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

搜索文档
全国首笔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置换用水权交易落地银川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23:48
交易概况 - 全国首笔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置换用水权交易在宁夏银川市完成,涉及宁夏中环光伏材料有限公司、宁夏鑫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天通银厦新材料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 [1] - 交易价格为0.728元/立方米,每家企业购买用水权50万立方米,购买期限一年,总成交额109.2万元 [1] - 交易依托银川市第二、第四污水处理厂片区河湖生态再生水利用项目,采用"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生态补水"的创新技术模式 [1] 交易机制 - 采用"再生水置换收储交易"的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的科学、高效、规范流转 [1] - 通过人工潜流湿地中的火山岩、卵石、湿地改性剂等创新性物理净化和生物净化系统,提高再生水的水质安全性 [1] 政策背景 - 银川市2022年底入选全国首批19个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名单,2023年入选全国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名单 [2] - 配套出台《银川市再生水置换收储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贯通再生水——黄河水——产业用水的工程和政策路径 [2] 市场数据 - 银川市已累计完成用水权交易100笔,累计交易水量69379.45万立方米,累计交易金额7.13亿元 [2] - 累计完成用水权抵质押9笔,贷款金额达6000万元 [2] - 累计完成用水权收储10笔,收储用水权139.94万立方米 [2] 节水项目 - 2024年银川市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耗等重点项目110个,总投资80.8亿元 [2] - 持续推进各领域年均节水超1.5亿立方米,为用水权交易活跃奠定基础 [2]
我市全域地下水超采区实现“清零”
苏州日报· 2025-05-14 09:02
地下水治理成效 - 苏州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成功"清零",全域地下水管理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 [1] - 2024年度监测显示,苏州第Ⅰ、Ⅱ、Ⅲ承压水层年均水位埋深较上年分别上升0.63米、0.66米、0.58米 [1] - 苏州全域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均为水情安全区,百年老井水位及水质显著改善 [1] 治理历史与政策背景 - 20世纪80年代苏锡常地区因大规模开发导致主采层水位大幅下降,2000年江苏实施禁采政策 [1] - 经过20余年系统治理,苏州通过"科学规划+精准管控"组合拳恢复地下水系 [1] 管控体系与制度建设 - 苏州以"水位红线""水量红线""水质红线"三维体系为核心,编制《苏州市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2022-2030年)》 [2] - 完成143眼取水井和166眼监测井的台账登记核查,明确取水工程及资源开发现状 [2] - 实行"禁采区零容忍、限采区严管控"原则,将地下水取用纳入建设项目审批清单 [2] 审批与限制措施 - 禁采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取用地下水,限采区内新建项目需严格水资源论证 [2] - 禁止在限采区兴建取用地下水的高耗水建设项目 [2]
杭州打造全国节水型城市标杆
杭州日报· 2025-05-13 11:15
城市节水措施与成效 - 杭州作为全国首批"国家节水型城市",通过系统性思维和创新实践推动节水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为全国提供示范样本 [1] - 累计完成1125个居民住宅二次供水改造,2023—2024年升级80.6公里老旧供水管网,2024年公共管网漏损率降至3.79% [1] - 创建623个省级节水型小区和321家节水型单位,形成城乡示范网络 [1] 再生水利用与技术创新 - 2024年杭州再生水利用量达2.44亿立方米,利用率升至19.98% [2] - 市政环卫与绿化作业年取用河道水量超300万立方米,实现"优水优用、低水高用" [2] - 临平经开区新奥—喜得宝中水回收项目年回用中水110万吨,减碳1001吨,创造经济效益377.5万元 [2] - 民生药业项目每年可再利用药业废水50万吨,推动产业减污降碳协同升级 [2] 全民参与与节水文化 - 通过智慧水务展示、社区节水课堂等活动激发市民节水行动自觉 [2] - 从老旧小区供水改造到再生水洗车试点,节水理念渗透至企业和家庭 [2] 未来规划与目标 - 杭州将继续以城市更新推动节水提质,以定额管理强化节水增效,以服务创新引领节水转型 [3] - 目标是为全国城市践行"节水优先"提供实践经验,绘就"人水和谐"现代化图景 [3]
2024年北京水生态“体检报告”出炉:河湖水生态更健康更稳定
新京报· 2025-05-08 19:25
2024年,北京市科学配置水资源,实施基于多目标的水资源精细化调度,开展永定河、潮白河、北运 河、泃河等重点流域生态补水,努力增加流量过程维持时间,连续四年实现了五大河流贯通入海,永定 河连续两年保持全年全线有水。全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全部清零,黑臭水体、劣Ⅴ类水体动态消除, 受"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响冲击的河道水生态系统也已逐渐恢复。3月至6月,全市有水河流118条, 有水河长2910.18公里,同比增加23.05公里,有水河长占比45.3%。全市425条河流、50个湖泊及80座水 库水面面积总计416.4201平方公里。 "水下森林"逐步形成 报告显示,北京主要河流水生态系统逐步从以浮游植物为主的藻型浊水生态系统向以沉水、挺水等大型 水生植物等为主的草型清水生态系统转换。 日前,北京市公布2024年水生态"体检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全市河湖水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经过 多年努力,北京主要河流生态系统逐步从以浮游植物为主的藻型浊水生态系统向以沉水、挺水等大型水 生植物等为主的草型清水生态系统转换,这也标志着北京水生态系统正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 展。 全市健康水体比例87.6% 2024年北京市水生 ...
松辽水利委员会扎实开展流域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
水利部网站· 2025-05-06 21:47
水资源管理政策实施 - 松辽水利委员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完成2024年度松辽流域取用水领域信用评价工作 [1] - 取用水信用评价是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精细化管理水资源的关键举措 [2] 信用评价工作机制 - 制定《松辽流域取用水领域信用监管评价工作方案》,明确评价规则、程序、结果应用等,建立信息收集认定、结果公示、申诉处理等机制 [2] - 组建专门工作小组对取水单位信用等级开展评定工作 [2] - 充分汇集松辽流域取用水管理平台违法违规问题线索,统筹考量流域内相关省区2024年度取用水行政处罚情况 [2] 评价实施过程 - 评价对象为松辽流域76个非农业取用水户 [2] - 初评结果通过松辽委门户网站公示并通知取水单位,保障知情权和监督权 [2] 未来工作方向 - 强化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发挥激励约束作用 [3] - 加强信用等级分级分类监管,引导取用水户依法依规取用水 [3] - 持续提升松辽流域水资源管理水平 [3]