2026年23倍的动态市盈率 [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88.82亿元,同比增长69.56%,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增长51.17%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449.43亿元,同比增长22.75%,归母净利润12.10亿元,同比增长59.46% [2]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8.17%,同比提升0.5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73%,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 [3]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将超过400亿元 [4] 分业务增长情况 - 智能终端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84.4%,受益于智能手机ODM行业渗透率提升和公司市占率扩大 [3] - 高性能计算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0% [3] - AIoT及其他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2.9% [3] - 汽车及工业产品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77.1%,汽车电子业务收入预计在2025年首次突破10亿元 [3] 战略推进与业务亮点 - 公司持续推进“3+N+3”战略,四大业务板块均实现高速增长 [3] - 数据中心业务表现突出,AI服务器实现倍数级增长,交换机和通用服务器结构占比提升,拉动毛利率改善 [4] - 笔电业务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25年全年笔电收入将超过300亿元 [4]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ODM厂商,积极布局高景气度的AI数据中心业务 [5] 未来业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分别为1593.23亿元、1911.88亿元、2141.30亿元 [5]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24亿元、49.48亿元、55.47亿元 [5]
华勤技术涨2.03%,成交额6.7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150.6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06 13:4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6日盘中股价上涨2.03%,报97.08元/股,成交金额6.74亿元,换手率1.23%,总市值986.0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150.6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079.81万元(买入4114.10万元,占比6.10%;卖出3034.29万元,占比4.50%),大单净买入2000万元(买入1.73亿元,占比25.73%;卖出1.53亿元,占比22.6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8.58%,但近期出现回调,近5个交易日下跌8.32%,近20日下跌9.25%,近60日上涨21.02%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16日,当日龙虎榜净卖出1.22亿元,买入总额3.15亿元(占总成交额21.06%),卖出总额4.36亿元(占总成交额29.21%)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288.82亿元,同比增长69.56%;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增长51.1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高性能计算占比60.32%,智能终端占比31.93%,AIOT及其他占比3.95%,其他业务占比2.56%,汽车及工业产品占比1.24%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1亿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29日,于2023年8月8日上市,主营业务为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运营服务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67万户,较上期增加8.31%;人均流通股12235股,较上期减少7.71% [2] - 同期,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405.07万股,较上期大幅增加2162.16万股 [3] 行业归属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腾讯云、无线耳机、智能手机、服务器、毫米波雷达等 [2]
沪市公司前三季度净赚约3.8万亿元 新质生产力成重要动能
金融时报· 2025-11-04 10:09
沪市整体业绩表现 - 沪市2285家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三季报披露,营业业绩实现同比、环比双增 [1] - 2025年前三季度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58万亿元,同比微增,实现净利润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5%,扣非后净利润3.65万亿元,同比增长5.5% [1] - 2025年第三季度沪市公司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4%、14.6%,环比分别增长16.9%、19.2% [1] - 沪市累计501家次公司推出中报、三季报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总额超6000亿元,同比增长3.3% [1] 科创板发展态势 - 588家科创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6%,研发强度中位数达12.4% [2] - 科创成长层33家未盈利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5.1%,净利润同比减亏45.4%,研发强度中位数达到44.3% [2] - 沪市高技术制造服务业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9%,驱动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19% [2] - 人工智能驱动半导体产业,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2%、25% [2] - 国产算力获市场认可,寒武纪营收增长24倍,海光信息营收增长55% [2] - 具身智能与人工智能双向驱动,鸣志电器、奥比中光等核心部件公司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2] - "科创板1+6"发布后新增受理18家企业IPO申请,其中4家未盈利企业,2家适用第五套标准 [3] 关键领域技术突破 - 生物医药领域,沪市公司共推动26款1类新药获批,禾元生物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成为全球首个"稻米造血"一类创新药 [3] - 高端装备领域,科德数控实现国产高端五轴机床批量化进口替代,振华重工DP2级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助力智慧港口建设 [3] - 通信领域,国盾量子实现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量产,关键指标刷新世界纪录 [3] 新消费领域增长 - 智能家居领域,科沃斯家用服务机器人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131%,海尔智家净利润同比增长15% [4] - 智能穿戴领域,华勤技术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实现超五成增长 [4] - 智能出行趋势显著,5家乘用车企业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均环比增长超10%,上汽集团9月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 [4][5] - 九号公司电动摩托车销量占比提升带动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84% [5] - 基础消费多元拓展,会稽山中高档黄酒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水星家纺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5] - 化妆品国货品牌珀莱雅在"双11"购物节启动后天猫美妆排名第一 [5] 反内卷政策成效 - 光伏行业逐步走出低价困境,硅料硅片价格显著回升,通威股份三季度同比、环比均大幅减亏,弘元绿能、大全能源三季度扭亏为盈 [6] - 电池片组件公司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以BC技术破局,前三季度同比均大幅减亏 [6] - 锂电领域华友钴业净利润同比增长40%,璞泰来净利润同比增长37% [7] - 传统行业供需平衡优化,钢铁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50%,毛利率同比提升2.91个百分点 [7] - 水泥行业落实错峰生产,产品价格修复改善,毛利率同比提升2.95个百分点,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1%、76% [7]
华勤技术跌2.01%,成交额8459.8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1.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4 09:45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1月4日盘中股价98.28元/股,下跌2.01%,总市值998.26亿元,成交金额8459.81万元,换手率0.15%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1.35万元,其中特大单买入277.16万元(占比3.28%),大单买入687.86万元(占比8.13%)并卖出1126.38万元(占比13.3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40.29%,近5个交易日下跌3.43%,近20日下跌5.18%,近60日上涨22.41% [1] - 最近一次于4月16日登上龙虎榜,当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1.22亿元,买入总计3.15亿元(占总成交额21.06%),卖出总计4.36亿元(占总成交额29.21%)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288.82亿元,同比增长69.56%,归母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增长51.1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高性能计算占比60.32%,智能终端占比31.93%,AIOT及其他占比3.95%,汽车及工业产品占比1.24%,其他占比2.56%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67万户,较上期增加8.31%,人均流通股12235股,较上期减少7.71% [2] - 截至9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405.07万股,较上期增加2162.16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腾讯云、无线耳机、毫米波雷达、服务器、液冷概念等 [2]
沪市公司前三季度净赚约3.8万亿元
金融时报· 2025-11-04 09:08
沪市整体业绩表现 - 2285家沪市上市公司完成2025年三季报披露,经营业绩实现同比、环比双增 [1] - 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58万亿元,同比微增;实现净利润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5%;扣非后净利润3.65万亿元,同比增长5.5%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1.4%、14.6%,环比分别增长16.9%、19.2% [1] - 501家次公司推出中报、三季报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总额超6000亿元,同比增长3.3% [1] 科创板发展 - 588家科创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6%,研发强度中位数达12.4% [2] - 科创成长层33家未盈利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5.1%,净利润同比减亏45.4%,研发强度中位数达到44.3% [2] - 高技术制造服务业研发投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9%,驱动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19% [2] - 人工智能驱动半导体产业,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2%、25% [2] - 国产算力公司寒武纪营收增长24倍,海光信息营收增长55% [2] - 具身智能领域鸣志电器、奥比中光等公司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2] - "科创板1+6"发布后新增受理18家企业IPO申请,其中4家未盈利企业,2家适用第五套标准 [3] 科技创新突破 - 生物医药领域推动26款1类新药获批,禾元生物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成为全球首个"稻米造血"一类创新药 [3] - 高端装备领域科德数控实现国产高端五轴机床批量化进口替代,振华重工技术突破助力智慧港口建设 [3] - 通信领域国盾量子实现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量产 [3] 新消费趋势 - 智能家居领域科沃斯家用服务机器人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131%,海尔智家净利润同比增长15% [4] - 智能穿戴领域华勤技术营收净利润均实现超五成增长 [4] - 智能出行领域5家乘用车企业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增长超10%,上汽集团9月新能源车销量创历史新高,九号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84% [4][5] - 基础消费多元化,会稽山中高档黄酒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水星家纺营收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5] - 化妆品国货品牌珀莱雅在天猫美妆排名第一 [5] 反内卷政策成效 - 光伏行业硅料硅片价格显著回升,通威股份大幅减亏,弘元绿能、大全能源扭亏为盈 [6] - 电池片组件公司隆基绿能、爱旭股份以BC技术破局,前三季度同比大幅减亏 [6] - 锂电领域华友钴业净利润同比增长40%,璞泰来净利润同比增长37% [6] - 钢铁行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50%,毛利率同比提升2.91个百分点 [7] - 水泥行业毛利率同比提升2.95个百分点,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净利润同比增长21%、76% [7]
“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04 06:46
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与核心要素 - 高质量发展被定位为首要任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核心战略[1] -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包括抢抓科技革命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及超前布局未来产业[1] - 科技创新被明确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 中国创新成果与全球地位 - 中国在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和电动汽车等关键领域已跻身全球引领者行列[2]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0位,首次进入榜单前十名[2] - 具体创新成果包括国产大飞机、大型船舶、深度求索(DeepSeek)和宇树科技等[2] 因地制宜的发展策略与区域实践 - 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立足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防止一拥而上[2] - 浙江杭州瞄准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打造优质营商环境[2] - 广东深圳发挥科技企业集群优势,聚焦AI芯片与智能终端[2] - 安徽合肥依托科研院所,推进量子科技与新能源电池产业[2] - 重庆立足制造业基础,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与工业互联网[2] 新质生产力的全球意义与转型特征 - 新质生产力旨在推动形成更高效率、更低消耗、更环保、更智能的生产力形态[1] - 中国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式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式增长[1] -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催生新的产品形态,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1]
四川:13个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额157.4亿元
新华财经· 2025-11-03 21:59
项目签约与投资 - 在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集中签约13个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额达157.4亿元 [1] - 签约项目覆盖显示材料、器件、模组、内容制作、智能终端等产业链各环节 [1] - 重点项目包括总投资30亿元的爱奇艺影视新天地项目,将围绕重大题材与四川特色题材进行内容创作 [1] 产业发展现状 - 四川省已招引培育京东方、辰显光电等龙头企业,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150家 [2] - 目前四川省新型显示产业链完善度超过70%,产业配套率超过45% [2] - 2025年上半年,四川新型显示产业在建亿元以上项目数量达47个,同比增长近50% [2] 大会规模与参与 - 大会设置“1+10+1+N”项内容,包括1场开幕式、10场产业链对接活动、1场创新成果体验和N场配套活动 [1] - 大会吸引了200余家具有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产业链领军企业参与,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 [1] - 参与企业覆盖全球显示技术主要创新策源地,涉及全球显示两大主流技术、四大前沿创新领域 [1]
福日电子涨2.05%,成交额3.4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31.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3 10:28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3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14.43元/股,成交金额3.45亿元,换手率4.07%,总市值85.57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1.41%,近5日、近20日、近60日分别上涨4.87%、8.50%、35.37% [1]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131.09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6.69%和4.96%,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7.88%和19.98% [1] - 今年以来公司已18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20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1454.36万元,买卖总金额分别占总成交额的6.86%和7.33%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LED光电及绿能环保产业、通讯及智慧家电、内外贸供应链业务,收入构成中智能终端占比90.58%,LED光电及其他占比12.07%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93.40亿元,同比增长19.11%,归母净利润8736.24万元,同比增长165.1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119.64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85.98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25万,较上期增加37.23%,人均流通股4162股,较上期减少27.1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658.77万股,较上期增加491.44万股 [3] - 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和招商成长量化选股股票A分别为第五和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50.00万股和115.18万股,均为新进股东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透明工厂、小米概念、折叠屏、荣耀概念等 [2]
中兴通讯(000063):算力业务延续高增,毛利率结构性调整
长江证券· 2025-11-02 17:4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 核心观点 - 公司坚定推进“连接+算力”转型战略,连接业务基本盘稳固,算力业务高增成为核心驱动力 [1][1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05.2亿元,同比增长11.6%;归母净利润53.2亿元,同比下降32.7% [5] - 单Q3实现营业收入289.7亿元,同比增长5.1%,环比下降24.9%;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87.8%,环比下降89.8% [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5.78亿元、93.96亿元、105.56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0%、9.5%、12.3%,对应PE 24倍、22倍、20倍 [12] 业务表现 - 算力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80%,占总营收约25%,其中服务器及存储增长250%,数据中心产品增长120% [12] - 政企业务延续高速扩张,营收同比大增130% [12] - 运营商业务受三大运营商投资收缩影响整体放缓,海外市场实现增长;消费者业务表现稳定 [12] - 家庭与个人业务稳健扩张,合计营收占比约25% [12] 盈利能力与费用 - 25Q3公司毛利率25.9%,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0个百分点,主要系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服务器及存储等政企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导致结构性下滑 [12] - 25Q1-3期间费用率9.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12] - 25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5%/2.6%/17.8%/0.2%,同比分别下降1.5/1.0/3.7个百分点,上升1.0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主要由于净利息收益同比减少3.3亿元 [12] - 25Q3公司归母净利率0.9%,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 [12] 研发与竞争力 -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78.1亿元,占营收约18%,持续构筑“芯片+整机+组装式研发+AI”核心竞争力 [12] - 在网络领域,5G基站与核心网发货量均居全球第二,通过AI赋能的AIR系列与AI万兆全光方案实现网络智能化升级 [12] - 在算力领域,自研DPU与大容量交换芯片已量产应用,智算服务器进入多家互联网及金融龙头核心场景 [12] - 家庭与个人业务保持增长,5G FWA市占率全球第一,云电脑与智能终端持续放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